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 C/2

定价 ¥79.00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 C/2

本书是由斯滕伯格与威廉姆斯两位知名心理学家共同撰写的,他们在给读者呈现出系统、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的同时,整合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多元和辩证的视角来审视、诠释教育心理学,给读者奉献了一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极具参考价值的力作,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思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本书适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原书第2版)

作者:[美国] 罗伯特·J·斯滕伯格,温迪·M·威廉姆斯

译者:姚梅林,张厚粲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10

策划:华章心理

定价:79.00元

ISBN:9787111398486

作者简介

罗伯特 J·斯滕伯格 塔夫斯大学艺术与科学系主任、心理学教授、教育教授。曾担任IBM公司的客座心理学教授,同时在耶鲁大学心理系任教。于1975年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拥有10个荣誉博士学位。斯滕伯格著有1 200多篇论文、书评和教材,拥有2 0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研究兴趣点是智力和认知发展。斯滕伯格是美国艺术与自然科学学术委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委员、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心理协会会员。 斯滕伯格曾获美国心理学会(APA)、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ERA)、美国心理协会APS和其他组织颁发的多个奖项。他曾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曾担任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和艺术、理论和哲学心理学分会主席,是Psychological Bulletin和Contemporary Psychology杂志的主编。他因成功智力理论、创造性投资理论(与Todd Lubart共同提出)、心理自我管理理论、智慧平衡理论、爱情三元论而著称于世。斯滕伯格是美国大学联合会主任。 温迪 M?威廉姆斯 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系教授,研究智力及相关能力的发展、评估、培训和社会应用。她从耶鲁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从耶鲁大学获得自然人种学(physical anthropology)专业硕士学位,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英语和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秋季,威廉姆斯与同事共建了康奈尔儿童研究中心,这是由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机构。她主持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这一国家级教育项目, 旨在鼓励那些历史上被忽略的群体(女性、有色人种、处境不利者)去接受科学教育和探索职业生涯。她已发表多篇论文和出版多部书籍,出版了9本专著并与他人合著了5卷内容,包括The Reluctant Reader(专著)、Escaping the Advice Trap(与Stephen Ceci合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都做出了评论)、Why Aren?t More Women in Science?( 与Stephen Ceci合著,获得2007年独立出版书籍奖。)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ewsweek,《商业周刊》,《科学》,《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Philadelphia Inquirer,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Child Magazine等杂志上。她是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心理学会会员,先后于1996年、2001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奖项,于1997年、1999年、2002年因出色的研究而获奖。最近,威廉姆斯被美国心理学会提名为2007~2008年度的“霍尔”讲师(G?Tanley Hall Lecturer)

序言

罗伯特·斯滕伯格与温迪·威廉姆斯两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共同撰写本书,在给读者呈现出系统、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的同时,整合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多元、辩证的视角来审视、诠释教育心理学,给读者奉献了一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极具参考价值的力作。

斯滕伯格因其在智力、创造力、思维方式、领导力以及爱情等领域的理论建构及相关研究成果而在学界享有盛誉;威廉姆斯在科学教育、(社会)认知的性别差异、实践智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于顶尖杂志或被其引用、介绍(如《自然》、《科学》),并获得美国心理学会和教育研究学会颁发的奖项。两位学者宽厚的学术背景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对基本心理现象的深入探讨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均在书中的有关章节得以体现。读者展卷阅读时,定会感受到两位学者渊博的知识、开阔的思路及教育的智慧。

本书与其他教育心理学著作相比,在许多方面都独具特色。尤其在兼顾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方面,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维和实践智慧。作者围绕专家型教师与专家型学习者的成长这一核心主题来组织教育心理学的经典内容,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在第2版中,作者将新近的研究成果补充进来,比如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情绪和社会智力、智慧教学和智慧思维的重要性、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大脑半球特异化、自传体记忆、习得性乐观,等等。对于一些重要的主题,如专家型教师(和学习者)与新手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教学支架、智力可塑性、学习的文化差异、合作学习益处等,都进行了深化与拓展。这将有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思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全书的章节编排遵循了有效学习的规律,每章开篇本章导读提出引领性的思考问题,给读者提供先行组织者和目标导引;随后呈现典型案例,并在正文中呼应、剖析,点面结合,有理有据;最后的教学启示则有助于启发读者进行拓展性思考及迁移。而每章中彰显其特色的栏目,如分析性思考、实践性思考、创造性思考的问题及其提示,灵活的专家、论坛以及专家型教师访谈等栏目,为读者提供了从多元视角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丰富样例,有助于读者更为客观、辩证而灵活地运用该书所阐述的各种学习规律。

原著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力图对原著加以精准地转换与表达,但仍难免有疏漏与错误。我们真诚地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直接参与第2版翻译工作的成员有:姚梅林、张厚粲、王聪、陈勇杰、马慧、王臣、刘洋、潘利若、黎玉兰、郭芳芳。赵艳君编辑对我们的翻译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对译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希望该书的出版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与启示,也期待读者的积极反馈与宝贵建议!

译者

2012年9月

前言

与其他已有的教育心理学著作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本书的侧重点

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我们确立了两个目标:首先,我们想给学生详细地介绍教育心理学领域应该并且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其次,我们希望本书能够以一种独特的、统一的视角阐释这些观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而言之,我们希望学生对教育心理学艺术的一面和科学的一面都有所了解。为此,我们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专家型教师和专家型学习者

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总体目标是对教与学的技能的理解和发展,那么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内容就应该紧紧围绕着如何发展教与学的技能这一核心而展开。本书就是按照这一目标编排的。第1章“成为专家型教师,成为专家型学习者”对专家型教师和专家型学习者进行了定义。成为专家这个主题在随后的每一章都进行了阐释,而且本教材的目标也正是这一主题。

注重实践

很多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学生以前曾当过教师或者现在正处在教师的岗位上,因此,教材对实践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书自始至终都定位于现实世界,告诉读者怎样将书中所学的知识用到课堂实践中去。同时,我们并没有给出固定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僵化的模式往往会阻碍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比记忆这些模式更重要的是形成专长,成为善于反思的实践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技巧,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怎样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技巧。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实践来说,最困难的不是学习有效的步骤,而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及怎样使用它们。

多元文化和性别差异

我们努力使教师不但适应今天的课堂,而且为未来也做好准备。教师面对多种文化和多种语言课堂的情形越来越常见。他们必须有所准备,比如,满足那些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的特殊需求。他们还应该认识到性别的刻板印象是怎样影响男生和女生发展的。这些问题在第6章有专门的论述。

个体差异:特殊儿童

对天才、残疾和学习障碍的理解以及在课堂上如何应对这种差异,对当今的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第5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给那些在传统课堂里学习的天才学生提供足够多挑战的方法。在同一章里,我们强调那些有障碍的学生也可以像正常学生一样出色,并且提供了如何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以使其发挥自己潜能的方法。

一种平衡的观点

在组织本教材内容时,我们沿袭了既有的对章节内容和顺序的安排。同时,我们还将学生应该知道的最新的重要理论和研究吸纳进来。另外,我们在全书中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避免了只一家之言,因为我们认为学生应该学会对教育心理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在这方面,本书是独具特色的。

本书的教育学特征

导论性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应该传递大量的信息。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些材料的学习,我们介绍了各种教学法,不但有助于他们对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将这些内容运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章节开始的教学法

本章导读 以问题的形式说明了各章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对该章内容的理解。并简要综述该章将要讲述的内容及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举例来说,这一部分的题目可能是“为什么理解思维对教师来说很重要”或“为什么理解动机对教师来说很重要”。这个导引性的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该章中的概念和课堂教学之间的直接联系。

章节内容的教学法

“思考”问题研究表明对课本的简单记忆是一种最低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对他们学习的信息以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并且对其进行深入思考的话,他们的学习将更为有效。为了鼓励学生的这种思考,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了各种分析型、创造型和实践型的问题,目的就是激发他们的思考。这三种问题贯穿全书始终。这一框架以斯滕伯格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为基础,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思,而不仅仅对它们进行表层加工。文中随后一并给出了答案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思考与答案进行对比,找出其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灵活的专家和“思考”问题一样,这个栏目的内容也旨在帮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分析的、创造的和实践的方式。它描述的是教师和学生是如何处理在课堂上所面临的挑战的。

对教学的启示这一栏目穿插出现在各章之中,一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讲完之后就会有一个启示。它通过向学生展示专家型教师如何将教育心理学中的特定概念运用于课堂,来说明该内容对实践的启示。

构建你自己的学习各章中的这一栏目让学生自己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拓展书中所讲的知识,并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建构主义理论。

讨论在每章里都有关于一个重要教育问题的讨论,其中列出了三方面观点。教育者经常在讨论一些问题(例如是同质性分组还是异质性分组,或是传统的课堂还是多元文化的课堂),好像不存在一个折中的观点。但是,教育问题不是简单的对或错的争论,在教育中没有灵丹妙药。相反,我们应该将各种技能灵活地综合起来才有可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些论坛中我们指出,除了关于问题争论的两个极端答案以外,还存在一种中立的观点。

专家型教师访谈每章都有对一位教师的采访。来自这些专家型教师的真知灼见表明了他们怎样将书中所讲的内容运用于实践,他们对这些知识的运用往往是独特的。

章节结尾的教学法

本章小结在每章的结尾对各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教学的启示都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成为一名专家:疑问和难题这些活动按照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分组,要求读者将各章中所学到的概念运用到解决课堂问题的实践中。

第2版的变化

自本书第1版发行以来,教育心理学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书的第一作者斯滕伯格,作为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出版委员会的主席有机会目睹了其中的变化。新的研究论文和教科书的出版几乎改变了课堂层面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自本书第1版发行以来,随着美国教育部下属“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本书第2版中,我们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以反映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变化。新的版本融进了许多最新的参考资料,也新增了以下最新内容。

第1章成为一个专家

 更为详细地阐述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专家型学习者和新手学习者间的差异

 新增了“如何获得学习专长和教学专长的策略”内容

 新增了“专家型教师成长”方面的资料和阐述

 新增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对比”表格

 新增了“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方式”表格

 新增了“专家型教师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表格

 扩充了“如何评价教学的有效性”的阐述

 扩充了“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能力中的作用,不同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的短期作用和长期作用”的阐述

 新增了“学习风格、自我调节和智力理论的跨文化比较”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延迟满足的概念”内容

 新增了“控制点及其与学业成功间关系”内容

 新增了“成功学生的归因”表格

 新增了“学科内容知识还是教学知识在专家型教师成长中更为重要?”内容,并对这一熟悉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新增了“智力增长论和实体论”内容

第2章认知发展

 扩充了“大脑可塑性”的阐述

 扩充了“个体是如何改变环境的,正如环境是如何改变个体的”的阐述

 扩充了“在兄弟姐妹之间,不同的养育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的阐述

 新增了一个“语言发展”的实例,并显示发展阶段是如何以固定次序出现的

 进一步阐述了“发展的领域特殊性问题”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在课堂情境中,如何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挑战水平”内容

 新增了“早期客体永恒性是如何发展的”内容

 扩充了皮亚杰提出的“前运算发展阶段”的阐述

 扩充了皮亚杰提出的“具体形式运算阶段”的阐述

 进一步阐述了皮亚杰理论的局限性,例如他提出了“并非所有儿童都能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新增了“跨文化和多重文化”的实例

 新增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内容

 新增了“能更吸引学生的阅读材料特征”内容

 指出了“学生利用先前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

 扩充了“概念学习”的阐述

 扩充了“教学支架”的阐述

 扩充了“培养第一语言技能的重要性”的阐述

 新增了“对模糊信息进行解码在流畅性阅读中的重要性”内容

 新增了“特定记忆缺陷与学习障碍的关系”内容

 阐述了“在具体历史背景中理解文献”的重要性

 提出了“专家知道该用什么理论和在什么时候用理论”

 新增了“心理理论”内容

 新增了“婴儿非言语性的咿呀学语”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语言决定主义”内容

 阐述了“在课堂里适应新的英语学习者”的重要性

 进一步阐述了“大脑发展”内容

 新增了“专长发展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内容

第3章个体、性别、社会性和道德发展

 进一步阐述了“如何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内容

 新增了“气质”内容资料

 进一步阐述了“性别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内容

 阐述了“观看家庭暴力和以后进行暴力行为间的关系”内容

 阐述了“单性别课堂能促使优异学业成绩”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同性恋的科学解释”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父亲在促进儿童依恋行为中的重要性”内容

 新增了“早期照料对以后情绪稳定性的重要性”内容

 新增了“学生对教师的依恋”的阐述

 新增了“玩耍阶段”的阐述

 阐述了“玩耍技能是发展专长的一种形式”内容

 阐述了“教师对学生家庭环境理解的重要性”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跨文化适用性”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饮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内容

 新增了“肥胖被视为一个社会问题,肥胖学生被自己的同伴歧视”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学龄儿童的抑郁”内容

 新增了“抗抑郁药物和青少年自杀间的关系”内容

 新增了“青少年酒精滥用的统计资料”内容

 新增了“学龄儿童药物滥用的迹象”内容

 新增了“儿童的性行为”内容

 新增了“Gardasil疫苗在预防年轻女性感染艾滋病中的作用”内容

 新增了“青少年怀孕”内容

 新增了“避孕教育项目”内容

第4章个体差异:智力 认知和学习风格、创造力

 明确阐述了“智力与元认知间的关系”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大脑和智力”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内容

 重写了“三元智力理论”内容

 新增了“情绪和社会智力”内容

 阐述了“社会阶级与智力遗传性间的关系”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智力的可塑性”内容

 新增了“濒危儿童”的内容

 新增了“智慧教学和智慧思维的重要性”的内容

第5章个体差异:特殊儿童

 新增了“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方案的意义”内容

 扩充了“智力落后”内容

 新增了“智力落后的基因原因”内容

 新增了“言语障碍与第一语言学习间的关系”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学习障碍儿童的教学挑战”内容

 新增了“马太效应”内容

 新增了“有学习障碍的天才儿童”的阐述

 新增了“导致多动症儿童的可能原因”的阐述

 新增了“多动症儿童治疗”内容

 新增了“知觉缺陷儿童”内容

 新增了“记忆缺陷,包括遗忘症”内容

 新增了“大脑半球特异化”内容

第6章群体差异: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性别和语言

 新增了一个最新的“教育需求的人口统计趋势”表格,包括在种族、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教育需求差异的数据

 新增了“贫困及其对教师的影响”内容

 新增了“移民及其对美国课堂里种族分裂的影响”内容

 新增了“移民的教育成就及其教师需要考虑的特殊需要”内容

 新增了大量有关“拉丁人”的内容,这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移民群体

 进一步阐述了“社会经济地位的定义,教育研究者在做研究时对此需要考虑什么、不同社会经济地位水平的学生的教育发展轨迹会怎样”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会如何影响智力、语言的发展”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 “学生自尊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发展变化”内容

 新增了“教育成就的群体差异,包括对群体差异的统计趋势的详细评述(如NAEP分数),并且阐述了针对这些群体差异致因,当前理论者做出的分析”内容

 新增了“种族和智力”方面的批判性阐述

 新增了“学业成绩的跨文化数据:学业成绩是种族、性别和国籍的函数”内容

 新增了“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的最新数据及理论解释,阐述了当前针对性别差异而存在的‘生物-环境’原因的争论”内容

 新增了“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及其已经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女生是如何缩小她们与男生间的差距并如何超过男生的”内容

 扩充了“学习的文化差异,及其对当代多元文化环境下教学的意义”内容

第7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新增了“行为主义理论的潜在假设”内容

 新增了“小阿尔伯特研究及其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内容

 扩充了“行为主义理论对成瘾行为的解释”内容

 阐述了“刺激概化和刺激辨别”内容

 新增了“习得性无助和习得性乐观”的阐述

 扩充了“观察学习和攻击行为”的阐述

第8章认知学习理论

 扩充了“心理想象”内容

 扩充了“内隐记忆”内容

 新增了“闪光灯记忆”内容

 新增了“记忆策略”内容

 新增了“记忆生物学”内容

 新增了“自传体记忆”内容

 新增了“记忆扭曲”内容

 新增了“目击者证词”内容

 新增了“儿童的记忆”内容

第9章思维:概念形成、推理和问题解决

 新增了“工作记忆在思维中的作用”内容

 新增了“演绎推理的进化论解释”内容

 新增了“启发式思维”内容

 扩充了“问题解决策略”内容

 扩充了“工作记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内容

 新增了“决策制定模型”内容

 扩充了“专长和小组问题解决”内容

第10章激发学生

 进一步阐述了“动机的动态性、发展性的本质,及这一本质对不同年龄学生意味着什么”内容

 扩充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不是对立的”,新增了“在早期教育中,外部动机的潜在陷阱的研究结果”内容

 新增了“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可用策略”内容

 新增了“表扬对学生发展作用的趣味解释”

 新增了“学生唤醒水平对学习的作用,教师如何辨别出并使得学生处于最佳唤醒水平”内容

 新增了“任务掌握目标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

 新增了“教师反馈的特征(在什么时间给予反馈,反馈的性质等),教师反馈的特征与学生能力知觉会如何产生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内容

 列出了“可以鉴别出不同的学生需要”的具体行为指标,阐述了“教师应如何调整自己的反馈以适应不同的学生需要,并使学生处于最佳动机状态”

 新增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及其对学习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主选择及其教学影响方面的最新研究”内容

 提出了“引入标准化测验”的教学取向,从而使教师不去贬低测验的重要性,并使学生获得理想的成绩

 新增了“减少刻板印象威胁的潜在途径,包括来自干预研究的证据”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性别差异的发展,不仅包括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也包括能力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阐述了“家庭结构的个体差异对动机的影响”内容

第11章课堂管理

 提到了“青少年暴力的最新国家统计数据”

 新增了“教师课堂管理风格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问题行为”内容

 新增了“专家型课堂管理者的所用具体技术的特征,并用假设的实例来阐释”内容

 新增了“学生遵从性的个体差异,及适用于不同遵从性学生的最佳课堂管理方式”内容

 新增了“专家型课堂管理者所用管理技术”的两个表格

 新增了“有效应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详细列表,并用假设的实例来演示这种方法”内容

 新增了“有关‘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的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惩罚措施对学校暴力的影响”内容

 新增了“如何预防学校暴力”内容

 阐述了“教师的身体语言可能会无意间表达了对学生的敌意”内容

 扩充了“参与暴力行为的学生所具备的个体特征、学校特征和家庭特征”内容

 新增了“有暴力行为的学生累积风险的理论观点”内容

第12章课堂教学

 新增了“正在接受培训的教师真的能从真实课堂教学经历中受益”内容

 阐述了“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非常复杂,可能仅仅是一个句子或一个问题”

 阐述了“支持使用Bloom目标分类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据,它能促进高水平学习和成绩”内容

 新增了“教育的认知目标层次”的详细表格

 新增了“有关直接教学益处、激情教学益处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

 新增了“专家型教师会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安排”内容

 新增了“教学与学习风格的不匹配会不利于学生学习”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利弊”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如何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有效性最大化,及具体实施策略”内容

 新增了“小组学习真正能实现自己所设目标的情形”内容

 新增了“合作学习对学生和教师的有益程度,并提出合作学习在许多情境中相当有用”内容

 新增了“显示合作学习益处的最新研究结果”内容,并详细阐述了“jigsaw”合作学习环境

 进一步阐述了“互惠性教学及其对阅读困难的作用”

 新增了“计算机在学习环境中的作用”内容

第13章学生测验

 新增了“标准化测验的原理”内容

 新增了“不让一个儿童落伍对标准化测验的作用”内容

 新增了“‘心理年龄’概念的问题”内容

 新增了“SAT的历史版本和最新版本”内容

 新增了“标准化测验的文化问题”内容

 新增了“NBPTS标准”内容

第14章课堂评价

 新增了“不同类型的评价对学生的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和其他动机因素的影响,及时反馈和计算机本位测验对这些动机因素的影响”内容

 新增了“将测验与不同的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包括表扬和消极反馈)对学习环境、学业成绩的影响”内容

 新增了“‘问题-写作’策略与‘项目式问题-论文式问题’的匹配”内容

 新增了“使用真实性评估、质量性评估来评定学生进步的实证研究成果,甚至在创造性导向的科目(如艺术)中也在使用这些评估”内容

 新增了“评估类型与学生学习(尤其是真实性评估类型)”内容

 新增了“教师给予的言语反馈和书面反馈的潜在差异”内容

 新增了“师生学习‘合同’的实例,解释了学生能如何达成每一分数等级目标(如A~F)”内容

标签

华章心理 教育心理学 三元论 斯滕伯格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学分支 »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