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驷
一、如何安排时间
1、总的时间安排
精神分析治疗可以是短程的,也可以是长程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就传统而言,短程治疗(一般为聚焦于某一或某几个主要问题的治疗)多在25±5小时之间,而长程治疗则在30小时以上,一般为200小时左右。但在当今工作、生活节奏都明显加快的社会,50次、100次左右的治疗,也成为常见现象。究竟是采取短程治疗还是长程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就病人而言,病人的病程的长短、内心冲突的多少和强度、阻抗的强弱、病人求治的动机、经济条件以及病人实际有多少时间用于治疗等等;就治疗师而言,治疗者本人的学术流派的取向、治疗的技术、治疗的风格、治疗者同时接诊病人的多少、治疗者实际有多少时间用于精神分析治疗等等。固然医患双方的多种因素都对疗程的长短有影响,但最终决定疗程长短的,主要是视病人的病情而定。
病人常在介绍了自己的病情后询问治疗师,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治疗好自己的病?在没有全面了解病情之前回答病人诸如此类的问题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病人已经问到了这样的问题,可以尝试回答:“目前还很难回答您的问题,不过,至少要做20-30次治疗的准备”,然后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病人对20-30次的治疗也感到太长,常提示病人并无真正治疗动机或因实际条件不成熟(如工作性质决定了病人做不到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来接受治疗)而不适合做精神分析治疗。
2、每周的时间安排
精神分析治疗每周的时间安排有很大差异,从每周1次至5次不等,一般而言,长程治疗每周需安排2-5次的治疗,而短程治疗每周只安排1次治疗;长程治疗的初期和治疗期间,每周治疗的频度要相对高一些,且频率固定。进入近结束阶段,治疗的频度可以视情况适当逐渐减少,如每2周1次,甚或持续几次的每月1次。
3、每次的时间安排
精神分析治疗每次的时间一般为1个小时(即所谓的一个“session”),其中约50分钟的时间用于和病人会谈,约10分钟的时间为治疗者回顾、记录、整理以及总结本次治疗的时间,也包括治疗师利用此简短期间稍事休息,处理个人事物,以便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接诊下一位病人。这种时间的安排是基于大多数治疗者的经验,既考虑到了病人对治疗的承受力和/或耐受力,也兼顾了治疗师本人对治疗的承受力和/或耐受力(精神分析治疗往往对病人和治疗师都是个痛苦的过程),同时也便于计时收费。这种每次1小时的安排似乎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治疗者可以根据自己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设定适合自己情况的每次治疗的具体时间,如45分钟或90分钟。但不论一次具体治疗的时间有多长,都应做到一经设定,就必须遵守,绝不能这次是45分钟,下次却是50分钟或90分钟。同时也应注意在两次治疗之间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因为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总会因某种原因导致对某一病人的治疗时间适当延长,有了10分钟的缓冲余地,就不至于影响到下一位病人治疗的准时开始。
4、怎样掌握时间
移情;也常见在治疗室的醒目位置放置时钟的做法,好处是治疗师和病人都能看见时钟和便于掌握时间;坏处是,这样往往会影响治疗的“自然进程”。病人还会从治疗师的反应中敏感地认识到治疗师对何种内容感兴趣或不感兴趣,从而调整自己叙述的内容,不利于病人的充分自由联想;设置定时闹钟同样是不可取的办法。这会使治疗变成机械性的非自然性的某种僵化的形式,同样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治疗师应通过实践,逐步训练出掌握和驾驭时间的本领,就像一个优秀的教师,不用手表也能在下课铃响之时正好讲完要讲授的内容。需要提醒的是,治疗师也要经常注意候诊室与治疗师的挂钟的时间是否与标准的时间一致。有时这样的细节也会成为病人对治疗师产生负移情的原因,而治疗师却浑然不知。
要做到每次治疗都能在会谈约50分钟时结束会谈,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借助放置较为隐蔽的时钟或手表是必要的,但治疗师不能在治疗过程中频繁看钟表。这样做会使病人感到治疗师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在应付或故意消磨时间,从而导致病人对治疗师产生不利于治疗的负性5、每次时间是否固定
焦虑,初步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再如,在一次治疗即将结束时,恰值病人谈到了与病情有关的重要事情或治疗师与病人正在与病人进行关键问题的讨论,此时,治疗者即不宜拘泥于时间的限制而强行终止本次的治疗。同样,当治疗陷入难堪的窘境时,或治疗师自己处于迷惑之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时,以委婉的方式适当提前几分钟结束本次治疗也许就是一种最为明智的选择。但治疗师应避免频繁提前或推迟结束治疗,因为这同样会导致不利于治疗的移情反应出现。最重要的是,治疗师应该不断地自我反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治疗提前或推迟结束?是正常的治疗过程还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究竟是来自于病人还是来自于治疗师本人?
如上所述,精神分析治疗每次的时间一般为1个小时,其中约50分钟的时间用于和病人会谈,约10分钟的时间用作其它事宜,但这种时间的分配并非机械性地一成不变。治疗者应能根据病情和治疗的实际需要,适当地缩短或适当延长某次的会谈时间。如在初始晤谈期间,病人常有将自己的问题或苦恼尽情地向治疗师倾诉以减轻长期积压于心头压力和希望治疗师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病情的倾向,而治疗师也有尽快了解病人的主要病情、初步做出精神动力学的诊断以及尽快决定该病人是否适合精神分析治疗接受治疗的需要,因此,在此阶段适当地延长会晤时间是必要的,这样做也有利于减轻病人的二、治疗过程中与时间有关的特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