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艾森克 [Hans Jürgen Eysenck
1916.03.04-1997.09.04],英国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出生于德国柏林,病逝于英国伦敦。
他的父母都是演员,父亲长于喜剧表演,母亲则是默片演员。在他 2 岁时,父母离婚,他由祖母抚养长大。在他 18
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他先到法国第戎大学(Dijon
University)学习文学和历史。之后去伦敦大学,他本来打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必须的培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训练,要么选择另一个他未曾听闻的专业
- 心理学。最后他选择了心理学。
1933年入伦敦大学学习,1935 年开始在伦敦大学师从 C.E.斯皮尔曼学习心理学,1938 年,他获文学学士学位,1940
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他曾以心理学家的身分任职于磨坊山急救医院,1945 年任伦敦莫兹利医院专职心理学家。1950年之后,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变态心理、临床心理。他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断地予以批判。同时以条件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提倡行为的心理疗法,提出了莫兹利人格检查(MPI)。另外,对动机知觉、心理测量的统计分析和智力的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1955
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并兼任莫兹利和贝思莱姆皇家医院的心理学专家。期间他承担了开创临床心理学的任务,由他领导的心理学系是第一个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机构,并用于发展行为治疗的方法。
艾森克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人格理论、测量、智力、社会态度和政治、行为发生以行为治疗,其中心领域为人格的实验研究。在伦敦大学求学期间,他受英国
F.高尔顿、C.E.斯皮尔曼、C.C.伯特等人的心理测量传统的影响,开始从事智力研究。后将智力研究的方法扩展到人格研究中,创建了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他认为,人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其活动同等地受制于生物因素(遗传、生理、内分泌腺)和社会因素(历史、经济、相互作用),
这观一点决定了他的思想及其研究方向。他认为,只强调生物因素或只强调社会因素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初期他研究人格的因素分析(内向与外向、情绪不稳定性神经质倾向);社会态度的因素分析(软心肠与硬心肠、保守与革新)和政治心理学。1950
年之后,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变态心理、临床心理。他反对
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断地予以批判。同时以条件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提倡行为的心理疗法,提出了莫兹利人格检查(MPI)。另外,对动机知觉、心理测量的统计分析和智力的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他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在其《人格的维度》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他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人格维度 他继承先前实验心理学家的工作,通过对由实验、问卷与观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维度。他提出外 -
内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 - 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但认为外 - 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他对情绪性、自强度、焦虑(包括驱力)等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都有是统一的。他把这一维度称为神经质(neuroticism)。在他的用语中神经质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的关系。他指出情绪性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性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他又进一步指出情绪性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他认为可以用外
- 内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来表示正常人格的神经症以及精神病态人格。
艾森克认为精神质(Psychoticism)独立于神经质。它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精神质也可以用维度来表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极度不正常的一端。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得高分者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心肠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对旁人有敌意、攻击性强等特点。低分者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导致行为异常。他认为精神质与神经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种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
他认为有关外(extraversion) -
内(Introversion)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的实验研究,几乎完全同意在人格测量描述系统中这两相因素处于醒目和稳定的地位。他又将外 -
内倾和神经质作为两个互相垂直的人格维度,且以外 -
内倾为纬,以神经质为经(表现为情绪稳定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端),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艾森克在人格结构图的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 32
种人格特质,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这种人格结构的图解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