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处方笺

> 心的处方笺

河合隼雄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5
9787807639244
35.00

4 一旦打破了沉默,就请继续说下去 <一味忍耐,真的就是最好的美德吗>

东方人有种所谓的美德,就是默默忍耐,甚至还有人从中看出了美感。一定要坚持忍受痛苦,并且不发出任何怨怼,也不抱怨不公平。这种伦理观,到了今天仍然是许多日本人的心灵支柱。

不过,很多事都具有多面性。不沉默,不忍耐,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也是一种观点。可以说,近些年来,后面这种观点逐渐开始占了上风。比方说,一直以来只知道忍耐的日本的妻子们,也慢慢开始明确地向丈夫表达自己的意愿了。最近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的“退休金离婚”现象,正是这种势头的表现。妻子不再一味忍耐丈夫的专制——对妻子而言是专制——而是会明确地告诉丈夫,自己已经忍无可忍了。

有个美国籍丈夫与日本籍妻子闹离婚的例子。日本籍的妻子首先对丈夫提出了不满,因为丈夫的朋友里有个她特别讨厌的人。每次这个人来家里玩的时候,妻子总是强忍着不快去应酬他,但是渐渐地,她再也受不了了,就对丈夫说,我非常讨厌你那个朋友。丈夫也没反驳,只是任由她说。没过多久,丈夫又把那位朋友带回了家。于是,妻子就被激怒了——我之前明明已经那么清楚地跟你说我讨厌他了,可你还把他带回来,这分明是无视我的感情。她坚持认为,这就是丈夫不再爱自己了的证据。

对此,丈夫却这样说:

我知道妻子很讨厌我的那位朋友。可是她只是说她讨厌那种人,然后就没有下文了,也没打算和我商量商量以后想怎么办。就算妻子讨厌他,我也一样打算和他做朋友。所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要么尽量少带这个朋友回家,要么即便我把他带来了,也不让他们在一块聊天,我想,总能找出一种妥善的解决办法。可是,妻子只是说出自己的情绪,却一点没打算在找解决办法上做努力,所以我觉得是她不爱我了呢。

这番话令我颇为受教。如果按照过去日式家庭的要求,只要是丈夫的朋友,这位日本籍的妻子就必须默默忍耐,而且还必须得笑脸相迎。不过,日本人也发生了变化,妻子会提出自己的主张,说出“我讨厌那种人”这样的话来。这是打破日本古老伦理观的第一步。

既然已经踏出了第一步,那就别就此打住,也要听听对方怎么说,然后再进一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断地沟通和讨论,据此来找出妥善的方法。这就是那位美国人所说的含义。

沉默不语是件很让人难受的事,可就算如此,也并不是说只要把话说出去了,就能立刻轻松下来。不单只表达自己的意见,还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对方一再讨论——这恐怕需要与沉默同等程度的对苦痛的忍耐力才行。不管你选择哪一种方式,生活本来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事。

我们很难说日本传统的观念与美国式的观念哪一个更好。不管是哪种观念,都各有其短长;不管采取那种观念,要想真正地贯彻到底,都必须要付出相当程度的努力。搞不清这一点的人,就会觉得日本的观念太痛苦了,坚持不了,所以就变成了美国式。可是按照美国人的观念才做了一点点,发现并没有那么顺利,又开始说果然还是日本式更合适啊。无论选择哪一种观念,只要还没认清坚持这种观念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需要努力到什么程度的话,就都不可能顺畅地执行下去。

虽然不能说哪一种观念更好或更坏,不过,以时代的趋势来讲,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向美国式观念转变,这是不争的事实。与以往相比,不再沉默、直抒己见的人多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想来恐怕都是这样吧。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难以避免被日本式的观念所左右,大概有很多人都会就像前面例子中的那位日本籍妻子一样,完全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说出些什么的时候,那并不是最后通牒,而只不过是刚刚打开话题而已。如果你不再沉默,而是开始表达的话,我认为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艰难而漫长的沟通,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最后通牒≠沟通

有一次给刚刚接触心理学的社会人讲上心理学课,午休的时候,有位女士说自己很头疼孩子的问题,她希望孩子能好好考大学,可高二的孩子却根本心不在学习上,不想上大学,扬言高中毕业后就要去找工作。

我问:“关于上不上大学这件事,你有和孩子好好沟通过吗?”

女士即刻回答:“有沟通过很多次!我跟他说,必须得上大学!”

听到这,连坐在旁边、同样刚刚接触心理学的其他同学都忍不住说:“这听起来不太像沟通呀……”

很多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不管是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甚至是同事之间,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倾听,常常会发现,他们把单方面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就叫做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有信息的输出,有信息的接收,也应该有反馈的过程。沟通首先要保证信息能够传达到对方那里(比如周围的声音是否很嘈杂),保证用对方能够听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比如对方只听得懂英语就不能用中文表达,或者比如不该用引起对方误解的词语)。再有,输出信息的一方也要注意接收对方的反馈,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发言。因此,即便是命令式的单方面的信息传递,想要让对方成功的接收信息,也必须要考虑对方的具体情况。

而现实中我们所指的“沟通”则更复杂的多,它指的是相互之间的交流,这必然包含通过讨论而达成共识的过程。我认为上大学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那我就有责任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来;同样的,我也该抛开成见地听听,支持你的意见的都有哪些理由。然后我们会争论,甚至会出现激烈的摩擦,可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俩之间才可能逐渐地趋向相互理解,趋向某种共识。其实,有时候争论的结果并不是证明谁是“对”的,而是发现双方都有误区。像刚才的例子,有时候,也许孩子反对的并不是“上大学”本身,而是拿上大学当作唯一正确的选择。结果,如果家长能够承认上大学并不是唯一正确的,那么,孩子也可以承认,上大学是个不错的,甚至是个较好的选择。

最后通牒不等于沟通,也并不是沟通的结束,而应该是沟通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