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对话的基本思维与思路2——故事(上篇)
刘一江 作者: 刘一江 / 8440次阅读 时间: 2012年7月1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叙事叙事对话的基本思维与思路2——故事(上篇)》心理学空间Y%i/z7{t

 心理学空间,Z,cs(k_

/一江

Xf9g:Ui3o:MT0

 心理学空间+dP$d:jf

     任何一种心理疗法都有自己的一个关注点。比如:认知关注“想法”,聚焦关注“体会”,正念关注“此时此刻”……。

7k4@8FR;\0

    那么叙事关注什么?——“故事”!心理学空间+f8@Q&rpP;x

    尤其是支线故事与特殊意义事件,以及这些事件背后的力量与渴望。

r2fip6KU0

    但此“故事”非彼“故事”。心理学空间/_%B:B u+n^ a3o\h6~*B

 心理学空间/]W%~En["k-G.s M

信息片段心理学空间4k["^ ^"rwI|-d1V

 

l3t.I FQ"x0

   “故事”二字在叙事对话中使用的相当混乱,既让人费解,又让人误解。心理学空间JN jS4x SG

    一会儿叫“故事”,一会儿叫“情节”,一会儿是“支线故事”,一会儿是“替代性描述”。看着就让人头疼。

`Pgc`0

    而比更令人痛苦的是,在叙事对话中“故事”一词的词义范围(指代对象)还忽大忽小。如果用电视剧来比喻的话,大可以大到整部戏,小可以小到“一个吻”(剧中一个镜头)。心理学空间u'g@TN!rbp4n

    所以叙事的书读起来不仅绕口,而且常常令人费解。心理学空间 o1s W d|y I

 心理学空间:bR8hu$h4k4F

    其实,叙事对话中“故事”二字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故事”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在叙事对话中,“故事”二字的含义更加宽泛,而且具有“弹性”。

%}SJ!W.DN`;MN0

    它可以指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想法、一份体会、一个动机、一种品质,或者一份渴望。

-lB2?3y#}Du-~0

    所以,对于叙事中“故事”一词更为贴切的表述应该是“信息”或“信息片段”。

oY:f0SE0

    而这些“信息”或“信息片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可大可小,大到一出“戏”(一个完整故事),小到戏中的一个“道具”(构成故事的基本元素),所以让叙事中“故事”一词充满了“弹性”。心理学空间#Z!H SzrdYQ

 心理学空间 Oj]Ok ez

    严格来讲,“信息片段”其实是构成“故事”的基本单位。不同的“信息片段”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便构成了具有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故事。

I ^qv D0

    但在现实咨询过程中,二者的差别很微弱,微弱到可以互换。

Oxn;u+Y bK0

    因为“信息片段”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zCh"AC?J S0

   “信息片段”本身信息量的大小决定了“故事”的大小,而使“故事”一词可大可小,具有弹性。心理学空间rz"_ q@9g

 

v2[n.\%@m.]0

    理解叙事对话中“故事”一词与其字面含义不同,含义比平常更加宽泛,且具有“弹性”,这一点很重要。心理学空间 c a C.B@ x4c!m~

    但为了尊重习惯,我们还是姑且称这样的“信息片段”为“故事”。

{}+H'H1p_0

 心理学空间9I8c g:G8Y CM J3J

支线故事心理学空间@Y.U Yw

 

Go!|S Y0

    叙事不仅关注“故事”,尤其关注“支线故事”,特别是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支线故事(即”特殊意义事件”)。

.{Q G+LD:x t2d0

    什么是支线故事?心理学空间,T)s wZ&i

    比如对于上大学这事来说,主线故事什么?——毫无疑问,读书呗;心理学空间!cSf vK!Z!L@&Zp

    那支线故事是什么?——谈恋爱啊。心理学空间(]2N1~p^6p~-Z'VH

    当然也可以是某个暑期的一次远行,或是一次创业实践、打工体会等等……,支线故事不是唯一的,一个主线故事下往往蕴含着无数多的支线故事。心理学空间+gwHPe;zDem`

 心理学空间7o4cTpu(D

    那么对于来访者而言,什么又是主线故事,什么又是支线故事?

(GL1t1G_v-V%e0

    当一个来访者刚来到咨询室时,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讲述的内容全是灰暗的,充满各种问题和痛苦的信息,什么“老公跑了,房子没了,股票跌了,不想活了……”。心理学空间/q1jo9}%U0n-M-V

    这些充满问题的描述就是这位来访者此刻主线故事,比如“不幸”。

Y0Q#AKQ0

    如果咨询师跟这个来访者一起迷失在“不幸”这个主线世界里,那么他们不仅难以找到出路,而且还将看到更多的“不幸”(符合“不幸”这一主题的信息),最后落得彼此更“不幸”。

av#e!O H\!g,R0

 心理学空间2pa$I~;h \ s:w,T

    “不幸”对于当事人而言是不是事实?——是事实,但并非事实之全部。

9cxe5rU0

    “不幸”只是她全部生命故事中一部分,只是其中一块“拼图”。在她的整个生命世界和心理空间里,还有许多不幸以外的部分,甚至与“不幸”这个事实相反。

I U2EZn2W/[L!}F0

    所以“不幸”这个充满问题的主线故事,在叙事中被称为“单薄的描述”。(片面,而不丰富)心理学空间6PnF3f x NSY:C

    “不幸”以外的这部分故事,就是当下的“支线故事”。比如,她怎么还没死?心理学空间 LS"} h;K P9q\t!Y-d

   (当然,不能直接这么问,会出人命的)心理学空间0}{K{%ta;dS

 

@#ET+\H:\#[V/~0E/W6c0

    既然她如此的不幸,不幸的都不想活了,但为什么却挣扎着,活到了现在?心理学空间o@G O;W.?*TA"L

   是什么力量让她挣扎着,坚持活到了现在?——不知道(得问她自己)。心理学空间Q,XFj|

 心理学空间}"pN(@(mT2z }^

    或许这个“挣扎”与“坚持”背后是生命的“顽强”和对命运的“不屈”。心理学空间 Xs%f Pw-| f6y

    当“顽强与不屈”这个原本存在,但却被忽略的支线信息被看到,并将其丰厚,一个替代性的支线故事就浮现出来。心理学空间/U/R/A{x b

    现在带着这些支线故事(“顽强与不屈”)回过头去看原来那个“旧的”主线故事(“不幸”),新故事与旧故事一交织、一碰撞,就可能构建出一个“新版本的”主线故事,是什么——不知道。(还是得问当事人)。心理学空间w({5q2_ QN

 

U C p~oe0

    但我们可以猜一个,或许这个新构建出来的主线故事叫做“勇气”?

~mg4y:z]%|9T)T\0

    不,或许应该叫“刚烈”。心理学空间Tp BQHO2EL ko7Q

   “刚烈”一词的感觉比“勇气”更加贴近。(请注意“贴近”二字,在叙事很重要)心理学空间M jG3zbt)Q J

 

%d"\6ur RS+N0

    在旧版主线故事“不幸”这个主题下,当事人容易被消极地看待,被视作一个被动的受害者,甚至连她自己都怎么认为(自我认同)。在这样的自我认同之下,她会看待更多关于自己不幸的证据;

:Nv%g2aW0

    而在新版主线故事“刚烈”这个主题下,当事人被视作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勇士,她的自我认同也将发生改变,更容易看到和发现自己的力量与渴望。心理学空间"?f4?} m-V)w

    这样的看到,不仅可以帮助她更好地面对现在的挫折,还能帮助她提升未来面对挑战的勇气与信心。心理学空间6XR9[])}1l(zZ

   所以叙事常说:“叙事不仅解决问题,往往还会超越问题”。心理学空间CzU%KI&k;P'Y6}k

 

@bw H8T'WwS \0

    这听上去去好像很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非常考验功力。

j D p:W+c;A0

 心理学空间PT WWMHw

特殊意义事件心理学空间1zKX\-A&w

 心理学空间J@ z bE+Nd'l

    如果理解了支线故事,那“特殊意义事件”就更好理解了。心理学空间H.q/P\&};l

    一个主线故事下,往往有无数个支线故事,而特殊意义事件就是众多支线故事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匹“黑马”,对于“反转剧情”很重要。

Ap]W7ENI$l0

    “特殊意义事件”不仅是问题故事以外的一个支线故事,而且这件事往往对于当事人还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给了这样的支线故事一个特殊荣誉称号:“特殊意义事件”。心理学空间1O'[(\X!vB9_7M

     说得直白点:特殊意义事件=支线故事+特殊意义。心理学空间#h3B/Y(c |#u.pwT[

 

ctuj+_0

     比如,一个有社交焦虑,十几年来一直从来不敢主动与陌生人搭讪的25岁的年青人,他突然告诉咨询师,今天来打的过来的时候,自己主动和出租车司机搭讪。心理学空间Bra)fE2FG[j(|^

     这是一个支线故事吗?——当然是,因为“主动和出租车司机搭讪”显然与“从来不敢主动与陌生人搭讪”这个主流问题故事不同。心理学空间%?1d ~{~'n

 心理学空间SUl rOu

    但这是一个特殊意义事件吗?——不知道。心理学空间-e3Qf*Al$Q grn}

    这得看这个小伙子自己怎么想,他自己是如何看待主动搭讪这事的。

W!zB6c7Q1C)E0

    如果他自己觉得,这事对他而言意义重大。虽然在别人眼里只是一小步,但对他自己而言,却是生中的一大步。那么这就是一个特殊意义事件。

,r UV4@jhF0

    如果他自己觉得,这“一小步”说明不了什么。那这只是一个单纯的支线故事,而非特殊意义事件。

"qD;bUe"{ FW0

 心理学空间 }ASGL~ jZ"@

    一个“支线故事”是否具有意义,意义有多大,不是有咨询师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

%q&UR6~P_Z0

    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咨询师为了叙事而叙事的话,那么咨询师和来访者就会“杠上”,然后两人在咨询室内随即展开了一场“拔河比赛”。彼此都希望能把对方拉到自己的观点下。心理学空间5o@D.q"i'F3z`t

 

1@` F4Wn&L+EV h*_x0

    咨询师企图说服来访者:“主动和出租车司机搭讪”这事对你多么具有意义,简直是你人生的里程碑”。

x8A C-{2\i%D1z-r0

    来访者努力地辩解:“没你说的那么严重,不就是几句闲聊吗。”

g%|~ G,O+z-f PKaO0

    一个说“你有”,一个说“我没有”。

!\![@*y/kil0

    一个说“可以有”,一个说“真没有”。

dO0{k!K!O0

   ……心理学空间({Y^BL d J5Q nm5H;p

    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合作对话”的关系,瞬间变成了“控辩关系”。心理学空间 Xj5pD&Et:E

    双方就“主动和出租车司机搭讪”是否具有特殊意义一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心理学空间R~}(C9?.Qb)F&` D

 心理学空间 }[V,H k*I2|

    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熟悉?心理学空间Gb%E }J7I`

    其实不用害臊,这事儿我们都干过,而且将来还可能再干,关键是对这样的“控辩关系”(杠上)保持一份觉知。

8U#RC b9^ tL0

   而比觉知更重要的是——“放空”。心理学空间$|9I~}n

    咨询师能够暂时放下自己的技术、期望与分析,仅仅作为一个人,单纯地与来访者在一起。如此才能做到“最大的在场,最小的干扰”。

&Y(X"v@l0

 

]N'jSEC tV0

    理解了叙事中什么是“故事”,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叙事如此在意“支线故事”和“特殊意义事件”?这背后又有何玄机?

)kH0US,^9}%P` y7k0

 心理学空间6~x+yojbq-N/V|

  (敬请关注:《叙事对话的基本思维与思路2——故事(下篇)》)

aYj;]:S2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叙事治疗的西方哲学渊源 叙事治疗模型
《叙事治疗模型》
叙事对话的基本思维与思路1——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