凯伦·霍妮 自我的挣扎
作者: 霍妮 / 67946次阅读 时间: 2011年4月12日
来源: 陈珠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Su ~X#bG

'w1t^Qw1{S4~oK0第一章 探求荣誉 心理学空间 JWmI'gP@\
  荣誉是权力、威势、胜利……的综合物。在“自我理想化”形象的笼罩下,心理症患者为了满足强迫性的需要而热心于荣誉的追求,于是迷失于幻想与无限的王国中。而且,只当他们误将幻想当成“真我”,只当他们出卖自己的灵魂──真我时,他们才能得到此种荣誉。因此,荣誉的追求通往了痛苦的心灵。 心理学空间x6vK iE
  一个小孩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长大,只要没有智能上的缺陷,他自会学着如何待人,也将会学到某些技术。但也有他无法得到甚至于无法由学习中获得并发展成的能力;人无需(事实上也不可能)硬教橡籽成长成橡树,但只要一有机会,它的内在潜能就会发展出来。同样,一个人只要给予机会,他也会发展他个别的潜能,而后接着发展其“其我的活力”(alive force of real self):包括思想的明晰,情感的深度,思想、愿望与兴趣;以及开导他自己机智的能力,意志力的强度;他所具有的才能及天赋;表达自我的能力,以及藉着自发的情感与他人沟通等等。这些在将来都能使他发觉他自己的生活目的或价值观。简言之,他将真实不变地朝向“实现自我”的方向而成长。那就是为什么我须用全书的篇幅,来说明“实现自我”乃是主要的“内在力”(inner force)的理由;而此种内在力则是人类所共有的,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各有不同,它乃是成长的根源【以后提到有关“人性发展”(成长)都是指下述的意义而言:自由、健康的发展必与个人的天性及天赋潜能相呼应】。 
`Db u4s0  每个人只有靠自己,才能发展自己所具有的潜能;然而,正如其他生物一样,人也需要那种“由橡籽长成橡树”的成长环境;他需要温暖的环境,以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及自由感,能有自己的情感、思想以便表达自己。他需要别人的友善──不只是各方面帮助他,而且须引导他,并鼓励他成为成熟且有成就的人;此外,他还需要那些与别人的意志愿望有所接触的有益冲突。如果他能这样在爱中在冲突中与别人共相成长,那他就会依“真我”而成长。 心理学空间 ` |@| k,Da#Dj
  在各种不利的影响下,小孩是无法依其个人需要及机遇而成长的,而此种不利的环境真是不胜权举。扼要地说乃是:人们过度关怀自己的“神经质”,因此无法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于以为自己的孩子十分特殊;他们待孩子的态度,端视他们的心理性的需要与反应而定【本书第十二章所归纳的人性关系上的一切心理症障碍在此都可能发生。并请参阅《我们的内存冲突》(Our inner Conflicts)中第二章基本冲突(The basic conflicts)以及第六章理想化的影像】。简言之,其态度大致可分为管辖、过度保护、威迫、易怒、过严、过分纵容、怪癖、偏爱(其他的孩子)、矫饰、漠不关心……等等。它不只是单一因素的问题,而且是许多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对小孩的成长造成了种种不利的影响。 心理学空间XohPy/R@
  结果是使得小孩缺乏“归依感”与“同在感”,而代之以不安全感与莫名其妙的恐慌,此种现象我称之为“基本焦虑”,是因处身于自己所认为为敌对的世界中,而产生的一种被孤立或无助的感觉。这种基本焦虑会使小孩无法抒发真正的情感以与人相沟通,并可因而逼他去寻求对付别人的方法。他一定会(潜意识地)以某种方式来对付别人,而那种方式非但不会激起或增加此种基本焦虑,反而会缓和它。由此种潜意识的策略需要所产生的特殊态度,须视小孩子的气质及环境的改变而定;简言之,他会试图去依附周遭最有权势的人;会反抗与格斗;会使他的内在生活与他人隔绝开来,且意气用意地远离他人;通常这是意味着他会亲近、反抗或者逃避他人。 心理学空间!C'~ A#A|)c7_T{
  正常的人性关系亦具有亲近、反抗或逃避他人等倾向,“希冀”与“给予”情感或屈服别人的能力、争斗的能力、维持自我的能力──这些都是正常人性关系中所必需持有的能力。但是就一个因基本焦虑而自觉处境艰险的小孩而言,上述的现象却是相当极端与严重的。例如,情感会变成依赖性,顺从会变成姑息。同样的,他也会因驱使而变得反叛与冷漠无情;或者在特殊情况下,不顾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不当的态度。其态度上的盲目与固执,强度与潜伏在心中的“基本焦虑”成了正比。 
"R9Fhpm$C-\*M)Pev0  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小孩不只会形成上述任何一种现象,而且可能会具备了所有的现象,所以可能会发展出与别人根本敌对的态度。亲近、反抗及逃避他人,这三种行为形成了一种冲突──他与别人的基本冲突。将来他会较坚持其中的一种行为以求解决此种冲突,且力图表现其中较占优势的那种态度;顺从、攻击或冷漠三者之一。 
,hC*N rJA.@a0  解决“心理症冲突”的第一种企图决不是肤浅的。相反的,它对将来心理症的发展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不只与待人的态度有关,而且不可避免的,这会造整个人格中的部分变化。依照小孩的主要倾向,他也可能发展出某些正当的需要、敏感性、抑制及引发道德价值的起始。譬如,一个相当顺从的小孩,不仅易于使自己服从并依赖他人,而且还会努力行善以及为他人着想。同样的,一个富于攻击性的小孩,会把价值放在气力、耐力及斗力之上。 
`Z0}3u(C@0  然而,第一种解决方法的统合效用,并不像以后所要讨论的“心理症的解决法”来得坚定及广泛。譬如,有位女孩,顺从的倾向相当地明显,她会表现出对权威人物的盲目崇拜,表现出满足与快乐的倾向,但却怯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及随时奉献的企图;譬如,她在八岁时,会偷偷地将她的玩具抛在街上抛在街上给那些贫穷的孩子;十一岁时她会稚气地在祈祷中求取“神秘的引渡”,幻想着被自己所恋的老师处罚。但在十九岁时,她却易于赞同那些由别人策划用来报复老师的计划。然而,她多半像盏小灯,在学校偶而会领先去做一些顽强的举动。当她对教堂的牧师感到失望时,也会出表面的宗教信仰转变成为暂时性的讥讽。 心理学空间)?)]Qg ~i4kOe.c
  造成“人格统合作用”涣散的理由,部分是因为个人在人格发展上,并未“成熟”;部分则为早期的解决方法之主要目的在于与他人关系的单一化。因此还需要再巩固人格的统合。 心理学空间X$w sE OtS
  至今,所描述过的人性发展绝非是单一形式的。每一种不适合的环境条件,特点彼此都不同,因此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各不相同,此种发展往往会损毁了个人的“内在力”以及“一贯性”,同时也会因此而产生了某种易补救此一缺陷的急切需要。虽然这些需要彼此相混相难,但我们仍可区别成下列的事项: 心理学空间5Kr Hv~ _#z6D
  不管他是否早已在努力解决与别人所发生的冲突,他的人格依旧是分割不全的,而且需要一种较稳固且精确的“人格统合”。基于许多理由,他已没有机会再发展真正的自信心:他的“内在力”已被他不得不谨慎戒备,被他的分立以及那种产生“偏向发展”的早期解决法所耗尽无遗了,而使大部分的人格无法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因此,他所亟需的乃是自信心或其代用物。 
Npo(sl,`3J0  在儿处之际,他并不感到柔弱,但却会特别地感到比别人生活和更不实际、更无意义。如果他有“归依感”,则他那种劣于他人的感觉就不至于会形成太过严重的障碍。但因为他生长于一个竞争的社会中,以及在基本上他感到孤立、敌对、所以只能发展一种急切的需要,以“提高自己以便超越他人”。 心理学空间 Ro(O1CAX N+W
  比这些因素更为基本的,就是他们开始脱离自我。不只是他的“真我”无法顺利发展,而且,因为他需要发展人为的、战略的方法用以对付别人,使他不得不抹杀了真实的情感、愿望及思想。当“安全”变为主要目的时,他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就丧失了重要性──事实上已不得不被压制而变得模糊不清了。(那时他已觉得什么都不重要,只要他能获得安全就好了)他的情感与愿望已不是决定的因素;可以说他不再是个驾驭者,而是个被驾驭者。大体而论,他的这种自我分割不只使他变得懦弱,而且也因增加了他的不安,而使他的精神变得更为错乱;他不知自己究竟置身何处,或自己是“谁”。 
0MWP"RKA0  此种开始“脱离自我”的现象乃是一项更为基本的要因,因为它增添了其他损失的伤害程度;如果我们现在想像一个人若无法脱离其“自我生活中框”,所可能发生的情况,则我们会更明确地了解上述的意义。在此种病症中,病人会有某种冲突,但不致于为这辗转反侧;他的自信心(正如此词之意,需有一种可以置信的自我)将会受到伤害,但不致完全毁减;他与别人相处的关系将会产生障碍,但内心仍未与他们脱离。因此,“脱离自我”的人大都需要一种能他支持的东西(如果说此种东西乃是真我的取代物,那是荒谬的,因为此物根本就不存在),亦即需要一种“个体统一的感觉”──自我感,这可以使他觉得自己活得更有意义,而不在乎身体的衰弱,这给予了他一种权力与意义的感觉。 心理学空间)nEe6X|z
  假设他的“内在条件”并未改变(仍生活在某种适宜的环境),他就用不着上述所列举的需要,只有一种方法似乎可用来使他满足那些需要,且可以马上满足所有的这些需要,那就是“幻想”。渐渐而且潜意识的,“幻想”开始在他的意识里产生自己的“理想形象”。在些种过程中,他赋予了自己无限的力量与崇高的能力;一变而成为英雄、天才、至情的爱人、至高的圣者、神明。 心理学空间Q.vy[l7yO/z#ue)W
  “自我理想化”离不了“自颂”,它带给个人相当需要的意义感及凌驾他人的“优越感”,但决非盲目的自大,每个人都经由自己特殊的经验、过去的幻想,个人的需要以及他所具有的天赋,来建立起自己的“理想形象”。若不是幻像具有“人格特质”,那他就无法得到一种“本身”及“统一”的感觉。他一开始就将他解决“基本冲突”的方法理想化:使顺从变为善良、爱与神圣;攻击变为力量、领导力、英勇与全能;冷漠变为智慧、自足与独立。根据个人的解决方式,使本身的明显缺点或缺陷变得隐晦,或对此加以修正。 心理学空间J|2u&vW5lz+X/A
  他将会利用下述三种方法之一去对付他的“矛盾倾向”。此种倾向或许会在暗地里为人所赞颂,也许只有在分析过程中才会稍现端倪:就一个认为爱情不该懦弱的急进分子而言,其理想的形象不只是一个穿著金光闪烁的战甲的武士,而且也该是个大情人。 
"c;MW+@oL VnZ.Dx0  其次,“矛盾的倾向”除了被赞颂外,也会由人的意念中被孤立起来,而不致于再构成阻碍性的冲突。病人在幻想中,自己乃是人类的恩人,是个相当沉著的智者,是个冲锋陷阵的勇士,这些都是自觉的;不但是“非矛盾”的,而且是“非冲突”的方法。史蒂文生(Stevenson)在其著作《吉柯医生与海德先生》中即已提过。 心理学空间3UMA}v
  最后,因为“矛盾的倾向”也许会被提升,而变为实际的能力或才华,所以它是复杂人格中合宜的一部分。我已在他处(我们的内在冲突)举过一例,一个有天赋的人,将他的“顺从倾向”转变成基督的美德,将攻击的倾向转变为珍贵的政治领导能力,脱俗孤立转变为哲人的智慧。因此这三项基本的冲突立刻被美化,而获得和谐。 
2AUY*y FK.V0  结果会促使自己去模仿那理想的、完美的形象,而不再是暗地里向往的幻像;不知不觉地,他已变成为这个形象:“理想的影像”变成了“理想化的自我”(以下简称理想自我)。此一理想自我对他而言,还比“真我”来得真实;主要不是因为它之令人心动,而是因为它能满足他的各项迫切需要。此种重心的转变全是一种内在的过程;他并未表现出任何可见的或外在的显著变化;这完全是内在的改变,一种他自己本身所感觉到的改变,它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特别奥妙的进化过程。它不会发生在爱尔兰的小猎犬身上,只会发生在真我曾经模糊的人的身上。虽然在这种发展状态下,正常的过程总是朝向真我而奋斗,但他目前为了“理想自我”而开始要舍弃它。“理想自我”开始告诉他能够做的、或应该做的实况或可能的情况。它成为一种用以判断本身的“知觉”以及用来测定自己的测量棒。 心理学空间6k5T'l o#F+F*P2k1W
  站在不同的观点,我主张称“自我理想化”为“广泛的心理症解决法”──不只用以解决个人的冲突,而且可以满足在某一特定时候所发生的内在需要。此外,它不但可以摆脱痛苦与不堪忍受的情感(感到失落、焦虑、卑下及分裂),而且还可使他获得他本身或生活上的惊人成就。无庸置异,在他发现了这种解决法后,为了他可贵的生命,他会去坚守它的;同时,用适当的精神医学名词来说,它会造成一种“强迫性”【当我们对于此种解决法的过程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后,我再讨论“强迫性”(compulsiveness)的真义】。在心理症中,“自我理想化”之经常出现,乃是由于在易于造成心理症的环境中所养成的“强迫性需要”,经常出现的结果。 
\.\W5r5g0  我们可以经由“自我理想化”的两大优点,来探讨早期人格发展的合理(必然)结果,与未来发展的起始。它对未来的发展必定会具有深运的影响,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步骤,没有一步比“舍弃真我”更合逻辑。其“革命性的效果”主要是由于“实现自我”的精力被转移到实践“理想自我”之上所致。此种转移正是整个个人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改变。 
(B8K R5R%X5OB0  从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到很多对人格具有“塑造力”的转移方式。其作用在于避免“自我理想化”始终停留于“内在的指使”,而使其能溶于个人的生活圈中。果能如此,则个人会希望──或被驱策──去表达自我;亦即希望表达理想化的自我,并用行动在加以证实。它突破了他的渴望、他的目标、他的生活行为以及他与别人的关系。基于此一理由,“自我理想化”必定会产生一种更为广泛的驱力,我拟用一个较适合其性质与范畴的名称来为它命名,即是探求荣誉(search fro glory)。“自我理想化”依旧为其核心,其作的组成元素,虽然因人而有其强度与知觉上的差异,但多少总是存在的;那就是为求完美的需求、心理症的雄心以及报复胜利的需求。 
d2Njbz9f0  在为求实现“理想自我”的驱力中,“需要完美”乃是最根本的;它的目的在于将整个人格塑造成理想的自我。就像萧伯纳作品中的匹格玛琳【匹格玛琳为希腊雕刻家,与他所刻的雕像发生了恋情,于是后人逐称病人与自造的物体热恋为pygmalion】,心理症患者不只企图修饰自己,而且还要将自己改造成理想形象中的完人;他藉着一种复杂的“应该与禁忌系统”,而力图达成此一目的。因为这种过程既重要又复杂,所以留在本书第三章再加以评论。 
,VA P*C1l0  “探求荣誉”其组成元素中,最明显的是“心理症的雄心”,这是一种追求外在成就的驱力。此种追求“现实的优越表现”的驱力颇具普遍性,它还遍及于追求任何事情的优异表现,但通常它常有力地被应用于那些在特定时间下,易于表现优越的事情上。因此,这种雄心其内容在一生中是多变的。譬如,在学校里,有人会觉得在班上拿不到最高分,乃是一种无法忍受的耻辱;慢慢地,他会情不自禁地与最种爱的女孩多次地约会,然后,也许会为了赚更多的钱或想要显名政界而感到困扰,这些变化便甚易产生“自欺”的现象。一个在某一时期曾决心做个体育健将或战地英雄的人,在另一时期可能又决心做个最伟大的圣人,然后他可能会相信他已“失去”了雄心,或者,他会觉得在运动场上或战场上的杰出表现,并非他“真正”想要的。他不知道自己依旧驾乘着“雄心之舟”,只是改了航程而已。当然,个人必须详细地分析在某一特定时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改变了航程。我之所以强调这些变化,是因为由此看出了一项事实──受雄心掌握的人们,往往与他们所做事情的内容漠不相关,而只注意到“优异”本身。如果无法认识这种“不相关性”,则许多变化将会变得令人无法理解。 心理学空间'q5j{1uk.o^MQA
  为了这项讨论的目的,特别的“雄心”所垂涎的特殊活动范围是较少引人注意的。而其特征乃在于自己是不是众人的领导者,最出色的健谈者,拥有音乐家或探险家的美誉,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如何,是否为名作家或是最擅长穿著者这类的问题。然而雄心的目的为何,系根据个人所渴望的成就种类而异。简而言之,它可能是在于增加权力(管理权、次于王权之权、势力或操纵力),或是增加威望(名誉、赞赏,声望或崇拜与专宠)。 
Ff\(P dE8MubKy0  这些“雄心的驱力”,比较上来说,乃是夸张性驱力中最为实际的;至少由下述意义而言,此说乃是正确的:于此有关的人们会将他们的实力投注在“优越感”的终极目的上。而这些驱力似乎也来得较为实际,因为很幸运的,拥有此种驱力的人们,都能确实地获得所渴求的魅力、名誉与势力。然而另一方面,当他们得到了更多的钱、更多的荣誉、更大的权力后,他们就会开始觉得此种徒劳追求所带来的整个震击力。他们变得无法确保心灵上的平静,内心的安全感,或生活的情趣。为了补救他对“荣誉幻想”的追求,于是内在的压力仍如往昔一般笼罩着他。这些并非是发生在你我身上的“意外”结果,而是必然的趋向;或许可以较为正确地说,对“成功”的一切追求乃是全属虚幻不实的。 
"eiJ"`Zx Sy_8D0  由于我们系生长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中,所以上述的评论听来有点格格不入。因为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很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应凌驾于他人之上,而且精益求精,改善自己,所以我们会觉得这种倾向乃是“天性”。然而,在竞争的传统习俗下,所引起的对追求成功的“强迫性驱力”,事实上,并未减少人们的心理症特质;甚至于在竞争的环境 下,其他的价值观──特别是成熟的价值观──就大多数人而言,仍比与他人竞争的卓越感还来得重要。 心理学空间1E6Y~2Bl+i/h'p
  “探求荣誉”的最后一个元素,远比其他元素更具破坏性,那就是为得到“服复的胜利”的驱力。它也许和追求“实际的成就与功名”的驱力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此,则其目的必在于使人蒙羞或藉着给人事功而征服或战胜他人;或藉着达到卓越的地位以获取权力,或将快乐建筑在那些受辱者的痛苦上。另一方面,为求优越的驱力,也许会归于幻想,而且这种“报复的胜利”的需求也会自然地表现于人际关系上,而产生使人降服,挫折、智取或打败他人的这些不可遏抑的冲动。我称此种驱力为“报复性的驱力”,即因此种驱力乃是为了要洗雪孩提时期的耻辱,所采取的报复冲动而来──此一冲动在晚期“心理症的发展”中更为明显地增强。这种晚期的增强,可能系为使“服复的胜利”的需求变为追求荣誉的因素而发生的;此种驱力的强度,以及人们对它的“知觉”其间差异甚大。大多数人只在短期内知道或认识此种需求;它有时会公然出现,但后来却变为隐含于生活中的主动动机。近代史上的希特勒就是个极好的例子,他曾经有过耻辱的经验,因此他幻想着将生命专注于打败人群这一点上。在这例子里,那种不断在增加需求的恶性循坏是易于为吾人所了解的,其中一种恶性循环乃因他只注意到“胜利”与“失败”而发展出来的。由于对失败发生了恐惧,遂使他决心在下次非获得胜利不可,而每次的胜利都会增加他的伟大狂傲,此种狂傲感又使他更无法忍受那些不赏识他伟大的任何人或国家。 
D JV!e:Y"a0  还有许多与此略同的病症或故事,现在我们单从现代作品中举出一例。有一本书名叫《注视火车过去的人》。故事中有个正直的伙什,困服于家庭生活与办公室里。很明显的,他除了尽责之外不思他念,有一天,当他发现了老板利用欺诈的手段导致公司破产的事后,他的价值尺度便猛然崩溃了。那些拥有一切的在上者与像他那样只有正当行为的窄径可行的下位者间的区别,因此粉碎了。他知道他同样可以变得“伟大”与“自由”。他也能够拥有一位女主人,甚至于是老板那迷人的太太。此时,他的自负已变得如此夸张,以致于当他亲近她而受到拒绝时,他遂扼杀了她。后来当警察极力要逮捕他时,虽然有时他会感到一阵害怕,但他的主要动机却在于胜利地击败了警察,甚至对于他之企图自杀而言,这仍是一种主要的激发力。 心理学空间t`#rYqU$l:g
  这种“胜利的报复”之驱力常常是隐藏在暗处的,实际上,由于它本身所拥有的破坏性,它在荣誉的探求中乃是最为隐密的,或许只在相当“疯狂的雄心”中才会变得明显一些。在分析中,我们就能发觉得到些种驱力乃是欲藉着凌驾他人以求打败或侮辱他人的一种需求。对于“优越”较无害的需求,乃是能够除去更具破坏性的“强迫性”,这样可允许人们按其需求而行,而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乃是正常的。 
*E*[K:HH0`0  了解个人“追求荣誉”倾向的特点,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它是必须予以仔细分析的一群特别集合体。但我们无法了解这些倾向的性质与震击力,除非将其视为“连贯实体”中的一部分。阿德勒是第一位将它视为“可理解的现象”的精神分析学家,并且指出它在心理症中的重要意义。【请参考本书第十五章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观念的比较】 心理学空间o0B]TlA)^ P~
  对于荣誉的探求乃是一种“可理解的”与“连贯的实体”,此一说法,已有各种不同的实证。第一步,举凡上述的多种个人倾向,通常会同时发生于一个人身上。当然,其中某一种元素也许会较占优势,致使我们说他是一个有雄心的人或梦想者,而这种说法并不够精确。但这并非意味着其中某一元素的突出就表示另一元素的缺乏,此种具有雄心的人也必有他自我的崇高形象,而梦想者也会希求实际的霸权;尽管后者也许只有当自己的自负为别人的事功【因为个人的人格或个性,看来常与较占优势的倾向(prevailing trend)不相一致,所以大多数人甚易将这些倾向视为独立的实体。弗洛伊德将与此略同的现象视为分立的“本能驱力”(instinctual drives),此种驱力具有个别的来源与特性。当我首次试图列举出心理症中的“强迫性驱力”时,我同样以为这些驱力是种分立的“心理症倾向”。】所冒犯时才显得明朗化。 心理学空间)H0e'Z8L5[)t
  此外,所有涉及到此一问题的个人倾向,彼此间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因此,那种较占优势的倾向在各人一生中常会有所改变,他会将迷人的白日梦转变成为一个完美的创始者或主人,然后,再变成永恒的最伟大爱人。 
7P:~uK7x0  最后,那些倾向具有两种共同的特性,经由整个现象的发生与作用我们可以理解这种特性;经即“强迫性”与“幻想性”。此二者吾人在上面都已提过,但更完全而简明地加以阐述仍是有必要的。 
mcY2y8\~*}0  此种“强迫性”乃是起源于“自我理想化”(整个荣誉的探求过程即为比种发展的结果),这是一种“心理症的解决法”。我们所以名其为“强迫性”的驱力,乃意味着它违反了自然的愿望与奋斗,后者乃是“真我”的表现;而前者则为心理症结构的内在需要。个人必会不顾真实的愿望、情感或兴趣而固守着它们,以免陷于焦虑中,或是被冲突所伤害,为罪恶感所击溃,抑或感到为人所拒绝……等等。换言之,“自然的”与“强迫的”二者间之区别乃在于“我想要……”与为了“为了免于危险,我必须要……”之差异。虽然个人可以意识地觉察出他所“想要”达到的那些雄心与“完美的标准”,但事实上他却是“被驱策”地去得到它们。“荣誉的需求”使他陷入它的掌握中;因为他本身并不知道“想要”与“被驱策”间的差异,所以吾人便需要在二者间建立一个区别的标准。其中最明确者乃是──他全然不顾自己及自己的兴趣而被驱策去求取荣誉。(我记得有某一个例子。有个十岁的女孩,她宁可用功到眼睛都弄瞎了,也不顾失掉在班中独占鳌头的头衔)我们有理由知道,是否有更多的人生──真实地或假借地──是为了其他的理由而不为求荣誉而牺牲的。约翰·加百利·勃克曼(John Gabriel Borkman),当他开始怀疑他达成天赋的确实性及可能性而去逝时,有一真实的“悲剧元素”参与了这幕情节。如果我们能为自己以及大多数正常人所肯定的的人类价值而牺牲自己,这虽为悲剧,但却是极具意义的,若我们连自己都不知其所以然地沉滋于荣誉的幻想中,且耗损了我们的生命,那将是一种悲惨的浪费──生命所蕴涵的价值愈高,则此种浪费便愈大。 心理学空间6u$H*bZT~#]
  追求荣誉的驱力之强迫性,其另一标准──一如其他强迫性的驱力──为“不辨善恶”。既然一个人在追求中,实际的兴趣并不重要,那他无论如何也要使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重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吸引人,最独创──必为情势所需要的人;总之,以他所具的特性,他能够独居鳌头。他将会无视真理所在,而在每次争论中都一定要获得最后的胜利,他的此种见地恰与苏格拉底相左:“……无疑地,我们目前的辩论并非在于你我论点的取胜,而应该在于为真理而论战”【接自菲立浦所著《柏拉图对话录》】。心理症患者那种盲目追求“霸权”的“强迫性”,使他蔑视真理──不管是有关自己、他人或事实。 
$k&_u/xz_&zR0  此外,正如其他的强迫性驱力,“荣誉的探求”具有“贪欲”的特性,只要有种不自觉的力量在驱策时就会发生。他或许会因工作成果卓越、赢得胜利,或蒙受赞誉与激赏而显得趾高气扬,但此种心境瞬即消逝。他的第一次作为几乎很少会成功的,或者,至少要为将来的失望与恐惧有所防备。无论如何,强烈地追求更多威望、更多金钱、更多女人、更多胜利,几乎是永远无法满足与中止的。 
DU(m;P-qW D V-X0|0  最后,从驱力遭受到挫折后所表现的反应中,可发现驱力的强迫性。主观的重要性愈大,则达成目标的需求的推进力也愈大,因此“挫折的反应”也愈强烈,这是我们用来测知驱力强度的方法。虽然这并非多而易见的,但荣誉的探求实为最有力的驱力。它可如魔鬼附身,像是一头吞噬了自己所创造成的个体的怪物,因此遭受挫折的反应必定相当剧烈,他们可在对灭亡与屈辱的骇惧中表现出来。此种骇惧对大多数人而言系意味着失败的感觉。被认为是失败的那种惊慌、忧郁,失望的反应,以及对己对人的发怒反应都是屡见不鲜的,而且与这些反应的原因相比,其实际重要性根本不成比例。惧怕从高处坠下,常常是表示系由幻想中的伟大高处下坠的恐惧,有时当他开始怀疑他所建立的优越信心时,这种恐惧就会油然发生,梦中他立于山尖,濒临下坠的危险,且正危险地攀向山缘。他说:“我已无法更超越目前的现况,因此生活的要务乃是紧握住现况。”他意识地言及他的社会地位,但就更深一层的意识而言,此种“我无法更超越目前的现况”正适合于他对自我的错觉。在他的意念中他无法再超越如神的万能与无限的意义! 心理学空间~7V9H2J;B oo
  所有探求荣誉的元素,其第二种固有的特质乃是“想像”,它在这些元素中扮演了重大而特殊的角色。在“自我理想化”的过程中,它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因素相当重要,因此整个荣誉的探求必定会弥漫着幻想的元素。不管一个人如何以现实的成就自傲,如何真实地往成功、胜利、完美迈进,“想像”必会随时伴随着他,且使他误将幻想当成是真实。人,简直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但却会不自觉地完全相信其他的事物。当一个在沙漠中为疲劳与口渴所煎熬的游客,发现了海市蜃楼时,他会全力以赴,这座海市蜃楼──荣誉──将可用来解除他的爱愁,而它正是“想像”本身的产物。 
1W*~Dn}%dE_'R0  事实上,“想像”在正常人中也会发生精神上与智力上的作用;当我们感受到别人的哀伤或喜悦时,我们就会想像有一天它也会降临在我们身上;当我们愿望、希冀、畏惧、相信或有所计划时,“想像”便告诉我们可能发生的结果。“想像”也许是“有益的”也许是“无益的”:就如同它在梦中的作用一样,能使我们更接近“自我的真相”,或者帮我们远离真我。“想像”可使我们的实际经历变得更丰富或更贫瘠,这些差异可概略地用来区别“心理症的”或“正常的”想像。 
*E{U5fw1[;Y0  当我们思索一下心理症患者所策划的大计谋,或他们的“自颂”以及要求的幻想性,我们就会相信他们比其他人更具丰富的“想像力”。正因为如此,我们便较易误入歧途,此一观念并非由我个人的经验所证实而得。此种想象力在心理症患者彼此都有所不同,一如在正常者间也彼此不同一样。但我无法证实心理症患者是否天生就比别人更具想象力。 心理学空间?yuBb5? ]
  不过此种观念虽是基于正确的观察而得的,但所得的结论却是错误的。“想像”在心理症中的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间的差异并非是性质元素的差异,而是机能性元素的差异。“想像”之发生如同正常人所有一般,此外它还具备正常人所没有的作用,它被用来满足了“心理症的需要”。这在荣誉的探求事例上更为清楚,就如我们所知,此种探究乃由“权力的需求”的震撼力所推动。在精神医学文献上,将事实作“想像性的扭曲”被称为是“如意想法”,虽然目前这是一个已经建立的词语,但仍不正确。它过于狭窄:一个正确的术语不只要包含“思想”,而且要包含“所切望的”(如意的)观察、信仰、特别是感觉。此外,它是由我们的“需要”所决定,而非由我们的“愿望”所决定的一种思想或感觉。这些需要的震击力,带给“想像”在心理症中所具有的固性与权力,同时也使它变得更为丰富──但却非建设性的。 
6A+b vPM bm ut0  “想像”在探究荣誉中所扮演的角色,可正确且直接地表现于白日梦中。十几岁的小孩会有坦率崇高的品行的幻想,又如一个大学生虽然显得羞怯与退却,但他却有变成体育健将、天才或唐璜的幻想。即使年纪再大也会如此,例如Madame Bovary,她几乎一味沉溺于浪漫的经验,不可思议的完美,神秘的神圣的梦里。有时这些幻梦会以令人羞惭或难忘“离谱的交谈”而表现出来。有些人,情况更为复杂,他们经由被迫遭受残酷与堕落,来对付屈辱或崇高的痛苦。通常白日梦并非精巧的故事,但却是日常事务的幻想伴随物。当一个女人在照料小孩、弹钢琴、或梳头时,她会觉得自己正如电影中温柔的母亲、狂喜的钢琴家,迷人的佳丽一般。在某些病例里,有些人的此种白日梦倾向便相当明显,以致于就如同Walter Mitty 长久地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样。其次,有些人在荣誉的探求中,缺少了白日梦,或作得并不完全,因此他们会主观地、真诚地说他们毫无幻想的生活。不消说,他们是错误的。假如他们只为即将降临的灾祸而担忧,也是先经由忆起此种意外事故的想像而产生的。 心理学空间S:x}M9JIR
  白日梦虽然重要而显著,但并非“想像”中最有害的结果,因为一个人多半晓得自己在做白日梦。亦即他藉着幻想去体验那些不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至少,他并不难于了解白日梦的存在与不实。较有害的“想像”结果,乃是他将事实予以精巧而广泛的扭曲,而执著认为:过去的成就,必需继续扩展。为了实现理想的自我,他必须经过“假造事实”而不断的努力;他必须将他的需求转变为美德以及更正当的期望。他必须将追求诚实与体贴的意向付诸事实。于是他论文中的高见使他成为了伟大的学者,他的潜能转变成了实际的成就。认识了“正确的”道德价值后,他成为善良的人──道道地地能明辨是非的天才。当然他的“想像”必须额外地努力工作,以弃绝所有阻碍性的反证。 心理学空间X&X#dTmgj
  “想象”也可改变心理症患者的平素所信。他需要相信别人是善或恶,那么──瞧!他们(别人)就立即出现在善士或恶徒的行列中。它也可以改变他的情感;他需要觉得不被伤害,于是──看呀!他的“想像”就具有足够的力量去消除他的疼痛与苦难;他需要有深刻的情感──信心、同情、爱情、痛苦,于是他的同情心、痛苦感以及其余的情感就会深刻地被感受到。 
%DH P%MQjY0  了解“想像”在探求荣誉中所导致的内在或外在事实的扭曲后,我们就会碰上一个难题:心理症患者“想像”的飞跃究竟终止于何处呢?他毕竟尚未失去他所有的真实感觉;他与精神病患者的界限为何?想像的表现果真存在任何界限,那也是模糊的。我们只能说精神病患者易于武断地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视为唯一的事实,而心理症患者──无论甚么理由──却依然十分关心外在世界以及他处于其中的地位,因此他还具有相当完整的定向力【此种差异的理由是十分复杂的,值得我们去查究。这些理由中的最重要一项乃是:是否因精神病患者根本地舍弃真我(real self),同时更澈底地转向“理想化的自我”】。不过,尽管他表面上尚能正常地生活,而没有明显的障碍,但他“想像”翱诩的高度却是永无止境的。事实上,深求荣誉中最显著的特性,乃在于“想像”步入了空想与“无限机遇”的王国中。心理学空间 zhmBU
  为求“荣誉”的一切驱力,都具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向外追求比人类天生所具有的还高的知识、智慧、美德或权势;他们的目标在于“绝对”、无限、无穷。除了绝对的勇敢、绝对的胜利、绝对的神圣外,被“追求荣誉”的驱力所困挠的心理症患者再不会为了他物而动心。因此他与虔诚的教徒成为一个强烈的对比。就后者而言,只有上帝才是万能的;而心理症患者的想法却是:我才是万能的。除了他的意志力应具神秘之外,他的论据应是绝对可靠的,他的先见应是完美无瑕的,他应该是博通万事万物的。于是贯穿本书的“魔鬼协定”开始出现。心理症患者就是弗劳斯特,他虽然因“广知”而满足,但却自认为必须懂得一切。 
o1g2_/i4_8m d![0  迷陷于追求“无限”,乃是由追求荣誉的驱力背后所隐藏的需要力来决定的。这些对于追求“绝对”与“终极”的需要相当急切,因此它们凌驾了那些平常用来使我们的想像免于脱离现实的禁制。为了能过完善的生活,人类除了需要拥有“机遇的幻想”与追求“无限”的想法外,还需澈底了解人类的界限(缺陷),贫乏以及一切活生生存在的具体事实。若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根本上集中于“无限”与“机遇的幻想”上,那就会失去实体(具体事实)、地域(此地)、与时间(现在)的知觉,失却生活在片刻中的能力,他再也不能忍受本身的贫乏(或需求)以及任何“人类的缺陷”。他不知成就事业在事实上所该具备的要素,甚至于“存有将每一种不可能都变为事实”的妄想,他的想法变得过分抽象难解,他所了解的见识会变成“残酷性的知识”,因为它导致人类“自我”的浪费──与人类兴建金字塔的浪费行为极为酷似。他待人的情感会消逊而转变为一种对人性“抽象难解的伤感”。另一方面,若个人无法超越“实体”(或现实)、“贫乏”、“有限”的狭窄范围来看事物,那他会变得“偏见”且“自卑”。在人性的正常发展中,它不是属于二者中任何一者的问题,而是兼含了二者的问题。对有限、律法与贫乏的认识,形成了一种禁制,以免于被拉入无限,免于一味“在机遇中挣扎”【在这哲学性的讨论里,大体上我都采自丹麦大思想家:齐克里果所作《致死之病》(Sickness unte Death)一书】
*{ w _$}3y7~ @a0  禁止“想像”,在探求荣誉上具有不良的作用。这并非意味着无能去了解需要并加以固守。在未来的心理症发展中,将会有一特殊发展的趋向,使得大多数人觉得,如果限制自己生活的活会觉得更安全一些,他们将“迷失于幻想中”的可能性视为必需逃避的危险。他们不会思索任何一件属于幻想的事情,而且厌恶抽象的思考,并且会过度焦虑地依附那些可见的、可触知的、实体的或者直接有用的事物。虽然趋向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彼此不同,但每天心理症患者在根本上都不愿去认识“自己所期许的以及自信可能获得”的那种能力上的限度。他实现理想影像的需要是相当强烈的,因此,他必须将“禁止”抛弃,且视之为无关紧要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8d4g^kU8NF_0  他那种无理的想象愈制服他,则他愈可能对任何真实的、有限的、实体的或有终结性的事物感到惊骇。因此他倾向于痛恨时间,因为它是有限之物;痛恨金钱,因为它是实物;憎恶死亡,因为它代表结束。他也会痛恨有限的愿望或意见,因此他不做特定的约束或决定。例如,有个病人,他渴望成为一个在月光下跃舞、迷人而令人捉摸不定的人;因此当她看到镜子时,不自觉地会感到恐惧。这并非因为她看到了可能的丑像,而是因为它把她带回到现实──她具有一定的轮廓,那是实际存在的,她固守着特定的实体形状。她就像只翅膀被钉在木板上的飞鸟一般──当她产生这种感觉时,她便不觉兴起了摔破镜子的冲动。 心理学空间%zD3pQ'\m [%SQ
  虽然病患的发展并非一定是如此趋于极端,但每一心理症患者(纵使表面上他被视为正常人),当他自己发生错觉时,也不愿用实证来加以禁制。他之所以会这样,乃因他若对此加以制止的话,他就会宣告崩溃。每个人对于外在的律法与规章所反应的态度,彼此均有不同,但他总易于否定自我所立的律法,拒绝了解心灵问题的原因与效应的必然性,或者,拒绝探测某些相辅相承的因素彼此间之必然性。 
hXmSs$Hr.Lk0  他有无穷的方法,用来不理会那些他不愿知道的事实。他忘记,因为它是无关紧要的,它是意外,它是由环境所造成的;或是因为别人激怒了他而造成的。他爱莫能助,因为它是“必然的”。我不曾看过如同哈维所说的:“我与现实奋战二十年,终于克服了它”,那种公然反抗现实而未能使之感动的人。或者,再引用一句病人的老话:“要不是现实,我将是完全公正的。”心理学空间qh$D?`*i&n4|[ m
  荣誉的探求与正常人的奋斗间,其差异仍旧是清晰而显著的。表面上他们看来是如此的相像,以致其间的差异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看来好象心理症患者只是较具雄心,比正常人较关心权势、威望与事功;一若其道德标准较常人为高、为坚固;一若其比较自夸,或以为自己比别人更重要罢了。但事实上,有那个人敢截然的划出界线而说:“这就是正常人的终点,却是心理症患者的起点”呢? 
n0KBfwW dz0  在正常的奋斗与心理症的驱力间有其相似之处,因为这些相似处在特殊的人类潜能中有其共同的根源。人类经由智能的使用而有了超越自我的能力,与动物相较,他能想像与计划。在很多方面,他能渐渐地扩展自己的能力,且如历史所示,人类已具有如此的表现;对个人的生活而言,这种说法是真确的。对于他所过的生活,他所能发展的品德与能力,他所能创造的的东西,并无固定的界限。考虑了这些事实后,人类并无法确定他的界限,因此易于将目标立得过高或过低,这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事。这种现存的不定性正是“探求荣誉”之所以能发展的必要基础。 心理学空间 hk u I:O%[2S
  正常的奋斗与追求荣誉的心理症驱力,其差别主要乃在于推动他们的力量彼此不同。正常的奋斗起源于人类天性的习性,而用以发展天赋的潜能。“相信天生的成长冲动”已成为我们理论上与治疗上所依赖的信条了【在介绍《我们的内在冲突》时,我曾说过:“我个人相信人类具有发展潜能(protentialities)的能力与欲望……。”同时请参考Kurt Goldstein所著“人性”(Human Nature)一书(1940年哈佛大学印行)。但Goldstein并没有区分“实现自我”(self-realization)与“实现理想化的自我”之差异,此种差异对人类而言是重要的。】。尽管更新的经验会再三出现,但此种信仰仍是历久不衰的;唯一的改变在于利用更详明的系统来说明比种信条。现在我坚决地认为(诚如本书首页所述):“真我的活力”驱策个人迈向“自我理想化”。 
qtEQN0xf%F0  另一方面,荣誉的探求乃源自“为实现理想化自我的需要”,这点差异乃是根本上的,因为所有其他的差异都是由此衍生而来,因为“自我理想化”本身就是心理症的解决方法,而且具有强迫性,所以一切由它而生的驱力也是一种强迫性的需求;因为只要心理症患者必须依附于他的错觉时,他就无法了解“有限性”(能力的限度),所以荣誉的探求将会陷于“无限”的追求中;由于主要的目标在于荣誉之获得,所以他对学习过程、做事过程或“按步就班”便不感到兴趣──且具有轻蔑这些过程的倾向。他不想爬山,但却想矗立于山峰之上,因此他不懂进化或成长的意义,尽管他也会谈及它们。因为创造理想化的自我,最后只有牺牲“真我”方为可能,所以实现理想化的自我,需要进一步地扭曲事实,同时也需要“想像”的作用(想像乃是为达实现理想自我的最忠实臣仆)。因此,在人性发展的过程中,他多少会失去对事实的兴趣与关怀,也会失去分辨真伪的知觉──就其他方面而言,这乃是一种损失,这正说明了他之难以区别存在于他自己或别人间的真实情感、信仰、奋斗以及类似这类情感的“膺品”(潜意识的伪装)。同时强调的重点也从“实质”转移到“外表”。 
5~)k(sy7n3J"|[*N0  于是,在探求荣誉的过程中,正常的奋斗与心理症的驱力二者间的差异,乃在于一为“自发性”,一为“强迫性”;一为承认有限,一为否定有限;一为专注于荣誉的最终结果的幻想,一为进化的感觉;一为外表,一为实质;一为幻想,一为真实。由上述的比较可知正常人和心理症患者之间的差异,前者不可能专心一意地去实现真我,后者不可能完全被驱策而去实现理想的自我。心理症患者亦具有“实现自我”的倾向;如果心理症患者不曾具有此种奋斗倾向,那在治疗上对于病人的人性发展,我们将变得束手无策。然而,虽然正常人与心理症患者在这方面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但真实的奋斗与强迫性的驱力(表面上固有其相似处)间却具有质(特性)上的差异。【本书中,当我提及“心理症患者”时,我就是指那些“心理症的驱力”(neurotic drives)战胜了“正常的奋斗”(healthy strivings)者而言。】 心理学空间Gg*Z'T{@ M'j;x
  我认为因追求荣誉所引起的心理症过程,其最恰当的象征,就是“魔鬼协定”此一故事中观念化的内容。魔鬼或其他邪恶的化身藉着给予无限的权势,而引诱被精神或物质烦恼所困的人,但这种人只有当他出卖自己的灵魂,或下了地狱时,方能获得这些权势。此种诱惑力可发生于精神内涵富有或贫乏的任何人身上,因为它代表了两种权力愿望:对“无限”之渴望会引申出便于脱离烦恼的法子。根据宗教的圣传,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佛陀与基督就曾经验过此种诱惑,但他们“自我”的根基甚稳,认出那乃是一种诱惑,此种诱惑是能够加以弃绝的。此外,在与魔鬼的协定上所约定的条件,便恰当地表示出在心理症发展中所该偿付的代价;就这些象征性的词语而言,通向无限的荣誉的捷径势必也通往“自卑”与“自苦”的心狱。个人如果真循此径出发,最后他必会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他的真我。
YVI*C yb0心理学空间@5BGs$Mf5s1u
心理学空间q0y TZU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345678910...18
«《霍妮文集:我们的内心冲突》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
霍妮:如果我不能漂亮 我将使我聪明»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