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和禅修的不同目標: 自我呈現的两种發展階段
作者: 傑克.安格爾(Jack Engler)/ / 36411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 ⊙李孟浩 / 譯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D(UJ&t A0m2VN0 客體關係發展和精神病理學的範圍擴展心理学空间3@;lh&b'|C$u

a;KgYb0 除了自我的契合感和整合感這個發展上的必要性外,我們還是可以問說這樣的自身結構是否代表了客體觀係發展的完成,或是治療過程的最終可能結果。當然,認同形成的過程可以說是永未完成的。馬荷(Mahler)她把分隔-個體化次階段的結果,描述為「一路往客體恆常性走」。布勞斯(Peter Blos)(1967)也提到青春期有「第二次個體化的過程」。艾瑞克森(Erikson)(1950)則描摹了一輩子的認同之旅。不過,大部分人的全面性內向心靈結構的凝結,都是在伊底帕斯末尾時發生的,那時期壓抑性障礙或多或少都穩穩建立好了。所以,認同就變得愈來愈具揀選性(Kernberg,1976)。而與個人自我感有不一致和自我振奮不良(ego-dystonic)的東西就都被壓抑了,雖然這對自我契合的維持是個很根本的過程。但正是由於這種壓抑,人格組織的層次中才會出現一種新型態的精神病理學:精神官能症。所以,問題核心已不在於缺乏自我的分化和整合,而在於自我和本能願望之間的衝突。這些本能願望通常並不為新凝結的自我所接受,所以不是被壓抑,就是被抗拒。這種自我結構中「質地上的差異」(BLanck& Blanck,1974) 和由此造成的病理學型態,都需要有治療取向上有質地不同的型態。在這個層次上,治療課題便不是建立內向心靈的結構,而是整合自我的不同壓抑側面,去「重新與意識自我統合那些內容......藉由壓抑而從意識撤離開來」(Fenichel,1945:570)( 註釋十二)。 心理学空间CS,},}"D,i.i9d({
心理学空间3x)G-{MwJ
可是根據佛教心理學的立場來看,在這個人格組織的層次中,可以看到人類苦惱有個更深的層次。這類苦惱可說是建立了另一種「精神病理學的結構性層次」,這與前兩種病理學有質地上的不同,也沒被當代西方精神醫學的發展性診斷層譜所含括。很顯然的一點是只有在認同和客體恆常性已達成後,它才能進入大家的視野,並在治療上被宣稱。
G7]%h-w#XKl0
-|9R'X x"Qdnv+@a-sR0 假定我的能耐很多,可以技術中立或「單只是」注意,可以無揀擇地覺察,可以戒除享樂,也可以自我觀察。更進一步假定我沒有沉浸在內在世界的內容中,也沒有停下來分析或解釋它。再假定我能持續訓練我的注意力,只觀察每一剎那浮現的身心事件流,而無偏好或反應。最後,假定我能長時段地絕對穩固住注意力,而無任何分心之舉。那我能對自我和客體的本性有更多的發現嗎?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2345678910
«禅宗公案的精神分析式解读——语言和行为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