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A 精神分析学大纲 (精神分析纲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XXIII,141-207
作者: 佛洛伊德 / 2309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2月18日
来源: 黄湘雄 沈政男 译 标签: 弗洛依德 黄湘雄 精神分析 李清发 沈政男 史粹奇 詹姆士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e {c4_Z7b0

心理学空间8A^q9t/T)a
第三部份 理论成果

T|bM6az0

X4xY5]5x;b.NTC!B0第八章 精神机制与周遭世界
#k.D1[Z,BP0
G0VR L[|H0所有我在第一章提出的一般发现和假定,当然都是耗费与我在前一章的举例同样艰苦且耐心的详细研究后才获得的。接着我们可能会急欲衡量看看,藉由如此的努力,我们在知识上获取的增长,并考虑我们已为将来的进展开拓出什么样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可能会感动于以下事实,即我们常是如此义不容辞地大胆跨越心理学这门科学的疆域。我们在处理的现象并不仅只属于心理学;它们也有器质性与生物性的一面,也因此,在建构精神分析学的努力过程中,我们也得到某些重要的的生物学发现,并且不免要构筑新的生物学假定。心理学空间J%xul1B

:FQQs;e/KXcr0不过,暂且让我们别偏离心理学。我们已明了要在精神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画一条分界线,在科学上不可行;是以该区分虽有其实用上的重要性,却仅具约定俗成的价值。因而我们已确立一正当性,从对其疾患的研究来了解精神的正常生活——假使这些病理状态(即诸多精神官能症与精神病状态)有着以异物的形式运作之特异原因,此正当性将不被认可。心理学空间ZXZ u3~&d/Z3ASbY~

(Q2J0za2K1P`#F)E/Q0于睡眠期间发生的精神病状态是暂时且无害的,实际上,更执行一有用的功能,而对此疾患之研究已赋予我们一把了解精神疾病之钥,这些精神疾病是长久且对生命有害的。现在我们可放胆断言:一如其不能理解梦,探讨意识的心理学并不能理解精神的正常功能。意识得到的自身知觉之数据(探讨意识的心理学所能支配的仅是这些资料)已证实在各方面均不足以彻底明白精神诸多历程的丰盛与复杂、彰显这些历程的相互联系并进而认出其障碍的决定因素。
8R0ai~ oc0
k;uE$e.N0我们已接受如下假定:精神机制于空间展延,被权宜地放在一起,因应生命的急切需要而发展,只在某一特定时刻与某些状况下才会引起意识的现象——此假定置我们于一有利地位,得以在与诸如物理学等其它任何科学类似的基础上建构心理学。在我们精神分析学与其它诸多科学,问题是一样的:我们必须找出藏身在受检视的对象直接呈现给我们知觉之诸多属性(质素)背后的其它事物,此事物更与我们感觉器官的特殊接受能力无关,且可能更贴近所谓的事物真实状态。我们不奢望能触及该事物真实状态本身,因为显然我们推断出的每一件新事物都仍须被转译成我们知觉的语言,我们要从此中脱身是简直不可能的。而我们这门科学的真正性质与限制就在其中。这就好比我们在物理学中说的:「如果我们能看得够清楚,我们应会发现,看起来是实质固体的东西,乃由如此这般形状与尺寸的粒子所组成,并占据如此这般的相对位置。」同时,我们试着藉助人为的辅助以增进我们诸感觉器官的效率,使之发挥至最可能的范围;不过可预期的是,一切这类努力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真实将永远停留在「知识无法探及」的状态。由科学运作从我们原发感官知觉所发现的成果,主要在于对诸多联系与依存关系的洞识,这些联系与依存关系存在于周遭世界,能设法在我们思考的内部世界中被可靠地复制或表达,且对这些联系与依存关系的认识,让我们得以去「理解」、预见并可能改变内部世界的某件事物。我们精神分析学的程序与此相当类似。我们已发现填补意识现象中诸多空白的技术方法,且我们利用这些方法就如同物理学家利用实验一般。藉此方法我们推论出许多本身是「不可知的」流程,并把这些流程插入我们意识得到的流程中。例如,假使我们说:「在这一点插入一意识不到的记忆。」其意味着:「在这里发生了某事件,我们对该事件完全无法形成一个概念,但如果其已进入我们的意识,便只能用如此这般的方式来加以描述。」心理学空间6TS v Fh6A2KPt

*u_7Z7wl;?AQ0我们做这些推演与添补的正当性,以及这些推演与添补被肯定的程度,当然在每一个别情况下均留待公开批判;无可否认地,要下定论通常是极困难的——此事实常可见诸分析师间的缺乏共识。这应归咎于此问题之新奇——也就是说,仍欠缺训练。不过除此之外,尚有一此课题本身固有的特殊因素;因为在心理学中,不像物理学,我们关心的并非总是那些仅能引起冰冷之科学兴趣的事物。因此,如果一名女性分析师并不充分地确信她自己对阳具的欲望强度,在其诸多患者身上她也不会赋予此因素应有的重视,对此我们并不会很讶异。但是,此类源自于个人内在平衡的差误终究不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某人从旧教科书中看到显微镜的使用,会震惊地发现有诸多额外要求加诸那些利用显微镜观察者的人格,而在当时,其技术仍不成熟——这一切在今日并不是问题。
/rtUu7^/^6M y Q0
J7X l-Qt_*@C0在此我无法着手试图去完整描述精神机制与其诸多活动;精神分析学仍未有时间去等量地研究所有那些功能,在其它障碍之间,我会发现自己受到此一情况的阻滞。因而,我将详细摘要地述明我在首章中的叙述,并以此为满足。心理学空间%M2L:f}$G0i/r
心理学空间2Xd6rw5Hms$u5cK
那么,我们存在的核心乃由隐微的原我所形成,其与周遭世界没有直接的连络,且即使我们自己要去认识它,亦只能透过另一机构的媒介。器质性的诸多本能在此原我内运作,这些本能本身系由两种基本力(爱欲与破坏)以不同比例融合而成,根据它们与诸多器官或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本能彼此会有所区别。这些本能唯一仅有的驱力是趋向满足,在周遭世界中诸多对象的协助下,此满足被预期会来自器官的某些改变。然而,立即且不用心地满足这些本能(如原我的索求),通常会导致与周遭世界的危险冲突,并导致灭绝。原我不懂确保生存的挂念,也不晓得焦虑;或者更正确地说是,原我虽然会产生焦虑的感觉要素,却不会利用这些要素。或许在所假定的原我中诸多精神要素之内与之间的流程(原发流程),与透过我们知性和情绪生活的意识知觉而为我们所熟悉的流程,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同;原发流程也不受逻辑的决定性箝制,逻辑会驳斥其中的某些流程,视其无效并寻求取消这些流程。
m;~'o ] JBN0心理学空间n0hZM+{t
原我与周遭世界隔绝,有属于自己的知觉世界,其异常快速地察觉出在它内部的某些变化,特别是其本能需求张力的摆荡,而这些变化被以在愉悦—不悦之一系列感情而被意识到。诚然,很难说这些知觉是以什么方式并藉助什么感觉末梢器官而发生的。不过,一个既定的事实是:自身知觉——存在感与愉悦…不悦感——以专制的力量支配原我内诸多事件的变迁。原我遵循无情的愉悦法则。但不单只原我如此,似乎其它精神机构的活动也仅能调整缓和而不能废弃愉悦法则;至于何时以及要如何使愉悦法则更有可能被克服,始终是个具最高理论重要性的问题,此问题迄今仍无答案。愉悦法则要求降低(或许根本上要灭绝)诸多本能需求的张力(也就是涅盘),这一考虑导出介乎愉悦法则与两个基本力(即爱欲本能与死亡本能)之间尚未被评估的关系。心理学空间4T(nA6v7_
心理学空间1VK#bi qy Z
精神的另一机构,我们以为知之最深,也最容易从中认清我们自己——一般谓之自我——其自原我的皮质层发展出来,经过被调整来接收与排除刺激,其与周遭世界(现实)成直接的接触。从意识知觉开始,愈来愈大领域与愈来愈深层的原我受到自我的影响,而自我在维持其依赖周遭世界的坚持下,承受其源头无法抹灭的印记(就好像是「德国制」一样)。自我的心理功能主要在于提升自我内【诸多事件】的变迁至一更高的动力学水平(或许是把自由可动的能量转换成束缚能,如此相当于前意识状态);其构造上的功能主要在于把思考的活动插入本能提出的索求与满足此索求的动作之间,此思考活动在审度其目前的方向并评估较早的经验后,藉助实验性的动作,力图计算出所提出的一连串动作之结果。以此方式自我达成结论,到底要执行还是搁置获取满足的尝试,或者可不可能无须将来自本能的索求视为危险的而将之整个地压制(在此我们看到的是现实法则)。正如原我完全以获取愉悦为导向,自我亦受安全的考虑所支配。自我为自己设定自身保存的任务,此任务显然为原我所忽视。它【自我】利用焦虑的诸多感觉作为信号,此信号对威胁其完整性的危险提出警告。因为记忆线索可以如同知觉般变成被意识得到的,特别是透过其与语言残留的联结,此可能性引致混淆,进而导致对现实的误解。自我藉助现实感的设定来保卫自己以对抗此可能性,由于在睡眠状态中盛行的状况之故,现实感在梦中是允许失效的。自我在一个充斥诸多机械力量的世界中寻求自立生活,受到诸多危险的威胁,而威胁首先来自周遭现实;不过威胁它的危险并不单只来自那里。它自己的原我是类似危险的一个来源,而这么说是基于两个不同的理由。首先,过于强劲的本能会以与来自周遭世界过度「刺激」类似的方式伤害自我。前者(过强的本能)并不能摧毁自我,这是真的;不过它能摧毁其独特的动力组织体系并改变自我使之倒退回原我的一部份。其次,经验可能启迪自我:某些本能索求本身并非无法忍受的,其满足会在周遭世界引起危险,以致该类本能索求自身即变成危险。是以自我是在两条战线上奋战:它必须对抗那威胁着要毁灭它的周遭世界以捍卫其生存,它也要对抗作出过度索求的内部世界。自我采取相同的防卫方法来对抗此二者,不过其对抗内部敌人的防御则特别不足。由于在起源上与后一内部敌人是相同的,且由于与之共存并有最亲密的关系,自我要逃脱内部危险有极大困难。这些内部危险持续作为威胁,即使它们可暂时地被压制。
-h.@v&i'xd0心理学空间b7p;u e QDl6K,p
我们已闻知,在童年的初始阶段,其虚弱且不成熟的自我在努力挡开生命于该时期所特有的危险时,是如何受到加诸其上诸多压力的永久伤害。孩童受到父母关注的保护以对抗来自周遭世界威胁着他们的危险;他们付出失去爱的恐惧作为此保障的代价,失去爱会使他们在面对周遭世界的危险时孤立无援。当男孩发现自己身处伊底帕斯情结的处境时,此因素对冲突的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伊底帕斯情结中,对其自恋的威胁盘踞着他,此威胁来自被阉割的危险,并受到始于洪荒的源头之增强。受到当前现实的危险与「记忆中有着种族发生基础的危险」这两种影响力联合运作的驱使,孩童着手试图防卫一—潜抑—一这在当下是有效的,然而当日后性生活的再度活跃对过去已被摒弃之本能索求带来增强时,此防卫在心理学上却终究是不足的。果真如此,由生物学的立场,我们必须说:自我在掌控早先性发展阶段的兴奋这件任务上遭逢挫败,而在此时期自我的不成熟令它无法胜任如此的作为。就是在这种自我发展落后于性原能发展的延迟中,我们见到了精神官能症的基本先决条件;而且我们无可避免要下此结论:假设幼稚的自我免却此一任务——也就是说,如果孩童的性生活被允许自由运行的话,精神官能症便可被避免,就像在许多原始民族发生的那般。可能精神官能性疾患的病因比我们在此所描述的更形复杂;要是这样,我们至少已提出其病因丛的一个基本部份。我们也不应忘记种族发生的影响,此影响在原我内以某种方式用我们尚无法领略的形态表现,且在前述早期阶段,无疑其必定比日后要更强而有力地作用于自我。另一方面,此一体察使我们了解到,此种对性本能抑制的早期尝试(年幼的自我因而决定党同附合其偏爱的周遭世界而反对内部世界),藉由对婴儿性能力的禁制而产生,并不免对个体日后之受文化熏陶产生影响。被从直接满足推离的本能索求被迫进入通往替代满足的新途径,而在这些迂回的过程中,本能索求可能被褪去性的色彩且与其原来本能标的间之联系可能变得较松弛。在此,我们可以预察下述命题:许多被我们文明高度评价的资产,系经由牺牲性并限制性的活动力而获得的。
nON| l!L0\0心理学空间/Ig#c9l!Zq3j
我们必须一再强调此事实,即自我的起源暨其后天养成的特性中最重要者,均受惠于其与真实周遭世界的关系。因而我们准备假定:自我的病理状态,于此状态中其再一次与原我最贴近,乃是奠基于前述与周遭世界关系的中止或松弛,这与我们从临床经验中习得的极为符合——那就是,精神病状态爆发的促成原因,要不是现实已痛苦得令人难以忍受,就是本能已被异常地强化——由于原我与周遭世界对自我所作出的要求彼此对立,前述两种情况必将导致相同的结果。假使自我与现实的脱节能被彻底地完成,精神病状态的问题将会是简单且明了的,但那种情形似乎只极罕见,或者根本不会发生。即使是在诸如幻觉式混乱此类与周遭世界现实离得如此遥远的状态,患者恢复后,仍可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当时在他们精神的某个角落(正如同他们所描述的),潜伏着一个正常人,其就像是超然的目击者,冷眼旁观疾病经过他时的扰攘。我不知道我们可否假定在一般情况之下也是如此,不过我能够报告说,在其它病程较不那么激烈的精神病状态也有同样的情形。我心里想到一个慢性妄想症的个案,其在每次嫉妒的发作后,都会有一梦境向分析师传达其促成原因的正确描绘,不带丝毫妄想。一项有趣的对比因而昭然若揭:虽然我们惯于自精神官能症患者的梦中发现与其清醒时生活相悖之嫉妒,在此精神病状态的个案中,于白天支配此患者的妄想却被他的梦给修正过来了。我们可能会认为在所有这些个案身上发生的是精神之分裂,并视其普遍为真。有两种而不是单一的心态被形成——一种是正常的心态,会考虑现实,而另一种心态在诸本能的影响下,会把自我拉离现实。这两种心态彼此并行存在,而结局端视二者的相对力量而定。设若第二种心态较强或变得较强,精神病状态的必要先决条件便成立。设若其关系逆转,那么此妄想疾病会有表面上的治疗。事实上,它只是撤退到无意识——就如同无数观察教我们相信的,妄想在其明显闯入前,便已成形存在好一段时日。心理学空间Rt6ymE

jtlmr0k5?0有一观点假定于所有的精神病状态均存在一自我的分裂,如果此观点终究并不能应用到更像是精神官能症的其它状态,且最后应用到精神官能症本身上头的话,并无法吸引如此大的注意。我首度确信这点是在恋物症的个案。此异常可算是性错置的一种,如我们熟知的,其系基于患者(这些人几乎全是男性)无法认清女性没有阳具此一事实——这是一个令他极端不能接受的事实,因为这是他本身被阉割之可能的一个明证,他因而否认自己的感官知觉(此感官知觉向他表明女性生殖器中缺少阳具),并很快地抱持相反的信念。然而,此一为其否认的知觉并非停留于全然不具影响力的状态,因为尽管重于一切,他没有勇气宣称确实看到了阳具。他代之以抓住另一件事物——身体的一部份或某一别的对象——并将他不可或缺之阳具的角色指派给它,这通常是某种在他看到女性生殖器当时所实际看到的东西,或是某种能够相称地做为阳具之象征性替代品的东西。至此,将被恋物被建立的这种历程描述为自我的分裂将是不正确的;那是在转移的协助下形成的折衷处置,就好像我们在梦中已熟悉的。不过我们的观察让我们见识更多。被恋物的创造系由于要湮灭被阉割可能性之证据的意图,以期能避免阉割的恐惧。设若女性像其它生物拥有阳具,就没有必要因继续保有某人自己的阳具而战战竞兢。现在我们偶然发现恋物者发展出和非恋物者一样的阉割恐惧并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响应。他们的行为因此正同时表现出两种相反的前提:一方面他们正否认其知觉的事实——即他们在女性生殖器中看不到阳具此一事实;同时另一方面,他们正认清女性没有阳具这个事实,并从中获得正确的结论。这两种心态终其一生均并行地持续着,互不影响,而这可能就是被称做自我的分裂之处。这种情况也让我们能够了解何以恋物症如此经常地仅被部份发展,其并不完全支配对象的选择,而是多多少少留给正常的性行为一些空间;有时候,其确实会隐退而扮演一个适切的角色或被限制成仅为征兆。因此,在恋物者身上,其自我与周遭世界现实之脱离,从未被彻底地完成过。心理学空间 W&e~:rD*g5L z
心理学空间N!]0leJ
关于自我的分裂,必定不可认为恋物症代表例外的个案;它不过是一个对研究这个问题特别合适的主题。让我们回到我们的命题,即在真实世界的优势下,幼稚的自我藉助所谓的潜抑来摆脱掉不受其欢迎的本能索求。现在我们将补强此命题,进一步主张:在此生命的同一阶段,自我经常足以发现自己正处于挡开来自周遭世界而令其感到苦恼的某一索求之地位;并主张:此乃藉助否认使其得知此来自现实的索求之知觉而实现。这一类的否认很常发生且不只发生于恋物者身上;而每当我们要研究它们时,终将发现其乃权宜之计,是自现实脱离的不完整尝试。此否认总是受到自白的补强;两种相反且独立的心态总会出现并造成自我的分裂存在的情境。再一次其结果端视这两种心态中何者能掌握住较大的强度而定。心理学空间L @LS_t S L7H

g(C ](fzV A?i/?0此一自我的分裂之诸多事实,我们方才描述过,并不像他们起初出现时那么新奇,那么陌生。这实际上是精神官能症的一个普遍特性,关于某种特殊的行为,在这些患者的精神生活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心态,彼此相反且彼此独立。然而,在精神官能症的案例中,这些心态的其中之一属于自我,而另一被潜抑的相反心态则属于原我。介于此一案例与另一案例【在前一段所讨论的】两者间之差异基本上是地志学上或结构上的差异,而在个别的情况,其所面对的是这两种可能性中的那一个,并不总是易于判定的。不过,它们都有底下共通的重要特征:不论自我在防卫的努力上作了什么,是否其寻求否认真实周遭世界的一部份或是否其寻求拒绝来自内部世界的本能索求,其成效从来都不会是完整的且是不合适的。其结果总会包含在两种相反的心态中,其中被打败而较弱的一种心态与另一种一样,都会导致精神的并发症。总之,唯一必须指出的是:透过我们意识的知觉,所有这些流程可以为我们所知的,是那么地微乎其微。 心理学空间ZL_J,i2_7N4@Ti

s*^:[8u gs%l0第九章:内在世界 
1OJ;fSQJea0心理学空间Iy$Q`+`7b9K
对于一组复杂的同时事件,除了逐项描述以外,我们并无方法来传达所知;是以产生一情况,即我们所有的陈述,由于片面的简化,一开始便有谬误,而必须延宕到它们能被补充、增强以及因而修正为止。心理学空间 r]!sNv$O`
心理学空间wt6~c U3D r
自我的图像---它在原我与外界之间调停、掌管前者的本能索求以引领其求得满足、由后者获取知觉并用做记忆、采取守势以抗拒来自两方过强的要求(其用意在于自身保存),同时,其所有的定夺皆为一修正的愉悦原则指令所以引导---这幅自我的图像只能适用到第一儿童期的末尾,大约到五岁左右。约在那时产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外在世界的一部份,(至少是部份地)不再被视为客体,反而是藉由认同作用被纳进自我,因而成为内在世界完整的一部份。此一新的精神机构,继续执行至今为止外在世界的人们所实行的功能:它观察自我,给予指令,审判之并以惩罚威胁之,正如其所取代的双亲一般。我们称此机构为超我,并察觉到它以做为我们的良心而发挥功能。显然地,超我经常表现出真实双亲所未曾提供模板的严厉,此外它不只要求自我解释所作所为,同样也要解释其思想与尚未遂行的意图,似乎超我对此有所知悉。这让我们想起,伊底帕斯传说中的英雄也为自己的行径感到有罪,并将自己交付自我惩罚,虽然以我们与以他自己的判断而言,神谕的强制力应已赦免他的罪行。超我事实上是伊底帕斯情结的继承者,而且只在该情结被处理后才会建立起来。因此,其过度的严厉并非遵循一真实的范本,而是对应于用来抵抗依底帕斯情结诱惑的防卫强度。无疑地,某些对此状态的怀疑,乃是哲学家与信仰者所提出的主张的根本原因,即道德感并非藉由教育灌输给人们,或在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获取,而是由一更高的来源植入其中。
Q f z pr}x0
1wd9xqa+[/\0只要自我与超我和谐共事,就不易区分它们的表现;但它们之间的紧张与离异关系令它们清晰可见。良心谴责带来的折磨,正好对应于儿童对丧失爱的恐惧,此恐惧已被道德机构取代。另一方面,如果自我成功地抗拒诱惑,不做超我会反对的事,那么它将感受到自尊的提升与荣誉感的增加,好比是它已取得某些宝贵的收获。超我以此种方式继续为自我扮演外在世界的角色,虽然它已成为内在世界的一部份。在整个后半生里,它代表一个人儿童期的影响力,即双亲所提供的照顾与教育及其对双亲的依赖的影响力---一个在人类被共同的家庭生活大幅延长的儿童期。在此情况下,不只双亲的个人特质被感受到,也包括所有对其自身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事务、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的品味与准则、以及他们出身的种族固有的气质与传统。对一般化与明确划分有偏好的人士或许会说,个体在脱离双亲后所处的外在世界,代表现在的力量;其原我带有遗传的倾向,代表有机的过去;而超我稍后加入它们,最能代表文化的过去。儿童好比是必须在生命早期的几年以迟来经验的方式重复此过去。这些的概括论调不可能放诸四海皆准。这文化所得的某些部份无疑地已在原我留下沈淀;超我的许多贡献会在原我中唤起回音;儿童的新经验,由于是某些原始种族发生经验的重现,有不少会被增强。
V } A"o-_` z,N-v$Aw0心理学空间E)Y`R/p
「你所承继于父祖者,取之以令其成为己之所有。」
;Z:L6sCcGj:p0
KAMi2t3t0是以自我占据了一 种介于原我与外在世界中间的位置;它在自身中统一了现在与过去的影响。在超我的建造中,我们好比是见到了现在如何转变成过去的一个实例……
(Q5P_ M#~']$];e X _0 心理学空间 n(D{v!wE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弗洛依德 黄湘雄 精神分析 李清发 沈政男 史粹奇 詹姆士
123
«1911C《史瑞伯:妄想症案例的精神分析》书摘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A young girl's diary By Cedar Paul, Sigmund Freud 1923»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