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Little Albert实验
作者: 转载 / 70417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0月03日
来源: 天津师范 标签: 巴甫洛夫 华生 情绪 行为主义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f|3hKD4Czfg+f0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

,WaQ~E[ m!k0

$]$AGp!~|0心理学空间Z!kT4s1T:hP"ys

2{X&uv?8sw0@,O,j@0你想过你的情绪反应是从那里来的吗?如果想过,那你也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人。情绪起源的问题在整个心理学史上一直令许多科学家着迷。我们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这点,它们包括与情绪反应直接相关的四个实验。当这项由华生和雷诺所做的条件性情绪反映实验在 70 年前公之于世的时候,它是一项极具影响力的研究,并且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当你翻开一本普通心理学课本或有关行为与学习的书籍时,很难发现有不介绍这项研究的。心理学空间5\)PR*nmm@

N8S)G9u6_JL)QvM8}_0

%X3g|Z&H!g V,{_4[:z0心理学空间&zgA0x/d+[~

这项研究的历史重要性不仅要归功于研究结果本身,更是由于它开拓了心理学的新领域,如果我们回逆到上个世纪初,感受一下那时的心理学的状况,便会发现当时的心理学几乎完全被西格蒙德·佛罗伊德的研究方法所统治。佛罗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为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压抑了的内心冲突。简单地说就是:行为和特殊的情绪是有内在的生理和本能过程产生的。心理学空间*[~6F*n}/e2a

心理学空间7G$jK1c]r3?

心理学空间inSd#|

BDlE"?G8efN:[#z020 世纪 20 年代,心理学界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因此,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是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华生相信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反射的产物,正如他在 1913 年的著名研究报告中所宣称的:心理学空间!T7U.SD]HJ)@

hsW1\}8k0心理学空间!klP?_/ip(}2^

5T,a n)rGD4R0“ 给我 12 名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对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乞丐和小偷。”(华生, 1913 年)心理学空间b#~+w7V:Uf3h

e Y]/o`7Y L#i?X0

~*B-x-Wb MAC+|!\0心理学空间N%M,cG0TkK"J0R

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种极具革命性的观点。大多数心理学家以及公众普遍不愿接受这些这些新观点。对情绪反应来说这点尤为严重,因为情绪反应似乎是产生于内部的。所以华生试图用实验来证明情绪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而产生。

:|qI;O/h N]U2b0心理学空间vPz W"I7dLD:Y9c

S yWE9xT0

F+\2M'h3N9m0理论假设

{PNlWwZ5c,d'p0

A4it9t#k![q+K0

s#GQa%T'A%l)j0心理学空间Rg2g9i4v.bH m i!UfZ

华生提出,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导致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着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起联系。换句话说,你最终会条件反射的害怕白鼠。他认为我们天生并不害怕白鼠,这种害怕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这就是他最著名的实验的理论基础,该实验的被试名叫“小艾尔伯特· B ”。心理学空间d^'@/v#\&x

心理学空间,L Hb&j.B!C*H

心理学空间m W lh8] H

心理学空间p G#_%Ki9^3bKcu

方法和结果

9]Oqn+Ad0

(M A:oFrnt0心理学空间 V$k(B1gu%F(L#U&Hp

心理学空间K4P|)Paw:UfT V

被试艾尔伯特· B 是一名 9 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医院里。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康。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不时触摸它们,从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因为这些东西不引起恐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中性刺激。

hS1LPP+n Y0

8s(^fW$nh0心理学空间6]#a6pi5g3@6Bz

oFk'LW$Y0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恐惧反应。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反应。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在本实验室中,实验者在艾尔伯特的身后用锤子敲一根 1.2 米长的铁棒。这种声音的突然出现,使他受到惊吓而哭泣。心理学空间 eA$aB5X$^N gf0{

心理学空间kB H9J K&XPR*A

心理学空间y4w}6\,`?

.L1eP IO)`L0心理学空间0O\T+i%W5j2V@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了。真正的条件反射检验是在艾尔伯特 11 个月大时进行的。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心理学空间]UF"GIv+bC n

心理学空间"O;`;p'x%C;F!_ ^

_TyOu B%h|6j'o#U(O0

0\)@;c@#U/C]@_+`0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恐,这一过程重复了 3 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在白鼠与声音的配对呈现 7 次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艾尔伯特呈现白鼠时,你可能已经猜到,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它的方向移动,他爬的飞快,以致研究者不得不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的边缘掉下来。对于一种物体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

sB;`V6Ic4ITT0

c6l*T1w{W0

n"@lMR}C|4J0心理学空间5h)H I7~.C Y

研究者随后想要探讨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上。在心理学术语中,这种迁移叫“泛化”。如果艾尔伯特对其他刺激物产生恐惧,那么这种习得的行为就已经泛化了。一周后,对艾尔伯特的再次测试发现,他仍旧对白鼠产生恐惧。随后研究者欲测试这种恐惧是否泛化,他们呈现给艾尔伯特一种与白鼠相似的动物(白兔)。用研究者的话来说:“消极反应立即出现,艾尔伯特尽可能地远离动物,低声抽泣,然后大哭起来。我们让他触摸兔子时,他却把脸埋在垫子里,然后用四肢将自己职称起来,边哭便爬走了”。这里要提醒读者的是,在这种条件反射建立之前,艾尔伯特并不害怕兔子,并且没有让他将兔子与恐惧建立特定的条件反射。

"k,na!^F8`o0

| OW/Z:T5q7F0心理学空间[,Z1FD%f*}C?

A[VM'X0同一天,研究者依次给小艾尔伯特呈现狗、白色皮毛大衣、一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对所有这些东西都感到恐惧。在这项最著名的泛化测验中最无耻的一件事是,华生把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呈现给艾尔伯特,猜猜他的反应会是什么?对圣诞老人的面具感到害怕!心理学空间lLB J$])B3`

心理学空间"V5G6A0e o;M{#d

心理学空间&g Dre[0x h

O;`G_y2R&`8J05 天后,再次对艾尔伯特进行测试。表 2 中列出了这一天物品的呈现顺序。

&| VrW+p;g;W3Bq0心理学空间_b{g~%P-i

心理学空间%j)T@mV

心理学空间|`/CUK8[K.Wq

表 2 第四天对艾尔伯特测试时呈现刺激的顺序心理学空间z*BJCP.u(E;EH F

S9r{f}A0呈现的刺激  观察到的反应心理学空间}_^PfI#l2N

(O)g u(a&n"O;H*x01积木     像平常一样玩积木

0N4n fuYt0心理学空间,f9[EK-q;n5Vx

2白鼠    害怕、后退(没有哭)心理学空间Q K6Y#J Y}7xU

心理学空间3qN+ee:@/t(F+H/o

3白鼠+噪音 害怕并哭泣

aS\/\~B o0心理学空间6m9H9gs7x7YPJ

U6B\+U5mle0

.o-_LAO`04白鼠    害怕并哭泣心理学空间5i4_m2yGi"}&Q

心理学空间Q d Jr1E6z2RwYS

5.白鼠    害怕、哭泣并离开心理学空间H+?hn2P3kl

Hq @1U.L%]T06兔子    害怕、、但不像前面表现得那么强烈心理学空间 f7D,{l([k&?0z_h

(m(e#_ j Ft BBgv07积木    像平常一样玩积木

:MC TBY*|mj-^ O0心理学空间"Q4k;~Cm8HS9|U

8兔子    与6相同心理学空间*sVP_5Gi9S5Q1v

KwX^_pY09兔子    与6相同

bd(W)jg0

`I6h9]"UO$I.IT010兔子   有点害怕,但还想触摸它心理学空间aA V8DNhW5?2V

.E&b:_F!tLz@011狗    害怕,回避

?RN|dQ1U0心理学空间"l&eYL9Y7jm)\}

12狗+嗓音 害怕并离开心理学空间)@\N/M2F'GMe

心理学空间/L [.NTS \i\K

13积木   像平常一样玩积木心理学空间k&o!@9gqyH8X-i

心理学空间tI){ `O{0QV/F7i

另一方面,华生想知道在条件反射的情绪反映中,习得的情绪是否会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如果艾尔伯特对这些动物和物品的恐惧反应只发生在实验室而不发生在别的地方,那么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将大大减弱。为了验证这一点,在进行表 2 测试的同一天,研究者将艾尔伯特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那里灯光更明亮,在场的人更多。在这种新环境中,艾尔伯特仍然明显对白鼠和兔子感到恐惧,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强烈。

,w qwo M:R a0

|-f t6} vU0心理学空间nK|7jSl x7t

心理学空间-U9W"rAu ~kZd

华生和雷诺想要做的最后一个实验时观察艾尔伯特新习得的情绪反应是否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久,艾尔伯特被人收养并即将离开医院。因此所有测试终止了 31 天。 31 天后,给艾尔伯特呈现圣诞老人的面具、白色皮毛大衣、白鼠、白兔和狗。一个月后,艾尔伯特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十分恐惧。心理学空间XPo(ux9u!\

S\9X7PB0

aD:Xqasa0心理学空间~H_m L$uM

华生和他的同事还计划对艾尔伯特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消除他的这些恐惧反应。然而,小艾尔伯特在做完最后一个实验后不久就离开了医院,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矫正实验没能进行。心理学空间J9JBfz(h_

%bW@+?5i)g!n03讨论和研究发现的意义

E a ^Y#@-c0心理学空间 l Ix$p H+G6W ?;a

华生在这项研究及他的所有工作中有两个基本目标:(a)证明人类所有的行为都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b)证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我们的行为来自无意识——是错误的。虽然这一实验带有方法上的缺陷,并且严重违反了道德伦理(我们将在下一页讨论).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留给心理学界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手段成为条件反应。这一发现对开创心理学的另一个主要学派——行为主义功不可没。在这里.某些像情绪一样复杂、个性化、为人类所共有的东西也服从于条件反射原理:就像一只白鼠在迷宫中学习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尽快找到食物一样。

;j.w2_D+W0心理学空间dw?N ^%[`

对这一研究合乎逻辑的推论是其他情绪,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都可用同样的方式习得。换句话说,当你听到一首老歌时感到伤感.求职面试时会紧张,春天到来时感到偷快,听到牙医手中工具发出的声音时感到害怕,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你的头脑中这些刺激已与特定的情绪建立了条件反射联系。其他一些情绪的更极端反应.如恐惧症和生殖崇拜,也可以通过相似的条件反射序列来形成。这些过程与华生对小艾尔伯特施行的过程相似,只是更复杂一些而已。

{Q%^U;c)u0

$h$j2mS%{0华生很快指出,他的研究成果与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的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能更直接和简洁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像华生和雷诺在论文中提到的,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会把吸吮拇指当做追求快乐的本能表现。然而,艾尔伯特会在他感到害怕时吸吮拇指。拇指一放到嘴里,他就不再害怕了。因此华生把吸吮拇指解释为一种阻碍恐惧产生的条件反射。心理学空间-@1O3~%|rSE~

} v([ur zc'g_p}g0在这篇论文中.华生和雷诺还对弗洛伊德学派会怎样分析艾尔伯特对白色皮衣的恐惧进行了预测,他们称,弗洛伊德学派的分析家可能通过梦来进行分析。这个梦显示艾尔伯特在3岁时想玩妈妈的假发,却遭到妈妈的严厉斥责。华生用艾尔伯特的例子主要想说明:成年人的情绪困扰不能总归因于少年时代的性创伤,而这通常是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心理学空间-b U0M7BK-r

3zL.L[ DXj?DC04问题和批评心理学空间^)uAcze

&}0Z }o/mw} Q0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对实验者对这名无辜儿童的做法感到担心,甚至是气愤。这项研究明显违反了人类行为研究中现行的伦理学标准。今天任何一家以人为被试的研究机构都不会赞成这项研究。然而,在80年前,这种伦理标准并未正式出现。在早期心理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实验方法上存在违背伦理的情况。应该指出的是,华生和他的同事并不是惨无人道的人,况且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未经探索的研究领域。他们承认在进行条件反射程序前,的确犹豫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最后他们认为即便不做这个实验.在艾尔伯特离开医院的庇护后,一些类似的恐惧也会自然出现在这个孩子身上。于是他们决定继续。然而即便如此,撇开实验结果的重要性不谈,单说令一个孩子惊惧到如此地步,难道这也恰当吗?如今绝大多数的行为科学家都会对此予以否定。

%CO l? C,S%h.DDC0心理学空间I6T GD)o._'S{

在这项研究中,另一个与伦理学有关的重要问题是:实际上艾尔伯特在离开研究环境时并没有消除恐惧。华生和雷诺在他们的文章中承认,这种引起情绪的条件反射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倘若果真如此,那么从伦理学角度上讲,很难为研究者任由这种恐惧伴随艾尔伯特成长的错误行为找到解解的理由(天知道还会有多少类似于这种刺激的东西会引起艾尔伯待的恐惧)。心理学空间l;f'm]jAjY\lH

心理学空间)?"K.f.M,h |,KL+_

与此相关,一些研究者还批评了华生关于这些恐惧会无限持续下去的假设。另一些人则怀疑华生对艾尔伯特施行条件反射的有效性。很多研究证明、由于其他经历或仅仅是时间的推移就可以使经过条件反射获得的行为得以消除、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在艾尔伯特5岁时,有人把一只宠物兔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一开始他会感到恐俱(这毫无疑问会使他的养父母感到困惑),但在与兔子的相处中,他发现并没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如巨大的声响),于是他很可能对兔子的恐惧会慢慢减弱,直到对兔子不再产生任何恐惧反应。在学习心理学中,这种已广为接受的过程叫做“消退”。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经历着学习与消退、建立与解除条件反射的过程,“消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cC_3O][+tNY5`p0

NF Q.F1Mg05近期应用

M#zNK,]-[2v#a/o0心理学空间Zwdv5^v0j]f

华生1920年发表的文章一直被许多研究所引用,这些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心理治疗到广告设计等。一项发表在一本媒体刊物上的研究采用了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乔德荷瑞和巴克考察了广告在不同媒介中所产生的不同心理效应。这些研究者发现,印刷广告易引起人们理智的、具有分析性的反应,然而电子广告(指电视)则产生更多条件反射性的情绪反应。换句话说,当你看电视广告时,你就是小艾尔伯特,而电视就是敲击金属棒的锤子。这一结果强有力地使人们得出结论:对广告人来说,决定他们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是媒体(电视或印刷)的选择。

mx.HdQ]+L0心理学空间2|+r~+u{l#l"m

正如前面曾提到过的,一种情绪,譬如害怕,它的极端形式能产生严重的消极结果,即恐惧症。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恐惧症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类似小艾尔伯特对有毛动物的恐惧的形成过程。华生的研究被很多关注恐惧症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所采用。其中有一项研究从先天-后天的视角讨论恐惧症,还得到了一些了不起的发现。华生的观点当然是认为环境或后天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人们因此便得出恐惧症是习得的观点。然面,肯德勒、卡尔柯斯基和普雷斯科特提供的有力证据显示:恐惧症的发展可能包括大量遗传因素的作用。研究者以1700多名女性双胞胎为对象,研究了她们的恐惧症和莫名的恐俱。他们发现恐惧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先天因素造成的。遗传因素所占比例具体如下:广场恐惧(一种对公开、公众场所的无名恐惧)为67%,动物恐惧为47%,对伤痛或流血的恐惧为59%,对特殊情境的恐惧为46%,社会恐惧为51。作者的结论是:虽然恐惧症可以通过个体的环境经验形成,但在恐惧症中,家庭在生理学方面的作用比环境方面的影响要大得多。设想一下:天生具有恐惧!这种观点既与华生的理论尖锐对立,可以说又是给贯穿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的先天一后天之争火上浇油。心理学空间x1Q.~/e'F$F9SsF#w@ y R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巴甫洛夫 华生 情绪 行为主义
«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 John B. Watson (1913). 17 约翰·华生 | John B.Watson
《17 约翰·华生 | John B.Watson》
当代内省心理学的宗教背景»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