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标准只治标,心理动因才治本
作者: 心理信息服务中心 / 7329次阅读 时间: 2012年6月30日
来源: 中科院心理所 标签: 青春期 早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4k'}Zy1h5h*Y']9ROmfw0新闻事件:心理学空间(_?hPfp5LYc5^5a

心理学空间@qG9[p%]o$r

  近日,温州乐清育才中学发出的《关于对早恋的界定》公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这份公告用“误学业、害他人,伤身心、易叛逆,既劳累、又伤财,会抑郁、没结果,亲者恨、仇者快”来描述早恋的危害。不仅如此,校方还公布了7条早恋界定标准,比如,“男女同学单独在无人区、角落里、树底下、花丛中等偏僻处谈话”、“在操场上、通道,男女同学并肩散步”、“长期向异性提供金钱、物质诱惑”、“在校园里牵手、挽手、搭肩、拥抱、接吻等肢体亲密接触”、“利用纸条、信件、手机短信、QQ等进行谈情说爱”等。
r B#C?m*h#ck0
(NT*L"Ri4H'{0

'z1wApV_%x0

l%I8J X#|0心理解读:心理学空间5S%L P,q)b pyN

1JoV)r0ZV+U}0  定出“早恋界定标准”无非是想教育孩子们以学业为重,不要因为青春期的冲动而耽误了一生的前途。从这一点来说,学校可谓用心良苦。然而,这么做能不能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呢?事实上,即使中学生真的早恋了,也不能对其一概而论,光是用“标准”限制行为可谓“治标不治本”,也许可以暂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却不能从思想上引导孩子。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才能正中要害、对症下药。

G-Lm-|n#U)aH0心理学空间,`5H4SS#G P

  我国有研究者从中学生早恋心理动因的不同来分类,认为孩子可能出现七种早恋类型:心理学空间$q I1nF H*SQ+{s x6b1p

}!Y2Jt"YFmnS0  第一种叫做“爱慕型”,是指因为爱慕对方的仪表或专长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通常才华横溢、高大帅气的男孩子,或者多才多艺、聪明伶俐、清纯可爱的女孩子都会有很多的“追求者”,在这种“爱慕”基础下建立起的早恋关系更像是“崇拜”,而不是“爱情”。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需要教育孩子全面看待问题,一旦崇拜对象身上的光坏褪去,他们发现对方也有很多缺点的时候,爱慕的感觉也就会慢慢减退。

@L ~%d&`/~I{8}0心理学空间:OxPMo"e`-v\0`

  第二种叫做“补偿型”,是指为了获得感情补偿、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家庭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例如,成绩不好的孩子,有“男女朋友”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虽然成绩不如别人,但是情感上却胜出一筹,这也是一种心理平衡和安慰。对于这样的孩子,找到受挫情绪的来源,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才是根本。

qd#a1L*a!Bz w0

!F0H)Ty`0  第三种叫做“愉悦型”,早恋是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类型是最像爱情的一种早恋形式,而且早恋者更容易“陷得很深”,学校和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情感,慢慢引导,如果一味打压、强行制止,只能让孩子更痛苦。

@ry"_!V m V:b,{iY0心理学空间9Iy^plA i

  第四种叫做“逆反型”,是指“你们不允许我这么做,我就偏要这么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可以想象一下,学校制定“早恋标准”是否也会激起一些逆反心理很强的孩子“偏要对着干”呢?心理学空间luY6eU%eKe w

心理学空间IF |N2^

  还有几种类型也很容易理解:“好奇型”是指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模仿型”是指出于对别人行为的模仿,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影视作品、报刊书籍、社会生活等;“从众型”是指周围的同龄人都这么做,自己也就这么做了。同样地,对待这几种类型也必须在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心理学空间S\Ks#L&}#P,q/k

心理学空间"S4xL;K7ky

  由此看来,要防止早恋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和老师需要理解孩子的情感、了解他们真正的心理诉求,对症下药才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王道。心理学空间({ ko"oV}$K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早恋早恋

TAG: 青春期 早恋
«上海地铁抗议事件点评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从毕业典礼看仪式的作用»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