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威 :看不見的世代變遷,流動的身份認同
社會變遷的發生往往是悄然無聲的。即使這變遷可能帶來激烈的衝擊,甚至是相當程度地撕裂、重組、改造原本的結構,身置其中的我們雖然被深刻地影響了,但往往無法察覺變遷的發生,只是任由這些變遷改變我們的生活。於是,變遷出現時,我們先感覺到生活本身變得不再如往日一般容易與理所當然,然後是社會出現了新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媒體工作人員開始報導,接著是相關專家的討論和分析以及提出對策,最後才是官方政策的出現。
社會變遷既然如此不容易清楚地捕捉,如何對社會細瑣的現象進行病徵的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進而提出假設性的推論,也許是可能的參與方式。
本文試圖從當今青年性格的特色著手,試著討論這現象背後的社會變遷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青年三個薄弱中的能力
各世代都有不同的處境與問題,然而很不幸地,過去的時代青年的問題 ,如 :「互不信任感」、「自我的紀律」等,仍然出現在現今青年的身上。令人憂慮的是,舊的問題之外,新的問題又相繼出現。以個人的觀點來看,現今青年有三個能力正逐漸衰弱中。
一、愛的能力:
青年人無法體會別人的心情與處境,以致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情,衍生許多暴力、凶殺的悲劇。此點社會學家多有討論,在此就不多贅言。
二、自信的能力:
雖然現今青年不似以前那般木訥、內向,懂得「炫」出自我,不在意旁人的看法。但那是在群體之中才有的表現,若其獨處,或置於陌生的情境中,突然間,他的能力與自信就會消失殆盡。
三、夢想的能力:
過去的時代裡,在某些社運場合中,我們多少會有一些關乎於整個台灣或者全人類的夢想。然而,每當我問青少年,他們的夢想為何,答案卻不外乎:「當明星,唱歌、演電影」、「選讀有出路的科系,找個好工作」。若找更進一步追問下去,人活著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他們大多會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