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书评: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心灵花园沙盘游戏治疗丛书
荣格在中国
2011-05-20 00:52:26
荣格在中国
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序言
托马斯•科茨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前任主席

深度心理学尚未确立其中国的根基。这样做需要追溯那5000年之久的丰富的中国哲学和宗教传统。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家、佛教和儒学所固有的智慧,给予中国心灵以充分的滋养。许多西方的哲学家,比如莱布尼茨、叔本华,以及较近的尼采等,都深受东方哲学的吸引,主要便是因为他们都注重内在生命的真实,都强调内在的心性发展。
卡尔•荣格是最早认真思索古代中国传统意义的深度心理学家之一。当他1923年在(德国)达姆斯塔特的“智慧学院”遇到理查德•维尔海姆的时候,已经是充满对东方的兴趣与渴望。维尔海姆是一位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生活多年,并且对中国的古代文献有着深刻的研究。通过维尔海姆,荣格开始潜心于《易经》的研究,并且身体力行于《易经》的操作和实验,以便获得对于中国心灵的更加深入地理解。荣格曾记录到:“每次实验都能获得无可否认的出人意料的结果。在我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易经》的回应之间,涌现着某种我不能解释的赋有意义的联结。”这对于荣格来说具有深刻的个人意义,使得他获得了一种用意义联结,而非科学的原因和结果来观察世界的理论方式,从而使其发展出了自己的共时性理论,或者称之为意义共存理论。
1928年,维尔海姆把《金花的秘密》(《太乙金华密旨》、《慧命经》)介绍给了荣格,荣格为此撰写了评论。从中所发现的炼金术代表着荣格一生的一次重大转变。正如荣格自己所说:其中包含着“使我破茧而出的第一个事件”,它使得荣格确信集体无意识、原型和自性化等关于人类心灵的概念的有效性。
荣格一生都持续不断地阅读中国哲学文献,这对于他所发展的关于心灵本质的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
荣格关于中国哲学和宗教的著述,吸引了心理学教授申荷永。申荷永在20世纪90年代曾两次获得富布莱特学者奖励在美国深造。在此期间,他与芝加哥的荣格心理分析家默瑞•斯丹(Murray Stein)有了接触。默瑞•斯丹在我任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学(IAAP)主席期间,担任名誉秘书长。斯丹博士鼓励我去中国访问申荷永教授。与默瑞•斯丹一起,我们在1994年完成了最初的访问。十年之后,默瑞•斯丹接任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继续与中国保持与发展着联系。
1994年之后,申教授获得在瑞士苏黎世和美国旧金山学习分析心理学的机会,曾加入了“分析心理学国际学者”(2000-2002)的项目。他经历了荣格心理分析,在荣格分析师的督导下为来访者做分析性心理治疗,同时参加了无数的关于分析心理学的课程和研讨。他被选和被接受为国际分析心理学会的个人会员,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分析心理学家。
此外,申荷永教授曾组织了两届关于“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与其夫人高岚一起,组织了数次关于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的研讨和培训。
申荷永教授返回中国之后,接任其在广州的大学教职,开始了心理分析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
在教学的基础上,他撰写了这部关于分析心理学基本原理的杰出著作。申荷永教授是把分析心理学传入当代中国的理想人选。通过这位既能从东方也能从西方来理解荣格的作者,读者们会获得一个认识与欣赏荣格的机会。
托马斯•科茨
(Thomas Kirsch)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前任主席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申荷永著,广东高教出版社2006;作者博客:“新浪洗心岛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5211792)
发表评论
标题:
评价: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微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