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和禅修的不同目標: 自我呈現的两种發展階段
作者: 傑克.安格爾(Jack Engler)/ / 36624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 ⊙李孟浩 / 譯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TPxj:r'u

心理学空间@zb$k SQ
心理失調的三種層次
;i,hU Y%f0 心理学空间q e#`4D.r6\3C_:h
心理学空间 d? A h |.AE
雖然佛教心理學不是發展性的,不過阿毘達磨心理學的古典診斷典範看來,似乎也暗示了它確實由客體關係經驗的不同層次中,分別出三個不同的苦惱層次。(1)「苦苦(Dukkha-dukkha)」發生在穩定的自我結構和完整的客體關係上,相當於衝動和禁令之間的神經質衝突,也相當於弗洛依德所說的「一般人的不幸福」,以換取神經質苦惱的解決。(2)「變易苦(Dukkha-vipa-rinama)」相當於邊緣症情況和功能性精神病,核心問題是自我持續感的困擾、衝動和情緒影響的波動狀態、矛盾又解離的自我狀態、缺乏穩定的自我結構和缺乏與客體世界的經常性關係。這是一個比認同形成和客體恆常性還早發生的人格組織層次,因此變易是對脆弱自我的最深和最普遍的威脅。(3) 「行苦(Samkhara-dukkha)」 是西方精神醫學所碰到的病理學上全新的範疇,而且是很普遍的。在這個層次上,客體追求被看成是病理發生的和矛盾的,就跟一般發展理論所說的一樣。這種把自身和客體在時空境界中定位出一經常性和持續性的嘗試(Lichtenberg,1975), 就顯得是一個值得治療的問題了。在客體關係發展中全都很重要的方向上,有兩個偉大的成就-認同和客體恆常性,現在也被看成是一固著點或阻滯點。就跟早期的妄想和沮喪的部分客體位置一樣(M. Klein,1946;Fairbairn,1952), 自我的契合感和整合感也被看成是一種「為了要被超越而贏取來的發展位置(Guntrip,1969:118f)」。從這個觀點看來,我們認為是「正常」的其實是一阻滯的發展狀態。甚至,它可被看成是一種病理情境,其基礎在於錯謬的實相試驗、對驅力的不當中立化、缺乏控制衝動的能力和對自身和客體世界的不完全整合。 心理学空间4f?;m&@Ny
心理学空间,IdB4G9]@
心理学空间vVcj ]f,d @
禪修的治療領域
fj HR"F2L0 心理学空间 o4c/yA~\

7` s0al.Lo'c/wF0 這個人格組織和精神病理學的層次,正是內觀禪所特別提出的。佛教精神病理學和診斷看起來是宣稱、預設和部分提出前兩種苦惱。可是佛教作為一種治療系統的話,它的主要和適當關懷是第三種行苦。我相信很多混淆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佛學者、精神動態心理學或現行的研究典範都不太瞭解這個層次。對同一問題領域的處理而言,這兩個系統最糟就是被看成是相互競爭,最好則是可相互替代的治療模式。舉例來說,有個趨勢是把這兩種療程和成果相對立,彼此排斥到只能選擇其中一個的地步:心理治療或禪修,自我契合感的達成或揚棄。臨床精神醫學把禪修看成是讓磨損的自我邊界,進入神經質去除分化狀態的請帖。佛教心理學則批評說「自我」這個論題就指出它如何會導致苦惱發生,而心理治療也只會永續強化這虛妄的自我概念,並使開悟更加困難。當然,這兩個系統也有被看成是模糊互補的,但是不清楚它們相關的方法、目標、結果和尋求療法的問題有何不同之處。所以,才會在心理治療裏,有所謂的禪修的「附屬性」用途(Naranjo,1971;Assagioli,1971;Luthe,1970;Carrington & Ephron,1975)。事實上,不管是住院病人或門診病人的精神治療組合中,已經把所有主要禪修傳統的技術,作一完整的採用或適應的利用,並有很多成功的報導(Deatherage,1975;Gluck & Stroebel,1975;Bloomfield,1977;Carrington & Ephron,1975;Candelent & Candelent,1975;Reynolds,1976;Shapiro,1976;Vahia et al.,1973;Kabat-Zinn,1982;Boorstein,1983)。
%FQ^M/J}2hL0
xy&t'F)F/S2px)N:V0 就跟精神分析一樣,內觀禪是種干預性設計,好來「讓自身和客體關係發展,再次從相關的阻滯點上開始移動」(Loewald,1960;Fleming,1972)。
$ey8h_ xV0
:_LCx6jU'Q%[0 而精神分析中,「與自身-客體聯結的敗壞層次相隔離」(Calef,1972) 的過程,是由一種經過控制的部分回返所引發,主要是回返至知覺、概念化、感覺和行為的更基本方式。而這也算是在人際關係的移情中所發生的退化現象。可是,在內觀禪古典階段的「回返」,卻不是以移情的形式發生。因為,它不是對過去內在化客體關係階段的重溫,而是一種「對於每一瞬間呈現過程各階段的操控性再循跡」。往前看,禪修者是在觀察知覺-認知-情緒的通路,自身、客體和整個客體關係的世界(這是我們一般所知的唯一世界)就是在這條通路上建構起來,也算是快樂原則運作和客體追求的結果。往後看,禪修者是在觀察「自身」和「客體」解構為原始成份、過程或事件的過程。內觀禪「倒轉了世界顯現的方式」(Eliade,1966)(註釋二十二)。 心理学空间;hMvZh

NE-U7]Mjn*Od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禅宗公案的精神分析式解读——语言和行为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