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精神醫療照護之需求:關於心理治療的某些思考
作者: 蔡榮裕 / 4706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月0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Q D8n8jqhHH0(2008.11精醫通訊年會專刊)
sN3uJh[-Pu0倡導精神醫療照護之需求:關於心理治療的某些思考心理学空间/b'~k/eA;I8^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蔡榮裕心理学空间!nI1d$Z%dm] I;V
心理学空间/?;h'`M!N6])Y!a
心理学空间3Vc#~)\:~9Ja
日幕時分,野蟬駕著風勢再起,宣稱秋意又起濃濃的愁。又是一年了,今年的通訊專刊,對於心理治療總覺得有些話想說,但又覺得很模糊,畢竟這不同於原本例行出現的精神分析與精神醫學專欄,而是更廣意的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所指涉的當然不只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而筆者較熟悉的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思考,如何論述心理治療,尤其是精神醫學裡心理治療的存在,更是需要多方思考的議題。心理学空间PV[9V @

'wn2M/F3H1S7d0心理学空间+VM~(~Q2m
從外在現象來看,在台灣這個小島上,心理治療已出現了頗豐富的不同概念與實務傾向。心理治療及諮商的相關學會或協會亦紛紛創立,這絕對是個好現象。畢竟,心理治療做為一種治療的技藝,仍是很年青的科學,其中所包括的理論與實務,依筆者之見,仍需要更長時間的鍜鍊,才能再確立心理治療這項治療技藝,在人類文明發展裡能佔有的角色。而且,雖然心理治療仍是獨立地發展,但與精神醫學之間維持合作與互助的關係,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k H,T%L(Q1q!_C4e9?r&D0心理学空间,mer7J#W tu"O

;{)j2q|c8AA0面對精神醫學,筆者如是形容,並非要貶抑各式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而是期待讀者在這個現實的基礎上,觀察與思考各式心理治療的現況與未來。如果先回到歷史來看,也許我們可以在我們自己的宗教與哲學漫長歷史裡,找到也具有當代心理治療的某些特色,但是那些歷史曾存在的現象,是否就是我們目前概念下的心理治療呢?心理学空间M:\,v5m DH_%}'JN$ro]
心理学空间 @'Mc\*Tk:X9W
心理学空间/iLk:O t-IP'x
先跳過這命題,進一步提問的議題是,雖然當代的心理治療有不少是依循精神分析的某些論點,而進一步發展出的心理治療;也有以反對精神分析為起點的心理治療型式。這是歷史發展的意含,畢竟,在古老的催眠術之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發展出一套相關的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然後,其它的心理治療型式在歷史文明的洪流裡,亦逐漸發展出來。至今,筆者相信各式心理治療型式已累積了一些各自的經驗,因此各自再於這些不同經驗裡,往前走,而使得各式心理治療之間的對話,確實變得更不容易。心理学空间(ivt'm[(^Wi5GVg"}
心理学空间.t+I NTkzl-X"j
心理学空间w Kv4F&]
相較於各式心理治療的發展史裡,起先多少以佛洛伊德理論為架構的精神分析,做為認同或反對的起點。然而,隨著各自的發展,以及精神醫學在DSM分類概念、基因分子生物學與精神葯物學研究的進展,再加上其中的實證哲學的概念,的確使得各式心理治療似乎漸以精神醫學的發展邏輯,做為心理治療發展的模仿對象。在筆者參與幾次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年會,以及透過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所邀請外賓的經驗,亦可見到精神分析在其它國家的發展,亦出現了有些精神分析師確是漸以精神醫學所展示的實證邏輯為參考點,這對精神分析當然引起不少衝擊,在精神分析領域裡的效應仍在醱酵中,雖然仍然是有不少的反對者,憂慮精神分析及其相關的心理治療會失去它們的原有特性。心理学空间? V:M*P9X?q
心理学空间.~ f/d1Uj U

y:z^ K4V0Abt3K;H n B0當然,在台灣的心理治療裡,也有不少對於精神醫學的反動者,雖然有時也覺得部分是以反對精神醫師或精神葯物的傾向,但筆者建議,這些皆需要被了解與接受,畢竟多方觀點與辯論,總比單向的獨角戲要來得有意思些。這是筆者的個人觀點,也許不是很科學的想法,筆者只是假設多方的論述相對於單方的獨白,前者是比較有趣。尤其是,仍然期待精神醫學的前輩與後進,能夠容忍不同的聲音,筆者假設,精神醫學在台灣的未來發展會如何,並非只是外國如何發展,而是我們在地者如何共榮地發展。
b#t*ZLD'T6G+|7c R0
5[9cc'FJ)VFS0
6dP vhYE2ls0筆者很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讓精神科醫師不再將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這項人類文明的技藝,視為只是非醫師的工作,遺憾的是,在目前的住院醫師的訓練方式與內容裡,確是逐漸如是走向。筆者甚至假設,台灣精神醫學的未來發展,如果缺乏包容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那會是很可惜的事。尤其若是只以實證科學與療效的速效否,做為心理治療在台灣未來發展的標的,那不但讓精神醫學失去了伙伴,也讓台灣人心理世界的豐富性,失去了被了解的遺憾。雖然這不是意味著心理治療一定與實證科學及速效無緣,筆者只是強調,不是只以邏輯這些做為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發展的唯一依据。心理学空间5BN9iQ)f_@m
心理学空间Tn$it^6\Z+J

"r,WE"}?hZ0松德院區的心理治療訓練,在有興趣的主治醫師們的盡力發展,以及上司的容納多方意見,而變成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的訓練方案,以及未來朝向以院區為基礎發出心理治療師證照的方向。目前亦將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的未來發展,朝向結合在一起,這不只是德國心身醫學取向的影響,更是有興趣於此的主治醫師們的合作,未來會如何仍待觀察。2008.12.17-21日期間的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國際研討會與會前工作坊,將是一個合作的起點,至於未來會如何,其實能說的還很有限。期待松德院區的努力,能夠被精神醫學界接受。(完)

XG4?zt ]J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遙遠國度與台灣的精神分析事件: 兼賀劉佳昌醫師擔任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事長 蔡榮裕
《蔡榮裕》
精神分析治療技術的某個議題:「有主觀與有理論」相對於「無記憶與無欲望」»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