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害怕蛇?
作者: 迟毓凯 / 10772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8}Fpx"]5V4ACySb

心理学空间.ik:wf h PS#P@

tB+h G-Y#f4D'I%j0一个我指导的已经毕业的学生推荐了这篇文章。很高兴看到这篇文章,也很高兴得到她的消息。——www.xlxcn.net

E1nX~3@/|0

2i;A*dI xe `u0我女儿养了一条蛇,是一条8英寸长的无毒玉米蛇。但我讨厌这种东西。心理学空间 b6o2`'r A:\^b4|_7L.L

心理学空间@'V{;v,W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我知道世界上大多数人厌恶蛇。恐蛇症显然是爬行动物恐惧症的分支,或许它听起来是一种病状——我们遭遇毒蛇的几率能有多在呢?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琳恩·伊斯贝尔在她的新作《水果、树木与毒蛇:我们为什么看得这么清楚》中指出,这种恐惧不仅是我们的天性,而且是件好事。

7H,v#f1Ep/~@0

"o`#v4j2w? p6I4oy5d0伊斯贝尔是通过研究猴子得出这一结论的。有一天她在戴维斯灵长目动物中心圈养猕猴的户外大笼子里放进一条假蛇,结果看到一条真正的蛇溜了进来。笼子里80只猴子约有一半围住真蛇惊恐地大叫。伊斯贝尔推断,对蛇的恐惧想必在我们灵长目动物进化史上根深蒂固。心理学空间#q;a~{ x] mL2s[]

*g-VI]w,Ct0更令人惊讶的是,伊斯贝尔声称对蛇的恐惧推动了我们的视力发展。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目动物的确视力非凡。诚然,我们的视力比不上老鹰,但我们能分辨颜色,拥有出色的三维视觉。此外,我们的每个视网膜上都有一个凹处,因此我们能捕捉到细小的物体,比如灌木丛里的小东西。伊斯贝尔说,总体上,灵长目动物的视神经比其它哺乳动物要发达。

%J&Q JlaTnd0

I:IQ$Q*I Fi Z8z0人类学家一直认为,这种超强视力是为了适应丛林生活。在树冠上跳来跳去需要对纵深的感知,而色彩视觉在寻找成熟的果子和叶子时非常有用。

N"Z9`?ZHs0 心理学空间~%KZbR1Q#qY

伊斯贝尔一反常规的看法,认为辨别蛇类是我们视力出众的真正诱因所在。蛇似乎是已知捕食灵长目动物的最古老食肉动物,是历经几百万年不绝的最顽强食肉动物。如今,猴子害怕蛇,人类拍摄关于蛇的恐怖片,比如《航班蛇患》。心理学空间 E}nU'Jf&U

心理学空间'~k(UPktL*x.b4q

伊斯贝尔推断,我们的视力是与拿猴子当晚餐的毒蛇共同进公的,结果人类也具备了良好的视力。但伊斯贝尔认为,蛇对人类的影响恐怕还不止这些。心理学空间x.H8I%K,}m i

心理学空间e)D6b:im9zi

众所周知,人会用手去指东西,尤其是让我们害怕的东西。指着令人恐惧的东西时,我们通常会叫“啊呀,蛇”(或者“蜘蛛”、“枪”等等)。或许,使我们拥有非凡视力来对付蛇的神经系统也促进了人类交流的发展。谢天谢地,多亏了交流能力的进化,我作为一个与生俱来拥有良好视力和极度怕蛇的人,可以对爱蛇的女儿说:“把那个东西拿走。”(作者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家梅雷迪思·斯莫尔)

)gJ{,x(V0 心理学空间IQ.o w:]]O$q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6/01/content_11467865.htm

3w5_bfik$~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阅读推荐:《怪诞行为学》 迟毓凯
《迟毓凯》
什么人会成为“校园杀手”»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