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东的日志
  • 夜未眠:帮助失眠的婴儿及父母(已完结)

        有些书,一读再读,不舍得读完,也不忍心读完,完全是因为它能够触动心弦,又能够给人以启迪,让人开怀领悟,又让人沉思自省。     在无数个夜晚,读《夜未眠》的时候,常常叹息,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接触这本书,也许我可以更好地抚育自己的婴儿,也许我可以给更多产后抑郁的患者家庭以切实
  •          好久都没有写点什么和心理学有关的文字了,似乎进入一个蛰伏期,就如同夏天浓荫中的知了,在 “ 知了、知了 ” 的鸣叫之后,也些许安静下来,以前有许多思绪想法,又没有机会在人群中表达的,就会迫切地诉诸笔端,流淌的墨迹真的很能缓解那貌似口欲期的焦虑。确实也承载了许多情
  • 神入(empathy)的发展演变

        本文为自体班研修结束后提交的学习小结,文中除引用部分皆为个人研修心得 体会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 共情( empathy )是个有着哲学和美学渊源的重要概念,一直受到心理学家,尤其是临床治疗家们的重视,把它作为理解人际关系和咨
  • 理海助人技术工作坊收获(根据斯博格教授的答疑整理)

        日前参加了理海大学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工作坊I: 探索阶段技术的课程,根据斯博格教授的答疑和一些个人理解,有如下整理: 有关治疗联盟:       治疗联盟有三大组成:首先要就治疗目标达成一致(比如减轻抑郁),其次是就治疗方式达成一致(比如是探索过去的经历还是专注于
  • 打开眼睛,放下控制,保持自我,触碰和进入另一个和我同样的人的世界

      全身聚焦工作坊已是最后的一天了,在过去的 6 个月中的练习累积下来的体验,以及体验之下模糊的未成形的丝丝缕缕,在这次的工作坊中得到了仔细的梳理和莫大的进展。这次的主题是:全身的心的感受的觉醒的参与性场域:在完整的自我的基础上的相互倾听关系。 &
  • 遇见世界的美,在时光里

           咨询这个工作能遇见许多的人,听见许多的故事,时常免不了随着来访者的倾诉而唏嘘、悲伤、遗憾和落寞。特别是当来访者直接问及:老师,你是怎么样的,你的童年、你的少年、你的青春期,你的过去,你经历过的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我理解来访
  • 将聚焦的体验性融入自体心理学咨询的实践中去

    在开始学习聚焦的时候恰逢我开始转型进入职业化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当时我已经完成了 3 年自体心理学临床课程的 2 年的课程,再加之既往已有的社区服务的经验,我以自体心理学为理论取向,将自己的工作对象定向在 30 岁左右的寻求青年到中年的定位和成长的人群上,三十而立,当立未立,是何缘故?我笃信在
  • 《受伤的医者》完结留念

        14年的 8 月底开始,《受伤的医者》开读,秋去春来, 9 个月的时间,用来读这本薄薄的传记,似乎不免有拖沓之嫌,然而真到读完掩卷的这一天的时候,心头的滋味还是恋恋不舍的。     心理治疗开拓者的生命故事所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大师们曲折丰富的人生,更多地是引发读者的思
  • 使用全身聚焦方法帮助自己发展和理解“一致性”

        凡是从内心深处认可罗杰斯的 “ 以人为中心方法 ”的 心理咨询师都会笃信: “ 当心理治疗师最真实、最自然的时刻也是他最有效的时候。 ”坦白说, 既然从事这样一项工作,不想取得好的疗效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会期待自己能够不断发展这一品质。   然而在现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