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的重建

> 亲密关系的重建

大卫·里秋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05
9787807408628
32.80

前言

前言:爱的灵性修持

本书揭开了爱情的神秘面纱,以切合实际的观点剖析爱情。这是一本实用指南,教导人如何让感情圆满。读者将从静观和爱的灵性修持当中,展开一趟旅程,迈向觉醒、喜乐与深情。静观是一种古老的静坐方式,我们透过静坐,抛开恐惧和控制,除去自以为是的心态,放下个人的期待和应得的权利,亦不对他人做出评判。我们改而学习如何安住 当下,心无罣 碍,从容体悟生命的本然面貌。当我们把静观运用到恋情里,我们终会从身为人的脆弱性之中,从爱的丰富潜能里,照见自身和他人的本性。我们从爱的灵性修持中,以无限的温柔和关怀,拓展己身对他人的觉察。我们将超越个人的情爱,拥抱更宽广的世界。我们学会把爱扩及周遭的人,甚至是原本不关心或处不来的人。透过爱,儿女情爱将转化为对众生的大爱。戴维在此书中说道:“我们可以拓展自己对于爱的施与受的。”

我从事夫妻咨商 和训练专业助人者的实务中,时常碰到一个问题:人如何开拓潜能,以因应更多的爱及正面能量?我们(外子盖伊和我)管人类这个终极挑战叫“潜能之上限问题”。本书呈现出,爱激起的涟漪如何在你我及众人之间,自由地来回激荡和扩散。里秋铺出了一条由个人的小爱出发,迈向宇宙之大爱的道路。本书中的灵修,不是达到心灵成长的附加功课,而是必要的修持。戴维?里秋提供了重要而崭新的融合之道,将深植于诗人娄德(Ted Loder )所谓的“喜乐、友谊、平和的宝藏,藏在日常生活里”的务实精神,融入心灵自助运动里。他所举的例子,特别是诸多的修练契机,深刻地促进了读者的心灵成长。我们找到了彼此平等对待的新基点,这些清晰的标竿,引领我们迈向慈悲的生活。在那其中,人终将学会观照彼此,并观照全宇宙。我们的亲密关系不仅带给我们成长,亦有助于世界的进化。我邀请大家接受这一波波的心灵洗礼。

凯瑟琳.汉德瑞克(Kathlyn Hendricks),著名的人际关系和身心疗护专家、舞蹈治疗师,目前与夫婿共同经营汉德瑞克学会。

精彩书摘

  爱,让一切变可能

  光是去爱并不够,

  除非我们有足够的睿智,

  享受我们的爱。

  ──萨克林(注:Sir John Suckling,英王查理一世的宫廷诗人。)

爱让一切变得可能,它的奥秘深不可测。不管我们爱得多么天长地久,多么刻骨铭心,爱始终是个谜。它掀起的飘然狂喜也好,锥心痛苦也罢,我们心甘情愿地照单全收。我们骨子里有种胆识和兴致,鼓动我们冒险,走入爱的迷宫,无视于旅途上的险阻重重。然而,单靠爱无法带来幸福,也不能让恋情开花结果。爱情要能圆满需要技巧,而这些技巧是可以学习的。只要勤加练习,不管双方一开头有多么的拘谨放不开,最后一定可以优雅地翩然共舞。

每个人所体验的爱情都不一样,不过,大多数人都感受到爱最鲜明的五个面向。当我们感受到关注(attention)、接纳(acceptance)、欣赏(appreciation)、情意(affection), 以及被允许(allowed)自由追求最深的需要和愿望时,我们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这五A 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五A来建立自尊,发展健康的自我,它们是自我认同的基石,也是人类的性格能够凝聚连贯的基础。人类的经验有种惊人而稳定的一致性:我们建立自我所需要的基础,正好就是亲密关系能够幸福的要素。亲密的极致,意味着付出和接受五A ,也就是付出和接受爱的喜乐与财富。爱的这五个要素,或者说是五个面向,也描述了我们以完满的灵性为世界贡献一己之力的天命。耶稣和佛陀等史上伟大的心灵导师,皆是展现爱的这五个面向的典范。透过灵修,我们见识到一股比自我更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给予我们关注、接纳、欣赏、情意和包容的恩典,滋养了我们的心灵。

人的存在具有一种既动人又鼓舞人的同步性。这五A满足了我们最初的需求,同时也是亲密关系及普世慈悲的要素,亦即静观修持(mindfulness practice)的精髓。在人类经济及灵性的辉煌发展过程中,这五个要素打开了进化的大门。

在孩童时期得到的五A是一份赠礼,我们继而在长大后把这份礼转送给他人。五A是从我们领受的爱当中自然而然流泻出来的,我们无需努力,只需单纯留意对所爱之人的关注、欣赏即可。慈悲也是一样的道理,它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份灵性的礼物,是静观修持所能得到的恩典。当我们愈来愈能安住当下,我们会察觉到慈悲油然而生,充盈于内心。

静观──增进对爱的接收与付出的能力

人如何提升能力,以接收并付出这五个要素呢?藉由静观,警醒地见证现实,不评判,不执着,不设防,毫无恐惧,亦不施加控制。透过慈悲的静观,我们变得善于把爱的要素赠与给每个人,乃至于我们自己。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会不断提及静观这个概念,并视之为达到圆满的爱的高速列车。

本书将逐一讨论这五A,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检视童年、关系以及灵性上的成长。本书也提供一些练习,帮助你解决童年时期的议题,使你拥有更幸福的关系。要达到这一切,你必须展开一趟旅程──英雄之旅,因为这一路的艰辛将使你蜕变,从紧抓着自我的状态走出去,面对生命的风浪。本书将一路伴随你,提供你安全扎营所需要的种种配备。我们实行兼容并蓄的做法,将西方心理学工具和东、西方灵修方式融合在一起。主要的心理学工具,包括解开个人及童年谜题,下决心正视、因应、化解问题,好让自己改变和成长。灵性的方式则是包括了放下自我、提升静观、陶冶悲悯的胸怀。当人以现实的考虑为优先,自我次之,人便能达到静观,从而增进亲密,奉献无我之爱。

一段关系能带领我们重访昔日的每个感受和回忆。在心理学的工作层面上,我们努力解开情绪的死结。我们专注于自身的感受,探索其意义,进而承接它们,直至它们改变,或展现出通往更深层自我的道路。在静观的灵性修持中,我们的体验截然不同。我们让感受和思绪自然涌出,不处理也不紧抓着不放。这两种取向各有适用的时机,皆为我们所需。在本书里,专注与放下是相辅相成的工具。缺乏静观的治疗顶多帮我们解除困境,融合静观的治疗则能帮助我们消解始作俑者的自我。

“英雄之旅”是一个象征,代表人类灵魂深处的渴望,渴望曾经损毁及失去的一切能得到修复。这趟旅程,首先要从离开熟悉的一切开始,然后翻山越岭,历经艰辛,抵达一处全新的境地。最后,如果想要的话,你会带着更高的觉醒回家。唯有彻底走过这一趟旅程,我们才能成熟地去爱一个人。但话说回来,英雄之旅这西方的象征,若没有辅之以东方的静观,旅程仍然无法完整。

结合东、西方的修行旅程

总之,我们需要起身前行,也需要安坐停驻。旅行的过程中若缺乏静观冥思,我们很容易沦为自我设限的激进行动派。一味静坐修持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踏上了一段旅程,我们很容易沦为只看重内省的寂静主义者。东方的信仰告诉我们,我们要抵达的地方就是当下;西方的传统则召唤我们向外走,以便全然回归当下。若不能将二者合而为一, 我们哪儿也去不了,所在之处什么也不是。佛陀并非始终坐在原地,他走入尘世宣扬佛法;耶稣也不是天天传道、医治众人,他偶尔也会在沙漠中独坐沉思。

人的心中所蕴藏的爱,比人一辈子所付出的爱还要多。大多数人在渴爱之余,亦对爱心生恐惧,因此,确实需要一本详尽的手册替我们排忧解惑。这本书将探索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脆弱,并从中辟出一条道路来。对任何人来说,这旅程永远不会太迟,也不会太久。

我以一名修习佛学的心理治疗师,和在红尘中翻滚的凡人的身分,写下这本书。我曾在感情中遭遇很多难题,也找到一些克服的方法。我发现,那些难题是使我们迈向更丰富人生的入口。这本书将探讨我们是怎么陷入困境的,以及感情又是怎么出了差错的。你不妨信赖我,让我来告诉你如何使事情好转,如何利用这些经历让我们变得完好,继而开创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本书将点出以下这些问题,并帮助你去回答它们:

* 我要怎么做才能获得我所渴望的幸福?

* 我会一直如同我所渴望的那样被爱吗?

* 我要怎么做才能放下过去?

* 我能够学会维护自己的界线吗?我能够力求别人尊重我的界线,也力求自己尊重他人的界线吗?

* 我能够放下控制的欲望吗?

* 我敢全心全意去爱吗?

唯有在人人相亲相爱的世界里,开悟( enlightenment )才能被体现出来。这么说来,爱情的要旨便不在于两个相爱的人如何走过风雨,而是这整个世界如何在爱的痛苦和狂喜的锤炼下,变得更有爱的能耐。我在本书推荐的修持和练习,不是为了让你的生活变得更顺遂,而是要帮助你以幽默、轻松及宽容,来面对人生中免不了的崎岖坎坷。桀傲不驯的自我无法潇洒以对,唯有觉醒而清明的心才能处之泰然。所以,灵修之道是追求亲密的最佳途径,而我们有限的个人修为,将顺带疗愈外在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