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心理意义
作者: 迟毓凯 / 6777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JFe"cw5cft6P#e

X;V,\Z!YU4JZ0 心理学空间ln5| e?jO

近期比较忙,博客也疏于照管。《生命时报》约稿,遂完成一篇忙碌的心理意义,聊以自慰一下。——www.xlxcn.net

6P"i[E0l5U0}0 心理学空间'_*q-X(t'Rb!?&W`

英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绝不仅仅是一个比喻,当前全世界行人的走路速度也真的是越来越快了,在近10年的时间里,城市里成人的步行速度提高了10%,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比如亚洲的新加坡和广州,许多都市人几乎是“小跑着”穿越大街小巷。就像“我很忙”成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口头禅一样,匆匆的步履恰恰也是都市繁忙生活的一个标志。心理学空间6z'?.bkXH*nL

U)^f$_GA0那么,现代人为什么这么忙呢?心理学空间/d$T/_xp _Ht \ ^"V-px

d?"A7[6t I O;Un&h0首先,这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相对于传统的乡村生活,现代都市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方便快捷”,不论衣食住行,都体现出如此特点。生活的方便快捷允许人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现代人一天可以做的事,往往是古代人所不能想像的,这样一来,人们在工作中就更可能忙碌起来。

n)`}QH,Q3x0

`0aN@nSsi.XG0其次,这和社会的价值观念有关。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其实也包括许多亚洲国家,主流的价值观念是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当人们可以通过高节奏生活来换取更多物质拥有时,许多人便“乐此不疲”地四处忙碌起来,一开始可能是为了财富的增加,到后来忙碌就像鸦片上了瘾,欲罢不能。

&}Kc7D nTE0 心理学空间K-s H,Y^L,M'}

最后,当下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时势艰难,社会生存竞争加剧,“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现代都市人就愈发繁忙了,而忙碌,也成了一个人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工具。心理学空间K As gr [uN

)R_baJ A'M0比较而言,悠闲懒散的慢节奏生活可能更符合人的本性,高投入的快节奏生活确实让人难得心灵放松,然而,面对更多都市人忙碌生活的现实,我们亦可以“忙里偷闲”,寻找一些“忙碌的好处”,以慰藉我们脆弱的心灵:

!r8bSr W0 心理学空间uTKaN8q |ko

忙碌,让我们忘记更多烦恼。生活毕竟不是天天阳光灿烂,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这些烦恼,恰恰是我们心灵危机的根源,但是,人的注意力毕竟有限,当我们忙碌起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将更多的心灵资源奉献给了眼前的工作,也让我们来不及去思考那些烦心事,是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忙碌,也是摆脱烦恼的一种方式。

|)dz5ng]FA4Ht0 心理学空间{JqwY0e A9S dx

忙碌,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忙碌让人有自尊,有利于度过危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忙碌着的现代人,意味着他正参与着社会生活,也更可能创造着社会财富,换言之,他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这其实也是许多自尊心欠佳者“不忙装忙、无事瞎忙”的原因所在。

4JV4HVG2Jq2I0

Z!HS\E0d0忙碌,让我们激发更多潜能。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大脑往往只利用了其中5%的资源,也就是说,人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一个人如果忙碌起来,就会使自己处在一种应激状态,而这种面对压力的心理反应,更可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使我们做得更好。

!b+I&L6tn5fE2b _0

YV Hj+q5^;M.zs:t/s0忙碌,让我们陶醉在工作中。其实,生活或者工作,忙碌一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投入工作。而当一心一意埋首工作时,人会进入一种理想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神驰(flow)。神驰是一种有如冥想、深深沉醉其中的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一股陶醉感,而且时间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埋首工作,一抬头,已过了三个小时。”不会有累的感觉,工作似乎是顺其自然地往前进展。

3xaX(s @_ q0 心理学空间KB7~4M(?]!@ UZ$}

当然,忙碌的好处也不只这些,倡导积极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无聊恰恰是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忙碌与快乐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心理学空间,W6PJ!\!@4Cv

S9j1B5d*qea9T)p0回到前面关于走路速度的问题,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经对近五百名老年人进行了大约十年的追踪调查,他们发现,那些步行速度更快的人,在这项研究期间的死亡可能性更小,换言之,走路速度快的人更长寿。心理学空间q0P;Q&w&b2oU;W(P7~?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什么人会成为“校园杀手” 迟毓凯
《迟毓凯》
走出“完美”的泥潭—教师心理健康散谈»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