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

> 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

肯尼斯·格根
心灵工坊 2017-10

緒論 Introduction

難題及其解決之道不會從單純觀察的土壤裡冒出來。不論我們把一個難題及其所需的解決之道設定在何處——譬如,一場疾病及其所需的治癒之法——所要仰賴的與其說是在前方,不如說是在後方。也就是說,我們抵達了這片觀察的田野,乃是攜帶著一輩子的文化經驗而來。最重要的是,我們所帶的語言不只用來為我們的所見裝填一些理由,它還夾帶著觀察所需的語彙,以供描述和解釋之用。於是,我們所面對的生命情勢,早就編上唾手可得的法規,為我們的理解畫好了建築藍圖,而接下來,這又預先暗示了如何可以從值得的事物中把難題分別出另一類目。眼前這一世紀內的心理健康專業,大多早已遵循著理解的單一法規,而這法規本是根植於啟蒙時代,其茁長之道乃是循著本世紀純粹的科學基礎理論。本書是對於此一建築藍圖的挑戰,並將以此來試圖為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踐展開新的視野。

在二十世紀中,大多數治療事業的引導觀點都設定在個體知者(the individual knower)這個前提上。也就是說,擁有知的能力者乃是單獨的個人,他能夠了知這個世界,且能適應於其中。如果個體的能力和過程都在功能正常狀態,那麼,這個人就會盡其可能來對付生命的挑戰。但在對付挑戰時,若有不足之處,則有理由相信此能力和過程都處於功能不良狀態。由此觀點來看,最能夠充分而具體發揮功能的人就是科學家。因為科學家才能夠以最敏銳、最有系統的方式來觀察世界,也最能夠運用嚴謹、理性的程序來評估與綜合當下的資訊。只有科學家才能夠建立防衛的堡壘,來對抗情緒、價值和誤入歧途的動機,並能在眾多觀察的對象之間鶴立雞群,不讓他的結論受到污染。就是這樣的專家形象,像個獨立的個體知者,來讓這一世紀大多數的治療工作者得以效法。這樣的治療師會仔細觀察,詳作論述,也會對他人提供結論,論斷他們在各自處境中是否俱足。至於普通的個人,那就是會因為不足而遭殃的受害者,他們若想重新奪回滿意的生活,就必須在專家的知識之下頂禮膜拜。有趣的是:這些所謂的不足,大多是由科學家兼治療師所發現的,也都可回溯到個體本身的無能(疾病)——相對於理想的知者而言。因此,譬如說,佛洛伊德期望用自我(ego)的理性意識過程來取代伊底(id)的無意識過程;霍艿(Horney)為了克服她的患者所患的「基本焦慮」,就要幫他們尋求理性洞識之道;客體關係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的專家以及羅哲斯派(Rogerian)的工作者所追尋的乃是要讓人成為自主自發的行動者;行為改變技術專家生產出一套技術,來協助人「再學習」(relearning);認知治療師所圖的則是改變人的決策過程。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本書的讀者中,大多數已體驗過某種不一樣的意思,就是對於傳統「科學家治療師」觀點感到不滿。這泰半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來有一股批判反思的風潮吹進了心理治療的圈子。傳統的觀點——通常稱為「現代主義」——已經在許多立場上受到活生生的挑戰。現在,把「有問題」和「得以治癒」根據科學進步的方案來認定的,已經留不住多少信心了。此處的語境脈絡(context)還不適於對正在興起的批判,及其所奮力爭取的另類解答,作個完整的回顧。不過,把整個不滿的光譜作個簡潔的掃描,也許很有用:

• 批判的治療者會把流行的理論及其治療實踐之中的強烈意識形態偏見予以定位。心理健康專業並非在政治上、道德上,或價值上都採取中立。他們的實踐很典型地用來維持某種價值、某種政治架構、以及某種階級特權。

• 家族治療師挑戰的是個人治療的觀點,只把個人認定為失能的核心。他們可以標定種種方式,用來說明「個體病理學」只不過是小家庭或大家庭單位之中的局部病理顯現。由於受到自動控制學理(cybernetic formulations)之助,已有多種體系性的另類方法發展出來。

• 社區心理學家把服務脈絡的思維拓展開來,以包含社群生活的各種面向:教育體制、經濟條件、職業生活、生理環境等等,都會隱含在個人的失調中。由此一立場來看,「個體病理學」實無法和社群過程分開。

• 女性主義學者標示出:現行的種種心理健康實踐其實都在壓制及弱化女性。心理失調的分類法、把患者貶抑的地位、心理健康專業把心理失能歸罪於個別的女性,而無視於他們不良的生活條件,這些全都是用來維繫父權體制的社會。

• 現象學家試圖消除治療師對於個體失能本質的先入為主之見(譬如專家知識),好讓他們理解案主的處境與行動如何有其自身的條件。

• 構設論者(constructivists)挑戰了傳統對於知者與被知者的分離主義,他們的論點在於:有機體的內在過程大半決定了什麼叫做「現實」。科學家從來都沒有獨立於他們所觀察到的世界之外。

• 詮釋學家要爭辯的是:傳統觀點中,把治療師視為心理狀態的客觀分析者,乃是在誤導及神祕化。治療詮釋有極大部分仰賴於治療師的預設。

• 過去的患者,現在組織起來,對抗精神醫療專業。他們抗爭的論點是:現行的疾病分類體系不只對他們壓迫、物化、貶抑,還忙著為心理健康專業做自保的服務。

以上這些批判的領域也同時促進了種種對於科學治療觀點的革新,以及吸收了種種的另類方法。以我們的看法,這些另類之中並非全都能讓人滿意,因為當他們試圖放棄某些面向的傳統觀點時,其實還保留了另一些傳統面向(譬如:治療者就是知識的專家)。同樣惱人的是,某些另類還持續強調因果關係的機械過程(譬如:個體的行動被體系或社會所決定)。其他一些則禁不住會朝向令人難以接受的自說自話而發展(譬如構設論〔constructivism〕),或朝向單邊主義、獨一觀念的理想社會主張。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朝向新視野的奮鬥,有許多還在嬰兒期,因此無法提出其終極的論點。無論如何,在此同時,在這些領域之間,有共同的意識逐漸產生,統合的可能性意味已漸漸露出苗頭。有人問道:是否可能從這些批判之中獲得其利而免於其複製過去,且能避開其他種種糾纏不清?正是有此共識的可能,才讓本書的各章得以踏出探索的步伐。其整合之道就是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

建構論意識的展露

在對於科學家治療師觀點漸失信心之際,也同時有一股退出傳統學院科學知識的風氣普遍發生。在科學哲學之中,主要的批判落實於對抗「知識有形式和理性基礎」的預設上。邏輯經驗論多半已無人重視,批判理性主義也搖搖欲墜,「新實在論」的企圖沒能力說出可取代的科學方案。自從庫恩(Kuhn)和費爾本(Feyerabend)的作品出現後,「科學哲學」大多已被科學思想史和知識社會學所取代。此二者的興起已挑戰了科學知識具有理性上優越地位的觀點,並且追溯出一些如何帶起自然論概念以及如何打壓其他論點的文化與歷史過程。結果,最重要的論爭是:我們對於自然與自我的準確、客觀之說,充其量也只是某些社會過程的衍生物。

對於我們認定的「真與善」,愈來愈多強調放在社會鑲嵌(social embeddedness)之上,而此強調之風在文學理論、修辭學、符號學(semiotics)中的發展更像野火燎原。雖然這些文獻斑爛多彩,但本文的所要傳遞的主要訊息是:我們對於所謂現實的種種表示,都不過是被我們居於其中的語言體系引導和限制所致。對於世界,我們所能說的——包括自我與他人——乃是衍生於我們所共有的論述之俗。因此,譬如說,你就無法基於「真實發生過」的方式來描述一國或一己的歷史;毋寧說,你能有的只是一個故事講說或敘事形式的庫存清單,而這些形式就框限了過去。但凡不能運用傳統故事講說模式者(譬如套用進展、變化、失敗作為內在邏輯,且有其開場,有其結局等等)就會被視為不能對於發生過的事情作明白的交代(account)。實際上,我們所認定的「真與善」泰半是文本歷史的產品。

然而,對於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傳播理論家,和社會學家而言,文本所交代的說明都還必須以更重要的方式往前推。因為,也有這樣的想法:文本的歷史並不獨立於人民之外。毋寧說:文本就是人和人關係的副產品。文本從其用於關係中的方式而獲得意義。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對於世界以及我們自己所作的建構必受限於我們的語言,但這些限制又必須追溯到最終的源頭,那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生產出論述的慣例——在科學及在日常生活中皆然。同時,正因為我們對於「什麼是真的」有能力生產出大家都同意的交代方式,我們也有能力加以改變。

這並不意謂語言之外別無他物,或在我們的創製之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不過,這論點就在於:所謂「真有其事」乃是由我們共同形塑而成,也就是說,這過程在我們的行動上是個典型的社會鑲嵌(embedding)作用,而形塑出來的表達方式對於建構我們的未來具有鉅大的重要性。關於我們身體的改變,本來沒有非把「死亡」稱為「終結」不可的概念;然而一旦這種概念廣泛流傳成為共有習俗之後,哀悼行動也會與此對應而實踐,於是這種語詞的召喚就變成對於未來事件有意義的預告了。此後,要讓社會發生改變,就既要進入文化的語言,還同時要尋獲其中的形變(transformation)方式。然而,要獲取這種形變,不能只經由單一的意志,即全知、全見的專家。這形變毋寧是內在於關係的質地中,其發生也是經由人和人之間無以數計的相互參照。

對於傳統的科學家治療者觀點,許多批評者會認為:社會建構論的焦點在於指出其中的「理所當然」,而這是最吸引人之處。正因如此,才會引來批判理論、女性主義、前精神病患等陣營的人士持續質疑此一專業現行的真理典律(canons of truth)。建構論所吸引的是那種能夠自我批判的人,好給未來開啟另類的理解形式。對於構設論和現象學,建構論以不同的觀點提出批判的挑戰,特別針對其中的主體卅客體二元論,而這是與傳統科學治療者觀點的共有基礎。對於家族治療師、社區心理學家以及自動控制論者而言,其中的建構論也不會把核心關懷擺在個體身上,而是擺在關係網絡上。和以上各種理論導向結合在一起,包括詮釋學在內,建構論所挑戰的立場乃是傳統科學模式所運用及宣稱的優越地位。

當然,這些挑戰會有什麼確切的結果,即是本書各章最主要的論點所在。為了方便閱讀之故,我們把本書分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再配上若干帶有特殊要點的章節。這種分配很難達到理路純粹的地步,正如各章之間都難免有些層疊。不過,第一部分的各章比較是在詳述治療脈絡中的建構論有何理論、後設理論以及背景。第二部分,各章道出了實踐的特殊形式,用以描繪建構論者所運用的理念。此部分的四章討論了建構論治療者所接引的是哪些理論取向。這幾章和下一部分的幾章,其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所強調的是一些實例,展現出有創意的治療程序如何創製出新的論述空間,來讓「問題」得以重新建構。最後一部分對於建構論以及某些更流行的治療實踐提出進一步更為周延的質問。總之,最後這幾章對於社會建構論及其實踐過程提供了一套較為廣泛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