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冷感是这个世代的黑死病
作者: 沈裕融 / 5806次阅读 时间: 2013年5月08日
来源: 标签: 新闻 自由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VkUGo aG

新闻冷感是这个世代的黑死病心理学空间4F^7y&z6o+~j

.EX4CN6E0

x2`iT.? Wt{0

:v|5`2u8[V^0无论是一年前重新看了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众人专注地倾听着广播中陈仪宣布戒严的政治宣告,或是前些日子杨雅喆的《女朋友,男朋友》中冒着风险在夜市贩卖的、被视为毒瘤的党外杂志,在观影过程中,心中莫名产生某种怀旧与哀伤。心理学空间rj Ci"[j|#h

.?h,Nk,Avi ^x8j.y0在媒体只属于公部门发声的年代,对于媒体言论自由的向往,用血与泪献祭的革命者打拼着,但在今日数字时代「开放」的年代,我们却对新闻感到疲惫与冷感。心理学空间3d-@D1E;n [&u(T|


3Jp(\%D?q_0心理学空间e.u O$L'HMi Y;Hg2^

心理学空间6X S/B w lP6[Lq

询问了几位身边同为七年级生的友人,发现了一些我们几个共通的病征:在用餐时间打开电视,无论是娱乐台或是新闻台并没有什么差异,反正那只是一个配饭用的娱乐、一段不痛不痒的小插曲,新闻和我们之间,就像和失联的情人那般,残存着那样怪异的情感,亲近却又疏远。对于新闻冷感真的只是我们几个人的问题吗?是这个世代悬而未解的状态吗?亦或是媒体刻意的营造所致,并导向这样的结果?

k^ z vr3W0

[&W'O5KV0

Ie%W OIcx#L0

;x~!A U8D\0从社会新闻来看,流血、性、悲剧、犯罪永远能够在咒骂中被买单,收视率当道更让它们成为新闻头条。布赫迪厄(PierreBourdieu)在《布赫迪厄论电视》(Sur latelevision)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说,社会新闻是能够转移注意力的新闻。「魔术师的基本戏法便是要使人不去注意他们正在做的事。比如在新闻报导的层次上,电视的一部份象征行动便是要使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本质上大家都会感兴趣的事实上去。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普通车新闻——人人可搭。」心理学空间q$\ [W2a.l [#n8H'Y

在媒体只属于公部门发声的年代,对于媒体言论自由的向往,用血与泪献祭的革命者打拼着,但在今日数字时代「开放」的年代,我们却对新闻感到疲惫与冷感。
心理学空间Yn H-[@%j_

当我进行24小时的观察纪录后,确实深刻的体验到这样的感受。像「惊险!嬷骑机车2岁孙站后座仅用绳绑」这样的新闻,一天内竟可重复播上个六遍。当然,并非指控播这样的新闻有什么过错,而是如果观众聚焦在这些事件上时,还有哪些更该被揭示的事物被掩盖了?看看你的家庭,多少人将他们的身心献给了电视,将它当作新闻的唯一来源。这些无味的新闻填满了我们的脑袋,然后让我们遗忘为实施民主权利而必须拥有的切题信息。我们渐渐地麻痹了,反正新闻只是个较逼真的戏剧,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着;「新闻」不再扮演「新闻」的角色,我们也在信息轰炸的疲惫后选择冷漠,呆滞地坐在电视、计算机屏幕前,假装我们关切、我们怜悯,然后在脸书上谩骂个几句,让心虚得到舒解。我们以为冷漠是个最安全的距离,但那却再危险不过了。心理学空间 ww0wy3X N

心理学空间.O%fM:YgPvV

*Xw-E*Ch@ n0心理学空间q d}Q d,\&QB

用黑死病来形容新闻冷感之于这个时世代的瘟疫应该颇为妥当。14世纪的黑死病造成了7500万人的死亡,在21世纪的今日,电视媒体的传播效益与细菌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承载病菌的老鼠也无法与安置于客厅的电视屏幕相比。我们的冷感加速了言论自由的倒退,「以展示进行隐藏」的阴谋更加速地扩张着。要阻隔死亡的蔓延,就必须从冷感中抽离,从行动与参与开始,才有可能夺回属于我们口中不断声称的「权利」与「自由」。(文/沈裕融)

\;uf RZ-W4cY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新闻 自由
«性窒息与易装症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商家抗议凤凰城收费的心理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