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梅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

第二节 研究行为的科学——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造的,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一、华生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一)华生行为主义学派产生的背景

行为主义学派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思想基础和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0世纪初,美国社会已经进入垄断时期,需要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增进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最稳定地维持社会秩序。这就需要运用先进技术、客观指标来探索行为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维持社会秩序。

2.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

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力学,以自然科学成果总结出来的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行为主义正是以机械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

3.动物心理学对华生的影响

摩尔根(C.L. Morgan)提出“吝啬律”,认为只要能用更低级的心理作用解释人的活动,就不要用更高级的心理作用来解释。华生也正是先研究动物心理,然后研究人的心理。他从机械唯物主义出发,遵循摩尔根的“吝啬律”,在动物心理的研究上,彻底消除一切主观的解释,并主张人类心理学研究也应如此。 

4.桑代克对华生的影响

桑代克(E.L. Thorndike)是最早研究动物心理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设计了迷箱、迷津图和迷笼等实验工具,按照联想主义的理论,创立了“联结说”,即指出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观点。这种观点影响了华生以后的实验研究。

5.巴甫洛夫对华生的影响

巴甫洛夫(Lvan Pavlov,1849—1936)提出条件反射说。华生曾用巴甫洛夫这种条件反射法排斥主观内省法而推崇客观观察法的实验技术,后来又把条件反射法作为形成一切习得性行为甚至人格的一把钥匙。

6.机能主义对华生的影响

芝加哥机能主义认为,感觉是调节行动、适应环境的,意识的一切操作过程都是适应环境的表现,进而放弃意识,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于191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二)华生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的心理发展观基于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心理学不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而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刺激与反应;心理学着眼于研究外周器官即感官、肌肉和腺体,只有客观观察到的事实才能被认可;心理学研究应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测验法;等等。这些观点表明他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发展观。

1.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1) 否认遗传的作用。华生明确指出:“在心理学中再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其原因如下。

第一,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从刺激可以预测反应,从反应可以预测刺激。行为的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来自于客观,而不是来自于遗传。因此行为不可能取决于遗传。

第二,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形式如何,要决定于所处的环境。

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的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作用。

(2) 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第一,华生提出,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儿童一出生,在构造上是有所不同的,但它们仅仅是一些最简单的反应而已,而较复杂的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于环境,尤其是早期训练。

第二,华生提出教育万能论,夸大了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定了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2.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华生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的兴趣是在情绪问题上。他指出,初生乳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习得性怕、怒、爱的情绪不断发展。这里主要的条件是环境,特别是家庭。他指出,儿童的情绪由家庭造成,父母们是儿童情绪的种植者、培养者。当儿童到了3岁时,他的全部情绪表现和倾向,便已打好了根基。这时父母们已经决定了这些儿童将来会变成一个快活健康、品质优良的人,或是一个怨天尤人的神经病患者,或是一个睚眦必报、作威作福的桀骜者,或是一个畏首畏尾的懦夫。儿童情绪观,是华生机械主义发展观的体现。另外,华生对嫉妒和羞耻也进行过研究。

3.关于儿童行为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华生在产科医院、孤儿院对儿童进行观察,写观察记录,拍照片,并在上层阶级家庭里选择儿童,定期观察,与上述研究作比较。

2) 实验法

实验法又可分为自然实验和条件反射的实验。

(1) 自然实验。这是华生在创设特定的自然情境下的观察。例如,他在研究儿童嫉妒情绪时,请儿童的父母在儿童面前热烈拥抱或互相厮打,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中的反应,分析儿童是否对其父或母产生嫉妒的情绪反应。

(2) 条件反射的实验。华生第一次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用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并以此闻名于世。最突出的研究为阿尔伯特(G.W. Allport)的惧怕实验。华生第一个将条件反射法用到儿童身上(见第一章心灵路径1-2),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创。

(三)简评

(1) 华生否认意识,排斥心理现象,使心理学生物化、动物学化、机械化。

(2) 华生极端轻视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支配作用。

(3) 华生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4) 华生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使心理学消除它的传统特点,即主观性,从而取得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

(5) 华生坚决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彻底废除内省法,严格使用各种客观的方法,明确地把条件反射列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中。这一见解,在促进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6) 华生的教育万能论,虽然是不正确的,但在当时也有其积极作用,即在某种意义上批判了种族歧视和种族优越论。

二、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斯金纳简介

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美国现代最有成就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家之一。他曾在哈佛大学心理系学习,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1—1945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执教,其后三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主任。1948年回到哈佛大学,在那里进行了行为及其控制的研究。斯金纳的研究领域广泛,他撰写专著12部、论文112篇,涉及多项儿童行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斯金纳遵循新行为主义,企图通过行为研究来预测和控制人类社会行为。他的“程序教学”大大促进了美国机器辅助教学运动,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关注。

斯金纳受华生的影响,但与华生的观点不同。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他认为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应答性行为,即某种特定的刺激引起的行为;一种是操作性行为,即个体操作其环境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和人类最多的。斯金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二)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

斯金纳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反映在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理论上,这种理论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的具体体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以老鼠压杠杆的操作条件反应为基本实验。让老鼠压杠杆,即发生了一个操作反应,然后给老鼠食物,得到强化,这样下去,压杠杆的操作反应就加强了,这就是著名的斯金纳箱(见图2-1)的原理。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到儿童身上,儿童好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就会巩固下来,儿童不好的行为,不给强化,就会消失。

图2-1 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儿童的外部行为,他主张心理学家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儿童可观察和可验证的行为上,放在那些能够引起儿童行为的环境事件上,注重反应的强化刺激。

(2)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强调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机制控制儿童自身的反应。他进一步强调对儿童要采取积极有步骤的强化,以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对于异常的人,斯金纳也按照强化理论,采取行为矫正法。

(3) 斯金纳回避有机体内部的东西,如认知、生理过程等,他把注意力放在环境事件与行为的关系上,他认为对可测量的经历和可测量的行为做机能分析能得到全部信息。

(4) 斯金纳将他的强化控制理论运用于教学,采用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将学习的内容编制成一套程序,逐步提供给儿童,儿童答对了,给予反馈,告诉儿童答对了。采取这种强化手段,使儿童更容易掌握知识。

斯金纳的强化手段、程序教学,在教育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把人的心理、行为完全看成是受环境制约的,这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是错误的。

心海畅游2-1

强化法及其正确使用

强化法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为基础的,即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次发生。强化有两种:一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这叫正强化;二是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厌恶刺激,这叫负强化。

正强化法一般可用来矫治儿童的神经性厌食、偏食、遗尿、多动、缄默、孤独以及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负强化一般比惩罚法更具有积极作用,负强化法主要用来矫正儿童的自伤行为、咬指甲、吮吸手指以及爱哭等坏习惯。

(资料来源:刘梅. 儿童问题的心理咨询及行为矫正.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80-83)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心灵考场2-1

广告商为什么要用名人做广告

周迅曾经做一个糖果广告,她说:“想吃糖果的就跟我来吧。”于是,电视画面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人跟随而去,这就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

广告商最喜欢告诉我们某些商品增长最快或销售最旺,因为这样他们就不必直接劝我们相信他们的商品质量很好,他们只需要说其他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商品质量了。而销售员在推销他们的商品时,也会尽可能多地提到那些过去曾经买过他商品的顾客。销售及激励方面的顾问卡弗特•罗伯特给那些接受销售培训的人的忠告就极好地诠释了观察学习的精髓,他说:“由于只有5%的人是原创者,而其他95%的人都是模仿者,所以,其他人的行为比我们所能提供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资料来源:[美]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 影响力. 陈叙,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52)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家。他生于加拿大北部的阿尔伯特省,1949年毕业于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同年,进入美国艾奥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于1951年和1952年分别获得心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他潜心研究临床心理学的学习理论,1941年出版的米勒和多拉德(E. Miller & J. Dollard)的《社会学习与模仿》一书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特别是书中强调模仿在获得社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更是奠定了他终生研究的方向。

1953年班杜拉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受西尔斯(R. Sears)关于社会学习和认同学习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的启发,开始研究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过程,探索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因素,修正、发展了米勒、多拉德的社会学习、模仿的理论,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社会学习理论。1971年他发表了论文《社会学习理论》,1977年又进一步出版同名著作《社会学习理论》。作为其代表作,在这部书里班杜拉将其20年的研究加以总结,他是以人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大量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吸收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内在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的自我观念在人类学习中的积极意义,进一步阐述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决定人格的形成。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理论》,进一步强调认知因素在人类社会学习中的作用,创立社会学习理论。他不同意人的行为与人格是由刺激(S)—反应(R)的联结所形成的,只强调外在因素的行为主义观点,也不同意人的行为与人格是由人的内部认知过程所决定的,只强调人的建构系统的认知理论观点;而是吸取其理论的合理部分,进行新的综合,独树一帜,试图从外在条件、内在认知因素两方面较为全面地解释人格的形成,创立了人格形成理论的一家之言,为世人所瞩目。

1974年,班杜拉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获得杰出科学家奖,以及杰出科学贡献奖、荣誉奖等。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通过观察大人打电话的动作,学习模仿大人打电话的一整套行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1) 观察学习的概念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形成的。

观察学习的特点是新行为、新人格特征的获得,可以不马上表现出来,也可以不用强化,认知因素在其中起到制约的作用。班杜拉选择66名幼儿园儿童作为被试,把他们分成三组,令他们观看示范者对一个成人大小的塑料玩具人表现攻击行为:①奖赏组,第二位成人对第一位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赞扬;②惩罚组,第二位成人对第一位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给予指责;③无强化组,只有第一位示范者的攻击行为。然后让三组儿童在同样情境中玩10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继而,告诉儿童如果他们模仿示范者的行为就会得到奖赏,再记录他们的表现。结果发现在无诱因的情况下,奖赏组的儿童和无强化组的儿童攻击行为要远远高于惩罚组儿童;在有诱因的情况下,三组儿童攻击行为差不多。这可以看出榜样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儿童的自动模仿反应仍然有较高的水平,说明模仿反应的获得不受示范者是否受到强化的影响。惩罚组儿童在有诱因的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说明惩罚组儿童在开始时攻击性行为已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这说明观察学习所获得的新行为、新人格特征可以不马上表现出来,之所以能表现是受诱因、间接强化的影响,是儿童预期做同样行为的后果,这也说明了认识过程的重要作用。

2) 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学习由以下四个密不可分的具体过程组成。

(1) 注意过程。注意过程就是人们观察榜样的整个过程,是观察学习过程的开始,是人们形成意象的基础。它涉及观察者对榜样的注意,以及认知和区别其反应的特征。要模仿一个榜样,首先要注意这个榜样的行为。所以,注意过程在观察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它影响着观察学习的发生和内容,也影响着观察学习的效果。

制约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榜样因素、观察者因素、人际关系因素、诱因因素。

(2) 保持过程。保持过程就是观察者在注意过程中获得榜样示范行为的意象后,采用符号的形式,以记忆贮存这些意象的过程。这种符号的形式包括视觉形象和言语编码。视觉形象指的是保持在头脑中的关于榜样的刺激,是以表象形式出现的。而言语编码指的是保持在头脑中的榜样行为的形象,是以语词来代表的。班杜拉认为,言语编码的作用更大。对于年幼儿童来说,语词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还要重视视觉表象的作用。

(3) 运动再现过程。运动再现过程是指观察者在视觉表象和言语编码的作用下再现榜样示范行为的过程,即获得学习的操作过程。班杜拉认为,此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他说:“仅去注意其保持获得的形象是不够的,将获得的材料去指导人们的具体运动过程才是中心的问题。”人们在模仿榜样的行为时需要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

(4) 动机作用过程。动机作用过程是指诱发观察者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人们是否将获得的榜样的新行为操作出来,这主要取决于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如果活动的结果令人满意,受到奖励,就能操作;如果活动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受到惩罚,行为就不会表现出来。动机作用过程可激发和维持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3) 观察学习的榜样效应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十分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格就是在观察榜样、模仿榜样的过程中形成的,榜样的行为特征、行为动机、行为效果和价值,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学习行为、人格的性质和具体内容。通常榜样效应有以下四种。

(1) 替代反应的形成。在榜样作用下可以建立新行为、新的人格特征。

(2) 替代消退。已形成的行为或人格特征也可以通过榜样的替代而消退。例如,一个儿童十分害怕玩秋千,如果先让他观看同伴小朋友荡秋千的愉快情境后,再让其玩秋千,其恐惧心理就会减轻。

(3) 反应抑制。榜样的行为结果影响已形成的行为的出现频率。当一个儿童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惩罚时,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受到惩罚,他也会抑制已获得的榜样的行为的出现。

(4) 反应抑制的解除。在榜样的作用下,已形成的对行为的抑制可以得以消除,这是当榜样做出那些以前被抑制的行为后没有受到惩罚的结果。例如,当一个儿童看到哥哥骂人受到妈妈的严厉惩罚时,他就会抑制自己骂人行为的出现,然而,此后哥哥屡次骂人都没有得到妈妈的严厉惩罚,这个儿童会变本加厉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4) 观察学习的示范形式

观察学习过程就是观察者观察榜样的示范。班杜拉认为,示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行为示范。通过榜样的活动传递行为。

(2) 言语示范。通过各种言语指导或指令来传递榜样行为。

(3) 象征示范。通过电视、电影、舞蹈、戏剧、绘画等象征性的中介物呈现榜样。

(4) 抽象示范。通过榜样的行为事例,来传递潜伏在行为事例背后的道理或规范。

(5) 参照示范。通过附加呈现参照事物和活动,来传递抽象概念和操作。

(6) 参与性示范。通过观察示范和仿照参与活动来提高学习效果。

(7) 创造性示范。通过观察各种榜样示范,学习者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8) 延迟示范。通过榜样示范后得到的印象没有马上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来。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观察学习原理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其中心理学家艾伯特•班德拉首开先河,成功地用这种方法帮助人们摆脱了自己的不良行为。班德拉的研究表明,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方法帮助那些有恐惧症的人们摆脱恐惧心理。例如,在一项他们早期进行的研究中,他们挑选一些怕狗的幼儿园小朋友,让他们每天花20分钟观看一个小男孩高兴地与狗玩耍的情景。结果这一做法使得怕狗的儿童发生明显的变化,仅仅在4天之后,就有67%的儿童愿意钻进圈着小狗的围栏里与小狗玩耍。当其他人离开后,他们仍旧待在那里,亲热地拍打或抚摸小狗。而且,当一个月之后研究人员再次观察小孩们对狗的恐惧程度时,他们发现,小孩们取得的进步并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事实上,他们比以前更喜欢和狗玩耍了。

在对那些格外怕狗的小孩儿进行的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又有了重要且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发现。为降低孩子们对狗的恐惧感,不一定非要让他们观看另一个小孩与狗玩耍的活生生的场景,电影片段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最有效的是那些很多小孩与狗玩耍的电影片段。显然,当其他许多人的行为被当做是一种证明时,观察学习会更加有效。

2.相互作用理论

人的行为与人格就是在行为、人的内部认知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行为的产生首先依赖于他对环境榜样的观察,同时也依赖于他自身对观察榜样的认识,依赖于人活动的内部诱因。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三因素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呈三角模式。环境的影响只是潜在的现实,它是否发挥作用决定于人的主体条件和行为。班杜拉说:“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既存在着人影响自己命运的机会,也存在着对这种自我走向的限制。”也就是说,人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作用于环境,主动影响环境。人能通过符号作用,超越现实,对未来有所预测。

人的认知就是在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具有认知能力,自我调节系统才能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接受环境信息,有选择地反映这些信息,并不断地形成和改变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形成人格的差异性。所以一个人可以操作此活动,也可以抑制操作此活动;在同样场合下,一个人可以这样做,另一个人也可以那样做。

行为、个人认知因素、环境相互作用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人的人格形成受这三种因素决定。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化也可以获得新行为,但是否能将获得的新行为表现出来,则取决于强化的作用。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

(1) 直接强化是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做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他戴一朵小红花,激励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

(2) 替代强化是观察者本身没有受到强化,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这种强化也会影响观察者行为的倾向。例如,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3) 自我强化是观察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对榜样示范和行为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自我评价的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他认为自己或榜样的行为合乎标准时就给予肯定的评价,不符合标准时则给予否定的评价,这样儿童就能够对行为进行自我调节。总之,儿童能够将自己直接经历的结果、观察榜样经历的结果和为自己设立的结果整合起来,得出行动的一般原则。这样不仅能对现实行为加以控制,而且能制定未来的计划和目标,即能对行为结果进行预测,从而影响下一步行为的动机。儿童就是在这种自我调节的作用下,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人格。

(三)简评

第一,班杜拉的人格形成理论独树一帜,他综合行为主义观点和认知派观点,认为儿童的人格是由行为、个人认知因素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这为研究制约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另辟新径。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认为,儿童的人格是一切行为的总和,是由环境决定的,否定遗传,否定儿童的内部矛盾,否定儿童的主动性。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认为,人格是个体独特的行为方式,人格完全是习得的,用焦虑、驱力、动力、冲突、需要这些概念来解释学习的内部过程没有必要,应从个人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由此可见,行为主义只注重外在因素。而认知派重视人的意识,重视认知过程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但忽视环境的作用,认为客观现实的真实性不可知,否定人格的社会观。班杜拉认为,人既不受内部力量的直接驱使,也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随波逐流;人的行为与人格是人的内部认知因素、行为和环境的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一理论无论是对行为主义还是对认知派,无疑都是一大进步。

第二,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形成的,他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班杜拉强调,人具有认知和自我调节功能,人不是消极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对这种刺激做出选择、组织和转换,以调节自己的行为。这种把人看成主动的人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效能感的观点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第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大量的实验研究为依据,这为人格研究的客观性提供了具体范例。他的实验以人为被试,这就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被试,将动物研究结果类比到人身上,把人看成和动物一样缺乏理性被环境塑造的错误倾向。

第五,班杜拉认为,人的一切人格特征都是从观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虽然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与人格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绝不能包罗万象。例如,人的气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神经系统的类型。

第六,班杜拉强调认知因素的作用缺乏实验的依据,尚待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