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卑 (黄光国译本)
作者: mints / 41738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A*B&E7i7q0   七、了解个人的生活风格 心理学空间U4WB |C t ^U.Z U n
  了解一种生活风格就象了解一位诗人的作品一样。诗虽然是由字组成的,但是它的意义却远较它所用的字为多。我们必须在诗的字里行间推敲它大部分的意义。个人的生活风格也是一种最丰富和最复杂的作品,因此心理学家必须学习如何在其表现中推敲,换句话说,他必须学会欣赏生活意义的艺术。 心理学空间8xs['t!Yo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生活的意义是在生命开始时的四五年间获得的,获得的方法不是经由精确的数学计算,而是在黑暗中摸索,象瞎子摸象般地对整体感到茫然,只凭感觉捕捉到一点暗示后,即做出自己的解释。 心理学空间,\rrf/h:`2z8o
  优越感的目标也同样是在摸索和绘测中固定下来的,它是生活的奋斗,是动态的趋向,而不是绘于航海图上的一个静止点。没有哪一个人对他的优越感目标清楚得能够将之完整无缺地描述出来。他也许知道他的职业目标,但这只不过是他努力追求的一小部分而已。即使目标已经被具体化,抵达目标的途径也是千变万化的。
h n&GC(b9H[ c!F0   例如,有一个人立志要做医生,然而,立志要成为医生也意味着许多不同的事情。他不仅希望成为科学或病理学的专家,他还要在他的活动中,表现出他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特殊程度的兴趣。
"nk3j)JU7?-G(k0   我们能够看到,他训练自己去帮助他的同类到何种程度,以及他限制住他的帮忙到何种程度。他把他的这种目标作为补偿其特殊自卑感的方法,而我们也必须能够从他在职业中或在其他处的表现,猜测出他所想补偿的自卑感。
]J%x-i#y-y0   例如,我们经常发现:医生在儿童时期大多很早便认识了死亡的真面目,而死亡又是给予他们最深刻印象的人类不安全的一面。也许是兄弟或父母死掉了。他们以后学习的发展方向,便在于为他们自己或为别人找出更安全、更能抵抗死亡的方法。 心理学空间P&ux8Q;_0S
  另一个人也许把立志做教师当作他的具体目标,但是我们也很清楚,教师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老教师的社会地位感觉很低,他以当教师作为优越感目标的目的,可能就是想统治较低下的人,他可能只有和比他弱小或比他缺乏经验的人相处时,才会觉得安全。 心理学空间.{E$hd!K%X}
  有高度社会地位感觉的教师会以平等心态对待他的学生,他真正是想对人类的福利有一番贡献。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提起的是:教师之间不仅能力和兴趣的差异非常大,他们的目标对他们的外在表现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目标被具体化之后,个人即会节减并限制其潜能,以适应他的目标。
&}eKc2Mf-H0   他整个目标的原型会在这些限制之下扶摇前进,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会找出方法来表现他赋予生活的意义和他争取优越感的最终理想。 心理学空间3t K} b.^k;rD
  因此,对每一个人,我们都必须看他表面下的东西。一个人可能改变使其目标具体化的方法,正如他可能改变他具体目标的表现之一 ——他的职业—— 一样。所以,我们必须找出其潜在的一致性,其人格的整体。 心理学空间MM4}^4v1L$j
  这个整体无论是用什么方式表现,它总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我们拿一个不规则三角形,按各种不同位置来安放它,那么每个位置都会给予我们不同三角形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再努力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个三角形始终是一样的。个人的整个目标也是如此:它的内涵不会在一种表现中表露尽净,但是我们都能从它的各种表现中认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心理学空间!mI6{_ I1a
  我们绝不可能对一个人说:“如果你做了这些或那些事事情,你对优越感的追求便会满足了。”
%au,tF_0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极具弹性的。事实上,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无路可走了。”心理学空间7G_\+u8X/D&}0q
心理学空间L C1eZ){3z7W5m7T
八、狂妄的优越感
h|:eh lt2v0   我们不打算轻率地刻划出任何对优越感的特殊追求,但是我们在所有的目标中,却发现了一种共同因素——想要成为神的努力。
1cw/L:p [ ?0   有时,我们会看到小孩子毫无顾忌地按这种方式表现出他们自己,他们说:“我希望变成上帝。”许多哲学家也有同样的理想,而教育家们也有些人希望把孩子们教育得如神一般。在古代宗教训练中,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目标:教徒必须把自己修练得近乎神圣。 心理学空间t4{!Y3Rr}*p
  变成神圣的理想曾以较为温和的方式表现在“超人”的观念之中。据说:尼采(Nietzsche)在发疯之后,在写给施存堡Strindberg)的一封信中,曾经署名为“被钉于十字架上的人”the Crucified)。
-p^8Oz \2t'Ju+o7r0   发狂的人经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出他们的优越感目标,他们会断言:“我是拿破仑”,“我是中国的皇帝”。他们希望能成为整个世界注意的中心,成为四面八方景仰膜拜的对象,成为掌握有超自然力量的主宰,并且能预言未来,能以无线电和整个世界联络并聆听他人所有的对话。
"r,h$sX`HCH0rr0   变成神圣的目标也许会以较合乎理性的方式,表现在变成无所不知而拥有宇宙间所有智慧的欲望中,或在使其生命成为不朽的希望里。 心理学空间+S[;cH'w/@P(e{Z
  无论我们希望保存的是我们世俗的生命,或是我们想象我们能够经过许多次轮回,而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人间来,或是我们预见我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中永生不朽,这些想法都是以变成神圣的欲望为基础的。
@,nB$pj @"hJ0   在宗教的训导里,只有神才是不朽的东西,才能历经世世代代而永生。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这些观念的是或非,它们是对生活的解释,它们是“意义”。而我们也各以不同的程度采用了这种意义——成为神,或成为圣。甚至是无神论者,也希望能征服神,能比神更高一筹。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种特别强烈的优越感目标。 心理学空间_8q ^gf
心理学空间uPU&Dbbg8j
九、改变生活目标的个案
L$]8P d:q(G&e0   优越感的目标一旦被具体化后,对个人来说,在他的生活的风格中,就不存在什么错误。个人的习惯和病症,对达到其具体目标而言,都是完全正确的,它们都无可非议。每一个问题儿童,每一个神经病患者,每一个酗酒者、罪犯或性变态者,都采取了适当的行动,以达到他们认为是优越的地位。他们不可能抨击自己的病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目标,就应该有这样的病症。
_4?D!Q Y9h/w#L%V4C0   在某个学校里有个男孩子,他是班上最懒惰的学生,有一次,老师问他:“你的功课为什么老是这么糟?”他回答道:“如果我是班上最懒的学生,你就会一直关心我。你从不会注意好学生的,他们在班上又不捣乱,功课又做得好,你怎么会注意他们?”
rn-a j zsK0   只要他的目标是在引起注意和使老师烦心,他便不会改变作风。要他放弃他的懒惰也是丝毫不生效用,因为他要达到他的目的,就必须如此做。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他改变他的行为,他便是个笨蛋。
"Dv;xFpX*oq0   另外有个在家里很听话,可是却显得相当愚蠢的男孩子,他在学校中总是落于人后,在家中也显得平庸无奇。他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但是他哥哥的生活风格却和他迥不相同。他又聪明又活跃,可是生来鲁莽成性,不断惹出麻烦。
JC!B`p0   有一天,人家听到这个弟弟对他的哥哥说道:“我宁可笨一点,也不愿意象你那么粗鲁!”
B-DXxjq0   如果我们认为他的目标是在避免麻烦,那么他的愚蠢实在是非常明智之举。因为由于他的愚蠢,别人对他的要求也比较少,如果他犯了过错,他也不会因此受到责备,从他的目标看来,他不是愚蠢,他是装傻。
I(Kj)M#a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理解人性 阿德勒 | Alfred Adler
《阿德勒 | Alfred Adler》
Alfred Adler’s Place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