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自恋: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

> 解读自恋: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

何宁
科学出版社 2018-9
9787030587862
89.00

第一节 文化与行为 

在展开对“自恋”的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在开篇力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自恋的研究具有怎样的价值或意义毋庸置疑,任何一种研究都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而对于人类的心理行为研究来讲,对其所依存的社会现实或文化土壤的探查是展开研究逻辑的必由之路。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中,文化如同容器,从外周规定了行为内容与方式的大致轮廓,使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同时,人们通过丰富复杂的心理行为支撑和活化了文化的内在精神,使其得以继承、传播与发展。自恋,看似一种关乎于己的行为,却实实在在地牵动着社会文化的敏感神经。因此,了解文化与行为的内在联系,有助于读者明晰本书的线索与主旨。 

一、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一)文化的词源学分析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其《图斯库卢姆辩论》一文中首次使用拉丁语系的“文化”一词,当时意指“灵魂的耕耘”,即灵魂的培养,暗喻人类发展的*高境界实为精神层面上灵魂的成长。自15 世纪以后,“文化”的内涵逐渐扩展至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中世纪晚期,“文化”一词开始指涉道德完美与心智、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17 世纪德国法哲学的开创者普芬道夫从现代意义上解读“文化”一词,他认为哲学并非人类的自然完美状态,文化能够使人类摆脱野蛮,通过巧法成为完全的人。自此,“文化”的含义便衍生为人类在其发展过程 

中逐步积累与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环境,是一群解读自恋自恋与自我生活在相同自然环境及经济生产方式中的人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潜意识的外在表现。由此,就“文化”这一概念的发展来看,它不仅具有*初耕耘土地、饲养动物、照料生活的内涵,还意味着居住在城镇或市区,以及培养正确的道德和心智。 

在汉语中,“文”的本义是色彩交错的图形,或纹理、花纹。《周易·系辞下》记载:“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从“五色成文”一词中,“文”还引申出装饰、修养的意思。“化”的本义是变化、生成、造化。“文”“ 化”二字的组合,*早见于战国末年的《周易·贲卦》,“彖曰: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可以理解为以语言文字、礼乐制度教化百姓。因此,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其中,“人”强调文化现象的社会性,即“人”才有文化。因此,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现象的专属用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或文字,而“教化”二字则是该词的重心所在。作为名词,“教化”是指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教化”是指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汉朝刘向的《说苑·指武》有言:“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c晋朝束晰在其《补亡诗·由仪》中指出:“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前蜀杜光庭的《贺鹤鸣化枯树再生表》有言:“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清朝魏秀仁所著小说《花月痕》第四十七回有言:“尔诈尔虞,如鬼如蜮,梗两朝之文化,劳伐之天威。” f 不难发现,他们对“文化”一词的使用均强调“文治教化”之意。近代梁启超提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作“文化”。鲁迅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认为,“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 ,即文化的功能在于对人之本性的唤醒和塑造。日本人首次将英文“culture”一词译作“文化”二字,而传统中国文化中虽有华夷之辨,但缺少从内涵与外延上与“culture”一词相对应的概念。 

近现代以来,学科门类与研究领域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文化的定义。从美国人类学家Kroeber 和Kluckhohn(1963)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160 种以上。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建筑、饮食、工具、知识、习俗、艺术等,大体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态来指称。英国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1992)在《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一书中,开篇就对文化做了经典的诠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0 世纪30 年代,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2002)在其《文化论》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就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个概念包容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英国人类学家Radcliffe-Brown 则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在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如今,多数研究者将文化视作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从社会获得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是群体或社会所赖以发挥作用的规则。文化人类学的代表人物、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1999)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文化做出进一步解释,认为文化“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出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指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胡乔木,1991)。 

一些文献资料常常存在“文化”和“文明”混用的现象。一般而言,文明偏于外,凡是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生活上的表现,以及工艺与科学的成果均可认作文明的表现;文化则偏于内,包含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方面的思想与习俗。文化具有社会性、多样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的属性,同时也表现出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继承性的特征。 

(二)文化的构成 

学者对于文化的构成有不同的说法。有些学者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些学者则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生产技术、生计知识、生态系统、生活方式、饮食、居住、衣饰等)、社会文化(婚姻家庭制度、社会组织、政治组织、等级和阶级制度等)和精神文化(风俗习尚、法律、道德、行为规范、宗教信仰、民间科艺、心理意识、价值观念等),并认为物质文化属表层或底层,精神文化属深层或上层,社会文化属中层。其中,文化的“三层次说”影响较广,即文化主要包括器物(物质文化)、制度(制度文化)和观念(精神文化)三个 

方面,简言之,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王新哲和孙星,2015)。 

器物层次的文化:为了克服自然或适应自然,人类创造出物质文化,简单说就是指工具、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东西,以及现代高科技创造出来的各种机器等。人类借助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获取生存所必需的东西。 

制度层次的文化: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人类创造出制度文化,即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典章律法等。人类借助这些社群与文化行动,构成复杂的社会形态与组织。 

观念层次的文化: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人类创造出精神文化,如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宗教信仰等。人类借助这些表达方式获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维持人格与心理系统的平衡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