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加爵谈起—《大学生人际管理与辅导》前言
作者: 迟毓凯 / 5474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E;?q^n*~;Op

2003年冬天,中国云南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手持榔头,在相隔3天的时间内,连续杀死了自己班级的4名同学,此后该事件震惊了整个中国,这个男生的名字叫马加爵。

6dsYpoHm(z0 心理学空间Y ]z+On.z

2005年夏天,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又一名大学生手持某枪,在自己的校园里大开杀戒,致使33名无辜师生丧命,这个男生的名字叫赵承熙。心理学空间K#n jOR;S}%rV0^`

+L4^Lp&v1Qb0从马加爵到赵承熙,两个事件在诸多方面是不一样的,比如,事件发生的国家、所采用的暴力手段等等;然而,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仔细分析这两起极端事件,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共同之处:如,马加爵和赵承熙都是内心孤独的大学生,都不擅长与人沟通,都有相关的挫败经历,并且面对冲突,都采用了暴力的方式:杀人来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加爵和赵承熙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在其间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a~]{:xU}o0

@0zev/?#GaU8y0其实,在这两起极端的事件之外,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水平和能力也对其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学有一个专业术语,称之为“重要他人”,它所指的是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过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最初阶段的重要他人很明显,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就是以后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一个敏感、耐心的母亲可以很好地觉察到孩子的需要,并恰如其分地给予满足,这恰好是我们对其它人信任感的来源。到了幼儿园和小学,替代父母,成为我们新的重要他人的人物是老师。所有的小学生在家里都有一句口头语:“老师说”,很清楚地表明了在人生这一阶段教师的重要作用。而到中学之后,直到大学,我们的朋友和恋人成为了我们的重要他人。如何与这些人的接触,也影响着我们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步入成人世界。因此在这个阶段,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尤其是学会与同学、朋友相处,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大学生,这个问题并没有处理得好,很多人在如何与别人打交道方面存在困扰,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一定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心理学方面的指导是必须的。心理学空间u9A7i'x6k2C'GN

wGB/I&U0此外,新时代大学生独特的人生成长历程也是需要人际关系指导的重要原因。当前,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有很多资源上的优势,如可以得到父母更专一的关爱,获得更好的照顾等等,然而,独生子女在心理成长上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与同龄人交往的欠缺。以往的青年学生很少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与教育,但引发的问题也不象现在这样突出,其中的原因过去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内部的兄弟姐妹都是同龄人,与同伴如何交往的问题在家里就解决了,不必等到学校再学习如何与人交往。而现在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已经不存在如此的条件,所以,学校成了青年学生学习和锻炼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就与同龄人沟通的时间相对较少,一些人也不善于与人交往,但并未引发相关问题,这往往是由于高考的压力的作用,很多问题被更紧张的学习生活所遮盖,但是,一到大学,换了新的环境,学习更讲究自主性,人格更讲究个性化,交往更需要多元化,这时,一些大学生不善于交往、不会交往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他们更需要在人际交往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

I3~:CL^0 心理学空间(AQAQ9zG}J'fw

再者,中国的社会文化现实也对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西方人注重个体的“独立型”自我观不同,中国人是一种“互依型”的自我观,他们更为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更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人在待人接物过程中,也体现出因人做事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采用不同的问题处理方式。从这个方面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大学是其学校学习的最后一站,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接收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学会营建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对于其未来的事业发展也是不无裨益的。

'mL.T`%?V }a0 心理学空间0[,~*D T*W6U)s

总之,可以说,大学阶段,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正是基于这样思考,我们策划和编撰了《大学生人际管理与辅导》一书。心理学空间I M6mn7Y_~|N

心理学空间x&gv$v#P:p~+zi }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在保证人际交往相关理论与研究科学阐述的基础之上,我们尽可能地增加了相关的案例、测量等内容,以使大学生在阅读相关内容之后,能学以致用,真正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此外,我们也力求在写作中尽可能将枯燥的科学理念用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行文尽可能活泼一些,也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图片。

4e,rp3Qk5R N,v"c0 心理学空间-W2r8`-\8nX.iX

本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h/nUAMMn0 心理学空间(FkaWY(o7idV

一是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研究的基础理念,包括人际管理与辅导概述(第一章)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第二章)两部分;二是对大学生而言重要的重要交往内容,交友心理和爱情心理(第三、四章);三是人际互动中的主要现象及规律,包括沟通原理、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等(第五章~第八章);四是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问题以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完善(第九、十两章)。心理学空间qJ t7|k4EKi$o

*d/a6b%qz es0本书各个章节的分工如下:心理学空间m'L2Y7I'XkX_

心理学空间!A0N,F Qtg

第一章:人际管理与辅导概述(管延华、迟毓凯)心理学空间j Co,C |F6h^q

k \O2Oi3I0第二章: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林佩珠)心理学空间"Mha_L%p \d

心理学空间K{ b:Wr6lv

第三章:大学生交友心理(杨靖)

!YL0Pg$z*\0

/P6Ow3ZC0第四章:大学生爱情心理(陈琳琳)心理学空间#B0I.skB `U

心理学空间+[-Bsk6Z2n8z p G

第五章:人际沟通原理与技巧(白晓桦)

4UG'GM#cM0

YTA0YkF0第六章:大学生非言语沟通(吴生发)心理学空间'^;Ke_$mqR ?9mK

心理学空间N4{"nA_(n1GV

第七章:人际吸引与印象形成(黄佳琳)心理学空间 h7` ^(K&Uo Q

心理学空间/|C+k'])J&A `2P|1u

第八章:人际互动与人际影响(曾宁、韩晓燕)心理学空间;pl(~QN5b

心理学空间 dq9\!N {a

第九章:大学生常见交往心理问题(王维丹)心理学空间J U[8dG ~

心理学空间}9Pm1hp#YSI[

第十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自我完善(王丽)

*Sq"bqNk_0 心理学空间3lK"W1E i%fR

本书的整体框架策划、章节安排、前言以及最后的统稿工作由迟毓凯完成。

;iC4y ?2O]"^0

y}$Pn8c[Z0虽然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的著述许多,但将大学生人际管理与辅导部分单独列出独立扩充成书的出版物并不多,本书的编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一定有不少缺陷和不足,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心理学空间!o%A;_4`3T#N

心理学空间PY Z7gM tD

本书卓越网链接:点这里

-ww4V+Kc4pr!F E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推荐: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丛书 迟毓凯
《迟毓凯》
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