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凭什么要帮你?
作者: 阳志平 / 7371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月14日
来源: http://www.yangzhiping.co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a*}o[d0f ho ]

“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心理学空间|(b'Kw@},K!n

/h;W\t6\T+zWmf,fu0你出身平凡家庭;你毕业于普通大学;你没有田晓霞一类的妻子或者普京这样的丈夫;在权力、金钱乃至能力的积累上,你才刚刚上路。你很年轻,你渴望成功,那么,“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呢?心理学空间"BoaS6]__ F

:g#C3D#|)g0“别人”不是“自己人”

k W%h:^*Jm%F(a0h0

*YrQM0b$tN0台湾心理学家黄光国在他的成名作《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划分为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情感性关系三类。典型的工具性关系是陌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典型的混合性关系是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人情法则"——“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典型的情感性关系是家庭关系或者亲友关系,在交往中遵循"需求法则"——“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黄光国的理论模式(1988)如下图所示:心理学空间7T8@O;x'zyx w

心理学空间&Q!O-n3Fw2u

[]{:width='550px' center}]

"M Z!s(?l,U?0

!hf/dX4e Ha0另一位本土心理学家杨中芳(2001),则对黄光国的理论模式进行了改进。她与杨宜音博士在系列研究中,注意到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情”与“礼”是分离的。有时我们知道按“礼”(面子)应该给某人“情”(人情),但心中并无这种“情”(人情)的存在。因此,杨中芳将黄光国的情感性关系人际关系划分为“应有之情”(义务的、规范的情感,也称“人情”)和“真有之情”(真正的、自发的情感,也称“感情”)。理论架构体系如下表所示:心理学空间-Q`YE L+Ch@5F

[j`,D4mQu U0[]{:width='550px' center}]

W J%~*U4b2xM0

YL(~2Viw5M9k8s0“别人”不帮你才是正常的。“别人”往往意味着“工具性关系”(黄光国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或者“外人”(杨中芳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对于此类人际关系,仅需要采取"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双方完成交易即可。心理学空间 f%Reg h

心理学空间 jB.E [cAY

让“别人”成为“自己人”

@!V)RXw H*}U ^0

mF$q Ky _A:p[0如何更好地让“别人”成为“自己人”?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原则可以归纳,比如:

?$ty lZ(hXs%_:b up0

cM#g,gl%B4s,@0人们愿意帮助"自己人";——你的品味、你的思想、你的兴趣,都可能让"别人"觉得你是"自己人"。心理学空间$O?C\9cQJZ

4G_$}9@ IFi0人们愿意帮助那些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的人;——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别人"的梦想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HG.L`r EzNq#rGU/o

E+Y1[1O'`;GAQ0人们愿意帮助有礼貌、积极向上、乐观与有奋斗精神的人;——对于美的欣赏与追求是人的天性或者本能。心理学空间,_[ dW0\*] nq%wj

.Dbd5{0{&Qm8i0人们愿意帮助能够"帮助"的人;——不要让"帮助"成为"别人"的负担。

0{1a;R;e'h2p/M0

c,B6qeB0社会心理学教材,还可以找出更多原则,不过最重要的一条应该记住的是,人们愿意帮助对于自己的帮助給与积极回应与正面反馈的人,比如,人们理所当然地愿意帮助帮助过自己的"别人"。心理学空间ud3T*I h sUp

XP9e5uaS"o]0相信世界上存在愿意帮助自己的"别人"。并且尽可能地让这些人群越来越有层次感、战斗力,最终构成一个完善的“人际金字谈”。第一层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层,也就是秉承公平原则或者交易原则的“外人”;第二层则是由“交往性”的“自己人”与“身份性”的“自己人”构成。前者是“朋友”——“朋友”们并不存在应该帮助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不要将朋友的“真有之情”混同于“应有之情”;后者则是欠“人情”的人,(比如,婆婆家的人)——人情总是要还的。第三层则是“自己人”——少而精,这是最后的避风港。如下图所示:

V!XjU$g xVSO0 心理学空间G;w#lVj |5N(wg$` A!r

[]{:width='350px' center}]

)p+`^:U{s0 心理学空间#x|r&@*@'r

求人办事,如果担心“丢面子”,即使被生活压得踹不过气,还是不主动寻找“别人”的帮助,那么,你有可能总是在闷闷不乐、感慨怀才不遇,从此怨天尤人,认为世界上就是没人愿意帮助自己。当由于某些机遇,成功发家,这个时候,却颇为记恨那些当初没有帮你的"别人",那是"别人"的错还是你自己的错?心理学空间{hm^ DBR!S6G

心理学空间Uth9by8A V'r

对“别人”持有善意

jc4m!y"NqIx1zl0

^QsUs^ R&@`~0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善意和幸福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们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并拥有更多的幸福回忆。令人诧异的是,不仅仅是实际的助人举动,仅通过为期一周的对善举的记录,人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和感恩。(研究全文请参考附录1)心理学空间!B OsIRy-n Cb

B)t{4Wy9ZQ0如果人性是趋乐避苦、追求积极体验而非消极体验的话,当他人的痛苦是我们忧伤的原因时,我们会努力去消除他们的痛苦、以便使自己感到好受一点。所以,我们伸出援手,会让自己更快乐。心理学空间-fI|'a0m-P,e

心理学空间Q#Ci YKA

同样,当我们能够预见自己做了什么后、他人可能产生的愉悦,这种想象中的属于他人的愉悦,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中可能也能达到同样的强度。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主观想象的他人的愉悦(每每想给别人一个惊喜时,就会有这种感受吧)。这样,我们的快乐就加倍了(助人的快乐和想象中他人的快乐)。反之,当他人没有因我们的“善举”达到我们期待中的那般快乐时,这条规则也同样适用。(以上观点与实验来自幸福课社区咕咚对这篇文章的旧稿的评论)心理学空间R*jL`3Z"xp'R8SNi

心理学空间4Q*`t){eT ~$Qo {

因此,对“别人”持有善意,主动去帮助别人,在给“别人”变成自己“自己人”机会的时候,同时也给了一个让“自己”变成别人的“自己人”的机会,将让我们的“人际金字塔”更厚实,人生更幸福。

1G/B6`H9oe I_6I0 心理学空间PmO&\w

延伸阅读:心理学空间G-|x&`*a\h

心理学空间V#D6w:R,w

1、Otake, Keiko; Shimai, Satoshi; Tanaka-Matsumi, Junko; Otsui, Klanako; Fredrickson, Barbara L. 2006. Happy People Become Happier through Kindness: A Counting Kindnesses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7(3): 361-375,全文参考这里

Ew9q#]2`p C0

Ht8}$Xk1i02、沈毅,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模型及相关挑战——从“差序格局”看关系的分类及其要素,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p255-277

T~^8B%dPk9sD0j0 心理学空间[J)s0Uff"s

3、黄光国: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V SK&i0 心理学空间Wb4[tJ j

05 January 2009

%w&_8X#yl&NO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品味(2):“品味”生活的10种策略 阳志平
《阳志平》
理解中国人的人际和谐»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