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爱,真的就这么难?
作者: 迟毓凯 / 4527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d4b%_ A;G ~2C A

  近期两则关于婚恋的新闻很有意思:

'E}0f+N0o0T4z~0

'x*Sf6S @X0  一则是,在许多男性成功人士一掷千金做起征婚广告之后,来自美国、身家过亿的一位华裔富姐刘女士也掷出重金,在广州街头派发征婚启示,翘首以待如意郎君。

)N MI{LA d0 心理学空间 |1zi$O^#m_(P/`'zG

  二则是,在广州一些白领聚集的单身男女,开始尝试在“同楼觅爱”的基础上,再缩小范围,以“密码情人”的方式,寻找如意佳偶。组织者为一些单身男女提供独特的含有密码的爱情腕带,然后可以据此去寻找自己的有缘人。

k;nvs*LC0 心理学空间,U7K/['??:vz B

  两则新闻叙事的事件并不相同,但都暗含了一个事实: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对许多人而言,传统的两性结合方式对于满足今天他们的感情需要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聪明的人们开始寻找一些新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古老的情欲需要。从另一方面说,这是否也意味着,爱情的快餐时代已经来临,寻找真爱,成为越来越多令现代人心焦的事情?

)y"r.F T#R0v0 心理学空间e%w7a V2Lp7QV W

  既然谈到“真爱”,首先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才是真爱呢?关于婚恋的定义,虽然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形成的认识也有其相似之处。传统中国人的爱情理想,常常是从友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更为认可的是,两小无猜然后水到渠成,最终成为佳偶。经典的爱情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种同窗三载再倾心相爱型的,而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那般干柴烈火一见钟情式的。但传统中国人的现实中的婚姻,却更多的与爱情无关,结合的双方根本不用操心,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对自己的婚姻没有决定权,但也落得个省心。心理学空间\5|&|L"Dj

心理学空间1A ``b4xu*]l

  然而,到了今天,更多的年轻人走出故乡,在陌生而冷漠的异乡中打拼生活,传统乡村中国的那种两小无猜不见了,而故乡中的父母也不会自发地给我们安置一个理想或者不理想的婚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很多城市中的年轻人而言(即使是那些成功人士),传统中国婚恋的理想和现实都不复存在,他们是必须自己操心自己,并去寻找一些新的出路,来满足自己的爱情渴望。心理学空间_`|)Xs&Is

9Ps2Y5OC;]Vgr'a0  在寻找真爱的探索中,人们基于现实的情境,采用了一些迥异于传统的方式:心理学空间1v%lV5W0W!M0ZX%g

心理学空间S ?G8W%K-kj

  在一种方式中,体现对爱情的追求更加赤裸裸,毫无遮拦,直奔婚恋主题。亿万富姐不惜重金,用广而告知的方式来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所体现的是一个生意人的思路,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强调的是投资与回报,人们关注的重点是金钱的收益。在刘女士的重金婚恋广告中,强调的重点与此类似:她投入的是金钱,收获的异性对自己更广泛关注的可能;更表达了一个亿万富姐的经济上的魅力。而对于那些应征者而言,刘女士提供的更多是一个机会。回应富姐的爱情信号,人们肯定会报有不同的心态,有的是为求偶,有的是为求友,有的是为求职,有的是为求财。

|5_ ZX(y9n0

,d@8qH.Yd(t`)s0  重金爱情广告,能不能收获真爱,这肯定没有唯一的答案。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寻觅真爱的方式会让一些国人不认可,因为这样的爱情历程,离传统的文化太远了,在这里,没有两小无猜,也没有媒妁之言。对很多人来说,它不象是爱情活动,更多象经济活动。刘女士对爱情的渴望的心情人们可以理解,但传统观念较重的中国人对这种寻觅爱情的方式绝对不看好。心理学空间+wa;p7W&OU

心理学空间hWX}"@

  和刘女士赤裸裸的爱情宣言不同的是,同样渴望爱情的一些都市白领运用了一种更巧妙和更隐蔽的方式来寻找爱情。不论是“同楼觅爱”,还是“密码情人”,在这些活动中,虽然参与者的目的和刘女士的婚恋广告没什么不同,都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然而,但是其表达形式却有很大不同:心理学空间)G I%W%EAbK.C

心理学空间 K6l:n;@i6s

  首先,这种方式回避了金钱与感情的纠葛。虽然大家都知道钱是好东西,但很多时候,如果爱情和金钱混在一起,还是容易让人对爱情是否真挚起疑心。在“密码情人”等活动中,人们不是象相亲或者征婚广告一样,告诉对方自己品貌端正,有房有车等等,有意无意将自己搞得象一个卖不出去而又待价而沽的商品。白领们的交友方式很难让人直接想到商品交换,没有了金钱的束缚,人们会更容易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V-J(DH!pf7y@H0

:U3s"l(F,_,n0  其次,这种方式回避了肉欲与感情的矛盾。如果你在大街上,对一个看到的女子表达爱意,被爱者虽然内心有些得意,但她会很清楚,你现在更看重的是她的曼妙身姿,而不是她的柔情种种。而采用“同楼觅爱”等方式,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非肉欲的接近陌生异性的理由,至少原本陌生的男女,会因此谈谈情,说说爱,而不是开始的时候就想到上不上床,而这种理由,则更容易让人接受。

\.W{vSn9J"y0

%CAviV9o7oHW0  最后,白领们探索出来的浪漫之路更象是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我们知道,游戏中的人心情最容易放松,游戏中的人也最容易回到孩童时代。在这些“密码情人”之类的游戏之中,男女青年们利用这种孩子般的“过家家”的方式,可以以放松的心态来达成彼此的交流。换句话说,在这种“游戏”中,我们又可以回到童年,重演两小无猜感情发展历程,而这样发展出来的爱情,与传统的爱情理想是暗合的,也会受到更多具有传统观念的人的祝福。

BI%{I8M,C0 心理学空间Nt| R9dK ?5~])o

  不管怎样,有爱情追求的人都是美丽的,祝福天下的有情人!

u O yq!t0BP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迟毓凯
《迟毓凯》
“三高”女士,错过了爱情“关键期”»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