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无条件养育

定价 ¥29.80

无条件养育

本书建议父母以正向均衡的方法取代赏罚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自律、有同理心、身心健康的孩子。现在父母面对教养问题,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及口耳相传的一些“好办法”,但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尖叫的继续尖叫,狂吼的依然狂吼。作者说这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表面的行为本身,我们只看到孩子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符合就奖励,不符合就处罚修正,这都是有条件的爱。本书中作者提出我们必须要放弃这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情感勒索教养法。作者坚定地提出父母要无条件养育。

无条件养育

作者:[美国] 埃尔菲·科恩

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2年06月

译者:小巫,耿丹

平装:16开 200千字 248页

ISBN:9787530967362

定价:29.80元

出版社推荐语

这本书不容易看,看完后,其提出的理念也很不容易实施到位。创立P.E.T.的戈登博士指出,某个良好的交流方式,需要1500—5000次的练习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熟能生巧。所以,不要着急,给自己时间,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会有所改善。用科恩的话来与大家共勉——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作者简介

埃尔菲·科恩,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已出版9部深具影响力的育儿著作,包括《奖励的惩罚》(Punished by Rewards)及《真正的学校》(The School Our Children Deserve),其提出的某些育儿观念在国内外儿童教育界极富影响力。

目录

译者序 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 001

前言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010

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 001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 003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 010

第二章 爱·给予和撤回 · 015

爱的暂停 · 016

撤回爱的后果 · 018

奖励的失败 · 022

并不那么正面的强化 · 025

有关“自我评价”的争议 · 033

第三章 过度管制 · 037

什么样的孩子最听话 · 043

两个对立的极端 · 045

过激反应、难以享受以及控制的其他代价 · 048

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 · 055

为何惩罚不起作用 · 060

第五章 逼向成功 · 067

学习 · 073

运动 · 079

必须运转的小发动机 · 081

第六章 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 087

所见、所闻 · 088

所信奉 · 092

所感 · 099

所惧 · 102

第七章 无条件养育原则 · 111

第八章 无条件的爱 · 135

接近“无条件” · 137

我们应该限制的 · 138

我们应该发挥的 · 141

远离威胁 · 144

远离贿赂 · 147

有关“成功”和“失败” · 155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 · 157

第九章 孩子的选择 · 161

选择的好处 · 162

最初发言权与最终发言权 · 164

一起做决定 · 166

伪抉择 · 171

限制的限度 · 172

不想做却不得不做 · 174

测验 · 179

第十章 孩子的视角 · 187

有道德的孩子 · 189

换位思考 · 197

透过孩子的眼睛 · 201

附录 养育模式:涉及文化、阶级和种族的课题 · 209

后记 需要感谢的人 · 220

试读章节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早在孩子出世以前,我就已经意识到为人父母是一个既甜蜜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不过彼时的我还不曾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我不知道它会令人如此筋疲力尽,如此茫然不知所措。要顾及的事太多了,每当我还在为某件事忙得焦头烂额,甚至濒临崩溃时,竟然发现后面还有更多的事在等着我。

我不知道孩子的大声尖叫,会招惹邻居打电话给儿童保护服务局,而原因只是晚餐时的意粉形状不对。

我更没有意识到,妻子在自然分娩培训课上接受的深呼吸训练,要等到孩子出生很久之后才发挥作用。

我也没有预料到,当我听到其他家长抱怨同样的遭遇,或他们孩子的表现跟我的孩子一样时,我竟感到十分宽慰和轻松。(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他家长也有过这样不光彩的时刻:突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者怀疑自己这样辛苦是否值得,甚至还会冒出更多稀奇古怪、不可名状的想法。)

归根结底,养育孩子这项工程可不是懦夫能够胜任的。妻子曾说:这可以考验人应对未知和混乱局面的能力。面对这种考验,你无从准备,也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当我们形容某件事情没那么困难时,不必再用“太空科学”或“脑外科手术”这种陈词滥调了,干脆就说“反正又不是养孩子……”。

这种养育的艰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更糟的是,如不加以重视,这种压制和强迫听话的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加入周围人群的行列:对那些顺从、听话和暂时乖顺的孩子赞不绝口、褒奖有加。

几年前,我曾应邀到外地演讲,飞机降落机场后缓慢滑行,“叮咚”提示音响过之后,座位上的乘客开始起身拿取自己的行李,这时与我随行的一位乘客俯身向前座的一对父母乘客大声夸赞他们的小儿子:“嗨!他在飞机上表现很好啊!”

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很好”。这是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品行端正,符合道德规范,其同义词一般是“合乎道德的”、“正直的”或“有同情心的”。如果用在儿童身上,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或者说,他没有给我添乱。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的这个词,让我也经历了“叮咚”一声提示,我意识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从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

经过过去两代人的时代变迁,取得上述成效的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过去孩子们会常规性地经历严酷的体罚,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暂停”(time-out,或译“反思角”、“隔离”)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但不要误以为新的方式就会产生新的结果,家长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即使披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外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关心孩子,更多的可能是被无休止且无聊乏味的家庭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我们需要催促孩子睡觉、起床、洗澡、坐车,导致我们很难回头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

试图迫使孩子遵从我们,其所衍生的问题是,这样做会与家长其他更雄心勃勃的养育目标发生冲突。今天下午,你对儿子的首要期望是不许在超市里大声吵闹,并且接受不给他买一大瓶伪装成早餐麦片的花花绿绿糖果这一事实。但这还值得我们向更深层次挖掘。我在工作坊针对家长展开调查时,通常会首先提问:“你对孩子的长远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描述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子?”

现在花上一分钟考虑一下,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当我邀请参加工作坊的家长想想其对孩子寄予了哪些最重要的长期目标时,听到的是全美国都如出一辙的答案,下列几条极具典型性:这些家长说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

这些形容词汇聚在一起很有趣,对家长反思自己的养育行为也很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会挑战我们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相符。我每天的行为真的就能让孩子变成我期望的样子吗?在超市里对孩子提出的那些要求就能让他在日后幸福、平衡、独立、得志……吗?或者说我对局面的掌控是不是已经背道而驰了?如果是,我又该怎么办?

如果想象孩子若干年后的生活令人望而却步,那么就请各位家长思考今天对于你来说什么最重要。想象一下自己正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或者正站在孩子的学校大厅,周围有两位其他孩子的家长,他们并不知道你的存在,你无意之中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对,他们在谈论你的孩子!那么你希望从他们那里听到什么?请再花上一分钟想出一个最能令你满意的单词或句子。我猜测——当然也希望——不会是:“哇噻,那个孩子特听话,总是悄无声息。”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时的养育行为看上去似乎“听话”才是我们最关心的特质。

约二十五年前,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只“稍稍顾及儿童需要、感受或发展”。她补充道,当时的主导设想似乎是家长的愿望“想当然是合理的”,因而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听话。

可悲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百依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如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许多作品还为家长打气,声称家长需要与孩子“勇敢地对抗”、“巩固自己的权利”,有时还明目张胆地否认我们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的担心和不安。这种“歪理邪说”最近还赫然成为某些书籍的标题:《铁打的纪律》、《父母握权》、《父母掌控》、《夺权》、《回归掌控》、《心安理得地训导学龄前儿童》、《没有理由!因为我是妈妈!》、《申斥之必要》、《无需负罪的养育模式》、《答案是“不”!》,等等。

这些读物中有的坚决捍卫老式价值观和养育行为(“等你爸爸回来打你屁股!”),有的则强调了新式养育技巧的意义所在(“做得好!宝贝儿,你在便壶里尿尿了!你可以得一个小贴画了!”)。不过二者都没有令我们确信: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或者最顾及孩子的利益。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些读物所提供的许多养育建议根本没用,尽管其有时为证明自己有效而附带了许多滑稽可笑且不切实际的两代人对话。①不过虽然阅读这些毫无用处的养育技巧会令人感觉挫败,但更加危险的是这些书籍从来没有费心地质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当我们无法检验养育目标时,就只有默认那些只图强迫孩子听话的养育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将焦点放在了图自己方便上,而非孩子的需要。

此类育儿书籍还存在一个问题:其提供的大多数建议仅仅来源于作者头脑中的灵光一现,然后精挑细选一些奇闻逸事作为支持观点的依据,这些书很少提及对其理念的科学研究。的确,你在自家附近的书店里可以逐一阅览整整一书架育儿类书籍标题,却丝毫意识不到对于各类育儿手段已经有过大量的科学调查。

我发现有些读者十分怀疑“研究显示……正确”这样的说法,对此我深表理解。首先,翻来覆去使用这句话的人通常不会告诉你他们所说的研究到底是什么,更别说他们是如何展开研究或发现其是如何产生意义的。于是那个不厌其烦的问题再次出现:如果一位研究人员声称“已证明X模式比Y模式更有效”,那么我们就会立即想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你是说X模式会让孩子心理变得更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关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还是说X模式更能让孩子变得盲目顺从?”

和某些家长一样,某些育儿专家似乎只对最后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们将成功的养育模式定义为使孩子听话的任何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的焦点仅限于孩子如何表现,而无视孩子对服从某个特定要求的感受,或者就此而言,无视他们如何看待强迫自己听话的人,以此衡量家长干预行为的价值很不靠谱。有证据表明,如果用更有意义的标准去衡量,会发现那些看起来“有效”的养育技巧通常并不那么成功,孩子对某个特定行为的顺从往往是肤浅的,因而通常也只是暂时的。

不过这还远远没有结束。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曾就此种“儿童过于需要取悦并服从成人而造成的情绪结果”发表评论,他们指出,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①

可以说“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但即使达到所谓的自律目标也远非其吹嘘的那样美好。强迫孩子内化我们的意愿和价值观,他们因而会做到,甚至我们不在场时也能做到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这并不一定就更好。试图培养孩子的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接受外部思想来改造自我。——译者)或自律性,意味着试图遥控指挥孩子的行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顺从”。毕竟,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就此,她这样解释道:

标签

儿童教育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健康自助 » 亲子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