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培训中的“三聚氰胺”
作者: 迟毓凯 / 3906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dw3?2pG1an|

警惕心理培训中的“三聚氰胺”心理学空间%`L9E y,j^:NV

心理学空间^)iy5gJ-S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迟毓凯心理学空间k*o(j6Y s)Rb%@p

*L1|0tv(T0这是一个风云变幻、人心浮躁的年代,也是一个心理培训视野蓬勃发展的年代。在当前这样一个学习型社会中,以帮助人成功快乐为目的的心理培训市场非常活跃,可以说,这些培训,对于一些有着自我认识与发展需要的个体而言,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就如牛奶中被以增强蛋白质为名混进了“三聚氰胺”,成了问题牛奶,当前的心理培训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心理学空间6G qm$q+uER

心理学空间)gT%|)u$~0}N4V

美化培训教师

'p @)Qt!yJy{F6mc0 心理学空间pNg Z#Vz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出来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人们更信任专家和有经验的人的话。当前的心理培训市场中,有一些是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与人生经验的教师,他们常常从专业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人们的心灵问题,从而成为培训业的名师。但是,也有一些人,本来没有什么专业基础,但看到培训市场很大,便用广告将自己包装成所谓的“大师”或“导师”,虽然并无甚特长,但却资格证众多,还多冠以“国际认证”为名,其实,在培训市场上许多所谓的“国际认证”,其实质也就是参加了某个学习班然后交钱买来的而已,就相当于中国的许多产品交点钱成为“某某推荐产品”、“某某国际知名品牌”一样,并非真才实学的证明,只不过是买过来一个个名头壮壮声势而已,但一些参与培训的人却因为不了解其中内幕,而对那些“国际级”的培训教师崇拜不已。心理学空间l7F Sg3d7~Rb4n

QA c0D:L+{2|r k0神化培训效果心理学空间C'^~Nqyl~y N

4Au s6_Xxjd0一次简单的学习培训,能解决什么问题?能改变你的一生吗?很多人会有如此的问题,可以说,或许有些培训对某些人会有一些改变和影响,但如果“打包票”说某种培训可以普遍性地导致人们的成功,那就应该是天方奇谭了,因为如果真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其实应当早就在中国的大中小学铺开了。让人们获得更多人生理念和谋生手段,本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任务,有这样的发现和技术的话,早就应该进入学校系统了。但是,在很多培训的广告宣传中,却常常对培训效果夸大其词,甚至神化培训的结果。然而,这种做法在市场上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社会上太多的想走捷径成功的人了,而这些人也往往受这种广告所蛊惑,成为参与培训的人。

7zw ZIk*[0

*~v @;hs0强化培训费用心理学空间|OZs"n@9Y

:pJ ^Z1[0弗洛伊德说过,不收费的心理治疗,对患者是无益的。心理培训当然要收费,这本不是问题,但问题是有些培训是高消费。在广州、上海等一些培训项目中,几天的培训内容,在培训费用上却是动则几千甚至几万元人民币。可以说,如果这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你情我愿的市场行为的话,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利用了一些类似“传销”的手段,以学员发展学员(他们常常用“感召”之类的词汇),利用一些心理技术来以此敛财,这就丧失了心理培训最初的心灵体验、自我提升的目的了。

([X;B]bcv7M ?0

$fG4X$k/V7zXm0极端化培训理论

MO rI[fr0

0K:\bpUCI,y8p0培训市场的一些流行的理论多源自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发现,但是“可信的不可爱,可爱的不可信”,原本科学研究的结果并不足以引发大众的注意力,所以,培训者常常将这些理论极端化,以刺激和吸引大众,所以,在培训市场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有着“偏执狂”特征的所谓理论。例如,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生理疾病与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压力大的人容易感冒等等。但是,这样的结论并不足以吸引人,有些培训师便将这一发现极端化,认为身体疾病和人的情绪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比如是愤怒和恐惧导致了肥胖,批评和内疚引发了关节炎等等,这就基本属于无稽之谈了。真理与谬误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所以,对于一些所谓培训师的新理论、新发现,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否则听信了这些言论,对自己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了。

M| @YX/W;g0

~i-G7i{3N(@ @o0这是一个心理培训蓬勃发展的年代,也是一些心理培训机构利欲熏心的年代。既然我们一直信赖的打着国家免检产品的美味牛奶中,都可以混进对人体有害无益的三聚氰胺;那么,在目前还不规范的心理培训市场中,各种各样的影响心理学专业声誉的现象出现,也不足为奇,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以保护我们脆弱而向上的心灵。心理学空间)q\0@*H(vwF Q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都无聊,都有病 【心理学新知:4期】 迟毓凯
《迟毓凯》
揭露人性丑恶的五大心理实验»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