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置与凝缩机制在诸种无意识形式中的研究
作者: 李霞 / 26067次阅读 时间: 2012年7月21日
来源: cpsac.org.cn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第三章 症状的结构
kg)^2^ ~4x0心理学空间;d9bGV&`A
一 精神分析对于症状的基本论述 心理学空间+pzY!`.mNp
心理学空间nBU%hNy.R5BO;o~'Ey
(一)弗洛伊德对症状的论述心理学空间 w9dlv!j uZHFfK
心理学空间 z@%p7sr
症状实际上是指某种精神上的病理过程表现,它对于整个生命活动是有害的或至少是无益的,患者常常感到症状可恶又深以为苦1。弗洛伊德认为症状是一种已经废止的本能满足的标记和替代物;当自我在超我的命令下拒绝与它我产生的本能贯注建立联系时,压抑便产生,症状是压抑过程的一种结果。尽管有压抑,但本能冲动经过必要的移置仍然找到了某种替代,当这种冲动的替代实施时,不会有快感,反而具有某种强迫的性质。症状的存在对能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耗,症状也可以满足超我的道德要求,或者拒绝外部世界提出的某种要求。在强迫性神经症和妄想狂中,症状所依托的形式变得对自我非常有价值,自我因为症状而获得了自恋的满足。通过使他感到他比其他人好,比如因为他特别爱清洁或者特别认真,强迫性神经症患者感受到了自身的优越;妄想狂患者的妄想建构给其敏锐的知觉力量和想像力量提供了一个他不可能轻易在其他地方找到的领域。在给患者做分析的时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发现患者被压抑的冲动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替代症状及它们是怎么建构起来的,动机在哪里。
M)R5K*JN`I&r|0心理学空间o U+zS-D `.|
1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286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北京
0bc$Y3\~3AFH0
A2fR+W2D.a ~0心理学空间{4Le\f9O1t
(二)拉康对症状的论述心理学空间W3Pnhq

/L E ?vw0拉康说症状是隐喻,在器官或功能的水平上,它们象征着一个无意识能指。症状和被压抑的思想之间所维持的关系总是属于言语上的序列——一个能指被安置在另一个能指的位置上。“症状是真实性的回返,它仅仅能在能指的序列上才能被理解,能指仅仅在它与另一个能指的关系中才具有意义1。”“症状是一个被压抑的所指的能指,是一个书写在肌肉之上的象征符号,它具有语言的性质2。”心理学空间/e v0v} W}7O

6v9}WXa0拉康赋予症状以隐喻的价值,是因为症状对患者和分析师来说都是神秘的并没有使显现的和潜在的词项替代关系变得清晰,在自由联想允许了被遗忘关系的重建之后,症状就会立刻消失。拉康用以解释隐喻的例证是弗洛伊德的一个病例。女患者的腰骶部痛疼,在自由联想中,她停止在词kreuz3上并说十字架表示着她的痛苦。事实上kreuz同样意味着骶骨,弗洛伊德让她注意到,词kreuz也同样用于指示道德的痛苦,这一解释立刻让症状消失。此症状是在如下意义上源于隐喻机制的:在骶骨上的生理痛苦替代了道德的痛苦。这一替代应归功于德语kreuz所具有的双重意思。因此,该症状是以联合着属于身体性存在序列的能指和属于精神性存在序列的能指的象征符号关系为基础的。它表达了从一个能指到另一个能指(骶骨)的所指(道德痛苦是一个十字架)的关系,通过这一关系第一个能指掉到了下面。F(腰骶部痛/十字架)≌十字架(+)道德痛苦。心理学空间K-?4s`2aP

U K$oa3f*tTe0拉康在后期把作为无意识的构成物被分析、作为可以解读的隐喻的症状演变成向自身得以自身根据的、作为不可言说的填补的症候4。它用症候这个词概念化了被追到彻底的解释尽头的症状的不可解释的核心部分。即,在拉康后期把症侯看成是症状的核心,也就是患者的个人标记。
Dd1ocsrFh0心理学空间k D?I F WtJ
 
x0kh D} nD#qM01 《著作》拉康,法文版,234页,参见霍大同教授在《精神分析笔记》上的中文翻译
N/c ~S@a C X*SK$u0
)W-V5c!HNM4b:bt02同上,280页
:n,bBM3p:K0
|S*li]J\03 德语,十字架、骶骨心理学空间0}{fF6f/g s^

W[)y*yL0Z04 《拉康—镜像阶段》,福原泰平著,王小峰、李濯凡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248页心理学空间,A{u8K xG*L
心理学空间 G W f+|[:i^+n
心理学空间NU^$VN-}5_{ T
心理学空间3[ ^6m+r"x2ry
心理学空间 c4g&Bj8W\/i+S
二 一例恐惧症的症状分析
$k)Fk5F7aM a/u0
U#nweg)R4D)F*^ C5r0
y*@yWG0(一) 小汉斯的基本情况
.wFU0i7i0心理学空间9el W6T.@#Jk
小汉斯是弗洛伊德间接治疗过的一个患有恐惧症的五岁男孩,他的分析师是他的父亲。小汉斯三岁半时,妹妹汉娜出生,他和母亲分床而睡。妹妹的出生、与母亲分床是对汉斯有重要影响的精神事件。分床后他失去了与母亲在一起的更多的机会。作为一个孩子,他始终不愿意与他的重要客体1母亲割舍依恋关系。他渴望母亲的爱抚。当他来到母亲的身边或床上时,他的父亲总是大吼,给他一种恐吓。这种恐吓对于他想和母亲在一起的欲望是一种阉割,使他产生了失去母亲爱抚的焦虑。他四岁三个月到六个月间在Gmunden度假时就表现出对妈妈会离开他的忧虑:假如我要没有妈妈了或者假如你要离开了,诸如此类的话。在他四岁九个月时,做了一个焦虑的梦。在梦中他妈妈离他而去,他哭着醒来。之后恐惧症爆发了。心理学空间x f(rM]C}J
心理学空间:Y(O5A*uM9^
小汉斯恐惧症症状表现:四岁零九个月时突然怕上街,说街上的马会咬他,又说马会跑到房间里;在街上看到马会非常紧张,怕对面院子里的马从门口离开、移动;后来怕所有的大动物,又害怕带口套的马;看到黑色的东西会恶心,如黑色的裤子、皮革、马、猪肝和肉丸;接着不再害怕拉空车的马,害怕拉公共马车2的马,搬运家具的马,运煤的马,害怕那些又大又重的马;害怕坐着或躺在大的澡盆里洗澡,害怕抽水马桶冲洗时发出很大的声音;害怕自己会戏弄马,害怕昂着头的马和跳跃的马。心理学空间 K N*~H4q,s9G
心理学空间ej0ff6D s^

/FEWPC']P*b1m0心理学空间h!Md8]k7~K n@b.G
(二)恐惧症发展历程分析
^|vM mb5o0
Xy0D7K ]$J1wnOqb0儿童在三岁到五岁之间会体验到俄底普斯情结,即男孩子体验到对父亲的愤恨和对母亲的爱恋,女孩子体验到对母亲的愤恨和对父亲的爱恋。儿童因爱恋其双亲中的异性而产生的恐惧不论其对象是何物都是对阉割的恐惧3。当男孩子对母亲的爱恋受到父亲的干涉时,他们会非常焦虑,为了减少焦虑,这时压抑产生了。压抑阻断了孩子对母亲的爱恋和对父亲的不满。当这种被压抑的欲望与现实中的某物通过凝缩和移置建立起某种联系时,那么这种现实中的某物的再现就等同于压抑之物的回复,孩子会再次面对自己欲望的煎熬,这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了,于是恐惧症产生了;随着生活中的变迁,这种与压抑观念相联结的现实中的某物也会随之变化,所以这种恐惧症在结构上与转化性癔症类似。心理学空间E O2M6IF"c]Pjs0s
心理学空间0T*l aY-r3e
汉斯的恐惧成为神经症的只有一个核心事实:用一匹马代替了他的父亲。正是这种移置才有把对马的恐惧称为恐惧症的可能,正是这种移置构成了可供选择的机会,使矛盾心理引发的冲突得到表面上的解决。这种移置作用是在“小汉斯”年龄很小的时候形成或受到促进的。汉斯的父亲是第一个给汉斯扮演马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经常骑在父亲的身上,在房间里到处走。大一点的时候,有一次汉斯看到父亲在洗澡,他说:你好白,像一匹白马。这句话漏露出汉斯无意识中的观念,父亲是他心目中的一匹白马。在这里我们看到汉斯用一匹马代替他父亲的证据。在小汉斯那么小的时候还没认识到人类同动物的严格区分。在他的眼里,大人和大动物一样是他既恐惧又敬佩的对象,而父母也警告他要防备这些动物,因为它们会变得很危险。所以在汉斯的无意识领域用一匹马代替他的父亲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心理学空间$__#E0`#R5eTX!D

k'@ etQ^7Z%m0下面来具体分析他的欲望怎样在无意识机制的运作下演变成恐惧症状的。
&d5A%e~fV*M:_0
5k M G0VpFT0不敢上街,怕马咬他,害怕马离开、移动 汉斯第二次去Gmunden度假时,他的父亲经常因为生意要返回维也纳,而且这时汉斯的母亲会把汉斯带到自己的床上睡觉。父亲的这种间断离开给他带来了一种印象:父亲离开他就可以和母亲在一起。同时,在Gmunden他目睹了一个离开的场景:当邻居的小女孩Lizzi要离开的时候,她父亲对她说“不要把手指放在马前面,不然它会咬你”。通过空间邻近的关系发生了移置,即一个人离开等于马会咬人。由于父亲的离开给他带来了好处,他无意识中希望父亲离开。但这个欲望因为父亲也是他爱的对象而受到压抑,所以就以马会咬人的掩饰形式出现。怕马会咬人就是怕父亲离开的欲望,父亲又是马,马的离开等同于父亲的离开,所以他害怕马离开,害怕马移动。
ft*A"L5^`"MQX/?9n)U0心理学空间%hLR^6^._~e8^.M^l
怕黑色的东西,怕马桶冲洗时发出的响声,怕负苛重的马,怕马摔到 汉娜的出生无疑带给汉斯很大的伤害。一方面他怀疑鹳带来汉娜的谎话,面对父亲的一次次地“欺骗”,加重了他对父亲的敌意。另一方面他要忍受母爱份量的减少。从后来汉斯对汉娜未出生就和他们一起到Gmunden旅行的坚持中,我们看到汉斯用自己的知识洞悉了一个事实:汉娜是母亲生育的,不是鹳带来的。他显然注意到母亲的肚子明显变小后,汉娜就出生了。在考虑汉娜出生的过程中,汉斯用自己仅有的知识模糊地感觉到了孩子的出生正如一个大便的排出。比如有一次他喊大便为lumfy,这种命名采取了他婶婶称呼自己孩子的方式4。还有一次,他父亲问当他坐在马桶上大便时是不是想正在生孩子,他说是,甚至在街上大便时也这样想。他不喜欢带走了一部分母爱的汉娜,所以他也不喜欢类似于汉娜的大便。他说大便是黑色的,所以他见到黑色衬裤,黑色皮革,黑马,猪肝和肉丸,凡是能让他想到大便的东西,他就会恶心,就会吐,甚至会把自己摔倒在地上。大便让他想到了母亲的生产,另一个孩子会到来的可能性让他恐惧。此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害怕抽水马桶冲洗时发出的声音,因为只有大便后冲洗马桶的声音才特别大。他之所以害怕这个声音同样意味着他害怕母亲的再度生产。随着事情的进展,我们看到汉斯认为公共马车、搬运马车和运煤马车都是鹳鸟装小孩用的盒子,并且在无意识中把负荷重的马当成了怀孕的母亲,把摔倒看作是生孩子,这里又有了一个新的移置。汉斯怕负荷重的马摔倒也就是怕母亲再生一个孩子;同时这也是对父亲敌意欲望的重演,马的摔倒也代表着父亲的摔倒。因为在Gmunden和同伴玩扮马的游戏时,扮马的Fritzl因为跑得快脚撞在石头上流血了。父亲问当Fritzl摔倒时,你想到了什么时,他说他想到的是父亲应该撞在石头上摔倒,这样自己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了。
w\"`v(T!Bd(W0
ArZQwS0害怕坐着或躺在大澡盆里洗澡 当要求他坐着或躺在大澡盆里洗澡时,他就会尖叫,他一定要跪着或站着或在小澡盆里洗。他的理由是怕母亲放手自己会倒在里面。他也表示过在母亲给汉娜洗澡时他希望母亲放手,这样汉娜就倒在里面了。这是典型的手足情结5,是对夺去一部分母爱的汉娜的敌意表现。这个恐惧也产生于无意识的移置机制,在这个症状的背后暗藏的是希望妹妹在洗澡的时候死掉的欲望。
6fe;f7Y.W'B k1z0
!^3b J1hIlx i2Vq0怕马昂着头,怕马跳跃,怕自己戏弄马 根据汉斯父亲的分析,我们知道汉斯怕昂着头的马,是怕生气的父亲。他把昂着头的马描述为骄傲的马。因为他和母亲在一起时,他的父亲总是很生气,并大喊大叫。这在他的关于两个长颈鹿的幻想6中也有明显地象征:当他拥有那个扁长颈鹿时,大长颈鹿就不停地叫。他也怕跳跃的马,他把跳跃的马当成了骄傲的马。比如,有一次他问父亲为什么马在跳跃,父亲说因为它们很高兴它们是小马。在这之后,汉斯明白跳跃的马不是骄傲的马,所以不是生气的父亲,于是他不再怕跳跃的马了,而是说“看它们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它们是小马”,然后他自己也喜欢跳跃,他把自己认同为小马了。
:t5h)pz R(`+cY A0心理学空间J5}:aV2KL Jp
弗洛伊德一直坚持根据压抑之物的回复可以解释症状7。通过对无意识的重要机制凝缩和移置的“翻译”,我们解开了汉斯恐惧症能指序列后的所指。心理学空间f@ sca'XX
心理学空间,Rm v:VJe
 心理学空间9AC&}m;?#u H2N
1客体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家梅兰尼?克莱茵,她认为“从生命的开始,冲动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参见《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关系》,(美)Michael St?Clair著,贾晓明,苏晓波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第1版,47页心理学空间a9r`h H Le#}/B

M-F.[#zNV:_02 一种专门拉客人的马车心理学空间v%VP g L1w'Nu,`)]

d8_([6x\zR03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新编》67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北京
$l@fD OKLR`0
#]"X#b,E@"gdY04 Sigmund Freud ,Analysis of a Phobia in a Five-Years-Old Boy, The Hogarth Press Ltd,London,1955:P66。
`Dx#jR"b0心理学空间+QtaQ/b1x{2cd4GQ
5 手足情结(complexes fratricidal),是处在俄底普斯情结前的一个准备阶段,指姐姐或哥哥对夺走部分母爱的弟弟或妹妹的一种憎恨感情。参见《精神分析笔记》,“阿苏女士及卢梭先生成都讲学专辑”,2003年第五卷第四期73页心理学空间:H1kA:j,k#Y

M l _9W:pp#^&U06 Sigmund Freud ,Analysis of a Phobia in a Five-Years-Old Boy, The Hogarth Press Ltd,London,1955,p37。心理学空间U){X?#[*t
心理学空间d![ _LYq|:d8x*a2v
7 J.Laplanche and J-B. Pontalis,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W·W·Norton & Company Ltd .1973:p398
3@ zm o7c+u?0
H`B+Q.J+a"mD0
;sE ?4K$B qz0
u)@V1}:^u:BP0
_5]o d6`S#HVP'[J0
#p$v+c)B {W7A:e0
~'^N?4@"v*|$GH0
U*JKC M$f!a\'t_0心理学空间|-D#bs5K

*_| wl(II0三 一例癔症的症状分析心理学空间Coo1T(E9pJQ

u6c$]0z%R0
i+w`1L}t0
`4Bl7tbu#C0(一) 个案介绍
z9lik$Yr4[l0心理学空间k@[DY:Y
杜拉有一位大她一岁半的哥哥。父亲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大企业家,结婚前得过梅毒,结婚后生过几次大病,他很喜爱杜拉,称杜拉是他的希望。母亲是一个“没教养的女人”,有“家庭主妇精神病”的征候,她不能体谅儿女们的生活情趣,一天到晚忙于料理家务,使家里“干净得几乎到了使人不能使用或享受的地步”。杜拉的一个姑母也有明显的神经症症状,但还没有发展到歇斯底里的程度。她的一个伯父是患有焦虑性神经症的单身汉。如图6所示,从整个文本中我们发现杜拉的父亲、伯父、姑母都一定的神经质遗传倾向,她母亲也有一点神经质。弗洛伊德认为杜拉的歇斯底里带有重要的遗传因素。
f g8\j ExB0心理学空间f.i$p y)kH2m
心理学空间8VPm+`7z!`1~ A

^,i5e\!Bp,b`0
!CN#Z x&TXp0
9X:Sk%r2C$`?0图6心理学空间+Te9kj dw3E8z

XAi2z5mA0(虚线表示文中未出现的人物)
kGnV6o,z0d0心理学空间+ofzS&qx
心理学空间!Sg\[#i_7Q ~X9n
心理学空间c4z8z*A O PF
(二)歇斯底里的症状分析心理学空间VAm_!T5pu2W
心理学空间UQGy!P!o7jZ\0S/e
每一种歇斯底里的症状都牵涉到两方面——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如果缺乏某种配合性的身体因素,它就不能产生。另外,如果这些身体器官的某种过程不含有某种心理上的意义,它就不能重复发生。歇斯底里身体症状是神经症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们常常是从本来属于意识层面的幻想所伴随的性感受衍生而来,其产生和演变过程可以一直追溯到童年时代的性冲动。
vi.N-lQS.s0
0T `@)L[$SS0杜拉18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弗洛伊德那儿做精神分析的治疗,但长久以来她一直是个问题女孩。她幼小的时候是一个“吮吸大拇指者”,在七八岁以后有一段尿床的时期1。八岁出现慢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失声症状。十二岁时有偏头痛和神经性咳嗽,十四岁受到K先生性诱惑的震惊,十六岁K先生向她求欢遭到拒绝,从此自己也受了伤害。十七岁得了盲肠炎,之后跛脚,不能正常走路,十八岁时情绪不好,态度恶劣,有时晕厥。在这里,本文主要分析几组严重症状。
)eut k&ID!b0心理学空间 k {|vPxI/p{
慢性呼吸困难 杜拉八岁时出现慢性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时情况非常严重。弗洛伊德在分析的零零碎碎的资料中找到了症状出现的内在原因。首先是身体上的原因,第一次发作是在一个短程登山旅行之后,运动的疲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的现象。其次,在心理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歇斯底里和焦虑神经症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心悸只不过是性交行为的插曲。杜拉的呼吸困难或神经性气喘与她曾偷听到父母的性行为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这样说是有充分的理由:①杜拉的卧室紧挨着她父母的卧室;②从杜拉的尿床、白带增多及玩弄小荷包的象征性动作中推测杜拉有手淫行为;③有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后由手淫引起的尿床的习惯不再继续,呼吸困难成了手淫的替代品;④杜拉发病的时候正是她父亲身体好转后第一次外出。夜里偷听到父母亲做爱时呼吸急促的声音,她想象这种神秘声音背后的性行为的同时产生的兴奋使她从手淫转向了病态的焦虑,这种焦虑就以父亲做爱时的呼吸特征表现出来,这里由于这种邻近关系发生了移置。她父亲外出时,她对父亲的热爱使得她盼望他快点回来,她借着登山疲劳后气喘发作的方式来重温那种性行为的印象。
w9w [ali4r4q {"Y}/ov0
K]Di)hJw0神经性咳嗽、嘶哑和失声 杜拉大约在十二岁的时候出现神经性咳嗽,这种咳嗽开始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却一直没治好。这种症状发作的次数不确定,发作时间大约持续三到五个星期,在十五六岁后症状最严重的时候常导致嗓子嘶哑甚至失声。从弗洛伊德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杜拉这些症状无意识地表达了她的欲望,在这些症状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其运作的机理。首先她的神经性咳嗽凝缩了她对父亲的爱恋。我们知道因为她父亲的聪明才智她一向偏向她的父亲,鄙视她的母亲,而她的父亲也以她为自己的希望,生病的时候只肯让杜拉护理较轻的工作。杜拉对父亲的爱甚至允许她为父亲创造与K女士约会的机会。在分析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最初的几年,杜拉并没有强烈地反对其父亲与K女士的交往。因为杜拉的父亲得了肺结核,她通过对父亲咳嗽现象的仿同表达对父亲的同情和爱。心理学空间4{+|g}H:m%GG

#WI%\8qPnrO0其次,她的神经性咳嗽还凝缩了她对父亲与K女士性事的厌恶,而这种最初的厌恶则来自一种感觉的移置,一种从身体下部的感觉移到身体上部的感觉。杜拉对K女士有着同性的爱,弗洛伊德认为她对K女士的同性爱恋是疾病的重要根源。这种同性的爱恋起源于她们两人曾亲密地住过几年,那段时期她们无所不谈,K女士给了杜拉性知识的启蒙,而她成了K女士的密友和婚姻生活中的顾问。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杜拉曾未说过K女士半句生气的话,她总是以一种爱人的口气赞扬她“可爱的白晰胴体”,尽管意识中杜拉明白她是自己不幸生活的来源。所以,当杜拉注意到父亲与K女士的恋爱关系时,由于她对父亲及K女士的爱,她像母亲一样照顾K家的孩子,甚至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当作父亲与K女士交往的交换条件与K先生谈起了恋爱。可是杜拉十六岁时K先生的湖边求欢及之后他们的反应彻底改变了一切,杜拉受到了深深地伤害:K女士的背叛、K先生的侮辱和诋毁及父亲的不信任。之后,她不再同意父亲与K女士的交往。她头脑中不断浮现出二人在一起的情景,她不断地说“我不能想别的”。她在意识上不能忍受二人在一起的情景,在无意识中就用躯体症状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在她早熟的性知识中,她认为父亲的身体情况不能与K女士正常性交,他们只能通过吮吸性器官来满足性的欲望。她厌恶他们在一起,厌恶这种性欲满足方式。这种厌恶的经验最初来自K先生在她十四岁时对她突袭的吻,杜拉在那一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厌恶感,因为K先生的那一突然的拥抱,她不仅感觉到了唇上的吻,而且还感受到了他下身勃起的压力。这种感觉使她难受,于是受到压抑,从而移置成一种喉咙上的压迫感。这种厌恶这种压迫感就通过咳嗽表达出来,在咳嗽的同时她把自己当成了与父亲口交的K女士。当弗洛伊德这样解释的时候,杜拉咳嗽的症状消失了。心理学空间 j!m ~s%f8k`
心理学空间~9U"L JwB1}S}*h
在几年的进展中,一个症状可改变它的主要意义。当她渐渐爱上K先生时,她的嘶哑、失声表达了她对K先生的爱,这也是一种凝缩。因为她的这种症状最初的出现或消失与K先生的是否在场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杜拉的失声可做如下的解释:当她所爱的人离开的时候,她放弃说话的方式;因为在她看来,既然她不能同他谈话,言语也就丧失了它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写字却获得了重要地位,因为它是与那个不在身边的人进行联系的唯一途径。并且与他妻子的行为2做比较有下列意思:“如果我是他妻子,我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爱他;他离开时我因思念而生病,他回来时我会因高兴而好转。”杜拉结束分析一年半后又回访弗洛伊德时报告说又失声了六个星期,这次依然与K先生有关,因为有一次她在路上看到K先生发生了车祸,失声表示着她对K先生的担心,在她知道他没有受到什么伤害时症状消失。心理学空间(L}Huc+ktV x
心理学空间A\ t z.a/~2A
盲肠炎、胃痛和跛脚 杜拉十七岁在维也纳与伯父和堂姐妹住一起时发烧得了盲肠炎。她得盲肠炎之前,她叔父的儿子得了盲肠炎病危没有来维也纳拜访弥留的姑母。当时她正呆在家里,得知这个消息后便查看了百科全书找这种病的资料,弗洛伊德推测此时她从百科全书上看到一些性方面的知识3,尤其是关于怀孕和妊娠的知识。最初的发烧可能确实由于一种病菌引起的,可是杜拉的无意识却抓住任何一个可利用的机会来表达自己。杜拉的盲肠炎、跛脚就是移置了她在百科全书中看到的疾病,一是来惩罚自己偷偷阅读了不该阅读的部分,二是来修正自己当时在湖边对K先生的拒绝。杜拉不止一次地表明K先生是爱自己的,K先生利用一切机会给杜拉送花和其他礼物,甚至为了杜拉答应与妻子离婚,杜拉也想自己非K先生不嫁,希望K先生等她两年。然而,湖边的遭遇把一切都改变了。杜拉现在后悔了自己当时的行为,因为K先生的那句 “你知道我从我太太那里并不能得到什么”的话还没说完,杜拉就给了他一个耳光。杜拉没有立刻向父母汇报这个事件,而是等K先生的其他说法,而K先生似乎也表明了要亲自向杜拉道歉的意思。两周后,杜拉向父母控诉这件事目的是想让K先生向其父母证实对杜拉的爱,但结果相反,K先生不但没有向杜拉的父母表达对杜拉的感情,反而侮辱了杜拉。于是杜拉后悔了自己的湖边行为,认为是自己破坏了这份爱情。于在无意识中她通过盲肠炎(腹痛)来实现她的怀孕幻想,她想象着自己经历湖边一事九个月后,她的确怀了小孩,她在湖边失足(跛脚)了,她并没有拒绝K先生,她依然爱着K先生。心理学空间"Y}5G Kd
心理学空间Oc hU/YHQ;B
毫无疑问,癔症与女性之间具有一种强烈的亲和力,就像强迫性神经症对男性具有特别强烈的亲和力一样,所以作为焦虑的决定因素之一,爱的失去在癔症中所起的作用,很可能和阉割的威胁在恐怖症中以及对超我的恐惧在强迫性神经症中所起的作用完全相同4。
Gu ?6K xi*b)}6\0心理学空间%Taa6R4o}@L
心理学空间K,Z]|/t f9MWa
1 正常的孩子在七八岁以前尿床
0~,j5]4P P0
oiP)`)V _-XQ02 他的妻子在他旅行时身体健康,而在他回家后突然生病
? d.LM@;X%rP0
~;eQ0q2b@ J03 在分析中,杜拉承认她的一部分性知识来自百科全书
5P.^ [+K5^!c id0
n` ^$Pd/b04 弗洛伊德文集第六卷,206页,长春出版社,2004年心理学空间^#nxm Go0eJf

e.?)jt&v5F0
_$s.S{~;}7t$s0
ablp(|J gh0心理学空间3DI!i hO;n mf4S
心理学空间1X h%yC&]7rP

A"Y+{"} xc0
X*f;_&C(W0四 一例强迫症的症状分析心理学空间j jT-_1?sb
心理学空间9g#]\'L2\_"~

S$J@-b0JHu0心理学空间(_F%^ I'F Y&n:d
(一)“鼠人”的生活史
;{~Z3X"`5Um2da0H0
:|EFt6C,\0在“鼠人”大约三岁的时候,他因做了一件调皮的事情被他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他对父亲的责打非常愤怒,就用他幼儿的语言吼他的父亲:“你这个电灯!你这个毛巾!你这个盘子!”等等。在“鼠人”大约四岁半的时候,有一天在家庭女教师的允许下钻进了她的裙子,“鼠人”触摸了使他深感好奇的女性下身。此后,他有一个强烈的使他倍受折磨的看女性身体的好奇心,他会在浴室里等待女家庭教师脱掉衣服,并且伴随女教师进入水中而产生强烈的兴奋。在“鼠人”快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用玩具枪击中了他弟弟的额头。他十二岁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小女孩,但那个女孩子对他没多大兴趣。十四岁的时候,感到受了“生活中的第一次重大打击1”。他二十岁的时候,他的恋人拒绝了他的第一次求婚,二十一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因为当时没在父亲的身边而感到非常内疚。二十三岁婶母去世时,他的强迫观念开始严重地折磨他的生活,以至于使他不能够正常工作。在他二十九岁的时候出现“老鼠惩罚”2的强迫性恐惧。心理学空间:`am |9Fc u9d
心理学空间9rY [6KJ$v2|*y'P
心理学空间+aspC8w.w(a

/i:L!p EiO J n^1|(DX0(二)强迫症症状分析心理学空间,y"E*E/g%S%~Dm

)j ]-^6XT+jD0xK0“鼠人”所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对某事可能发生在他非常喜爱的父亲和恋人身上的恐惧,除此之外,还有他意识到的难以抑制的冲动,比如让自己跳下山。
9d*],~G)} Y0
(u5E!G-X U0从“鼠人”的生活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六岁的时候有一个看他喜欢的女性裸体的愿望,这个愿望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地重现。伴随着这一愿望他有“一个异乎寻常的感觉,如果我考虑这些事情的话,好像某事必须发生似的并且我必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阻止它”3,这种必须发生的事情就可能是“例如,我父亲可能会死亡。”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与强迫性愿望紧密相联结的是强迫性恐惧:每当他有这类愿望的时候,他就禁不住害怕,害怕受到惩罚,担心可怕的事情要降临到他所爱的人身上。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推测出“鼠人”的无意识逻辑表达式:“如果我有看女人裸体的愿望,那么我的父亲将会死去。”4在分析中,弗洛伊德认为在“鼠人”三岁的时候,他做了一些与手淫有关的不当行为,并且因此受到了父亲的严厉惩罚。这一惩罚使他终止了手淫行为,同时也留下了对父亲的根深蒂固的怨恨5,并把父亲永久地看作是自己性享乐的干涉者,这也正是“鼠人”的强迫症的根源所在。心理学空间^4|[ Qb"lG;t
心理学空间D%W,G9c V
十二岁时,“鼠人”喜欢上了一个朋友的姊妹,可这个小女孩子对他没多大的兴趣。在这个时候,他的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如果有一些不幸降临在我头上,她将会对我友爱点。而且作为这个不幸的例子,我的父亲将会死亡6。这个时候,“如果父亲去世了,他可以获得遗产,从而变得富有,可以有足够的钱去娶他喜欢的女孩”首次出现在他的头脑中。二十岁的时候,“鼠人”开始谈恋爱,因为经济的原因不能结婚,那时这种念头再一次出现。二十一岁时,在他父亲去世的前一天他的头脑中又一次出现这种念头。二十三岁他去参加一个婶母的吊唁时,他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希望父亲死掉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一个罪犯,这种强迫想法开始变得非常严重。在他二十九岁时,听到了关于东方的“老鼠惩罚”的说法,于是把这种强迫移置成:一些老鼠将会钻进他恋人的肛门,并且也会钻进他父亲的肛门。然而,“鼠人”的父亲在九年以前就已经去世了,因此,关于他父亲的强迫性恐惧没有得到稍长时间的承认。所以在比较便利的条件下,当那个残暴上尉做出他的要求“军官A已经为你付了费用,你必须偿还他”的时候,他马上给了自己一个承诺:你必须把3.80kronen偿还给军官A。对于“鼠人”而言,如果他不能够履行他的誓言即把3.80kronen偿还给军官A,可怕的事就会发生。这可怕的事,就是他的巨大强迫性恐惧:一些老鼠将会钻进他所欣赏的恋人的肛门,并且也会钻进他父亲的肛门。我们知道,“鼠人”找弗洛伊德的直接动机就是他希望弗洛伊德能够给他一个医生证明,大意是为了恢复他的健康,实施诸如他已经计划的与军官A相联系的一些行为是必须的;并且那个军官A通过这个证明无疑将会让他自己被说服接受来自于他的那3.80kronen。尽管“鼠人”早就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没有欠除了邮局职员之外的任何人的为包裹而支付的费用”。但“鼠人”仍然要履行他的承诺,虽然它被建立在其之上的前提即军官A已经为他付了钱,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弗洛伊德认为这不过是“鼠人”的一个移置。从一个不可能的强迫性幻想变成一个可以实施的强迫性幻想。
WX'v#O5Px.}*NB0心理学空间"Dm~ D;n%Nr
在主要症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他让自己跳下山。有一天,他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即他太胖了(德语dick),他必须减肥。于是,他离开桌子,并在烈日的烤灼中飞奔。然后,他冲上一个山顶,当他站在一个很深的悬崖边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一个跳下去的命令。“鼠人”的恋人曾在某一度假圣地停留,但她是由她英国的表兄陪伴,这个表兄对他的恋人十分殷勤,使他非常嫉妒。这位表兄的名字是理查德,按英国的习惯他以肥胖著名。于是“鼠人”就想杀死这个dick,所以他对自己强加减肥的命令凝缩了他想杀死这个以肥胖闻名的“情敌”。这一冲动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愤怒反应而呈现,这个愤怒是他的意识所不能承受的而且直接针对着那些作为他的爱的进程的干涉突然出现的人。
aEw ak&U `f"Y0
wh+ri j!I5Y.b0在所有的强迫症中,弗洛伊德发现了能够回溯到先于快乐行为的性被动场景的癔症症状的基础,并且强迫症比癔症更加明显:形成心理神经症的因素将会在患者的婴幼儿的性生活中被发现。因此,当我们了解了强迫症患者的内心生活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性欲的本能和一个对它的反抗;一个强迫性的愿望和一个与它相抗争的强迫性的恐惧;一个令人痛苦的情感和一个关于防御性动作的行为强制。所以在强迫性行为中,每件事都有它的意义并且能够被解释。
oTv7B~%{8]0
S*S F,x.Q ArI01一名十九岁的学生对他进行了异乎寻常的赞美,以至于使他自认为是天才。在其成为他的家庭教师后,心理学空间2M7W3d*A0?2N7{

Fbh'uy+g?0这个学生改变了他对“鼠人”的态度,开始像对待一个白痴一样对他。在那个时候,“鼠人”才发现,心理学空间ik8ax,RC$n

An\p~Q0这个学生早已喜欢上了他的姊妹,这名学生以前对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利用他来接近他的姊妹。参见
#mLFI2za,ox0心理学空间*K5r k}^4@F N tNT
Freud , S.E., X, 160页心理学空间e]x^^PNu

J:y1b p+f-t4jcWSN02将桶捆绑在刑人赤裸的臀部,桶内有饥饿的老鼠,桶的底部有小洞,施刑者将灼烧炽热的铁条伸入桶内,惊慌的老鼠唯一的逃跑之道就是受刑人的肛门,最后受刑人皮开肉绽,连同窒息的老鼠,双方俱亡。参见《克莱恩观点下的男性特质—以弗洛伊德的个案<鼠人>为例》,杨明敏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48-49页心理学空间^ Y8fb2CoA5B
心理学空间H*X6C+^&L
心理学空间?}xo:pV0@2\

]4YJSmR-e3J s} u03 Freud , S.E., X, 162页
dDz A+L#L e0
l@D;|E$d"F04同上,163页
+S{?4~6xht,{0
yZm4E-ijKSew05在分析中,他不止一次地谈到他希望父亲死掉,“如果父亲去世了,他可以获得遗产,从而变得富有,可以有足够的钱去娶他喜欢的女孩”参见Freud , S.E . , X, 178页
hS+y3w iE;` I0心理学空间TYaC,D,us{_
6同上,178页心理学空间 N2]`9]!_ x
心理学空间E8Wr9T$n W]C\
心理学空间q u0hJc1]:A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运作心理学空间0w!x*}E^Z{@K
心理学空间Az|(Yv%I/D2@
心理学空间iS9`:`5Z3[0Y
心理学空间n:S(\JKTr.g
无意识是以意识为对立面而大量客观存在的,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弗洛伊德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无意识过程对人的日常行为的影响,说明了无意识活动和对无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失误和偶然行为的机制与梦的形成机制的核心是一致的1。这一章,我们的任务是考察日常生活中这些无意识形式的运作机制心理学空间[ _Z3Pu+Hx:S

A3in}(I)R.a j}0——移置和凝缩。
:x5s$w\S)fTQ0心理学空间jb5Z }JGe7\

5`jdwE ~0心理学空间#L,{({;uex*Gb'|
一 妙词中的无意识运作
#{0c9Q&X-sh0心理学空间3RT] ff

/WiX gYj [0心理学空间$d"e-R"FI2a w"m.{
(一)妙词中的移置心理学空间]0zM4F~(v#Y
心理学空间N\J2bW\ki3x
即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妙词我依然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侧面来了解妙词的各种特征。妙词仅仅是观念的游戏,是在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相似性的能力,简洁是妙词的形体和灵魂。“妙词是用太少的词说它不得不说之事,所用的词未达到严密逻辑或普通思想和言语形式的最低要求。妙词实际上就是通过不说而说了它不得不说之事2”。弗洛伊德发现妙词的本质在于妙词中使用的技巧方法,它们与梦的工作使用的方法一样。
~ n#I&A E&F;k+T5o;y p\0
\FT.\u@"Y t0弗洛伊德在《妙词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中提到了很多其技巧是移置的妙词,我们来看看这类被他称为“移置式妙词”的例证。两个犹太人在澡堂附近不期而遇。其中一个问另一个:“Have you taken a bath?”(你已洗过澡了?)“什么?”另一个反问道:“Is there one missing?”(难道少了一个澡盆吗?) 第一个犹太人的问话其强调的重点在“bath”这个词上。第二个犹太人的回答仿佛问题为“Have you taken a bath?”(你拿了一个澡盆吗?)其重点在“taken”(拿)上。重点的移置只有通过措辞“taken a bath”才成为可能,假如换成“Have you bathed?”(你洗澡了吗?) 移置便不可能存在了。这个妙词的技巧在于重音从“bath”转到了“taken”上去了。这个例子中的技巧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双重含义和移置作用的结合。问题的措辞包含着双重含义,这个妙词产生于这样的情境中:置提问者的意思于不顾,而抓住一个与之不同的次要意思不放。双重含义允许听者从一种思想向另一种思想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一种移置,这种移置促使妙词产生。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背景需要补充,这个妙词是著名的加利西亚犹太人厌恶洗澡的一个“洗澡妙词”。
3W-d:r0e@0u0心理学空间*d D~%Lg]3M0R
一个穷人在其穷困潦倒之时,向一位富有的熟人借了25弗罗林,并有声有色地讲一遍他的窘迫困境。就在同一天,债主便在一家餐馆里遇见了他,在他面前放着一盘鲑鱼炒蛋黄。债主不无怨气地责怪他:“怎么?你向我借了钱,然后便自己来吃鲑鱼炒蛋黄了?你就是这样用我的钱吗?“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借钱人反唇相讥道:“没钱时,我不能吃鲑鱼炒蛋黄,有了钱,我又不应该享用它,那么,如此说来,我什么时候才能吃到鲑鱼炒蛋黄呢?”这个妙词引起我们注意仿佛在于它的逻辑性,但就事实而言,这个穷人的回答根本不符合逻辑,也是不合理的。借钱人竭力为自己用借来的钱吃美味佳肴辩解,同时还装模作样地反问,他何时才可以吃上鲑鱼炒蛋黄。但这显然答所非问,债主责备他并不是因为他在借钱的当天便去吃鲑鱼炒蛋黄,而是想提醒他,就其目前的窘迫而言,他根本就没有权利去享受这种奢侈品。这个俏皮的穷人无视责备中这个唯一可能的意思而是答所非问。这个妙词被弗洛伊德称为经典的移置式妙词,因为妙词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思想序列的转移,在于心理上的重点转移到了另一个与开始不同的主题上。
:^n-F)oD|5Wq0
3u X&P3WMk0一个犹太乞丐乞求一位有钱的男爵,资助他到奥斯坦德旅行一次。他说,大夫向他建议海水浴有助于他恢复健康。这位有钱人说:“很好,我将给你一些资助,但你非得去奥斯坦德不可吗?那儿可是所有海水浴胜地中最昂贵的地方。”乞丐用责备的口气回答道:“男爵先生,我认为相对于我的健康而言,没有什么更贵的了。”显然,在这里男爵是想省钱,而乞丐对男爵的回答仿佛男爵的钱就是他自己的,因而他认为与自己的健康相比,男爵的钱就是次要的了。在这里我们情不自禁地要为这个无理要求而捧腹大笑。在这个妙词背后还有一些文化的因素。按照犹太人的神圣法令,这个想把男爵的钱当作自己钱的乞丐,实际上完全有权犯这样的错误。由这个妙词引起的愤慨理所当然地指向了那个让人难以忍受的神圣法令。
q5yt-\!o*V*{K;_O0G0心理学空间"nQQ}-e(Yk
一个比较简单的称置式妙词。一个贩马商在向一位顾客推荐他的一匹坐骑时说:“如果你买下这匹马,在早上四点骑上它,六点半你就到普雷斯堡了。”这个顾客答到:“早上六点半我在普雷斯堡干什么呢?”移置在这个例子中一览无遗,贩马商说骑上这匹马能尽早到达那座地方小城,只是为了用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匹马的实力。这位顾客尽管对此不加怀疑,但对这匹马的实力置之不理,却偏偏离题捡起下半句话来反问。心理学空间i't.uUEf3B L7P@
心理学空间0y h5U7J"f&~
下面的这个妙词描述的是一个犹太婚姻介绍人的含糊其辞。介绍人向那位求婚者保证,说那位姑娘的父亲已不在人世了。宣布订婚后真相大白,姑娘的父亲仍然健在----正监狱里服刑。求婚人向婚姻介绍人抗议。介绍人回答道:“Well, what did I tell you ?You surely do not call that living?”(我告诉了你什么?你把那坐牢也叫做生活吗?) 此处的双重含义在于“living”这个词。移置作用则在于介绍人避开了这个词的一般含义,即与“死”相对的意义,却取了“that is not living”(那不叫生活)中“living”一词的含义。心理学空间2w({]fg+|a8wV'W

-g/w7P#nr(s5x1c0拉康认为,在妙词中移置通过赋予由某个人所讲出的微不足道的词项以关键功能而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这一词项将允许妙词的创作者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意义上反射一个回应。如同在换喻中那样,移置显示了一个转移,这一转移通过同这一关键词配合的意义的混淆而得出实现。然而,仍然是这一关键词维持着思想的两个主题的空间邻近关系。弗洛伊德提供了不同的其构造建立在移置上的妙词的例子,这里仅引用汉林的诗,它是关于在巴黎的一个沙龙里某个叫苏利埃的一个十九世纪的很富有的国王突然来临,于是所有的人都簇拥而上。苏利埃说:“看,十九世纪崇拜金犊。”汉林回答到:“嘿,那个,应该属于过去的事。”在这一妙词中,被苏利埃在隐喻意义上所使用的词语“牛犊”被汉林在其固有的意义上重新使用。该词项的第二次使用伴随着意义的一个转移从而有了年代方式的幽默。汉林的回答可以翻译成:“什么?牛犊?别开玩笑了,牛才对!”这一例子显然属于思想的换喻过程,由思想的空间邻近和意义转移的联系所导致。
!w8ywl/O0心理学空间_3bEL!Sg
心理学空间-Ti/A&_'U P

#hVQ'c6`+sCw I{3{ j~y0(二)妙词中的凝缩
+k7B9m7u0ld\0心理学空间3r k0s$g zB,^7~5[
词完全依赖于通过凝缩过程构建的言语表达3,一般说来专有名词很容易成为这种妙词技巧的牺牲品。“欧洲之声”曾基于一位君主一度与一位名叫克劳的女士交往过密的事实,将其名字由“Leopold”改为“Cleopold”,因此造成了一个残忍的妙词。这一妙词无疑是凝缩的产物,它仅用一个字母便确保了一个令人讨厌的隐喻的鲜活。
~CJ Y {M;B0心理学空间*_r7v;ro)Cl\/I
一个一直在外国过着放荡生活的年轻人,在离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回来拜访他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很惊讶地看到来访者手上戴了一只“Ehering”(结婚戒指)。他大声喊:“什么?你结婚了吗?”来访者答道:“是的,Trauing,但却是真的。”这个妙词被弗洛伊德称为绝妙的妙词。一方面Trauing与Ehering是同义词,都是结婚戒指的意思,这样这句表达就是“是的,结婚戒指,但却是真的”;另一方面Trauing又代表Traurig即悲伤的意思,这句话又可以表达为“是的(我结婚了),悲伤,但却是真的”。这个词Trauing与其所代表的两个成分中的一个是完全重叠的结构,但这并没有妨碍妙词效果的发挥。心理学空间n%H4[P6I Q

'~t7|W\-c+\0弗洛伊德经常引用一个奥地利官员所做的妙词作为例证,他把这个官员叫做N。一天,N先生将注意力定位于一位因给一家维也纳日报写了显然是无聊乏味的系列文章而著名的作家。其文章所涉及的全是有关拿破仑一世与奥地利关系的芝麻小事。N先生一听到别人谈这个作家的名字,立即就问道:“草率处理拿破仑家世故事的不正是这位roter Fadian吗?” N先生所做的关于roter Fadian的妙词出自两个成分,一个是对作家的贬低性判断,另一个则是对一个著名的明喻的的回忆,歌德曾运用该明喻介绍了Wahlverwandtschaften4之来自《奥蒂莉厄的日记》的引申含义。我们来看看这个妙词是怎么发生的。首先,这些故事中经常复现的同一主题的元素可能唤醒了N先生对Wahlverwandtschaften那段熟悉的段落的回忆,这一段落常被理解为“它像一根roter Faden(鲜红的丝线)一样发挥作用。”类比物roter Faden对句子的表达起了矫正作用。随机出现的结果是,使人受辱的情景也就变成了rot(红色的),也就是说有了红色的头发。于是N先生的批评就变成了:“正是那个红色头发的人写了有关拿破仑的烦人的故事!”至此,导致两个片断凝缩的过程发生了。其压力也因此在rot的类似物中获得了第一个支点,在这一压力的影响下,boring(枯燥乏味的)被吸收到了Faden(线)中,进而转换为Fad(单调乏味的);随后,这两个成分得以融为一体,成为roter Fadian的妙词表达。心理学空间 IT:i;J5`
心理学空间a8_Sgz+u:A)F,en-F9j
一方面,凝缩过程的结果再度表现为相当数量的缩写词,另一方面,其所形成的已不再是一个明显的合成词,而是它的两个成分的构成物的一种互相渗透。Roter Fadian的形成肯定是凝缩的结果。
1\I j4V;c#['YS?|0
/Ix*e(bb [ W0在N先生谈到一个在某些方面应该受到表扬而在很多方面应该受到批评的人时,他说:“是的,虚荣是他四个阿基里斯脚踵5中的一个。”这句话的微小变更在于这样的事实,在这里主人公应该拥有的不是一只阿基里斯的脚踵,而是四只。问题出现了,四只脚踵只有动物才有。因此,在妙词中被凝缩的两个思想就可以这样表达:“如果没有虚荣心,Y是一个杰出的人,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喜欢他----他是一头动物而不是人。”
'w1Q Y(]YJ [8m0心理学空间z rS3f u2u;K1h
拉康根据隐喻的技术分析了弗洛伊德的提到一个妙词。在从德国诗人汉林的“旅行景象”中搞出一段“吕克斯的浴场”中,主人翁坐在他的医生旁边吹嘘着他与男爵罗斯席尔德的关系:“大夫,这是真的,上帝给予我恩典,我坐在沙罗蒙•罗斯席尔德的旁边,他以完全平等的以完全familionnaire的方式对待我。”
NEG'o Lsu1L5] k0心理学空间cO1w SVG+n{
Fami-li-onn-aire心理学空间rcFL0n1f P

I6}#\ v4YJ"z:iZ5K5d0Fami-li-…… ire(家庭的;常客)
}#A;aLpLw|.d0心理学空间/aw/}f0E-xQ
…mi-li-onn-aire(百万富翁的;百万富翁)
*JS b!u9Q0心理学空间g6pGf4XPIne.G
替代构成词familionnaire凝缩着两个观念:家庭的和百万富翁的。诗的作者想说家庭的,但在意义链条中有一个意图链的干扰,词百万富翁是隐藏的,因为百万元破坏了气氛,于是就以一种熟悉的方式带来了补充音节(onn)。在这一混合的构成形式中,意图链和意义链的元素借助于它们局部的同音特征交错地迭置在一个替代构成形式中。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诗人汉林有一个富翁舅舅沙罗蒙,总是将诗人视为穷人,他还拒绝了汉林向他女儿的求婚。因此,familionnaire借助于百万富翁(millionnare)的中介反映了这个舅舅这类富人的虚伪,这在诗人的青年时代纠缠不休。心理学空间0V"R*C ds@!U%A
心理学空间v/^:XB*^us{ r
心理学空间"E4Se)H1\
1 弗洛伊德文集第一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335页
\N:\x1r9~-W1f1T2ac/s0心理学空间]o \RAzZ*x
2 弗洛伊德文集第三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182页
qR SB;Qa8h0
"tl?&cN03弗洛伊德文集第三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193页心理学空间4Y3@BzZ{+j5W e
心理学空间)Y![P&Is5G
4 在英国海军中,我们常听说一种奇特的训练。国王舰队的每一条绳索,不论结实与否,都是用一根“roter Faden”贯穿整根绳索编织而成的。抽出这根红线,就必须解开整条绳索,而且它证明即使最小的绳索也是皇家的财产。同理,一根感情和依赖的线贯穿于《奥蒂莉厄的日记》中,使其成为一体。心理学空间pdC*zQ
心理学空间 gk v5p#z }Wma
5 希腊传说中的阿基里斯是位盖世英雄,为神女所生。幼时,他母亲倒提着他的足后跟在神奇的河水中浸泡,他因此周身刀枪不入。可是,他足后跟被母亲手指所捏拿的那一块因为未浸染神河之水而成致命弱点。参见《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4心理学空间$Hl;\\rEW

0|;H7E.N:by,v\!b0心理学空间OP)J!p%s5D;J|[

'Z"HF;z)?nLO.]0
*] H{o9hl0
Jd+dK@z0
[Y CoY0二 遗忘中的无意识机制心理学空间dP,]:uj+x:|'l

[V~ D2X G0
5\um6KN:wy.u/~0
J8JO6E E$Zw0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仅会遗忘一个名字而且还会出现错误回忆,即一个人在突然回忆一个名字时,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企图回忆已经遗忘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却没有出现,这时出现在意识中的是其他名字,即替代名字。虽然他知道肯定不是这个名字,但这个名字却具有极大的力量强迫性地出现在脑海中。我们将用另一个名字取代遗忘名字的过程叫“移置”,不过这种移置并非是一种不确定的心理选择,相反它服从一定的规律,有可预测性1。心理学空间K4?E/w[9w
心理学空间 Pms:v3B1M:T%yT5C z
下面的例子是发生在弗洛伊德身上的对专有名词的遗忘。有一次和一个陌生人驱车行驶在达尔马希亚的拉古沙到荷杰格维纳某地的路上,我们的话题转到了意大利的旅行,我问我的同伴是否去过欧威特,是否看过由……画的著名的壁画。我做了很大的努力仍没有回忆起来的那个名字是一个画家的名字Signorelli,欧威特屋顶上的巨幅壁画《四种结局》便是他创作的。当时没有回忆起这个名字,但另外两个画家的名字Botticelli和Boltraffio却冒出来了,我知道这两个名字是错误的。弗洛伊德对自己的这次遗忘用大篇幅做了详细地分析。首先他得出一个结论:正在谈论的话题受到了先前谈论话题的干扰。在他问同伴是否去过欧威特这一问题之前,他们谈论的是居住在Bosnia(波斯尼亚)和Herzegovina(荷杰格维纳)的土耳其人的习俗。他对他的旅伴说:在那里工作的一个同事曾说起过当地人的一些风俗,他们都十分信任医生,十分相信命运。如果一个医生告诉他们,他对这个病人已经做出了他能做的一切,他们会这样回答:“先生(Herr),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他有救的话,你一定会救活他。”在这些句子中,涉及到了一些词汇Bosnia、Herzegovina和Herr,这些词汇介入了Signorelli和Botticelli、Boltraffio之间,使其联系起来。但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遗忘名字和移置名字的关系。我们再接着看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思想链条是怎么运作的。在这个话题结束之前,他的意识从这些思想系列中移开了,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情,这件事与前面谈到的有关风俗的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土耳其人认为性快乐的价值高于一切,如果出现性障碍这等同于让他们去死。我同事的一位患者曾对他这样说:“先生(Herr),你要知道,如果没有这种快乐,便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弗洛伊德当时将这一特殊思想抑制了,因为不想和一个陌生人谈论这样的话题。但他的最终目的是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关于“性和死亡”的思想上移开。当时他没有摆脱几个星斯以前获得的一些信息的影响。他曾在Trafoi做过短暂停留,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一个性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由于难以治疗,最后这个患者结束了他的生命。这个悲惨事件的记忆在他们谈论那些话题时已经在活动,尽管他故意设法避开这种记忆内容。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弗洛伊德会遗忘这个专有名词,是什么影响了这个移置名字的产生。他想要压抑的并非是欧威特的那个画家的名字而是其他的内容,因为这个画家的名字会使他联想到这个内容----与在Trafoi2(查否伊)的经历有关的内容,因此就想忘掉这个与他的意志思想不致的东西。所以,实际上这个移置名字的出现一方面向显示了他想要尽量从脑海中挥去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提示了他要回忆的内容。心理学空间 a#c N7[)m&E

?;m-rWU/| OdEZ0Signorelli这个名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如图73所示):一是与移置名字中的音节完全一样的音节“elli”;二是在意思上移置“Herr”的“Signor”(有先生的意思),它与被压抑的话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这一原因仍不能说明这个移置问题,但它却暗示了一种有关名字“Bosnia、Herzegovina”和移置名字之间联系的方式。心理学空间 wB7wem

2M-_ wiu R*A0
K \0N[Xg'N0心理学空间-N!h)]sf(U%x
图7心理学空间,y*O3_\EVpf ]
心理学空间4r#a Bl3z:v3Y3q
心理学空间"VE6A+h`

/^!KRJ!rS0下面的这个例子是费伦茨的一个遗忘现象,他用恰当的释梦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分析。“现在我和一个我熟悉的家庭在一起,话题转到了意大利南部的城市问题,有人观察发现:这些城市仍有一点奥地利风格,大家提到了其中的一些城市;但是当我要说出一个城市的名字时,这个名字却溜掉了,尽管我知道在那里我度过两天愉快的时光。”发生这个遗忘后费伦茨开始进行自由联想,强迫性地出现在他脑海中的几个名字是Capua(加普亚), Brescia(布雷沙,意大利北部的城市),The lion of Brescia(布雷沙的狮子)。从这个狮子自由联想到瑞士琉森市的死人博物馆看到的大理石狮子,这个博物馆主要是纪念在这个皇宫阵亡的瑞士卫兵。想到这里他很快发现了被遗忘的名字是Verona,同时也找到了起压抑作用的另一个人的名字,Veronika(发音等同于匈牙利语的Verona),她是费伦茨非常讨厌的一个亲戚家的前任女佣,她面孔冷漠,声音沙哑,对家庭中的孩子专横、残暴又武断。根据费伦茨的自由联想,我们画一个思想流动的示意图来说明在其中移置是怎么发生的。心理学空间7n%zW0doM

;me"W A;d3F6fYD0心理学空间)]U#z Z3R!S-^SE
心理学空间gq\%h$}2y4a
图8心理学空间 z C6o _QZs fN

+y1v8XIC wK0
L'fIx$s$E0
(c(E0mB$A k8?+o0在任何情况下,不愉快是遗忘产生的动机4。对那些值得很好地解释的遗忘实例的分析表明:遗忘的动机都来源于一个方面,这些材料可以唤起人们痛苦的情感,因此人们就不希望这些材料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
]5f+l?s0
@0V!p1K'O{ XM0
z&j+T;LVn#s0
T*P{ vjwn1^i0
W K1FSD5?(~ gG01弗洛伊德文集第一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168页
}(d wS N:VA0心理学空间S ?;Bu._&AF?~Y ? aB
2 位于意大利北部提洛尔的一个小村
E4Qg3Gk3\S0
5EMb N,F v03参见弗洛伊德文集中文版第一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171页,笔者稍加修改
k `ej~ L9\E0心理学空间s-tQ-a wm{ Ve D
4弗洛伊德文集第一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252页心理学空间 B1DZ5G N
心理学空间)} [z8Apg A
心理学空间k$nl R0Y5N+z2h
三 口误中的无意识运作
K^(JhS(^:d\0心理学空间T,h#z&k:^0C_8Y)Cv"\
心理学空间U5ZL`Lq F

5b_Q+}&\ |t-G0口误是一种凝缩1,导致口误的机制是凝缩和混合2。弗洛伊德发现言语障碍的原因在于要表达的东西之外的某些东西,干扰的因素或者是存在于一个无意识的单一思想,这种思想通过口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这种思想只有通过追寻分析的方式才能够进入意识;或者这个干扰因素是反对这种表达的一种一般的心理动机。心理学空间q(w6aRlVpR

5u(D MVu_w5uWf0我们举几个的例子。一个年轻人对他的妹妹说:“我现在和D彻底吵翻了,我们已经不再谈了。”她回答:“这很好,他们家的人都是Lippschaft(一个不存在的词)。”她的本意是想表达Sippschaft(暴徙),但因为在无意识里她想到了恋爱(Liebschaft)这个词,于是恋爱的首个字母就从无意识中滑到意识层面,导致了口误的出现。据分析在这个口误中,她凝缩了两层意思,一是她的哥哥曾经向这个家的女儿求婚;二是据说最近这个女儿的恋爱(Liebschaft)不太正常。心理学空间s8BGV}:l
心理学空间`M7j%Cj;L z]}
一个妇人正准备和她的女儿一起外出旅游,她让这个女儿(时而有点痴呆)去换一下上衣,她女儿换好上衣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发现妈妈正在修指甲,于是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0zKS mz'XA(b+D0
k[bAT}0W2I*l0女儿:看,我现在已经准备好了,你却没有!
"dj"lE*t(k4R0心理学空间%et.}0z"g"e
妈妈:是的,你更换一件衣服,而我有12个指甲。心理学空间MWd4J@5U4b

!T"^bb$q-`W0女儿:什么?
k L H'D0Oai0
s0A'G2JAbre9U0妈妈(不耐烦地):是的,当然我有,我就是有12个手指。心理学空间[F6y7rK G-D

Yf x#UC0这个妇人竟然说她有12个手指,这显然是一个口误,可是仔细分析这个口误就会发现背后一些遭到压抑的强烈欲望。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个妇人的一些情况。她是一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的寡妇,生活比较清贫。她结婚的时候她还非常年轻,她的丈夫古怪而异常,他在结婚后不久就自杀了,他留给她的唯一遗产是两个孩子。而这两个孩子因为遗传她们父亲的基因也不正常,大女儿患有严重的心理紧张而不能工作,小女儿正处在青春期,也有严重的神经症。这个妇人当时有两个问题严重困扰她的生活,一是生活来源的问题,二是她的两个不正常的女儿给她带来沉重的心理包袱。我们再来看12这个数字对这个妇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12这个数和丈夫的叔叔有密切的关系。12月12日是丈夫的叔叔的生日,这个叔叔非常富有,她一直期待着从他那里继承些遗产来改变家庭的困境。由于最近她的一个朋友用扑克牌给她预言她会得到一笔钱,这让她想到了这个叔叔的死亡,她很期望他死掉,她不断地查看这个叔叔所在地的报纸布告栏希望能看到她盼望的消息,而且也忘记给这个过去二十年一直寄生日贺卡的叔叔寄生日卡片。这个遗忘也说明她非常希望这个叔叔不在人世的强烈欲望。其次我们也能看到12与女儿的关系。她丈夫家庭中有些成员生来就是6个脚趾头,她的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丈夫就马上检查是不是6个脚趾头。无疑6个脚趾头代表异常,那么12个脚趾就代表两个异常的孩子。而她的这两个孩子虽然身体上没有异常,但在心理上有严重的异常。她们是她生活困难的源头,她有足够的理由希望她们死掉,这样她就可以自由地追求幸福和爱情。同时在发生口误的这次旅行中,她还处处受女儿的气,她在这漫长的旅行中是不会开心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个人对痴呆患者要求的忍受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要压抑无尽的愤怒冲动。所以这个失误的意义可以翻译如下:这个叔叔应该死掉,这些异常的女儿也应该死掉,我要得到他们的钱财。在这里我们可看到两个决定因素凝缩到12这个数字上去了。
xA5~W(H)a Q0心理学空间L(c-O:~Ofa}
 
'['vK2m2@"mn01同上,216页
.E$@ Q8X'w%UX0心理学空间"]3ZlU$E9b+S
2同上,215页心理学空间hD6h$i;tGy3UC^$\

r(RlU[n!j$N0第三章 讨论与思考
hi)W'W/yy7@b/T(_}9E0
5GGP/xV7l%zFo!o0心理学空间8F)kY']|U0Y
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依次把在五种无意识构成形式中的考察做一概述。心理学空间,{V7Nyl0Q2a1x

S4b1\'D?F.Y0相对于弗洛伊德对其他无意识形式的研究,他的关于梦的理论非常成熟,但这里笔者对弗洛伊德提出的移置分类颇有微议。相对凝缩来说,弗洛伊德对梦中移置机制描述得不够清楚,他一开始主要从精神能量的角度来谈移置,比如一个元素的能量被转移到了另一个元素上,于是这元素获得进入意识的力量,可是精神强度这个概念很模糊。弗洛伊德也谈到辨别移置是否发生主要看显梦与隐梦核心差异。鉴于弗洛伊德的不同说法,我主张移置分为两类,一是元素的移置,二是整个梦的内容的移置。我这里讲的元素的移置包括弗洛伊德所讲的那两种移置。不管是具体物象的移置还是语言形式的移置都是元素的移置,刚才上面谈到这两种类型,这里就不多谈了。整体上,就显梦与隐梦区别的角度上讲,所有的梦都存在内容的移置,当然排除了儿童幼稚的梦之外,同时这种内容的移置又存在程度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来自元素移置数目的多寡。我们看看整个梦内容的移置。“小卡尔睡在棺材”的梦:我看见卡尔死在我的面前,他两手交叉地躺在小棺材里,四周点着蜡烛——这情景正和小奥托一样,他的死对我简直是当头一棒。梦者梦见她看见她姐姐仅存的孩子在同样的环境中躺着死了,这是她几年前真正看到她姐姐的第一个孩子死去时的情景。几年以前,正是在第一个孩子的棺材旁边,她看见她所爱的男子并和他谈了话;如果第二个孩子也死了,她无疑又会在她姐姐家里再遇见这个男子。她渴望这次会见,做梦的那天,她曾买了一张这个男人作报告的入场券。为了掩饰她的这种渴望,情境便移置到了一种最不适宜产生欢乐情感的事件上。显梦和隐梦在内容上的巨大差异被我叫做内容的移置。
!_^ Z4@*Y xA0心理学空间 \/D)n%l\G$V
症状在隐喻的意义上是一个能指,根据分析中患者的所述而得到其生活的历史,我们可以找到症状在患者生活中的确切所指。在这个从能指到所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移置和凝缩的痕迹,尽管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在通读弗洛伊德的这三个个案后,当我拿着移置和凝缩这两把锐剑展开工作时,一路过关斩将,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在小汉斯的恐惧症中,症状构成的核心机制就是在汉斯的无意识中把他的父亲移置成了马,马成父亲的替代。在杜拉的歇斯底里性躯体症状中,我们看到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歇斯底里性症状是病人的性生活”,它们凝缩了杜拉的很多欲望和幻想,维持了杜拉与她所爱的人的关系。在鼠人的强迫症中,强迫症幻想内容的改变来自于移置作用。总之,一句话,移置和凝缩是症状得以存在的结构。
Wko$o9t;ig"z _0心理学空间x2Z Q["P"w
在妙词中,凝缩是一个更为宽泛的范畴。弗洛伊德对妙词技巧的所有分类1均可以归为凝缩的范畴。所有这些技巧都受到一种节省倾向的支配。弗洛伊德推测妙词快乐的来源之一就是一种能量的节省,而这种节省更多地是凝缩的贡献。与梦中的凝缩机制相区别的是:妙词中的凝缩多以使用词语的减少为表现形式,以一个简单的词传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杂意旨。不管从Cleopold、Ttauing、roter Fadian还是familionnaire都以未达到正常使用标准的词汇来表达更多的意思。而梦中的凝缩多表面在人物形象的凝缩上。移置对以快乐为目的的妙词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移置作用本身就有胡说的性质,可以完全克服形成妙词时的种种限制并开放那些变得难以企及的快乐资源。这是因为包括在移置作用中的思想序列的转移使一个令人不快的因素被一个无足轻重的对稽查作用无害的因素所取代。正常的遗忘是通过凝缩的方式发生的,那些在任何方面相似的东西在其相似的方面由于凝缩过程而被遗忘了。除此之外,来自其他方面的一种力量对一些无关材料进行抑制,导致了这些材料的歪曲和失误2,而它们显然是错误的、不完整的或在时间和地点上被移置。关于口误和笔误,弗洛伊德有时肯定地说它们就是一种凝缩,有时又说它们是由焦急引起的。心理学空间&RnsY_pjr j

}?+p%^rp8`q0在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形式中,凝缩机制占了很大的份额,移置只表现在少数的妙词和错误回忆中。这也许与无意识是发生在常态的个体身上有关,因为在那些无意识形式中,凝缩带来的效果毕竟不像移置在其中起作用的梦和症状表现得那样离奇费解,它们给我们留下的感觉似乎只是一个小失误,一个常态范围内的可允许可忽略不计的失误而已。
SdMbL5~3d]0心理学空间;L3_0h.N pY9z6~'Zp
移置和凝缩机制只是无意识的基本结构,尽管它们在不同的无意识形式中的呈现有少许差异,但它们还是广泛地存在于无意识的构成形式中。但是这个基本结构是不是能穷尽所有的无意识形式?在这个基本结构之外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的机制在起作用?这是笔者提出的值得思想的问题。
z)V4y}Y2u5c0心理学空间 pEu J!C!JOs ~
心理学空间hD"FL(d/P

-[6U-nK)gp8n W0参考文献:
5~lJ i2q%}B0
t KSD4R4j1lfo0外文文献
wg,V.|*M}Y.e@r0心理学空间g?,I&fo|5|
1. Pre-Psycho-Analytic Publications and Unpublished Drafts, Volume Ⅰ(1886-1899)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66
2[_/b-D(sB3z5T0心理学空间uC^jSh
2. Studies on Hysteria, Volume Ⅱ(1893-1895)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Editorial Assistant: Angela Richards,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55
&A qy+?H\C$]*Fz0
9Rt!m{;E G03. Early Psycho-Analytic Publication, Volume Ⅲ(1893-1899)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Editorial Assistant: Angela Richards,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62心理学空间E~0P#a h5vf@C

Gmf1MV-Gp3u04.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Volume Ⅳ(1900)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53心理学空间^)aE`-Pk
心理学空间"DToqv!UQ
5.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and On Dreams, Volume Ⅴ(1900-1901)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53心理学空间*tsy TL gSc liIu'e
心理学空间[ i(g/ghVK6ym%Y/G
6. 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Ⅵ(1901)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60心理学空间^9CgO^9I"\![

4y9Yl+f4keI07. A case of Hysteria, Three Essays on Sexuality and Other Works, Volume Ⅶ(1901-1905)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53
-wn)BZ [8O0心理学空间+md z+o9lN
8.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 Volume Ⅷ(1905)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60心理学空间wF0wyUCw8}!M
心理学空间Z[t_7U
9. Two Case Histories (‘Little Hans’ and the ‘Rat Man’), Volume Ⅹ (1909)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55
lX/k+ol!{4@0心理学空间3}c9h7B.k H\4|,f
10.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Volume XV(1915-1916)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63心理学空间r*z R(r R4j

,}2j4c W7Xl011.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Volume XVI(1916-1917)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63心理学空间/U*I h*?D
心理学空间bU?v{
12. The Ego and the ID and Other Works , Volume XIX(1923-1925)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61
v \E;l{6S5p0
1y%EX'Oj#];ZQ013. An Autobiographical Study, Inhibitions, Symptoms and Anxiety, Lay Analysis and Other Works, Volume XX (1925-1926)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na Freud, Assisted by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Published by the Hogarth Press Limited, London, 1959心理学空间6xd$| E5iU
心理学空间\c1Ft:@mLe
14. Abstracts of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Edited by Carrie Lee Rothgeb, Chief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ction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Mental Health Information心理学空间c(}Xb2p
心理学空间 Xo]gS-U \
15. Ecrits : A selection , trans . Alan Sheridan , London:Tavistock,1977.
n4T9M-z3R([P0心理学空间u4r X_"^0|#_R"b
16.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by Jean Laplanche et J.-B. Pontalis,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niel Lagache,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York, 1973心理学空间,w1T7K$`)|gNu
心理学空间k&V{u yA/ev(n
17.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Deutsche Medizin , Februar 2001,Band 18,Heft 1心理学空间 fn?sX/P*V` a

.u,yQ4fu!XU i5||Xx0
"GM8HR\t Y(]Y0@0心理学空间4\ L#c:dJ
中文文献:
/tZ IT(D0uX8?-d!_0心理学空间/M7LV-p5~N
1. 《代情节与中国人的无意识结构》,霍大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一期心理学空间$?N e&Ox
心理学空间s na/d3bR/i5L
2. 《是俄底蒲斯情节还是代情节——对母亲与儿子的梦的精神分析》,霍大同,社会科学研究,2000·2期心理学空间v?c&Ai&?r
心理学空间)v6?Yh0LK ~f5M;H q
3. 《母亲的双重愿望与子女的自我意象——利用主题统觉测量对儿歌《小白菜》的精神分析》,秦伟,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四期心理学空间E,\+XO6M @m3E
心理学空间#@*h:r#F`^aE1Ef"`
4. 《释梦》,(奥)弗洛伊德著,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2
}I,h!x6A~0
p]%oN of05. 《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刘文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心理学空间E o)zp;u

L6k$U?1~r;P/S06. 《精神分析引论》,(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心理学空间f1B d4vJjR

2prr,CK-F@%xL0o07.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
7F;AZ"\6C5}E#@0
]3Pb-I|Fv\_4{0S08. 《弗洛伊德文集》(1—8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长春,2004
#H'Y%LS@5_0
uw B^pTu09. 《弗洛伊德十讲》,苏隆编译,中国言实出版社,北京,2004心理学空间f5K5S Ph'_/{Y
心理学空间2m!yL I @o!_b%M+I
10.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奥] 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社,北京,2001心理学空间yp!B-U5b4N(F!?

7G([Hit R_,U XX Z J011. 《少女杜拉的故事——一位歇斯底里少女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著,文荣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哈尔滨,1986心理学空间n4V{ S4|3V r7jc u

7XH+_0Yi&c}y012. 《潜意识的诠释》,王小章、郭本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
g_q(fq1g+L0心理学空间v"x{Wk!Q2``
13. 《结构精神分析学——拉康思想概述》,穆斯达法·萨福安著,怀宁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1心理学空间m4? a:U2Wl
心理学空间^3XZ&Uu
14. 《拉康选集》,(法)拉康著,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1心理学空间l\'uHp*l
心理学空间 GPkECxv#P
15. 《拉康——镜像阶段》,(日)福原泰平著,王小峰、李濯凡译,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02
(Z,rdQ.L6Jg;x,F0
HEs&t&_016. 《拉康》, [英] 达瑞安•里德 文/朱迪•格罗夫斯 图,黄然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03心理学空间$|+B at,A |;S3W
心理学空间~ f;R(d Y9N.\
17. 《实在界的面庞》,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2004
C U5be??0心理学空间~mt!h%jv[jnCr2Y
18. 《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斐文著,商务印书馆,北京,2003心理学空间[}&\p%i&a n
心理学空间;Q-@7ePw.]
19.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美] Michael St• Clair 著,贾晓明、苏晓波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6{R)VqP)Iv)B0
0`%v"[u/S8pt%b020. 《无意识场景中的主体和语言》,严泽胜著,博士毕业论文,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北京,2003
N!RW.N3~ cie0心理学空间q.q2Jb!}
21. 《拉康:“回到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严泽胜,《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2期,北京
:p@HY C5t0
2x9b@gZ$E;ge-E X022.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严泽胜,《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心理学空间e}+L2Rk {\$j#i.b

.C%Q8{5mN023. 《语言与无意识——拉康理论评述》,夏冬红,《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济南心理学空间B+C1K*[ah
心理学空间2{*c.z8e QS
24. 《拉康的无意识与语言理论》,王岳川,《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西安心理学空间3uo9[l|SL K8m"U

1L3F!k-Att_0^~025. 《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陈永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1998年第4期,长春
2x&Q-])s7t\*V0
1q+A@IP026. 《<鼠人>重读——弗洛伊德关于强迫症的研究》, 谷建岭,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成都,2004心理学空间In5U/o1Bh
心理学空间JJ8w"sR
27. 《精神分析笔记》(1-20期),四川省哲学学会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主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成都,2000-2004
!O5e2T6N ED0
LEd'RNP028. 《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4
;\ m1^au%A0
y6M Iw2[a/y0心理学空间X,Cu1^2S3w
心理学空间yJ8e Q5d+v8L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G5xlm,G+vX0心理学空间 ]c5h$~;t!V@3M
心理学空间 wdSx&@&@
心理学空间7u:x9nZWe
1《小汉斯恐惧症的个案研究》,发表在2004年第三期的《社会心理学》
?@ l8NS0心理学空间 P"`Of;}R;U
2《对“分”字的解析》,发表在2003年的第五卷第一期《精神分析笔记》
%p|*}g"O7A#L1c0
ko y ?0U)c'_-Z:j03《对杜拉个案的简明阐释》,发表在2004年第四期的《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空间^kNp}8j$_!t

PEWx%{f0Gls [04《大学生课桌文化的心理分析》,发表在2004年第27卷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心理学空间;B9B{xZN~t AU

5Af|lJME0心理学空间1Zc*H/hO5fnN
声明
-}'~G5lo/Km0心理学空间O8hB;tT}Pn
心理学空间*V7I#k*ts+}`l
心理学空间3`H/}!t|-k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g#Fd-S} k4Mx4F'|-w0心理学空间%Qy L?n,^0j-{
本学位论文成果是本人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论文成果归四川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k5p/aixBRB0心理学空间's'I M"]/x"mz

&C!SD\,wODA0k0后记
$JR^(@U*]j3}0
Q c[%e3p+f1{ \sl#Js e\0心理学空间9PHZeic}#U
心理学空间tT'jw FT
2000年喜欢上心理学之后,我的主要精力和热情都放在这块我崇尚的领域。在这个新天地里,我带着宏伟的要改变国人的心理状态的志向展开了生命中新的征程。在这个旅途中,我始终是亢奋和快乐的,像一个孩子一样我为自己找到了兴趣所依而欢呼雀跃。心理学空间M-D&A2p'j5K^8_|g
心理学空间A+JD0{1gf
2002年,在我广泛阅读了心理学的各家各派的理论之后,我选择了精神分析,带着那份困惑和憧憬我同时开始了个人的受分析的经历。在这个经历中,我哭过、痛过,也笑过,这份经历对我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受分析的经历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和感受,是我生命的一次重生和完美蜕变,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和之后的执着。就像我大学辅导员丁淑梅博士所评价的那样,我总是默默的、踏实而理性,用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三位精神分析家:张晶燕女士、秦伟先生、尹立先生,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心理学空间NimA9Sj

R$[N swZj02005年,看着即将离开的校园、老师、同学和师弟师妹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和不舍,曾经一起走过的经历定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在毕业论文快要付之印刷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秦伟博士和师母陈彩霞博士,是他们对我的无私关心和帮助才有了我的今天。其次要感谢霍大同教授和师母吕晓萍女士、胡冰霜教授和杨秀成先生、陈昌文教授、刘燕博士等等,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给了我很多很多,尤其是胡冰霜教授,在百忙之中仍时时牵挂着我,让我倍受感动和鼓舞。最后要感谢所有和我一起学习工作过的同学、师兄、师弟师妹们,你们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是我一生中抹不去的回忆。心理学空间gU2rDw"A {7T.D{ d
心理学空间kd8b0Y V
此外,还要感谢所有参与评审和答辩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d/W/n9g7f8@s0
|X3v4aG)VAk Y0谢谢所有的人,我们一起走过!心理学空间P A(?z1]g!G

p;uWv8\lWM0心理学空间&} Ij@ Zg

'Ma)p:Nb Sc0李霞
k_/^doz;xY0
(Rn Mr*xd/dQpK f bL02005年5月3号于川大11舍111-B心理学空间6UBF c;ma

\aI&A$Pd0{s:E9l0
^0P2o+{p3UShQ q01弗洛伊德文集第三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203-204页
&i/_ us`9_ j0
!{ ]6^.Fp3Mg*G_02弗洛伊德文集第一卷,长春出版社2004年,251页心理学空间'|FVPYR^*i$I

心理学空间x)v{'p,rqVS6S%~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防御方式问卷 (DSQ)信度和效度研究 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
PROJ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