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禁果与撒土成人:东西方的人之初
作者: 迟毓凯 / 5312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MN7g{.y8N8V

“偷吃禁果”故事的背后,隐藏的是重视“罪与罚”,凡事讲“法治”的文化;女娲造人的故事,反映的是一种人怕孤独,众生不平等、分级别的文化。

e [1fco_0 心理学空间6J*h:J+l8@4M @v

东西方都有关于人类来源的说法,西方影响最大的是亚当夏娃伊甸园里偷吃禁果的故事:心理学空间 zu1l%Mkh7x

心理学空间({9_V ^/jI2U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厂。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心理学空间 jr#lW(\W

L%eO6s'p0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这样:野地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长起来,因为耶和华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上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ACHlAw%w$A/J0

E9^0]%k |0立伊甸园心理学空间8c:p$Ay(].Ry,Ug

心理学空间*]p2c YHW3yn'M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胁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心理学空间Yx1A0brJEY

5x!o4|YB1CWa$m0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jc a.Ss/q@0

*|^GqG7iW0为男人选配偶

2]]yT }0 心理学空间!Mo o"L-E1d+DG3k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那人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飞鸟、野地走兽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国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心理学空间6R u"IG no!@

心理学空间%cX:|Kbf^uK

始祖被诱惑心理学空间2jCg z[GL6l

s:d`W$l J0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9S.e"aUJS3G r6i&u0 心理学空间xyB)JH D

违背主命

o*B1oR`[:{0

u Bk]P[R0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心理学空间'P0^*C.Q g+g

5q ? MO;TKQ0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耶和华神对女人说:”你作的是什么事呢?”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U[e&A$tb%F*Ek0 心理学空间Is M E0Q5y

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黎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亚当给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为她是众生之母。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

6H'A1?kuF0 心理学空间3}*vPp7m T p]h

逐出伊甸心理学空间Xi9fdEt

心理学空间6gdo{LpH

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心理学空间_ffJ r

g:C2k$G9na4e$LK{0而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关于人类来源的故事则是女娲洒土造人的故事:心理学空间0lF7l&b_P@1| P

心理学空间u7^/S[U0{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N4XG ozy3r/YK0 心理学空间.~K%l({P9J#^(o

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之豸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心理学空间w/q[j}m5J8T/k

心理学空间Y5sg1vZi/_

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是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d-?o5o?F F/`5r }-T`0

'z-E'G!Q6WJ7^]0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他感到好高兴。

)Gi8^2@7p}O0

F(P-a h2h3fF9z5J0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心理学空间Wy8C S4U&l

q/z*N"k$UK0u0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wkZ@5v1W,tU*M0 心理学空间&_ KN(? {s

女娲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有了人。心理学空间3Xk&u:iL S

&}-Cpc ?&y"I1^J%Q Y0女娲在大地上造出许多人来,心中高兴,寂寞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样。

x;O.aGl%\0

7^0G#D*N|NC1h0一天,她走到一处,见人烟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细察看,见地上躺着不少小人,动也不动,她用手拨弄,也不见动静,原来 这是她是最初造出来的小人,这时已头发雪白,寿终正寝了。心理学空间A!i-fwWYV

心理学空间%l#A!l v-pBu

女娲见了这种情形,心中暗暗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这样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岂不要永远不停地制造?这总不是办法。心理学空间r%s+|0o U.G

.v(lS3N;}f ["A2Z0结果女娲参照世上万物传种接代的方法,叫人类也男女配合,繁衍后代。因为人世间是仿神的生物,不能与禽兽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之有别于禽兽乱交。后世人就把女娲奉为“神媒”。

l[#OzY Nh/T&W0

.z zh(f6UYtG0关于人类的最初来源,东西方有着不同的传说与猜想,这种不同的表现,仔细分析开来,恰恰是不同文化心理的投射。如果用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那便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心理学空间/]%\.Y"Iz`WUX

$|t%xeHX8L@4^-m4OX0先说西方。在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中,人类的起源是源自于伊甸园的一起“盗窃案”,而上帝并不因为亚当夏娃是自己亲手缔造而手下留情,将两人逐出伊甸园,人类也因此遭受了痛苦的繁衍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偷吃禁果”的故事也是“罪感文化”的重要来源,也表明了西方文化中,对“罪与罚”观念的重视,众生平等,即使是耶和华亲自创造的始祖亚当,犯了错误也要接受惩罚,而这恰恰是“法治”社会重要的文化心理因素。

2PFH1xv0P`#| R-h,e/p(E0 心理学空间'E]T2V9`

反观东方,在女娲造人中,女娲是因为寂寞而造人。这说明中国人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我们的老祖宗都害怕寂寞,所以我们更强调一种集体主义文化,中国人更害怕孤独。其次,女娲一开始造人的时候还有耐心,精心捏土成人,但到后来觉得累了,便用藤蔓沾着泥浆,随意挥洒,变成一个个小人。请注意,女娲所造的人是分等级的,一类是精心创造的人,这些人便是后世王公贵族的雏形;另一类人是漫不经心的,这些人便成了后世黎民百姓的雏形。女娲的这种分层次的造人法也是中国等级文化的一种投射,在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始终有等级之分。北京奥运会期间民工一定要办暂住证,而住宾馆的上流社会人物则不必如此也是此类文化的最新一个印证。既然人分等级了,那么芸芸众生也就不平等了,所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的事件在中国大地常常上演也就不奇怪了。

?7l0Q4e$pTDUQ0

s6_6M3q i0心理词典:集体无意识

qjQv/nct6p0 心理学空间P y0uot8y

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在1922年《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源泉。一个象征性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体无意识”领域中找到,它使人们看到或听到人类原始意识的原始意象或遥远回声,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心理学空间t8@f9[t+zI \ h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新发现:四个“金钱实验”暴露你心思 迟毓凯
《迟毓凯》
天价奢侈品的心理学秘密»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