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力量

> 自尊的力量

安德烈
北京科技 2014-3

接受:一种在世上生存的方式

“假如我们在某一个时刻说出了‘是’这个词,那么我们实际上不仅对我们自己而且对我们的整个生命都说了‘是’。因为没有一件事物是孤立的,无论是在我们身上,还是在所有事情上。哪怕仅仅一次,幸福让我们的灵魂颤抖鸣响,也需要所有的永恒都为了这个事件创造条件。在我们说‘是’的那一刻,永恒的时刻就已经被赞同、被救赎、被确证、被肯定

了。”尼采(Nietzsche)如是说[2]。接受就是放开。放开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些问题自动消失了。剩下的问题看起来也更容易改变了。谈到对自我的接受,首先要明白,接受实际上是

整个生活的哲学。上千年来,接受都处于东方智慧与西方古老哲学的核心位置——对存在之物说“是”并正视它。尤其是佛教徒与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他们可能比其他人对此理解得更透彻),他们一直都在努力传播这样的理念——“ 你能说‘不,这没有发生’吗?不能。那么接受吧![3]”或者“没必要跟已经发生的事情生气,因为它们本身对此毫不关心[4]”。

接受生活中发生的种种正是日后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改变自我的第一步。

当然,这已经超出了自尊的范畴,但是间接地为改变自我提供了便利条件: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目光也就是在改变我们看待自己的目光。接受世界有助于我们接受自己,从而取得进步。

这种观念对一部分人来讲确实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跟世界做斗争。一旦发生冲突,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如果改变不了,他们就会觉得痛苦伤心。他们提防一切看起来消极的东西。然而,接受绝不意味着屈从、放弃、妥协和不采取任何行动,下面试举几例。你要赶飞机,偏偏遇上了堵车,很可能会错过航班。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紧张——你无法或很难接受赶不上飞机这个事实。于是你开始烦闷气恼,负面的情绪和想法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错过航班。你实在接受不了这么让人生气的事情。这种不接受的态度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紧张焦虑一点儿也解决不了迟到的问题,反而可能带来其他麻烦。例如,你会生气;假如后来路况好转,你可能会超速行驶;或者假如继续堵车,你可能会在车流里穿梭,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你还有可能因为过于匆忙而弄错登机口,或者跟那些似乎耽误你时间的人吵架……而接受的态度则表现在你会对自己说:“我可能赶不上飞机了。真麻烦!不过事已至此,急也没用。这种事谁都可能遇到。现在我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首先要尽量赶上飞机。假如错过了,就尽量别生气着急,以免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接受事实的目的不是坐以待毙,而是采取最合适的行动。

你在和一个朋友谈政治,但他的观点愚蠢、一无是处。至少你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你朋友的观点跟你不同,因此冒犯了你,让你气愤。如果采取不接受的态度,你就会想:“他错了。他这么想真是太蠢了。这人怎么能对事实视而不见呢?”你不接受他这么想以及他有权利这么想的态度会使你的情绪更糟,让你没法理智地谈话,从而破坏了你和这个朋友的关系,或者说至少破坏了你们当时的关系。这种态度的坏处实在很多。而采

取接受的态度,你就会接受他这么想的事实。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而且就算你的不认同有道理,也并不妨碍这个事实的存在——他跟你想的不一样,不如你所愿。可那又怎样呢?接受事实吧!与其否认他可以这么想的权利,不如向自己提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他为什么这么想?”“怎么才能让他更好地接受我的立场?”等。接受,并不意味着对话的结束。恰恰相反,它使对话向进一步的讨论开放。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谈起一场关于心理治疗的争论。当时,在行为派心理医生与为数不多但情绪激动的拉康派精神分析师之间,言语冲突十分激烈。作为一个行为派心理医生,我认为我们的对手对此事负有主要责任:他们首先挑起冲突,使用辱骂性的字眼并且威胁恐吓我们。但我的这个朋友认为双方都有问题:“你们的许多错误都是一样的。”我很难接受他的这个观点,因为我觉得没有完全“一样”的错误。但是由于我采取这种不接受的态度,我们之间的谈话毫无进展。我感觉到自己开始有点儿生气了。这时我改变了态度,对自己说:“那好吧,接受他就是这么想的吧。这是个事实,而且也是他的权利。”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放松了许多。之后我就能够更加有条理地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了,并且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给我讲讲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吧。有什么根据呢?告诉我吧,我对这些很感兴趣。”我确实很感兴趣。既然接受了他持有这种观点的事实,我就自然要去关注这种观点的起因和存在的基础。而当我不接受时,我一心想着的就是让他放弃这种观点。接受,在这里指试图去理解,而不意味着在讨论问题时承认对方的观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