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心理学:你我他的心理法则

> “画”说心理学:你我他的心理法则

崔丽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1

第2章 斯芬克斯之谜——人,认识你自己

  在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座特尔斐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认识你自己”。宙斯众神觉得人类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就派了怪兽斯芬克斯来到人间,她整天守在行人必经的路上,重复让众人回答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行人能够答对,她就放他过去,否则就把他吃掉。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没有人答出来,所以众多行人都成了她的口中之物。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来到她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动物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到这个回答后就跳崖自杀了。

  众神希望人类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向人类提出质疑,也给人类设置了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做障碍,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个传说,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呢?

  我是谁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情节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华山论剑之后,当黄蓉愚弄发了疯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欧阳锋的时候,郭靖竟然也跟着欧阳锋一起自言自语:“我是谁?”也许有些人觉得这一段描写只不过是郭靖傻小子继续冒傻气的噱头而已,跟桃谷六仙式的搞笑没有什么区别。但真正读懂了金庸的人会发现,金庸在这里塑造了一个大智若愚的真正英雄,他超越了武侠小说仅供读者消遣的作用,提出了严肃的人生思考——我是谁?

  自我意识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比如身高、体重、形态等;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比如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比如自己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动物有自我意识吗

  美国心理学家戈登·盖勒普设计了镜子实验来测试动物的自我意识:让动物照镜子,看看它们是否知道镜子中的影像是自己。他搁在一群黑猩猩里头一个镜子,让它们熟悉了十天。之后在麻醉的状态下在动物的眉脊上涂上一道无味的红颜料,如果不照镜子是看不到这道红色的。结果,黑猩猩会从镜子中发现自己头上有这道红色,并用手指去碰它,再把手指拿到鼻子下好奇地闻一闻。有的黑猩猩还能借助镜子剔牙,甚至好奇地探寻自己平时看不到的身体部位。因为猩猩是看不见自己的,它的行为表明它是知道镜子里那个个体是它自己。戈登·盖勒普的这个实验成为了一种探察自我意识存在与否的标准,也为我们打开了解黑猩猩心智的窗口。

  后来,人们又发现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是人和类人猿的专利。几年前海豚也通过了这个镜子测试。虽然它们没有手可以触摸,但是会对着镜子游动、摆姿势,探究身上被涂上的红色符号。其他的聪明动物,例如猴子、大象和鹦鹉,则没有这个本事。

 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

  自我觉察——把目光投向自己

  你有没有计算过一天要照多少次镜子呢?碰到可以反光的东西,你是否也会情不自禁地照照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都是情不自禁地投向自己的:我们会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否合适,行为举止是否得体。同时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下,我们也会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比如自己是开心还是焦躁,从而夸大一种情绪的感受度。

  自我觉察有利于环境适应和人际发展,它会使人更集中精力想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但是频繁和牢固的自我关注可能也会带来麻烦。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能够使注意力长期集中在自我上,从而影响个体在具体任务和社会情境中有效的自我监控行为(Baumeister,1990;Salovey,1992)?在面临失败时,抑郁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自己。个体长期关注自我,将焦点放在真实行为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上,最终加强了消极的自我印象。这种抑郁的自我关注风格持续下去,只能加强原来的抑郁程度(Pyszczynski,Hamilton,et al.,1989)。

  自尊——你怎样评价自己

  自尊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对自身价值的认可程度。最早为自尊下定义的是心理学家詹姆斯,他认为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感觉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其潜在能力的比例。由此提出了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水平。

  自尊的高低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民族、性别、经济水平、家庭教养方式等。关注这些影响自尊的因素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积极的自我评价。

  自我效能——你有多大信心完成这件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是针对某些特定任务领域而言的,并不是一个一般的个性特质。班杜拉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就像是你想知道一个教练能不能统领好一个足球队,要看他在指挥足球队作战方面的自我效能感。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会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情感体验。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那些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积极应对问题;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头脑中往往会采用退避式的行为方式。在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厌恶性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我们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情感过程。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不会在应对环境事件之前忧虑不安,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更容易被应激状态和焦虑反应所唤起。

  自我控制——你能把握住自己吗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儿童自控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因为自我控制力是儿童意志发展的基础,儿童期也是自我控制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自我控制力特别差的儿童过于任性、冲动,会影响人际关系和智能发展,造成性格偏异。

  小孩子能抵抗糖果的诱惑吗

  心理学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好吃的软糖,并告诉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的话,那?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他回来再吃的话,就能吃到两颗。然后,实验人员离开,留下孩子和极具诱惑的软糖。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等待实验人员回来再吃软糖,是“延迟者”。

  后来,研究人员对参加实验的孩子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不等者”在个性方面,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较多地成为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两者学业能力的测试结果也显示,“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

  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事实上,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间膨胀的欲望的人。相反,那些成功的人,往往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在我们的世界里其实没有绝对的自由,我们所追?的自由其实是一种可控的自由,而掌握一定的控制系统确实可以增强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营造适度的自控空间会给生活带来变化。比如家长不再要求孩子事事听自己的,适当放权,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考虑自己的穿衣搭配,就会发现孩子的自理能力更强了,跟自己的话题也变多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更近了;部门主管多跟员工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可以适当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就会发现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氛围也会变得更和谐。

  讨人喜欢的诀窍

  印象的形成

  我们通常倾向于将某人看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形象。即使在获得关于一个人的信息资料有矛盾时,我们也通常会重新整理或歪曲信息资料,以消除或减少不一致性。所以,当我们回想某人时,不会觉得这个人同时拥有相反的两种特性,比如既善良又邪恶,既热情又冷淡。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以及他人对他的评价中得到许多关于他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并进一步表示自己对他的态度——喜欢或厌恶。在印象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产生了很大作用。

  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主要是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印象。这种初次印象在对他人的认知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学校里新来的老师,单位里新来的同事,相亲时初次见面的男女等。双方都想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力图使对方对自己产生好印象,以此作为认识的起点。

  虽然第一印象对我们认识他人并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有着强烈的影响,但由于第一印象形成的时间短暂,只能认识他人的一个方面,双方第一印象所获得的材料通常是与外表有关,而外表有时会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使你觉得他的其他方面也很好(或很坏)。《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求贤若渴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

  近因效应

  如果你的上司一向很温和,但突然有一天,开会的时候他发怒了,还把你狠狠地训了一通,你是不是会把他一向的温和给忘掉?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做出判断。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都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只是两者起作用的条件不同。如果信息是连续被接受的,首因效应起作用;如果在接受第一个信息后,隔了较长时间或插入其他活动之后才接受第二个信息,则近因效应起主要作用。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说错话,做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更不可报复对方。

  个人好恶的估价

  个人好恶的评估对印象的形成是最重要的。一旦我们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范围。在一次会面时,一时的好坏印象可以扩大到所有情形中去,而且还会涉及一些无关的特征。

  对热情与冷淡的评价是形成他人印象的关键因素,热情与冷淡是好恶评估的中心性品质。中心性品质和许多其他特性联系较多,而非中心性品质如礼貌、粗鲁和许多其他特性的联系较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希1946年进行了一项经典性研究。研究者给一组被试一张描写人格特征的形容词表,表上列有7种品质: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和谨慎。给另一组被试的形容词表中,同样列有7种品质,除了把热情换成冷淡外,其余的两表均相同。然后主试要求两组被试根据表上的形容词来描写一个人,并要他们表示最愿意具备哪几个品质。结果发现,两组的描写出现了实质性的差别。阿希进一步研究发现,用礼貌—粗鲁来代替热情—冷淡作为变量,两组的描写差别就很小,从而表明对热情、冷?的评价是形成他人印象的关键因素。

  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获得信息资料的先后顺序也会影响他人印象的形成。知道某人是“聪明的”,这是一个积极肯定的品质,是符合个体意愿的,它会有助于以后获取的“热情”、“细心”等积极肯定的信息,然后综合为一个好印象;但不会对一个“冷淡”、“粗鲁”的人产生这种影响,形成好印象。信息资料的前后关系的作用与形成统一印象的趋势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品质相配,热情的人在其他方面的品质也被看成是积极肯定的,于是就产生了一致的印象。由于先前获得的信息的影响,人们往往?歪曲后来获得的信息资料。所以要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表现。

  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对于积极肯定的信息和消极否定的信息,个体并不是同样对待的。两种信息资料相比,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B.H·霍奇斯等1974年的研究表明,在其他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一种消极否定的品质比积极肯定的品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汉密尔顿等1972年的研究指出,与建立在积极肯定品质基础上的评价相比,个体更相信建立在消极否定品质基础上的评价。这些消极否定的品质似乎有一种“黑票”作用:不管一个人是否具备其他的任何品质,只要具备一种极端的消极否定品质,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把对方好的品质也掩盖掉了。例如,当听到某位杰出的企业家是骗子时,不管还听到此人多优秀,我们总会想到他的谎言,对他的?价都会变得很坏,从根本上加以否定。

  印象管理

  如果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我们作为这个舞台上的演员都十分关心自己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的形象,最简单的例子,为了自己完美的形象我们会去美容、健身;或者,为了更融洽地加入某个圈子,我们会配合这个圈子里的人的习惯,屈从于同伴的压力而去吸烟,就是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印象管理是能让自己表现得很棒的一门美妙艺术。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表明进行印象管理的努力大多是有价值的:成功地进行印象管理的人确实经常在许多情况下取得重要的优势。人们用什么策略来争取?人留下好印象呢? 

  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也就是努力扩大自己的优势,增加对他人的吸引,得体的穿着、整洁的修饰都是自我表现中的外表美化;其他的自我表现策略还包括了努力以肯定的评语来描述自己,比如,谈论自己如何克服令人气馁的障碍,或如何振作起来面对挑战的经历。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自我表现呢?首先交往对象就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必须承认,你在不同的人面前的表现往往是不一样的。为了与交往对象达成默契,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往往尽可能与交往对象接近。我们常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我们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调整自我表现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表现的目的并非总是尽力强调个体与交往对象的相似性,当个体很讨厌与其交往,对这种相似性很反感的时候,个体宁可运用自我表现与他人保持距离。

  美化他人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会使用一些策略来引发他人的积极情绪反应,博得他人的好感。最常使用的他人美化的策略就是讨好,你可以发表言论,赞扬他人,赞扬他们的特质或业绩,或是所属群体,还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表示赞同和感兴趣,询问他人的意见并给予反馈,等等。

  6条让别人喜欢的方法

  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微笑。

  3.要记住名字是一个人所有语言中最美、最重要的声音。

  4.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5.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

  6.真诚地使别人觉得他是重要的。

  资料来源:卡耐基(D. Carnegie, 1973)《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人们》。

  其实就印象管理本身来说,策略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运用这种技巧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就其正面的意义来说,成功的印象管理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而且还可以在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那么,从它的消极方面讲,它可能掩盖了某些人非善意的交往目的,所谓“表里不一”、“口蜜腹剑”就是这个道理。

  别对我说谎

  怎样识别欺骗的行为和非真实的印象管理策略呢?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印象管理可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比较容易控制的表现,比如语言和仪表等;另外则是个体不大留意或难以控制的身体姿态和眼神等。这两部分的表现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尤其是后者,人们往往越是刻意控制姿态、眼神等外显表现,越容易泄露真实的信息。所以,在认知他人时,不仅要看其外表的言谈举止,更要注意诸如面部表情、声调及身体运动等非语言信息,这才是比较真实的认知信号。

  生活中的有色眼镜

  你会不会喜欢某个人,就认为他什么都好,十全十美,称心如意;而不喜欢一个人,就把他看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你会不会认为北方人就是皮肤黝黑,粗犷豪迈,做事雷厉风行;南方人就是心思细腻,精致有礼,做事慢条斯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有色眼镜——社会认知偏见。

  个人偏见

  个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对社会刺激形成了不正确的、固定化的认识就产生了个人偏见。

  晕轮效应

  我们常常会发现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往往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的推断:如果认为一个人是“好”的,他在我们心中往往就会被一种“好”的光环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若认为一个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这就是晕轮效应的表现。

  漂亮和犯罪处罚

  我们常常感叹漂亮、有魅力的外表会给一个人无形中增加很多分,提供很多机会,那么在我们都认为公平的法律面前呢?虽然法律是公平的,但是运用法律的法官是有自己的认知和评判的,那么外貌在他们的“法眼”里会不会也“另眼相看”了呢?

  Sigall(1975)就曾进行了一个模拟陪审团的实验。他让被试组成一个模拟陪审团,然后向他们描述一件案子,案件分为偷窃案和欺诈案(偷窃案是与美色无关的,而欺诈案与美色有关),同时并将被告的相片给模拟评审团的被试看。在实验中还有一个控制组,仅向被试描述每个人的罪状而不附相片。实验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模拟陪审团实验结果

  罪名 平均判刑(年)

   吸引人的 不吸引人的 控制组

  欺诈

  偷窃 5.45

   2.80 4.35

   5.20 4.35

   5.10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若一位漂亮的被告所犯的罪与外表吸引力无关时,他会被判较轻的处罚;而当所犯的罪直接与外表吸引力有关时则会被判重罪。

  慈悲效应

  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有一种?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不是熟悉的人,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具有一种特殊的宽大倾向,因为对他人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是愉快的事。另外,在缺少其他信息资料的情况下,认知者也会做出宽大的评价。当我们对于他人的印象发生变化时,只要不是属于重大的原则性的变化,总是对他人保持着宽大的估价。有些学者解释说,肯定评价就像“奖金”一样,用于别人身上就可以指望获得报偿。每个人都期待着得到他人的承认和接受,因而经常会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意愿,放宽对待人的尺度。

  投射作用

  在认知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无意识地将自己的个性倾向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此来解释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种投射常常能敏感察觉他人细致入微的内心活动。特别是两个人的兴趣、态度、愿望、思想层次都很类似时,这种投射有时会很有效。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又千差万别,因而这种“以己度人”的认知方式,常会带来认知偏差。例如,自己喜欢热闹,往往会认为别人也喜欢热闹;自己好胜心强,则猜想他人也好强。 

  隐含人格理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我们自己也并未意识到它的存在。

  我们经常从新闻报道中听到很多残忍的事件,而当事者却并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歉意。是什么阻挡了他们在实施这种行为时不去思考此行为的正当性及可怕的社会后果?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规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这种认知结构下,个体往往只从本位或自我欲望去看事和行事。由于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在进行某种社会行为时,也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他人对此的真正态度,不能意识到或了解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对社会规范的遵从难免会发生问题。很多人尽管从年龄上已经是“成人”了,却仍然没有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来思考评判自己的行为,以致无法约束自己。他们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在社会认知上仍然没有超越儿童时期的“自我中心状态”,其心理水平与社会角色极不一致。

  社会偏见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认知也可以形成社会偏见。社会偏见就是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们生活在同一条件下容易产生共同点,如果人们的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地位、文化水准等方面大致相同,就会具有很多共同点。

  有些刻板印象与职业、地区、性别、年龄等方面有关。也就是说,职业、地区、性别、年龄等都可能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社会刻板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人们不仅对曾经接触过的人具有刻板印象,即使是从未见过面的人,也会根据间接的资料与信息产生刻板印象。例如,对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尽管未经直接认识交往,但人们对于不同国家的公民,也会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看法,比如人们认为: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日本人聪明,勤劳,有进取心,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