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呼吸心生活

> 身呼吸心生活

罗伯特·库尔茨班
中信出版社 2013-8

 抗压:克服绝望

对于因生活的急剧压力而引发的暂时性生理反应,我们的身体能够复原。恰恰是那种缓慢而长期的压力——常常来自于已形成的消极态度和无助绝望的情绪,会构成对康复的真正威胁。长期感到无助会破坏内分泌平衡,提高免疫抑制激素皮质醇水平,破坏它的昼夜节律,还会耗尽大脑中重要的神经递质正肾上腺素,这是一种使人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化学成分。免疫学研究同样显示,在压力下,感觉会变得迟钝,对人体免疫构成最大伤害的正是这种迟钝,而非压力事件本身。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生活在某些方面失控了。我们是将这种失控看做是一时之势,相信最终它的解决会丰富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还是将它看做是来自生活的威胁?我们的看法——无论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还是身体健康——都是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是否能够创造生活中那些珍贵的东西,实现梦想、希望、目标和抱负,取决于我们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控制和对生活中意料之外的事件的控制。如果我们缺乏掌控的信念,同时意识到无法控制所有的情况,那么我们就无法应对生活中的惊涛骇浪。

20世纪70年代早期,心理学家杰伊·韦思博士做了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两只白鼠受到同样的刺激——轻微电击尾巴,但只有一只具有控制压力的能力;第三只老鼠作为参照,没有接受任何刺激。第一只老鼠认识到,只要转动轮子,它和第二只老鼠就都可以避开电击。在这种情况下,两只老鼠所经受的压力是相同的,但区别在于两只老鼠中的一只可以控制这种情形,而另一只则很绝望无助,出现在那只绝望的老鼠身上的胃溃疡的严重程度是那只有控制力的老鼠的两倍。

不可预见性与不可控性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在电击前10秒给老鼠发出“嘀嘀”的警示音,电击所带来的胃溃疡程度就小得多。知道压力何时到来使老鼠获得在“安全”时间里休息的机会,从而减少了持续焦虑带来的折磨,而持续焦虑才是真正的“非战即跑”状态。

自我感觉对生活有控制力的人可以经受剧变,并在剧变之后重新蓬勃发展;那些感到无助绝望的人,则几乎无法应对变化。詹姆士·邦德是沉着冷静的代表,如果他不是抗压能力极强的人,那他就不是007了。007空降到超级大魔头的核反应堆,炸弹在他的身后爆炸,他却镇定地理理头发,轻轻弹掉海军蓝夹克上的线头。相反,在伍迪·艾伦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情感脆弱的男主角,他们对事情即将发生的恶劣变化没有把握,长期处在糟糕的情绪之下,甚至选甜点的决定都会使他们焦虑到足以患上溃疡。绝望、压抑的情感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在伍迪·艾伦和马绍尔·布里克曼的电影《曼哈顿》中表现得很真切。在这部电影中,艾伦饰演一位典型的离群索居的男人,戴安·基顿饰演他的女朋友,她宣布离开艾伦,投入他好朋友的怀抱。当艾伦饰演的角色看上去泰然自若时,基顿怒火中烧,斥问他为什么没有任何回应。他叹了口气,告诉她说,他无法表示愤怒,“我已满是创伤”。

心理学家、《乐观的孩子》一书的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指出,控制力的产生始于幼儿时期,好母亲会模仿和回应孩子的行为。孩子笑,母亲也笑;孩子牙牙学语,母亲嘤嘤低语;孩子因饥饿而啼哭,母亲哺乳。通过这种“成长的舞蹈”,孩子学会通过充分的控制来确保自身的生存。

在某种僵化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被剥夺了这种“成长的舞蹈”的权利,他们无法学习控制,因为有人定时喂食、换衣,孩子和照顾他们的人之间没有任何互动,快乐的婴儿变得哭哭啼啼。几个月之后,他们不哭了,变得沉默内向,成天盯着墙。起初,他们注意不到走近他们的人,后来就开始尖叫。他们的体重减轻,经常失眠,很容易被感染,很多孩子3岁前便夭折了。

当控制变得无望,绝望就开始了。如果我们的行为和反应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如果无法对世界施加任何影响,那么为什么还要自找烦恼呢?体验过无助的人很容易再次经历这种情形,这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塞利格曼主张,无助感是我们习得的,所导致的压抑行为是连环式的。绝望无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丧失应对生活困境的动力,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消极的思维定式,使得我们即使在局面得到扭转时,也很难真正认识到其重要价值。只要我们试图控制不可预知的局面,就会出现情绪上的焦虑,之后便会有沮丧,而当局面无法控制的时候便会放弃。

生活中充满了变化,是否能够应对变化,决定了我们是随着环境成长还是被环境掌控,是创造性地行动还是绝望。心理学家苏珊娜·盖莱特博士及她的同事,包括萨尔瓦托·马蒂博士,针对两种极端行为的差异开展了里程碑式的研究,并于1979年发表了研究成果。在对面临公司财产清算压力的管理人员的研究中,那些据称具有“极强抗压能力”品质的人比抗压能力较差的人患病概率要小的多。三种增强抗压能力的因素是(它们都以字母C开头):投入(commitment)、控制(control)、挑战(challenge)。

?投入是一种好奇心,是对生活的积极参与。随时出现的与人们相关的各种情况,以及周围的总体环境,都使得表现出投入品质的人对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工作和关系当中,从不轻言放弃。如果出现分歧,他们会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将之掩盖。他们有一种被称之为“总体目标性”的品质,激励他们在生活中、在各种关系和选择中寻求意义。投入的对立面是疏离——一种分离的状态,其极端例证是弃婴收容所里的那些孩子,他们与外部世界隔绝,缺乏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交往的能力。不太极端的例子是那些每天都沿同一路线行走的人,他们对新事物熟视无睹。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都在呈现新面貌,投入即意味着我们有目的地投入到那些新生事物当中,而非将自己封闭并隔离。

?控制是无助的反义词。借助控制,我们感觉能够对事物产生影响,伴随它的是积极行动的意愿,而非受制于环境。盖莱特博士曾对控制作过极其重要的解释,认为它不是幼稚的代名词,也不是要求永远受大众欢迎,更不是认为自己全知全能,总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相反,它是指一种更加成熟的理解,即通过实施盖莱特博士称之为“想象力、知识、技能和选择”的方法,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

?挑战是一种信念,使我们相信生活的真谛是相信改变,而非维持现状。用盖莱特博士的话讲,“改变是有趣的成长动力而非对安全的威胁”。苏珊娜·C·考巴斯、萨尔瓦托·R·马蒂、斯蒂芬·卡恩:《困境与健康》前瞻性研究”,载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1982?42(1),168~177页。——译者注

抗压带来的是盖莱特和马蒂博士称之为“转变的”(transformational)应对态度。那些积极投入的人相信他们有掌控的能力,期待生活有创造性,当他们面临压力事件时,他们会加强与这些事件的互动——去探索,去投入,去学习。这种态度将减轻事件带来的压力,将其置于以持续发展的个性和生活目的为中心的更广阔的背景当中。

那些抗压能力弱的人——无助和绝望对其中有些人已是常态——倾向于盖莱特称之为“退缩式应对”的方式。他们就像那些在弃婴收容所里的孩子,面对压力就会退缩,会执著于自己重复性的情感反应,沉溺于一成不变的常规,与现实生活剥离,感觉无力改变身边的事物,感觉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威胁,这些人最有可能在压力之下患上疾病。

精神病学家乔治·瓦扬在其里程碑式的著作《顺应生活》中说,心灵健康是最重要的身体健康指标。他用30年的时间,分析了一些哈佛校友的精神、身体状况——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信息。他发现,那些应对方式不够成熟的人,即具有类似于退缩式应对方式的人,比那些抗压能力强的人患病概率高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