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
作者: 刘秋固 / 18826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2日
来源: 台湾辅仁大学 标签: 佛教 心理学 濒死经验 临终关怀 刘秋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c-cppG6y0一、前 言
iB2{,b{knt0心理学空间"K?;F6Q _\Nt$P
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在为癌症末期病患服务时,引进了西方「安宁照顾」(Hospice) 的理念与运动。安宁照顾的原义是中世纪时代,用来作朝圣者或旅行者中途休息、重新补足体力的驿站(注1)。而现代的安宁照顾有「四全照顾」(指全人、全家、全程、全队)之主张。其中的「全人照顾」,是指「身、心、灵」完整的医疗照顾,以满足临终癌患身、心、灵之需求(注2)。因此,在安宁照顾上有所谓的「灵性照顾」(spiritual care)的推行工作。心理学空间Y%`,B `)h@

M%I`!g*x\G0灵性照顾所谓的「灵性」主张,恰好与196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第四势力──一门探索人类精神层面经验的「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所主张的「灵性需求」不谋而和;认为人的身心之外,别有超越身体与思想的「灵性」存在。它不止于探究人本心理学──以人为中心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且以宇宙为中心的灵性或超越性需求作为理论体系,更着眼于超越性经验与价值的研究;并且认为一个人如具有灵性特质,他在面死亡的痛苦意识时,并不会削减他对生命的欣赏及重视(注3)。超个人心理学这种灵性需求的主张,对临终者的心理辅导应该有正面的意义与价值。
OU wc9yrkT0
:FK&I(p,r ~1p+s0但是,不论是灵性照顾或超个人心理学所主张的「灵性」问题,都是来自基督宗教的文化传统。如此一来就与不同的人生观或信仰,如佛教的「佛性」主张就有些格格不入,认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灵性」及「真我」的生命观都与佛教的「无我论」、「缘起论」不同,而另外主张「觉性照顾」(注4)。其实「灵性」或「超越性」因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梵」、「佛性」、「菩萨心」、「真性」、「本来天性」、「本来面目」等,都属超个人心理学所谓的精神性(spirit)层面,皆是人的超越性需求(注5)。此外,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的死亡观看法相似,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本文将从「超感官知觉」来看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佛性如何可能成为临终关怀或宗教心理辅导。
x OS|R xE8e Y0心理学空间aS,_ K+x~ }
二、超心理学的濒死经验与超感官知觉心理学空间WC+yN.]6} U)A@H[
心理学空间/~SgGr)_H@Q
  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许多濒死病人有更多起死回生的机会,也引起心理界想要对这些从「鬼门关」归来的临死经验作研究的兴趣。据Ring(1984)的研究指出,「濒死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的核心经验包括五个不同的时期:1.非语言可描述的极度平静及满足的感觉。2.与肉体分离的感觉。3.黑暗的隧道。4.明亮的金黄色和平静的颜色。5.进入此明亮的光中。(注6)心理学家肯尼斯.林因(KennethRing) 曾经访谈过逼百零二位生命垂危及重病或创伤中生还过来的人。其中有四十九位符合他深度或中度濒死经验的条件,发现那些经验的人都有一些类似的感受,如:平安和健康的感觉、与自己的身体分离、进入幽暗之中、看见亮光、进入光明。其他较不普遍的现象,如回顾自己的一生、与某一种「存在」相遇、遇见已逝的爱人(注7)。另外,据一些曾经濒死经验的人说:
"x @O%i zk1m(H0心理学空间/z QWSN^d(lxm
「那些曾经濒临死亡,又重返人间的人说,在他们濒临死亡的时刻,一切都慢了下来,然后逐渐停止。例如几乎溺水的人,都能觉察到他们的手臂在拍打着水,水泡上升到遥远、发亮的水面,而这些都是慢动作,像梦境一样。曾经掉下悬崖的人,也回忆他们在空中的短暂时间,似乎有一千年那样长,而且他们也常常会在一瞬间,看到他们的一生在面前展开。这些人已经抵达了时间的尽头;在那个时刻,出现了永恒的微光。」(注8)心理学空间^{V$CkF"jRZ
心理学空间zo/qQ+@$f
不过,濒死经验会随着临终者的心智地图(mental map)及其世界观(world view)而有所不同的描述。近年来,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与研究中,学者们将临死过程约略的整理如下:首先,濒死者感觉自己离开身体,浮游于上,看着自己与别人(一般称为「体外离脱」),但无法与别人沟通。然后通过隧道,见到光、河川、花园、山,与某人(可能是亲友或某信仰对象)相会,听到呼叫自己的声音或音乐。各个步骤出现状况因人而异,不一定每个人都会经历同样全部过程,而且有些会因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种族社会有所不同的描述与解释(注9)。心理学空间.V:L6xb EB;h+a%B

k o|,`;s#?0佛教经典中也有类似的濒死经验,但这认为是一种体外脱离临终幻境现象,临终者神识愈不清时,便容易产生,如《净土三时经》所说:
h'Ur/?R0
myS+A&~"}/{Z0「若人造善恶业,生天堕地狱,临命终时,各自迎人,病欲死时,眼自见来迎。应生天上者,天神持天衣、伎乐来迎;应生他方者,眼见尊人为说妙言;若为恶堕地狱者,眼见兵士持刀、盾、矛、戟、索围绕之。所见不同,口不能言,各随所作,得见果报,天无枉滥,平直无二,随其所作,天网冶之。」心理学空间-[W*m3gZ8j Y-v
心理学空间S|VM7Yc+X
又如《瑜珈师地论》中所云:心理学空间4Kr m.Ww
心理学空间@/t1]Bkb/n
  「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怪色、可意相。若作上品不善业者,彼由见斯变怪相故,流汗、毛竖、手足纷乱,遂失便秽,扪摸虚空,翻晴咀沫,彼于尔时如是等变怪相生。」
7DjJ j|1[D7O(A0
0UU.w}%Ew{X1wk0  目前,对濒死经验研究较为深入的乃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所谓的「超感官知觉」(Extra Sensory Perception,ESP)的研究(注10)。项退结教授(他本人也曾于1953至1954约半年之久,在因士布鲁克大学精神病院中从事研究,证明确有其事,对受过电击治疗的病人有更大的超感知觉)对于临终经验认为脑既然还没有死,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死去。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才会听到医生宣布他的死亡;当然他更有能力产生梦境,甚至也可能发生一些第六感现象。也可能是面临死亡者的深层意识或潜意识会格外活跃,因而使荣格所谓的「集体潜意识」中「原型」(Archetypes)的象征功能更为活跃(注11),并认为在身心状况达到一定的状态之下,凡夫俗子确有一些通常并未施展出来的超感知觉潜力(注12)。超感官知觉的研究,证明了人类实具有的一种向自然世界的已知规律挑战的能力,这能力就是超个人心理学所强调的人有超越性或灵性之潜意识。
l8z&Zo^1o@!p e @0
7`.zTUe;`x0三、超个人心理学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的临终心理辅导心理学空间S2z3q(f }%ey

5X+L)v&U_3i0  一九六O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第四势力──超越人本或超个人的「超个人心理学」,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和应用东方心理学体系(尤其佛教、瑜珈的修行),并着眼于超越性经验与价值的研究,且不止于探究以人为中心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为目标,更以宇宙为中心的超越性或灵性需求作为理论体系(注13)。「终极的人性能力和潜能(Ultimate human capacities and potentialities),并特别关怀终极价值、统一意识、高峰经验、出神、神祕经验、敬畏 (awe) 、 存有、自我实现、本质、极乐(bliss)、惊 奇 (wonder)、终极意义、自我超越、精 神、一体性、宇 宙 性 觉 (cosmic awareness)....,和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注14),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具有四种层次:(1)生理层次,(2)情绪层次,(3) 理性层次,(4) 灵性层次(超理性或超越性),并认为如此模式才能忠实地反映出人类的普遍经验,而且符合人性。不应该如早期心理学家为使心理学成为科学,采用牛顿与笛卡儿的观念为物理学的典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认为物质是宇宙的基础,因而不仅废弃了「灵魂」,也整个否定灵性层次(注15)。可以说,超个人心理学这座学术大厦的基础就是在「灵性」上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空间h9f wNw
心理学空间mA^V G1S0e
  超个人心理学之所以有别于其它三势力心理学派,主要在于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他提出了人天生有灵性或超越性的最高需求,并且认为如果缺乏这最高需求「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或无望、或冷漠....。」(注16)、「会酝酿成灵魂之病」(注17)、甚至说「我们这一个世代的痛苦大部分都源自于这灵性的空虚。」(注18)鉴于过去1940年代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自我心理学,导致了过度强调自我的偏差,造成狭隘而流于自私或唯我主义(注19)。马斯洛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于自我中心的倾向,他曾说:「缺乏超越的及超个人的层面,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或无望,或冷漠。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大的』东西,激发敬畏之情....」(注20)。马氏所谓「比我们更大的」东西,指的就是灵性。更在他去世前一年(1969),更发表了着名的Theory Z' 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灵性或超越性为最高需求(注21)。关于人性的最高需求,他说:
\!ew%Z1W~0]0心理学空间#GXx(LK"H3I
  「人有一更高级超越的本性,这是他的存在本质中的一部份。」(注22)心理学空间[3h!t/K,Jp
心理学空间9zg.I b2A(eg
又说:心理学空间W D${*[)d Iiz

E#r$b2T8Pq1K0「灵性生活是存在本质的一部份,也是人性的界定特质,人性缺少了它便不在是完整的人性,它是真我、自我认同、内在核心、特殊品类及圆满人生的一部份。」(注23)心理学空间#KpE)P#sETG,Z

Ow+RB;J PP0马斯洛用不同的字眼来描述人的最高需求,例如:超个人、超越、灵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祕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类为中心,而以宇宙为中心)、天人合一等,他将「高峰经验」或「高原经验」放在这一层次上(注24)。然而,超个人心理学所提出的「灵性」,经常被误解为属于宗教经验;虽然宗教经验不过是各种超个人(灵性)经验中的一种形式而已,也就是说,宗教经验属于超个人(灵性)经验,但并非所有超个人(灵性)经验都属于宗教经验。」(注25)但是他们也不否认宗教必须隐含着灵性的层次,如:
n;e ?7[D0
0W?!XW8I:?e]f"V0「灵性(超越)的层次属于基本人性,是人类共具的普遍经验,人们可以宗教式地诠释这一层次的现象,许多伟大的传统宗教即是如此。」(注26)
s$yiG`Sn0
3B9~Sj1p8G0「宗教却必须隐含着灵性的层次,人类历史上近乎普遍存在的宗教现象,正显示出几乎全人类都肯定人内的灵性层次。」(注27)
?p%I4gid,eE0心理学空间 e"A wr`%? J
而马斯洛提出灵性为人性最高需求的理论,事实上同时也意谓着人类有宗教需求的心理倾向,他说:心理学空间3}(N-q#\5w&T |zo

]cJ;fT8z0「所有的人在不经意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他们很渴望别人能认识自己的存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能认识并接纳完整、丰富且复杂的我。如果我们在世人之中找不一个能这样接纳我的人,那么便会有强烈的倾向去设计和创造一个肖似于神的形象,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个超自然之物,来做为我的接纳者。」(注28)心理学空间-G U8sx%t7y6nX

,N? G4gc n'h7XM&n#G0马氏对灵性最高需求的诠释,类似「实用主义」的观点,认为宗教有心理上的功能。尤其在面临死亡时,对肖似于神、超自然之物很容易地被接纳。「人类可能本能的相当恐惧死亡,他们无面对完全消失、虚无的想法,宗教因此介入,提供了心理上的防卫。」(注29)如此看来,就容易了解为什么宗教或灵性是满足人性的最高需求与终极关怀的原因了。心理学空间u-t }'Xm9ZM8Y-CO J
心理学空间|emY#o5`1[1{Q
  超个人心理学家对灵性最特殊的经验及见解,要算马斯洛所揭示的「高峰经验」(Peak-Experiences)或「超个人经验」(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了。 其实,许多宗教心理学家或超个人心理学家对此也有一番深刻的体验与描述,与神祕经验「着神」并无两样(注30)。这是一种灵性达到高峰状态的心境,类似「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古今中外的宗教家、神祕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创作家、甚至恋爱中人都有类似的经验。这可以说是灵性达到了一种出神忘我、肖似神明与圆融的境界(注31)。马氏认为此种经验是人生最幸福圆满的时刻,在此高峰经验中,人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的来临──解脱生死。他在许多有关高峰经验的人的研究中指出,享有高峰经验的人对死亡经验是一种甜蜜的痛苦,如:心理学空间L*nM t&qcb5{+c/U
心理学空间q ClV3?HDQ4F9zg
「在高峰经验中,....具有某种强烈而刺激的性质,因此也会带来眼泪或欢笑,或者又哭又笑,这种性质也可能模模糊糊地类似于痛苦,但却是令人喜悦的痛苦,因此常被描述于『甜蜜』的痛苦,甚且可能会引起一种特别想死的念头。....『真是太棒了,我真不知道我怎能承受得了,现在即使我死了,我亦无憾。』」(注32)
;f6X$Txb O0
)qV9QO F KOJuz0又:心理学空间Km/OPO!y.T

VkE3{vK0「高峰经验有一个特色是处于一种完全无忧、无惧、无压抑、无自卫、无控制的境界;虽然很短暂,却很透彻,是一种暂时对克制、拖延、压抑的完全舍弃。对瓦解与分化的恐惧、对受制于「本能」的恐惧、对死亡和疯狂的恐惧、....所有的这一切的恐惧,在存的剎那里,都会消失殆尽或戛然而止。」(注33)
x!xKz!g H3U9AKo0
].jPHI(jOo0又:心理学空间GP$IQ/KU'M|
心理学空间&hJn6GP:uZW
「在高峰经验中他们似乎就好像亲临了(美丽的)死亡之境,而且吊诡的是,生命之强烈尖锐,似乎令人巴不得或渴望死于其中。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圆满完整、或圆满的结束,就其隐喻性、神祕性、或归本溯源而言,就是一种死亡。」(注34)
)[9NFa Fa0
wPt;RG8V%~0  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6-1961)在自传中,叙述自己的死亡经验。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濒临死亡边缘时,觉得好像漂浮在离地球表面很远的地方,快要离开这地球了。他知道一切都要过去了,虽然这种感觉很痛苦,却给了他很强烈的满足感,因为不再有什么事可以让他渴望了。后来荣格知道他必须回到人世间,心情反而沈重万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荣格一直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而且看到最美丽的幻象,有过最美丽的体验。荣格回忆道:
aX'Wv8B5kz8NHm0
j9`T8y*_P4@m0「我觉得我好像悬浮在空中,好像安全地睡在宇宙的子宫里,在一片浩瀚无际的虚无中,但是有一股强烈的幸福感。我想:『这是永恒的幸福,这种感觉无法形容,真是太美妙了!』」荣格接着说这种幸服或许可形容为「一种超越时间的状态,在这状态中,现在、过去和未来都合而为一。」(注35)心理学空间~8i4B,~'K r dE
心理学空间@:n,|_cJ9v#[$l+@ v
荣格曾以潜意识的同时性(Synchronicity) 来解释潜意识不受时空的限制(注36)。因此,可以说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的幸福。在马斯洛、荣格及一些有高峰经验的人看来,认为死亡过程是一种「解脱」的过程,并不是一件恐惧、害怕及痛苦的经验,反而是一种「甜蜜」的痛苦,一种快乐的解脱经验。当然,超个人心理学并不是为「了生脱死」而立的心理学说。但是超个人心理学认为,如果是一位「灵性人士」,他的人格特质,在「对痛苦的意义」上认为:他很深地感受到人类的痛苦及死亡,可是这种体会并不削减他对生命的欣赏及重视(注37)。就如意义治疗大师弗兰克常引用尼采的话说:「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注38)超个人心理学这种坦然面对死亡、超越死亡的态度,可以让临终者获得身心安顿。因此超个人心理学的「灵性」心理辅导,在临终关怀上有其正面的意义与价值,不论是否有宗教信仰,都可以是临终者的终极关怀,这也是为什么在安宁照顾上,特别强调「灵性照顾」的原因。心理学空间`bOW_:M1S
心理学空间FKWAG(UE)g-E
四、佛性与临终助念的宗教心理辅导心理学空间+A7_,aL2J

S]ytX}0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有一个非常自然的密切关系,它在一开始的发展中,就参考了许多佛法。两者有一些理论上的差异,但基本上对于了解觉醒的探讨是相通的,「佛法修行法门确实让人变成为更有灵性的人。」(注39)佛教的「无我」是通往超个人经验;超个人心理学是超越平常所谓有限的、历史、文化及个人上的『我』,进入到一种深层经验时,....这种深层经验被认为是含括整个宇宙的广大智慧与慈悲中的某种东西──深层超个人(transpersonal) 的一种表示」(注40);《华严经》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照」、「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又如《金刚经》的「凡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常心、常住真心之体、真如等皆是一种超个人意识的宇宙──真我观。以超个人心理学的眼光来看佛教心理学,其价值在于从「幻我」、「假我」中超越、觉悟。Max Hammer认为超个人心理学的治疗目标在于帮助意识超越他与不同有限性的、相对的自我定义、概念或影象所构成之表面的、幻妄的自我 ( apparent andillusional ego)之认同,而在超个人的 觉 醒 经 验 ( Transpersonal Awakeningexperience)中证到一无标签的、不可分割的、无范限的整体(Whole)。为了让病人学习如何生活在意识统一体或存有的无欲境界中,病人必须(1) 不认同于所有固定的概念化自我,(2)与作为抗拒和逃避无一物(no -thing)之后果的心理痛苦交融,并以柔活地如其所如(a yielding letting be) 或「充分接受」来止息心理痛苦, (3)敏感地观察你所拒斥或最不能忍受的世界侧面,以一不加 拣 别 的 觉 察 ( ChoicenessAwareness)来从判断的自我概念中解脱出来,而达成一无二 觉 悟 ( Non-dualistic Awareness)或真我融通(Self - Communion)(注41)。然而从幻我、假我中超越、觉悟,其所依据的就是灵性─佛性,佛性成为临终者的一种宗教心理辅导。  
$E b@"PUDn C'B0心理学空间\l}|,x;v
盖佛教认为「人人皆具有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若能转识成智,人人皆可以修成正果,与佛无异。索甲仁波切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治疗和觉醒的泉源,....当你坐在临终者身旁时,请相信你就是坐在有潜能成佛的人的身旁。」(注42)又说:「在比较深的精神层次里,不论临终者是否晓得,记得临终者也有佛性和完全觉悟的潜能,....当临终者更接近死亡时,从许多方面来说,开悟的可能性更大。」(注43)超个人心理学家塔尔特说:「佛陀所说的四圣谛的心理学观点可以把它放在最后做为我们深思的一个对象。那就是,轮回与无明的生命充满不可避免的痛苦或无法满足的事物。其实大部份这些痛苦是不必要的,它们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我们超个人特性,从我们的贪欲、我们的惧怕与厌恶当中所产生。如果人们有坚定的意志,就能去除这些喧嚣不休的无明与轮回,同样的如果人们能够往自己的真实本性看去,并且以慈悲、尊敬、爱与忍辱与其他人相配合,那么我们就能大大的减少这些不必要的痛苦,进而朝向一个更有觉性的生命。」(注44)
_/PB W.@R {D k0
eaMK1G0P!aU\j0  就临终关怀而言,如何帮助临终者有一觉性的生命?于是有主张「觉性照顾」可以净化临终者的心念(注45)。佛教之特别重视临终关怀,尤其是对临终者的助念,佛教主张对临终者的意念,做清净的转化──助念,则有助于启发佛性、觉悟成佛。因此在临终关怀上,给予助念,以导向「善」。佛教临终助念的功能,是必然设想着如何增长临终者的善念上,因为善念是决定其是否能安祥命终,以及来生之好坏。盖佛教主张,主导一个人来世生命的好坏,是前世的业力,故透过适当的方法,对临终者的意念,做清净的转化,则此一临终关怀的工作,不仅有助于临终者得以安祥舍世,甚至改变了他的未来(注46),如《大智论》说:
#{R%s4};I{8mQ0心理学空间,}^)m%k-IJ*_K A
  「从生作善,临终恶念,便生恶道;从生作恶,临终善念而生天上。」
"t[mZ0P)kv0
B r@2S%`)KPc0又如《瑜珈师地论卷一》云:心理学空间;F_9B#AC$tw
心理学空间S\'QIQ ~Wv.K
「何谓善心死?犹如有一将命终时,自忆先时所习善法,或复由它令彼忆念,由此因缘,尔时信等善法现行于心,....云何不善心死?犹如有一命将欲终,自忆先时串习恶法,或复由他令彼忆念,彼于尔时贪瞋等俱诸不善法现行于心。....又善心死时,安乐而死,将欲终时,无极苦受逼迫于身;恶心死时,苦脑而死,将命终极重苦受逼迫于身。又善心死者不见乱色相;不善心死者见乱色相。云何无记心死?谓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将命终时,自不能忆,无令他忆,尔时非善心非不善心死,即非安乐死,亦非苦恼死。」心理学空间6Lss/AVG

4pLsy`2y0r|ZL0平生所做善恶业,虽可决定来生的果报,但临终时之善恶念,却是有扭转干坤的功能。因此,对临终者的意念,企图导以「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若能发挥这样作用,则使临终者平生为恶,亦能因临终的一念善念,来生得好果报,再藉来生的好果报修行,忏悔消除前生所造恶业。所以,临终助念称佛名号以增长临终者的善念,发菩提心以佛菩提为归依,如:心理学空间(mbD*}@ [O,eO

.WxWcJ8s0「令彼病人,心心相续,观其相好,了了分明,使发菩提心,复为广说三界难居,三涂苦难,非所生处,唯佛菩提是真归依。以归依故,必生十方诸佛剎土,与菩萨居,为微妙乐。」《临终方诀》为何「佛菩提」是临终者的真归依?因为佛菩提就是慈悲的大愿,在梵文中称为菩提质多(Bodhicitta),菩提(bodhi)的意思是觉悟,质多(citta)的意思是心。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翻译为「觉悟的心要」,或简称「菩提心」。唤醒和发展菩提心,就是让我们佛性的种子渐渐成熟,等到我们的慈悲行变得圆满和周遍一切时,那颗种子必将庄严地开发成佛(注47)。所以,给临终者助念称佛名号以增长善念,启发佛性──觉悟成佛;「成佛」就临终者之意向而言,乃是以「佛土」为皈依:心理学空间$T nF,H J4i Ln

?2M;`a3km,^ };h0g_0「问病者言:『汝今乐生何佛土也?』病者答言:『我意乐生某佛世界。』时说法人当随病者心之所欲,而为宣说佛土因缘十六观等,犹如西方无量寿国,一一具说,令病者心乐生佛土。」《临终方诀》临终者既心乐生佛土,于是称佛名号──助念:「若临命终,看病余人,但为称佛,声声莫绝,然称佛名,随病者心称其名号,勿称余佛,恐病者心生疑惑。然彼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及菩萨众,持妙香花,来迎行者。行者见时,便生欢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如入禅定,寻即命终,心不退堕地狱傍生饿鬼之苦。乘前教法,犹如状士屈伸臂顷,即生佛前。」《临终方诀》临终助念──称佛名号,使临终者能「心不散乱,正见心生,如入禅定,寻即命终,心不退堕地狱傍生饿鬼之苦」之临终善境,可谓之佛性对临终者的宗教心理辅导。
!tM/a$?A\6\0心理学空间y#jC7X*G tw+o?
五、结  语
$O;^Q:aBi%p0心理学空间0Y9MD2|Ta
  英国安宁照顾先驱西斯里.桑德丝(Dame Cicely Saunders)医生说:「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祥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后一刻。」(注48)佛教界近几年来致力于推广及临终关怀,乃是有目共睹之事,尤其是对临终者的助念。就大多数的佛教信徒而言:「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是人人期望的临终善境。但这临终善境是濒死经验的临终幻境?吾人可以从超心理学的「超感官知觉」或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高峰经验」来探讨;因为「超个人心理学」与「超心理学」都有「超」字,而他们的不同就像一个有智慧的人,与一个有透视能力的人一样;超心理学对超越物理空间的事物感到兴趣,超个人心理学则是对超越心智或人格特性感到兴趣(注49)。当然,就佛教的临终善境而言,则希望「有过超个人经验的人会在他们的生命当中产生升华的作用,这种经验会激发他们对于大爱、慈悲、与智慧的了解。」(注50)总之,不论文化宗教信仰背景如何不同,灵性─佛性应是临终者的终极需求或宗教心理辅导。心理学空间U:n+j6Fq"y3g

{otBfY5`Dz0(本文作者为台湾辅仁大学副教授)
*f8Q;_G3W E L(O{h4r0心理学空间.\Z]7w;k @

4lfT9D+K0O9W&Z0六、注  解
.@2EDr+^TJ1N$a0
;da`#?J01 .锺昌宏编着《「癌症末期」安宁照顾─简要理论与实践》。台北:财团法人中华民国安宁照顾基金会。1997,页3。心理学空间*y]#y IJA:O
2.同上,页8-13。
TfB){2b,I(|*`03.李安德着,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台北:桂冠。1992,页275。心理学空间 _ e jIk1z
4.惠敏法师着《灵性照顾与觉性照顾的异同──身、心、灵VS. 身、受、心、法》(临终关怀.生死大事,专题系列演讲专辑)新竹: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1998年6 月,页34。
s`zc5M5l05.同3,页283。心理学空间8W7D.w&w@J
6.钟春樱着《死亡教育对护理学生死亡态度之影响》。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心理学空间\b Q)C1B\;]
7.杨慕华译《死亡的脸》。台北:时报文化。1995,页153。
'w J7Fj@"c_9~08.Piero Ferrucci着,黄美基译《高峰经验:柳暗花明又一村》。台北:光启。1997,页396。
dho g:?09.同4,页32。心理学空间?_oI9oB ?X"}
10.所谓超心理学乃:「研究明显的行为与经验的异常现象,这些现象存在于目前已知的解释有机体与环境及有机体彼此之间的讯息与影响力传递的解释机制之外。」这些现象包括超感官知觉、念力(Psyhcokinesis,PK)、透视(clairvoyance)、心理感应(telepathy)、预知(precognition)、濒死经验、出窍经验(Out-of-the-Body Experiences) 等等。目前大部分学者均用Psi(唸作「赛」)来综括这些现象。参考Para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Terms and Methods in Parap- sychologic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82 (October1988),p.353.
z?tp)[hi0`.E^[/B011.项退结着<一位天主教哲学工作者眼中的死亡>(哲学杂志:1994,4)页心理学空间!^9m~|Ce\Hk
103。
e%Vt?.l$CJ}012.同上,页104。
8Bi7@0q1SG t(O~qd1~,q _013.同3,页169-175。
Gl%xq:{ J,H&T014.Hall,C.S.and Lindzey,G.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Canada: John Wiley& Sons, 1978,p.356。
UC w0KA$`n A015.同3,页263-265。
:Lz;p'JJQZ$Y016.Maslow, A.H.(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ewYork, NY:Van Nostrand Reinhold,pp.Ⅲ-Ⅳ。心理学空间n[5Z[y ^T^
17.Maslow, A.H.(1976).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NewYork, NY:Penguin,p.43.引自同3,页271。
Y)A_r ^Ml.m"M r018.Tart, C.T.(ed.).(1977). Transpersonal psychologies. NewYork,NY:Harper & Row,P.5.引自同3,页264。心理学空间,[&x0D0f.D J b
19.同3,页186-189。心理学空间#[1C9{\7l8Z,p
20.同16。
K1{4y#e`r2J`A021.Maslow,A.H.(1969). Theory Z.Journal of TranspersonalPsychology,1(2), pp.31-47.心理学空间@&Tj5p5__6]$Y,l
22.Maslow. A.H.(1970). New introduction:Religions,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New edition).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2(2), p.89.引自同3,页270。
oKsM%L023.Maslow, A.H.(1976).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p.314.引自同3,页270。心理学空间 eWd9{hlT @&{Y
24.同3,页173。
L;F'r1v]4vkF^K025.同3,页184。心理学空间(z7~B4m Q wT
26.同3,页265。
t6\#JF \K027.同3,页301。心理学空间IyA`K5?;aQ1Q]8f
28.同16,p.93.
?dJ[/FuJE029.B Morris着,张慧端译《宗教人类学导读》。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页171。心理学空间"[_A8~a3O&P ]~
30.Mary Jo Meadow、Richard D.Kahoe 合 着, 陈麟书等译《宗教心理学》(Psychology of Religion:Religion in Individual Lives)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页190。心理学空间8a8v,O r ~e
31.同16,p.92,96.
g^[h/T*`oV032.同16,页118。心理学空间f [J4P:V @
33.同16,页127。心理学空间"y1V,C`Y;Y#V$yl9I
34.同16,页150。心理学空间NGIBaAmR!~M
35.同8,页397。心理学空间 Tzb6Q!j;m
36.同11,页104。
?Z%x\&Z!Ne037.同3,页275。心理学空间%K_ a+X D }
38.弗兰克着,赵可式等译《活出意义来》。台北:光启。1992,页8。心理学空间{8k+F g'd(H DVU
39.石连柱《超个人心理学导论─网路访谈荷兰心理学家,法兰克.威塞》(金色莲花:佛学月刊。民国86年10月,页43-47。心理学空间RL-Z!GK4Z vn
40.石连柱《网路专访超个人心理学泰斗─查理士.塔尔特博士》(金色莲花:佛学月刊。民国86年10月,页32-42。
XYd\ ^ xbUY041.Banet, A. G. Jr, ed. Creative Psychtherapy, California : University  Associate,1976.pp.38-51.心理学空间!VnX$p Md
42.索甲仁波切着,郑振煌译《西藏生死书》。台北:张老师。1996,页270。心理学空间&P3F:cAL"l1Uf]C{
43.同上,页230-231。
KM _dQ%]6S1zW044.同40。心理学空间;pQ7?!lE
45.同4,页34-37。心理学空间3e2p,x"Z`}K;z-A
46.大航法师着《死亡之面对与承担──从佛法谈临终者之心理建设》(临终关怀.生死大事,专题系列演讲专辑)新竹: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1998年6 月,页3-4。心理学空间q)u"s.d"N1@ q
47.同42,页257。心理学空间9@K:[y9PUG
48.引自《安宁照顾会讯》封面底。, 台北:财团法人中华民国安宁照顾基金会。心理学空间7o0W7m&o"V&e
49.同39。心理学空间 i_ Y_Y_
50.同40。

_ @R8C?5WC/h8x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佛教 心理学 濒死经验 临终关怀 刘秋固
«心理治療和禅修的不同目標: 自我呈現的两种發展階段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平衡的思维调适——渊如»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