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昌追踪研究成果002:0-2岁婴幼儿自控力训练
作者: 陈会昌 / 7055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04日
标签: 控制情绪 情绪调节 遗传基因 婴幼儿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陈会昌追踪研究成果002:0-2岁婴幼儿自控力训练心理学空间;V1A1TN6WbLo m

0-2岁婴幼儿自控力训练

&Y.yMn!}_0

/\-wqj b3|Z0

DQ0b-wgo0心理学空间4S(b.zBMJ f%_G&q{ v

陈会昌说明:由于我们的研究并未涉及0-2岁婴幼儿,所以今天发布的内容主要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结合我个人的观察编辑而成的。为了让博友便于查找及博友保存资料的连续性,仍采用我们的研究成果编号。

/g3_*zG2v/a8f3qXg0心理学空间C/| V(y%\5NO){,y

0-2岁婴儿和学步儿的自我控制,分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两方面。

/kz*v\5iT0

L|ey*Gg*D0一、婴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空间.E(fu5CnR/nw

c"E;W)S(}1_$S1g6N0无论婴幼儿还是成人,控制情绪都是困难的,婴幼儿尤其困难。因为根据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情绪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在人的各种心理成分中是最大的。1岁半以前,婴儿的情绪基本由皮层下自主神经系统掌管,皮层的作用很小。心理学空间._E n1k4^

心理学空间 ui Ds7w1J c@

举例:6个月婴儿饿了,大哭,这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5岁男孩和同伴发生矛盾而哭,老师说:“男孩子不哭啊!”男孩就不哭了,这是大脑皮层的作用。心理学空间'y)N%ie5D/R s5Y

心理学空间r/EkOQ,}e~

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对于成年人来说,人格中的“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的遗传解释率高达80%左右。就是说,即使成年人要控制情绪,也是一个难题。心理学空间lx'D"|S4U

;LL ?\$M4{7_oB*w0特别需要指出:孩子的遗传基因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所以从遗传角度,孩子的天性,父母负全责!如果1岁以内的婴儿爱哭闹、爱打人或胆子非常小,爸爸妈妈跟着大声训斥,这无异于制造“冤假错案”,因为孩子完全无辜!心理学空间 jA/y$U-JsS

nq$\'J#P0总结各方研究资料,儿童的情绪自我控制,1岁以内只能有自我调节的“萌芽”出现,1-2岁发展缓慢,2-3岁发展较快,真正的发展在幼儿园中班以后(4-5岁)。

%EruY{7[*`&Zl0心理学空间 Er.n5jkA

五六个月以前的婴儿只有一些有限的情绪调节能力。在过于紧张时,他们会离开不愉快的刺激,咧嘴和吮吸,但他们仍然难以忍受。此时他们急需大人的安慰:把痛苦的婴儿举到肩上,抱起来摇晃,温柔地讲话,帮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d8}tE:k0

C9K4c5j"Fo3eV-T0国外研究表明:前额叶的快速发育逐渐增强了婴儿对刺激的耐受力,2~4个月时,成人通过面对面游戏和对物体的注意来培养婴儿的这种能力。在亲子互动中,父母应调整行为节奏,使孩子既不过于快乐,也不会痛苦。这些做法会提高婴儿对刺激的耐受力。4个月时,转移注意的能力可以帮助儿童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离开不愉快刺激的婴儿会较少感到痛苦。1周岁时,婴儿的爬和走的能力使他们能接近或离开各种情境,这对调节情绪也有帮助。心理学空间;@ cc1f gj.z

{Vh&hS1N0研究表明:父母善于“阅读”孩子的情绪线索并做出疼爱反应,孩子就较少烦恼,容易抚慰,探索环境的兴趣更强。如果父母等到孩子大发脾气才去抚慰,会强化孩子的痛苦,使之快速增强。如果父母不善于调节婴儿的压力体验,孩子的脑结构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就不能正常发育,导致儿童容易焦虑、冲动,调节情绪的能力减弱。心理学空间'U.emr,RU._g%L-B

et.p ~ _A0研究表明:父母应该教婴儿学习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情感。从几个月开始,父母就鼓励婴儿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父母可通过较多地模仿婴儿感兴趣、高兴、吃惊的表情,较少模仿生气和悲伤的表情来达到这一目的。

V0N%Bz A%|[!NX0心理学空间e'h]+d t e m1w

二、0-2岁婴儿和学步儿行为控制的训练

nzS:q ?#rJ-F0

S3\$XT%g$PT^o2\0婴幼儿的行为训练,从喂食、喂药,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回避危险物品(如电源、烫锅、街道上的车辆)、爱护家庭财物,到与父母、亲人、其他宝宝的交往,在1岁以前基本属于生活常规、行为常规训练,1岁以后逐步加入一些道德规则成分(不要打人,不要抢别人玩具)。心理学空间F'`9R C}b

+X zI,P~;_7w+HJ0单喂食,或喂药,或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可能就需要一篇长文来讨论,篇幅所限,在此不讨论。心理学空间jr4u[&RY r;KMy,Z

心理学空间)S[ O6~$y2E[i'Kh5y{

国外已有的研究发现了训练学步儿自我控制的以下结果:心理学空间"W/kS'ns PMv

心理学空间|9lybt0y

自我控制是儿童抑制冲动、克服消极情绪、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行为的能力。研究表明,稳定的自我觉知为2岁之后自我控制的组织和稳定性打下基础。要实现自我控制,儿童必须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自主、能指导自己行为的人。他们还必须具有表征和记忆能力,以回忆起养育者的指示(“不要碰那个插座!”),并用这种指示指导自己的行为。心理学空间h$G"S Z#V

Yu5F I*l8V(i#B2C`0这些能力出现在12~18个月之间,这时,学步儿童开始能够听话。他们揣摩父母的心愿和期望,并能遵守简单的要求和命令。此时的孩子还会做一些不听话的事情。学步儿童通过抵抗父母的要求来体现自主性。但是对多数孩子来说,对抗行为远少于顺从行为。听话使学步儿童迅速地出现了最初的类似道德的语言,例如,在用手抓饭吃之前自言自语地说“不行!不行!”。

)r7`]U4Z[S(i0心理学空间TC$lEhE-y.Vw,nV'_

在考察自我控制的早期表现时,研究者常采用延迟满足任务,让儿童在一个地方等一段时间才能去做一件有诱惑力的事情。1岁半~3岁之间,儿童在吃东西、打开礼物、玩玩具之前的等待能力逐渐增强。

BX%p(z_ nx ^R0心理学空间{bV/VZ _ oK(O8a `&|

研究表明:注意力和语言发展较好的儿童,在延迟满足任务中表现得也较好,这可以解释,女孩的自我控制力为什么比男孩好。一些学步儿童已经开始运用语言或其他分心术,如自言自语,唱歌,看别处,来抑制自己的行为。那些经常得到父母疼爱和耐心鼓励的儿童,自我控制发展得好一些。这样的养育行为有助于鼓励和塑造耐心的、非冲动的行为。心理学空间dt {fI2A%YyH p

h(V&Y'ZU%ps0研究表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同时,父母应该给孩子制订规则,从安全、爱护财产、尊重他人到家庭常规、礼貌等等。婴儿控制行为的能力还取决于父母不断的监控和提醒。如果要让孩子停止玩,与父母一起去超市购物,就必须提醒 (“记住,咱们马上就走”)。

{rPEJ C:j| e0

MeG fzH/z{K}-D0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0-2岁自控力训练提出以下七条建议:

t$B7M:G&{'`*M4J/oG*~0

"Ub [*ez1Z01. 对婴儿做出温和而敏感的反应。敏感和教养有方的父母,其孩子更听话,自我控制能力更强。心理学空间f5H$N(r)h^-F

aK/jLV/v02. 当婴儿必须停下有趣的活动时,提前提醒。让婴儿停止正在做的自己喜欢的活动比等着开始新的活动更难。

1^H'w g2]X*gO|`0

#y s4GA)o$_03. 多催促提醒。婴儿记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有限;需要成人不断的监督。

Z p7t@"h'o}7P:m'j0

#m)@!D4gj fQ04. 对自控行为用言语和拥抱加以赞许。表扬和拥抱能强化适当的行为,提高它再次发生的概率。心理学空间4q5L)Q5tvC*|-f BH$D:O

心理学空间 f\VH_&];N'\

5. 鼓励持久的注意力。注意的发展与自我控制有关。能把注意力从一个有诱惑力的刺激转移到一个吸引力不强的刺激上的儿童能更好地控制冲动。心理学空间 ^NA DC@8y

心理学空间/y*s!N*hsu;Nw'Z

6. 重视语言发展。早期语言发展与自我控制密切相关。一岁以后,儿童开始用语言提醒自己记住成人的期望,做到延迟满足。

-M.xa:u P%MSM0

aEH3R9K07. 逐渐增加符合婴儿能力的规则。随着认知和语言发展,婴儿开始能遵守有关安全、尊重他人、爱惜财物、生活常规和简单事务的规则。心理学空间!j W$Ff:tK

心理学空间'`F#P#V [(\5?x

想详细了解心理学在儿童情绪和行为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参阅我翻译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上册(从0岁到青少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建议购买此书,让它陪伴父母与宝宝一起成长。心理学空间d Y2]Q"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控制情绪 情绪调节 遗传基因 婴幼儿
«陈会昌追踪研究成果001:儿童身上的两颗种子 陈会昌追踪研究成果
《陈会昌追踪研究成果》
陈会昌追踪研究成果003:陈会昌追踪研究课题组发表论文(1998-2003)»

 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系、荷兰莱顿大学心理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系高级访问学者。

陈会昌心理学网站
提供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心理咨询服务。

http://weibo.com/u/141436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