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vs非科学vs伪科学
作者: 迟毓凯 / 6274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d"U:_/W8q$^"X0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课堂上所想到的,很多只是我的理解和思想点滴,并没有系统的阅读和思考。心理学空间 ~ TBJ.`;g-s3| A

心理学空间-i tbuK?C UG

1.所谓科学,教课书的定义“以有系统的实证性(empirical)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科学的三大特性:客观性,即不因人而变;验证性,即其真实性可以检验;系统性:即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心理学空间$U u5l/V0i!J7]4UD

,vxI sj Zw6Bw R)ZS02.科学的重点其实就是一套大家通行的游戏规则,遵守这套游戏规则的,就可以称为科学,具体来讲,科学定义的关键在于研究方法,而不是研究内容。换言之,你如果用一套公认的学术游戏规则来研究鬼神,那也是科学。

A(Xgu|9lR3E0

s2O-QPu;^2COL\03.科学是个好东西,但也并未全能,世界上总有科学所解释不了的东西,它只能解释部分世界。人类认识世界有许多种视角,有宗教的、艺术的,当然还有科学的,也可以说,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视角,它并不比宗教和艺术这类非科学的东西高贵多少。心理学空间R3M"bf'qW`u`

5u Ai,hMl1O|#x2y04.但是中国人很有意思,自从科学观念引入国内之后,许多人把科学当成“神”来崇拜,凡科学的就是好的,凡不是科学的,就是不好的。“科学”二字成了香饽饽,仿佛牙防组的那个认证,有了科学二字,大家都得服。记得中学时候上过一门课,叫“科学人生观”,现在想来,人生观竟然有“科学的”和“不科学的”区分,多么莫名其妙的一件事,如果每个人在人生观上都是“科学的”,那么这将是一个多么无趣的世界。

J(jwp|U0 心理学空间f z~sp5MP"P"u)VG.?

5.既然中国人这么崇拜“科学神”,很多人便总想站在科学的制高点上点评别人,于是在“非科学”之外,又有了“伪科学”的概念。其实,“伪科学”,“邪教”等之类的概念本身就不科学,因为“伪”和“邪”在中文里都有负面的意思,大体上包含了一种道德判断,那么就有了谁有权来决定是否“伪”和“邪”,所以很多人便争当科学的代言人,愿意指责别人是“伪科学”,而自己是“真科学”。而科学本意是一套研究方法,其实不需要什么代言人的。和科学相对应的,应该是“非科学”,而不是“伪科学”。心理学空间zYrFhGK

y0Y3nP1LMY06.科学,非科学都是中性概念,它自身并非很高贵。科学能改变部分生活,但不能满足所有的心灵愿望,所以,这个世界,像离不开科学一样,也离不开宗教、艺术等这些非科学的东西,你能说宗教和艺术不重要吗?

!jo8a{%oU0

.m6Ck1[-F T@/K&g.n7r07.既然科学、艺术、宗教对于人类都很重要,但为什么学校系统内只讲科学,而少论其它,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这和科学的三大特性有关,也和教育的性价比有关。科学有客观性,不因人而变,他做出来是这样,你学后做出来也这样;但是艺术类的就不是如此了,艺术的东西需要悟性,很多东西是学不来的。心理学空间#F!\+?mx6hs m(\8d1{

g Ya(qrmO$v_~08.严格意义上讲,中医是很难称为科学的,但这并不代表着就否认其价值,说中医是科学的人,很多时候放大的科学的定义,即,不认可最上面所说的科学概念,将科学的含义无限放大,最后当然中医就是科学了;另外一种情况,是“科学神”的崇拜心理,认为科学就是好的,你说中医不是科学,就是说中医不好,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Y8\Z"mZ0

b&RsQ We7@0ia09.多少年来,中国人一直相信玄学而否定科学,但自从科学成了香饽饽之后,又常常用反科学的态度来推崇科学,比如前面将的“科学的人生观”。

@A3C/J'VP.c*S0

T5o["gE e)S?#O A010.那么,什么是科学态度,或者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的重点其实是一种“怀疑一切”的精神,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的科研报告,都是先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的,换言之,科学必须分析前人的研究,批判前人的研究,才能展开自己的研究,而不能论这里的“前人”是不是你的长辈,或者你的领导,或者是不是什么权威,在科学面前,你们都是平等的,但是,我们中国社会传统上讲究的是尊老敬老,讲的是英明领导,因此,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M%q9G0au^p8k(af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大脑如何“体验”喜怒哀乐 迟毓凯
《迟毓凯》
幸福在哪里?»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