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定价 ¥88.00

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本书把精神分析与东方的正念技术(mindfulness)相结合,融入了认知——行为、叙事和人本主义等疗法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一种整合的治疗模式。

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心理咨询与治疗

作者:訾非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12

ISBN: 9787511715302

外文书名: Counceling and Psychotherapy on Perfectionism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平装: 456页

内容简介

《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集合了作者多年在强迫性人格障碍及相关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治疗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强迫性人格障碍治疗的学术专著。作者把精神分析与东方的正念技术(mindfulness)相结合,融入了认知一行为、叙事和人本主义等疗法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一种整合的治疗模式。作者提出了动机组合、施惠者偏差、良知勇气等概念,概括了强迫性人格障碍者的四级自恋式人格结构模型,并把阴性与阳性自恋的对立冲突视作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核心致病因素,构建了感受解析、内感体察、感受转化、感受释梦等治疗技术。《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也对临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心理现象的因果判断的本质、俄狄浦斯情结、生态主义的心理治疗等一系列临床心理学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訾非,男,1970年生,安徽滁州人。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2003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和佐治亚大学求学,2003年5月毕业于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系托兰斯创造力和资优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03年5月-2005年5月为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后。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京市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曾出版著作《完美主义研究》,出版译著《精神分析治愈之道》、《心理勇气》、《心理学研究手册》等。

精彩书摘

动机链还有一种单向式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男孩A与女孩B是一对情侣。A想要在情人节的时候送给B一件相对于他的经济状况来说比较贵重的首饰。A并没有足够的钱,于是他想找一份兼职,打工挣钱。他想到的是给一个公司做设计的工作,为了应聘得到这个职位,他自学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A是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A自学软件之后,比较顺利地找到了这份兼职。到情人节那天,A用自己挣到的工资给B买了一件首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为女友买礼物,是A贯穿始终的动机。但是,学习软件操作、工作、买首饰,这一系列行为只是这一种动机在起作用吗?如果A挑选的那份兼职工作让他讨厌,或者满足不了一个青年学生的自尊,他也许就放弃了。反之,在这个过程巾,如果男孩因为工作出色而体验到很好的价值感,或许在A购买首饰之后依然能够继续工作。男孩在挑选珠宝首饰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或许能够激发他继续对这个领域产生好奇心,甚至在朋友们为女友挑选首饰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这就是俗语所说的“技痒”)。

在一个总体的动机和目的的支配下,个体的种种局部的动机持续地被激活,完成一个整体的行为过程,这是动机链的一种单向结构。这个结构中,动机叠加维持了动机链的运作。总体的动机,起到规范局部动机的作用。在局部动机遇到挫折时(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如果A的工作遇到不顺利,成就动机受挫),总体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个体的努力;在局部动机试图演变为控制性的动机(如果这个男士从工作中找到越来越多的满足,而把两人的关系放在一边)时,总体动机也设法对它们进行调整。当然,总体动机对局部动机的维持与调整,在一些情况下会遭遇失败。

总体动机对局部动机的叠加,有时也不利于那些在局部动机推动下的行为的完成。例如上面这个例子,该男士可能会为了自己整体的目的(为女友买礼物)而在工作中急功近利。

动机链与动机填补也能够结合在一起。设想一个小学生可能为了博得父母的爱而努力学习;及至中学,为了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而努力;上了大学,为了能够博得自己钟爱的姑娘的青睐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毕业后结婚,为了给妻子孩子更好的生存环境而奋力工作;到了中年,为了自己工作的部门或者更大的社会利益而承担社会责任。不同阶段的动机之间并没有一个必然激活另一个的传承关系,这个人在一个生活阶段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另一个阶段被填补上了新的动机内容,保证了行为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动机网络

我们的行为一定是受到动机的驱使,而且一种行为往往是受两种或两科以上的动机的驱使,动机叠加是普遍的现象。即使像吃饭这种基本的活动,也包含了各种审美动机(对完整、美、洁净的需要)与进食动机的叠加。某些动机能够叠加在一系列其他动机之上,组合成动机链以推动连续的、有目的的行为。

比动机链更为复杂的情况是,不同的动机链同时运作,交叉运行,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例如,一位职业母亲在养育后代的动机驱使下,会调动一系列的局部动机和行为;在职业成就动机的驱使下,又会调动另外一些局部动机和行为;她为了维持与丈夫的亲密关系,必须形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运作的动机链;为了尽到对于双亲的义务,她也要建构适用于这个目的的动机链条。这些主导动机之间又一定会有一些交叉点,例如追求工作上的成功,如果能够提高收入,这种局部动机就能至少为养育后代、孝敬双亲的整体动机服务。但是这种动机的施展,有时也会影响到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对于工作的过多投入,消弱了家庭的纽带。从这个粗略描述的例子我们就能看到,每个人内心的动机运作,是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的。当我们把局部动机看成达些网络的节点,我们能够看到,每一个节点的震动,会引起整个网络的震动,它有利于某条动机链,同时又可能不利于另外一条动机链的发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动机网络状态,正是人的生存的复杂性的根源。中国文化中提倡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专注守一的人生境界,其实是为了解决动机的复杂网络给人生带来的困境。陶渊明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抒发了他对于人世纠葛的切身体验。这种感受,这种纠葛,其实就是人的动机网络的复杂纠葛。

 

标签

强迫性人格 完美主义 正念

评论0

最新评论

各类症状 »  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