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伯恩《人们所玩的游戏》
时间:2012年01月22日|5239次浏览

  虽然从到家那刻起,身体就开始不是很给力,即感冒之后,还严重上火,嘴部起泡,养成了宅在家里上网、看书的习惯。多亏朋友惦记,决定明天会会大家,来个小聚,疯狂一下,走些文字吧,期待皑皑白雪的清晨。
      
        人们都将玩游戏作为真正的亲密性的一种代替方式,在每一个游戏里,即使是进行的并不愉快的游戏,也会对参与游戏的一方或者双方产生特别的回报。
                                                                                           ——《人们所玩的游戏》
        这本书游戏真是观察太细微了,for example1、 如果作为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在程度越演越烈的情况下,最后都会以一声关门作为标准(对爱情婚姻很有研究的黄维仁先生,告诫我们避免争吵的方法是,主动先称赞对方,要实践)2、如果你要想在婚后控制家庭里的财政大权,一定要让自己过得节俭,特别是男同志,这样在妻子看来对方都那么节省了,我哪好买过多奢侈品啊。(怎么看都是间接的调控)
        言归正传,说说作者吧,留个念想,艾瑞克.伯恩原名艾瑞克.伯恩斯坦。生在加拿大,后定居美国,有一段良好的童年生活,酷爱玩扑克牌,离婚也不少(3次),起初致力于成为心理分析学家,在体验了二战的后,开始在著作中关注自我状态,创立了国际交互分析协会,著作比较多,感兴趣的建议google
        此书publish标志着流行心理学的萌发,既有学术也不乏娱乐。伯恩认为儿童和成年一样,都需要同样多的物理性接触,而成人不同在于,当达不到时,不得不从他人那里寻找类似的具有象征性的情感“安抚”来代替物理接触。(个人觉得,这个情感安抚,一定要甄别的,否则不好说就病态了。)
        其中一种安抚体现就是游戏了,伯恩定义的游戏是正在进行中的一系列互补的、隐藏的交互过程,向着定义明确的,可预测的结果发展。(一种内在驱动力的满足回报啊,带有策略性,工作中如此,情感中亦如此,只是表现回报的结果不同罢了。)很多时候游戏者本身把游戏看做社会交往一个正常的部分。
        说到那个交互式分析,百度了下,感觉就是从弗洛伊德学派精分中演变出,这种自我状态也包括三个,之间也是充满了冲突和矛盾,父辈自我(P)父母的价值观,偏向权威性,成年自我(A)对客观事情的真是反应,儿童自我(C)偏向情绪化。不正是对应了本我、自我、超我么,他更多应该是从社会交往来看吧,范围小些,游戏中更是经常扮演这些角色。
        接下来的游戏都会有一些启示,比如人们选择配偶是为了想要给自己套上某些限制,这样他们可以指责对反一些问题,反过来看,这些问题更多又是当事人的问题,明显的面对恐惧缺点的逃避么。比如有时候问一些问题,按伯恩看来,这种交互目的是使他们在对问题和情况认识的并不充分时,能够得到他人同情,之后再做父母的角色解决问题,体现在语言表达上“是的,但是……”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有一些残缺,一些客观的原因,就认为理所当然,作为自己不去承担责任的借口。

标签: 游戏  玩游戏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