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爱情的“三大基石”是什么?
“他对她的爱”与“她对他的爱”能否完全等同?
浪漫之爱为何难以持久?
如果一个人具有你所期待的所有品质,但你不爱他/她,你会与他/她结婚吗?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说不。在20世纪末,绝大多数的美国男女认为浪漫的爱是婚姻所必需的。与人们对配偶所期望的其他品质比如热情、外貌吸引力、值得依靠一道,西方文化中的年轻人坚持浪漫和激情是婚姻的前提。然而,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择偶很少与浪漫爱情有关;婚姻可能出于政治的、经济的、实用的和家庭的目的,唯独不是因为彼此相爱。即使在北美,人们只是在近来才开始觉得婚姻需要爱情。1967年,76%的女性和35%的男性会与一个他们不爱但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伴侣结婚。而现在,多数人会拒绝这样的婚姻。
从未有过一种文化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必备前提。全世界的人都会经历浪漫的激情,但多数文化仍不认为这是婚姻的先决条件。
本章中,我们将思考这些问题。我们从爱情的简史开始,思考爱情和爱人的不同类型。然后,我们以一个引起广泛兴趣的问题结束:爱能持久吗?等你读完本章的时候,你对爱情的复杂性会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爱情简史
认为配偶应该彼此相爱是现代人所信奉的观点。许多年来,对爱情的态度至少在四个方面有所变化:
文化价值:爱情是人们所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状态?
性爱:爱情应该是性的还是非性的?
性取向:爱情应该发生在同性还是异性伴侣之间?
婚姻状态:我们应该爱配偶,还是将爱留给别人?
比如在古希腊,激情被认为是一种疯狂,与婚姻和家庭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希腊人崇尚柏拉图式的爱情,那是体现在两个男子之间的非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