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书评: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2007-11-24 17:13:13
一缕书香
 (代丛书总序)

  当心理治疗丛书的第一本付梓的消息传来时,我仿佛已经感受到了丛书带来的那一缕书香。
  现代心理治疗源于西方,对西方心理治疗专业书籍的学习成为我国心理治疗实践与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有感于此,我们组织翻译这套译丛,持续介绍西方现代心理治疗各流派的主要著作。
  无论对于心理治疗领域的工作者,还是普通读者,这套丛书都值得研读。社会的发展,使个体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中国的民众对心理治疗与咨询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近几年来通过短时间培训进入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的人已达十万之多。由于培训不足,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可以想见的。读一读这套丛书,学习心理治疗大家的智慧,将有助于咨询师和治疗师了解来访者的防御机制,澄清治疗中遇到的阻抗,学习如何运用治疗的理论观点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搞清不同技术使用中的适应症。进一步,可以了解这些心理治疗大家们对心理障碍的理解,学习他们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经典著作的研读,对读者理解他人,理解自己,理解人生,定会有所启迪。
  这套丛书,在选题方面,不求新,不求异,追求的是经典和久经考验。目前所选择的书籍,出版年限均在10年以上,有些甚至达到20年至30年以上,许多是多次再版,广受欢迎的经典名著。这些大家名作,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令人想到陈年佳酿,年代愈久远,香气愈醇厚。这套丛书,在翻译方面,不求快,不求廉,追求的是质量和忠实于原文。我们要求译者都是临床心理学和医学的硕士和博士,他们接受过比较系统的心理治疗培训,英语水平也比较高,而且都为其他出版社翻译过相关专业书籍,具有一定的经验。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忙忙碌碌,人们被各种事务缠绕着,被各种不同的成就指标牵制着,被各种信息、媒体、网络文化裹挟着,行色匆匆,追求着效率与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物质生活丰富了,却常常滋生出对精神生活的不满。当你手捧一本高质量的图书,徜徉在心理治疗大家们的思想之中,沉浸在心理治疗知识的海洋之中时,你会体验到身心的澄净,心智的愉悦,智慧的提升。这正是我在听到这套丛书即将付梓时想象到的情形。我相信阅读这套丛书,将带给读者一缕沁人心脾的书香……

                              钱铭怡
                       2007年6月21日,于北京

  从第一期中德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起,精神分析及其心理治疗已经在我国发展了十年。虽然各种培训项目越来越多,但出版的译著和专著却很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翻译精神分析的专业著作不但需要良好的英文和中文功底,也需要对精神分析及其心理治疗有深刻理解。而要达到这一步,是非要经过相对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训不可的。这本完全出自三位年轻人之手的译书让我感到欣喜,他(她)们有良好的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又经过了数年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学习和实践。这本书能够成功出版不但是译者们多年来辛勤学习的收获,也应该是精神分析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到来的标志之一。
  精神分析的著作浩如烟海,初次接触它的人经常会感到一头雾水。而这本书,就是对精神分析思想史的一个总结。翻开它,就好似走进了一个微型的精神分析历史博物馆,第一个篇章当然是从介绍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开始。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接下来的几个篇章依次介绍了自我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以及当代的一些弗洛伊德思想的修正者们的观点。顺着书中讲述的精神分析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读者能深切地体会到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核心是“分析”,无论是弗洛伊德时代的让病人去自由联想,还是客体关系理论家们把注意的焦点转向个体所生长和正在经历的环境,都是在细致入微地了解和展示个体的内部世界,将那些模糊不清的体验细化,将许多片段的回忆组织起来并赋予能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意义。分析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而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再把这些细化了的、被分解了的体验归类、整理,再加以“整体化”,这个过程大致就是整合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成长和成熟就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我们的心理冲突常常发生在爱与恨、幸福与痛苦、好与坏、是与非、追求功名利禄与超凡脱俗等之间。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尽可能解决这些冲突,达到整合的最佳境界,而本书的内容也恰好是对精神分析中诸多理论观点和技术发展的一个分析和整合。书中描绘出的内容就像是一条绵绵流淌的历史河流,沿途分出许多支流,最后又都汇入大海,而这个海就是精神分析思想的海。相信只要是在这片大海上航行的人,无论搭乘的是哪只技术流派的船,都能从这本书中受益,因为最终我们都是探索心灵世界的人。
  本书的三位译者都是我熟悉的年轻同事,我非常清楚他(她)们翻译时是怎样的费神和投入,又是怎样的字字句句推敲与斟酌。我深信这本书的原著是一本好书,但能翻译出足够的味道那又要下另一番工夫了。
  衷心地祝贺这本书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也祝愿精神分析在我国的发展稳步向前。

                              杨蕴萍
                        2007年7月7日,于北京
发表评论
标题:
评价: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微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