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更具有促進力的同儕環境
作者: 蔡榮裕 / 5375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月03日
标签: 台灣精神醫學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Hw"CD'?`

邁向更具有促進力的同儕環境心理学空间LqyH H'ch @R Qu

,u-rh#B1{$c j0[8r0台灣精神醫學會2001.12月份通訊專欄心理学空间#B+G2D5F8}9YkT
本土心理治療的發展心理学空间;YEN,~st [d]A/y
心理学空间%her TBZ d6l
蔡榮裕 台北市立療養院心理学空间#f7K9?dAZ&l
心理学空间%f5r|"x.q8~l/z^a/N
邁向更具有促進力的同儕環境(1) By David Tuckett心理学空间 X*g }#G Zm~eB ]O4w

-D LJ!K:H2m O0
#?P wM,K s&{ I0DavidTuckett(2)在該文裡主要是想處理一個仍頗分歧的議題:精神分析的主要核心是什麼?學界裡於這些核心概念具有多少共識?以及如何透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analysis來傳遞這些信息?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分歧且不易有共識之下,塑造具有促進力的精神分析同儕環境,以更增加精神分析的專業性。在漫長的總編輯歷程裡,他經手來自各國的精神分析文章的投稿時(3),更有機會思考「雖然經過一百年的實踐,精神分析是什麼,精神分析的治療是什麼,以及它如何發揮作用或對誰有作用,我認為在學界裡這仍是一個充滿疑問的話題。」(頁643)心理学空间:X#\?M,E5y;l3v(h

Gz]3C+ul9K0心理学空间w,e.~'c'}*V2h0\|
佛洛伊德曾在「精神分析引論」的第十六講「精神分析與精神醫學」裡提及,精神醫學與精神分析就像解剖學與組織學之間的關係,也提及對於精神分析的反對是來自精神醫學學者,而非來自精神醫學本身;佛氏的說法旨在建立精神分析的科學化意圖。(S.E.16,1917,pp243-256)然而佛氏的意圖,經過後續者一百年的實踐以來,場面如何呢?「這也是一種真實,對於理論與技術的主要問題,在學界裡仍還未建立具有安全的共識且能清楚呈現的主張(4)。」(頁643)這種情形或許是反對精神分析者震震有詞的抨擊理由,但這顯然不是D. Tuckett所欲表達的意圖。心理学空间7IK(ZJpDq:q)N
心理学空间0Oz~7d8J ]U/q

3AS;}8O(b P%]D}~:p0他所提出的問題尚包括,誰能宣稱自己是精神分析師,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的區別何在,何時受訓者能夠勝任獨立作業,如何挑選精神分析的訓練師,以及精神分析如何與其它學科互動。這些仍是頗有爭議的主題。讀者或許會不解,既然連這些基本概念皆還有爭議,何以精神分析仍能存在而做為一種專業呢(5)? D.Tuckett試著從精神分析知識的社會建構過程,來反思精神分析的知識生產流程裡,由於精神分析的理論與技術知識本身具有「相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e)」的特質,而需要在自己的知識社群裡建立具有共識的價值觀與規範。他也因此特別強調,如果精神分析學界只依循傳統的某些個人魅力,將易因過度理想化,未能依循辯論與證據取向,而以官僚化的制度來處理爭議,反而阻礙了精神分析知識的生產與傳播。心理学空间4BELJ+}6W
心理学空间 ^ J~L:gj K

2h T1{Ouj0D. Tuckett強調回到以證據資料為最後判斷的基本原則,這說法來自於E.Jones在佛洛伊德死後,面對已多元化的精神分析知識的合法權威如何建立時,所建議的現代化的以證據為基底的專業(6)。另D.Tuckett亦鼓勵「對於什麼是臨床事實( clinicalfact)進行現象學的反思」(頁646)然而,對於精神分析做為一種經驗的學科(empiricaldiscipline)他亦主張精神分析是一種是以人類的內在世界的經驗為主體的知識,「它的基礎是『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of Dreams, 1900)』,該書的內容是以我們的方法(自由聯想【freeassociation】與以建構為基礎的詮釋【interpretation based onconstruction】),以及與我們對於精神真實(psychic reality)的概念為主。」(頁646)
G/gF p X,K0
+A%I[.oBy0
8v(Y&VP9v}~&u`6H0因此,D.Tuckett以期刊總編輯的角度,論述具有建設性的文章內容,是以臨床過程裡來回穿梭的材料做為陳述的網絡,應嘗試區分各種不同層面的內容,例如,個案說與做了什麼;分析師感覺到了什麼,分析師在自己的感受網絡裡如何了解個案所說與所做的事;然後個案又說與做了什麼;這些狀況又如何被了解,也就是說,嘗試使那些主觀經驗被文字化,變成可以被客觀地爭論的內容等。他也承認因為精神分析是以我們的主觀性(subjectivity)來了解另一人的主觀性,因此精神分析的評估方法並不同於被鬆散地統稱為「科學」的方法,無法以任何簡便的方法,來提供標準的證據或有效的守則。但「我們別無它法,只有嘗試找出方法,來傳達我們正看見與正相互經驗的內容,以便能夠自由地爭辯。」(頁647),以便「將私密的經驗傳達給公眾領域」(頁647)。心理学空间)K U J`k!B}E

:l3^w:Mzo0
*M8Tr3T8z4Kh,KIl'`0至於如何經由經驗主義式的探究(empiricalinvestigation)使精神分析所研究的客體更近於它的本質,並且找到方法來檢測它,則是重要的課題(7)。或者如他所言,探究者仍得努力形成問題並組織問題(framingquestion),然後,再找出可能的方法,來發現答案。然而,他再三強調依循經驗原則時,如何避免絕對主義(absolutism)與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這兩者皆是嘗試形成問題與回答問題時的敵人:它們皆是好奇心的敵人。」(頁649)
O|o7V5HE ar0心理学空间RI~$|/s
心理学空间 }s(NmIx.@/FV
因此,透過形成問題以及找方法回答問題的過程裡,如何將這些發現以文字變成能夠被公共檢測的概念(8),這對於精神分析做為一種心理治療時的可靠性與嚴謹性皆頗重要。這涉及了如何建立嚴謹的臨床同儕審查,並涉及如何建構一套學界內相互認可的共識(inter-subjectiveagreements)。另為了避免第一手的個案資料所帶來的倫理爭議,D.Tuckett建議成立臨床研究小組,研究已發表的第一手的個案資料,以讓第一手資料作者的假設得以再被檢視並追蹤。
S%Si QDX1|F0
}yp rs:p%]LJxR0
P2TR2ld7F[[(^0由於篇幅所限,我在此較針對精神分析的疑惑之處,至於標題的「邁向更具有促進力的同儕環境」,則是D.Tuckett在行文之中苦口婆心之處,乃是針對學界裡處理理論與技術紛爭的諍言。而我則是運用此篇文章來表達我的想法,期盼對於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存有異議者,了解精神分析的有限性與令人疑惑之處,但有一天,他們將會了解我們對生物精神醫學雖然觀點有異但不具敵意,甚至可能比同是異議者之間更具有善意。雖然,我們也知徒有善意可能無濟於事。心理学空间C|"bFSlno
心理学空间t9Iu HpE
心理学空间n&R$}K Q4W-D
註:心理学空间z&qf%ocn)i#\
(1) 本文是評述英國精神分析師David Tuckett的文章 ‘Toward a More Facilitating PeerEnvironment’,該文刊於Int. J. of Psychoanalysis, 2001, vol.82, part 4,pp.643-651。心理学空间2?RD+kC1V ]?
(2) David Tuckett從1988年起與Thomas Hayley合作擔任Int. J. of Psychoanalysis的總編輯至1993,然後D. Tuckett接著單獨擔任總編輯直至2001年,這篇文章是他主編的最後一期裡的編頭語。心理学空间$M2? M;M;l
(3) 首次的退稿率是五分之四。心理学空间o3B{w!UCU:G/V"o
(4) 在各自的精神分析學派本身裡,如Kleinian, Winnicottian, Freudian等,具有較高程度的共識,但在不同學派之間則較有差異。
b&VW:sj'd,fo s:f0(5) 這種情形其實若仔細探究精神醫學裡,例如,當個案來門診,告訴你一堆問題後,你以為他是求助於你,但最後個案卻問可否轉介「心理醫師」?「精神科醫師」的定義共識是什麼呢?這只是個案對於精神科醫師的疑問,而不存在於精神科醫師之間?
5m|:|^|G'R(p0(6) Jones, E. (1940) Sigmund Freud 1856-1939. Int. J. Psychoanalysis 21:2-26。
k!kj4yC1N%Go qB0(7)例如,相對於物理學以儀器探測各種微粒子,精神分析確實仍還在找尋一個可靠方法,來了解及檢測某些心理現象底下的微細心理,如:當你說了某句話後,對方立刻翻臉相待,我們如何描述那句話在這過程裡,所涉及的深度心理學的機置與運轉流程呢?精神分析仍努力以本能、潛抑、轉移關係等概念或其它尚待發現的概念來了解此事中。心理学空间;c \ GO'DZ7w+u9w
(8) 在台灣,剛成立而由文榮光教授任理事長的「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的學刊將由李宇宙醫師擔任總編輯,將是一份值得期待的刊物。另外,由趨勢科技出資的「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基金會」由王浩威擔任執行長,亦正由蔡榮裕醫師與清大陳傳興教授策劃出版精神分析系列專刊。心理学空间9_ [ mPrR(h xr9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台灣精神醫學會
«長夜漫漫路迢迢 蔡榮裕
《蔡榮裕》
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的差異如何成為價值»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