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和禅修的不同目標: 自我呈現的两种發展階段
作者: 傑克.安格爾(Jack Engler)/ / 36403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 ⊙李孟浩 / 譯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F&FU`0 客體關係理論和佛教的自我議題心理学空间8hc&e8x,H:yC
心理学空间4C&s$]"KA zV}
雖然佛教心理學和客體關係理論對自我發展的評價有所不同,可是令人訝異的是兩者都以類似的方式來界定自我的本質。亦即,兩者都認為從內在生活和外在現實的綜合和適應過程中,會在作為「自身」之如是進行的存在感受裏,產生一種個人持續感和同一感。客體關係理論把個人持續感和自身性解釋為有關「自身」內在意象之逐漸分化的結果,以與客體的內化意象做出區別。而且,這些意象最後會凝結為一種混合的機制或自我的呈現(Jacobson,1964;Mahler,1975;Lichtenberg,1975;Kernberg,1976)。南傳佛教的阿毘達心理學亦以類似的方式,把「我」感的出現解釋為認同過程的最終產物,在此過程中會學到認取某些構成我感經驗的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Narada,1975;Gunther,1974;Govinda,1974)。這個自身感就以「有身見(Sakkaya-ditthi,亦即個人信念)」來命名,正好精確地等同於客體關係理論的「自我呈現」。 心理学空间N*aq]R|$j

%j6`nL7~i\XB0 所以,兩種心理學都認為在時空流變的意識過程中,「自我」感並不是人格與生俱來的,亦非天生內在於我們的心理構成中,而是從我們的客體經驗和互動類別中,逐漸發展演進而來。也就是說,「自身」是從我們對客體世界的經驗中「建構」出來。這個我們這麼當下認真當成「我」的「自身」,確實可以說是一個內在化的意象,一個混合過的呈現,而且這是由一種與我們有意味客體相遇後的選擇性和想像性「回憶」所構成(Bruner,1964)。事實上,兩種心理學都把自我看成是「每一瞬間都重新建構」的呈現物。雖然說是個呈現物,它可不是個固定的實體或圖表的制定,而是分殊意象的時光流程。每個意象都代表一個當下經驗中新的建構和新的綜合(註三)。但是,兩種心理學系統也都同意說我們平常不是如此經驗到自我感的。一般我們說的自我感其實是一種時間的持續感和同一感,一種人際互動中的一致感,一種他人認定過的持續感和一致感,一種我們察知他人認定我就是如此的知覺(Erikson,1959)。心理学空间&u-g6xZkQ+c

3q3n^,p2w0 這兩種心理學也同樣把自我的命運當成核心的臨床課題。從西元六世紀起,佛教的教義和實修就把無我原則和自我本性當成研究的核心。在精神分析思想的歷史中,我們可說是比較後期才發現自我感的重要性。因為,早期的精神分析思想是被發展理論、衝動和神經症的治療方式所佔據,還想不到自我結構的重要性(Tolpin,1980)。從歷史來看,對一不受伊底帕斯情結所苦病人的負面治療結果(Freud,1937) ,最後引人發現了客體關係發展和病理學有兩種差異分明的層次:(1) 早期客體關係的失敗,特別是就自我和他人的分化和自我一致感的整合而言;和(2) 稍後為此已分化和整合過的自我,來與受壓抑的衝突和伊底帕斯對象,進行防衛性的抗爭(Fairbairn,1954;Guntrip,1961、1969;Winnicott,1965;Kernberg,1975、1976; Blanck&Blanck,1974、1979;Horner,1979)。罡利普(Guntrip)就曾指出這種發現「或許是本世紀對人格問題研究的重要發現」(1971:147)。近十年來,這個發現也引生了「發展性診斷層譜」的論題(Rinsley,1981),把各種臨床症候群都看成是在發展的特定階段中產生。這種對現在稱為邊緣情境和人格失調(居於精神病和精神官能症之間的運作層次)的新瞭解,事實上把現行的臨床注意力聚焦在分隔化-個體化的過程,這過程發生在前伊底帕斯發展期,此階段的主要課題是個別化、整合過、和與客體關聯過的自我分化,分化的成敗將是決定你循正常或異常進路來發展的主要因素。
h4Z fW/A%d[0 心理学空间Q&zu"nZB#W4n
就如我一開頭所說,臨床醫學和禪修體系對於自我命運的觀點似乎是全然相對反的。這就是整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從客體關係理論來看,最深層的精神病理學問題可以說是「自我感的缺乏」。因為,像幼兒自閉症、共生性和功能性精神病、邊緣情境等最嚴重的臨床症候群,正是在建立一致的、整合的自我(Kohut,1971、1977)或自我概念(Kernberg,1975、1976) 之過程中,所發生的失敗、滯礙和退化。雖然嚴重程度有很多不同層級,但這一切都代表了自身的失調(Goldberg,1980),沒有能力去感覺真實、一致性或「存在的實然(in being)」等一切。
KrafsW3^ {~0
?7t {AEC3@.U;_0 從佛教觀點來看,最深層的精神病理學問題反而是「自我的呈現和自身性的感覺」。根據佛學者的診斷,苦惱的最深層根源在於保存自我的嘗試,而這種嘗試是徒然無效的和自我挫敗的。所以,精神病理學的最嚴重形式就是「我執(attavadupadana,亦即對個人存在的攀緣)」(Nyanamoil,1976;Nyanatiloka,1972 )。
`N`?5yH r0
0x O_kJ+Z~\0 在對於嚴重失調的臨床診治中,最重要的治療課題就是如何能夠「再成長」出自身的基本感受(Guntrip,1969) ,或是如何分化出和整合出一穩定的、一致的和耐久的自我呈現(Kernberg,1976)。佛學者修行的治療課題則是如何「看穿」自我的幻覺或建構,如是如何解構掉那些「建築我們個人身份經驗的本質性認同」(Jacobson,1964:xii)。 所以,從佛學者的析來看,自我心理學所說的客體關係方向所達成的兩個偉大的發展成就-身份和客體恆常性-正是心理苦惱的根源。
K&xe.g5Zxi~CV0
2N7h3^R*c'A0 也因此對我來說,在轉化過程中的自我命運變成一種實驗性的個案,以觀察這兩種治療目標是如表面上看來相互排斥?或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它們搞不好是相容的?的確,也有可能兩者之一會是另一的前提條件?最後這點也是我後來達成的看法。簡單來說,這個看法就是你必須先作為某人,才能什麼人都不是(you have to be somebody before you can be nobody)。
1LAJ I7r#d&Q$l0
:nhbH%i$S0 我會朝這個方向走,是因為我有次幸運地無意中聽到一段臨床心理學家和亞洲禪修教師的精彩談話,他們是在討論兩人對於厭食症患者的各自診治方式,對我啟發很大。這位禪修老師是第一次來到美國,對於處理心疾的心理治療取向很感興趣。臨床心理師則在試圖描述一位厭食女性的高困難個案,因為她非常難以治癒。這位老師很快就投入個案的情況,問了一大堆病情和診治方面的問題。當心理學家結束後,我問這位老師為何對此那麼感興趣。他說自己在緬甸(Burma) 的禪修中心,也碰到一位有相同問題的女性。此外,她也受苦於長期性的失眠。她要來學習冥想,可能是認為這會帶給她一些舒解。我就問他有教她嗎?令我驚訝的是他說「不」。在六個禮拜裏,他只是讓她每天來抱怨她老公、小孩、雙親和生活的種種不公。他幾乎都是在聽而已,也有跟她說一些話,不過他並沒描述他所說為何。那麼,她「療程」的第一部分是經由人際關係的形式來導入。然後,他鼓勵她去睡,她短時間內開始把一夜的睡眠時間由四小時拉長到十八小時。她於是找他說「我睡夠了,我要來學習禪修。」他的回答又令我再度驚訝,因為他說「不,別修內觀,那有太多苦惱。」其實,她首先需要的是從心理煩燥中得到舒緩和平靜,以得到一些幸福和喜悅。這樣,她才能進而能夠容忍那深層的洞見,因為她看到的將不只是個人史中的興敗榮枯,而是她整個身心狀態都是在變動之中,並與苦惱有所關聯。既然修定能令人專一、寧靜和福樂,他便教她數息。她的睡眠時間漸漸便由十八小時縮短到兩小時,因為這就夠她睡飽了。在這時後,他才教她轉修內觀,開始叫她觀察身心事件瞬間流動,以直接體會到它們的極端無常性、挫敗性和無我性。她花了三個禮拜來將心打開,並證到初果。從此,她就再也沒有失眠過了。 心理学空间+TX5Ib2Kv&G
心理学空间H.M-Lw(L j
這雖然不能算是一個臨床個案的研究。可是,它也宣示了一種精神病理學有不同層次的原則,而這些病理層次的根源也植基於心理發展不同階段中的扭曲、阻滯和失敗,並且需要不同的診治取向或不同型態的治療方法。實際上,自我心理學家也不再以涵蓋一切的意味來使用發展階段,而是以不同的「發展方向」(Ana Freud,1963) 來思考,因為在任何既定時刻的心靈組織都是由這些發展階段之間的關係和心理功能來建構。在這些分殊的發展方向之中,我們有很好的理由來相信客體關係的方向,因為它可說是發展層次、心理健康、精神病理學和治療潛能中最重要和最可靠的決定因素(Mahler,1975;Kern-berg,1976; Blanck&Blanck,19749;Horner,1979;Rinsley,1981)。
H],e!O.ZCR4osf0
h0Tbh4|,Ta0 客體關係指的是有關於個人與人際對象之間互動經驗的程序與品質,這個人際對象特別是指原始撫育者(primary caretaker) 而言。而這些互動經驗也會被內化為「自身」和「客體」的雙重呈現,這些內心呈現都有情緒影響力,且會被燒錄下「好」或「壞」的記憶痕跡。這些多樣化的自身和客體呈現會逐漸凝聚成一份有關自身和客體的複雜圖表。於是,這些呈現被當成為內向心靈結構的發展基礎,也當然是自我感的發展基礎。所以,我認為以客體關係為主的發展觀點提供了一條線索,可以幫我們在治療性干預的模式中,找出佛學和心理動態系統的定位,並解釋它們的方法和目標為何有明顯的衝突。
2Sg A9n)E0 心理学空间.Y9h#|.h2{,UlJ%B
就讓我從教學經驗的觀察中,舉出被佛教儀規所吸引住的學生類型,和他們通常練習時常遵循的過程。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345678910
«禅宗公案的精神分析式解读——语言和行为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