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要我让着弟弟?
作者: 刘建鸿 / 7619次阅读 时间: 2015年6月19日
来源: 爱贝睿育儿俱乐部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g4G'R~+Jx J|

导读

2FyykOy0心理学空间v!M;t1WB!x0j

小鸿又抢东东的玩具了,东东大哭起来。如果你是小鸿的妈妈,你会怎么做?

D5_#Nav2Kw0心理学空间;{x`L-X U{

小鸿5岁,表弟东东4岁,两个小朋友总爱一起玩,有时很开心,有时也会起争执。

gGe(p|B9IFG0心理学空间J}F^$S%VU7F4pN

一天下午妈妈听到外公大声地喊:“小鸿,怎么又抢东东玩具了,当哥哥的要让弟弟!”

)?]};L"u4fdm0

0]1Hp#kl%h0“不让不让,是我的!”小鸿声音也不小。心理学空间%QWPq/g/I N(~of#M

^!l,av vP#GX0第1步 了解情况,哭的孩子不一定有理

/T1c}.P5Nn~9k0心理学空间@2u"C:W9W#D/H nY j

妈妈赶紧从厨房里出来,走到小鸿面前蹲下身,看到他生气还带着点委屈。

8\D8xSjkl fjh0

"Xj!J.o T E4t0KA;N(wt0妈妈问:“小鸿,外公说你又抢东东的玩具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JEr Ur&T%w*|0心理学空间z!K r y1dVZ

小鸿瘪着嘴说:“是东东拿了我的小叉车,不肯还给我。为什么外公总要我让着弟弟!”心理学空间#^f)LD}Z C8F!Zd-e ?q0P

B;_|Q:I~0\8N(tX:V0妈妈:“你刚才不是答应借小叉车给他玩吗?为什么又要拿回来?”

?"aTAI-n6J#{1~!v0

O7Z+[5_`?$`&A2[!a0小鸿:“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m"[8o] x:e.}0心理学空间j&H7j}ja$F

首先需要了解孩子间倒底发生了什么。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孩子的事也难断。哭的孩子不一定吃亏,抢东西的孩子也未必一开始就无理。传统中国社会多要求“大的要让小的”,但这可能让小的孩子习惯于被特殊照顾的优越感,也会让大的孩子感到委屈和不公平,不是好的处理办法。心理学空间)F Y!NR8q4W@,u

Nqwr6?X9F0第2步 帮助孩子体察双方情绪

bs9f.f:g9qU0

V!H}-cDW?n&Y0妈妈:“你那样抢,你觉得东东会有什么感觉?”

'ToqI+Y'q AL!v4G0心理学空间0e)h l7f |

小鸿:“很生气,但我不在乎,因为小叉车是我的”。

GlP x V}#V!JXy+J0心理学空间4}[Yf D&h:g.W'H

妈妈:“你抢小车的时候,东东做了什么?”

Q,F6[ b_*k\0心理学空间!q0c R#ZQuR&v

小鸿:“他推我!”

:p+y9?oCnmPDm0心理学空间sS/`dZ3g[q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心理学空间Um.\;fXsgs

心理学空间V}xr,UF

小鸿:生气。心理学空间z4j,} j1J }J7X2e

|a%H\ O+x~0妈妈:还有什么感觉?

&x u&^g,m)C;d_0心理学空间W7x-a%tS2hM5L

小鸿:“还有点委屈。”

Pf`-B^F0

)ba9{%g Q6\ E~{0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父母通常会制止孩子:“不要和弟弟抢”“快和弟弟说对不起”。运用成人的权威或许能暂时控制孩子的行为,但孩子还是意识不到问题出在哪儿。父母需要引导当孩子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情绪,也体察自己的情绪。

*q/g xw1~#f6d g0心理学空间^-` Y BltcBq}O

建议父母平时和孩子做些情绪词汇的练习,试着使用高兴、生气、沮丧、骄傲等词汇。大人可以先示范,说“一件有趣的事……”,再说“让你难过或沮丧的事”。比如,“爸爸今天开会时发现忘了带资料,感觉很沮丧,你呢?”这样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也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情绪表达、体察他人的感受。

r)XH]&H'Z.^!hlg0

A~f5h?q^v0也可以借用图画书或动画片和孩子做练习,鼓励他表达情感。比如看《托马斯小火车》时,可以问:“摄影师给大家拍集体照时,旁边的小火车突然跑上来,挡住了托马斯的脸,如果你是托马斯,那时会有什么感觉?”

O7I"Om9t({9f0心理学空间OUi/p&_XzP

另外,要让孩子学会预估行为的后果。孩子往往追求短期利益(把车抢回来),对将来的事态演变预估不足。其实孩子也不希望因为争抢而失去小伙伴,更不想因为抢东西而被父母批评。父母可以让孩子“预估”每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东东推我”)以及他人的反应(“生气”)。让孩子自愿避免争执升级。心理学空间 N!ZS0|B

3s'Y.yb(C'V:kH0第3步 鼓励孩子思考解决方案心理学空间 I*n!]c[6v$SL7{

心理学空间Y~^^PxF2z

妈妈:“你生气和委屈,东东也生气,而且他推了你。你能想一个你们俩都不生气的方式的拿回玩具吗?”心理学空间 `{e Q @ R^

-i-kl.]\m3z}{0小鸿:“告诉你,让你帮我要回来”心理学空间+O fF*T ~`-H P&Z

]aL y)Q CC'X@,P0妈妈:“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学空间 x.Q!O tWYd

心理学空间-x7Slq}2A9z%q W}i

小鸿:“我可以请他给我”心理学空间#O;k:a4Nu&N9k

心理学空间/y`ufMF+n

妈妈:“那样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心理学空间b? W2Ff%e

心理学空间q3id3Q%z_

小鸿:“他会说不”。

[a:O#M:B$?d0心理学空间9Z @,?T;D

妈妈:“他可能会说不。那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拿回玩具呢?”心理学空间8r'G l(Bw a%V]

心理学空间3XE0N M._sN'^k@,b

小鸿:“我可以让他玩我的红色小赛车”心理学空间&]/Ur!y m

K6J/y\+A*t0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孩子尽可能多想出一些解决方案。每个孩子有自己行为模式,比如攻击倾向强的孩子惯于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怯弱的孩子往往通过退缩来回避问题。推动孩子们思考更多不同的策略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更优的解决之道。

G6K@2R@k%[ u6a+F8I0心理学空间"qR LY^AT

在这一阶段,父母要特别注意,无论孩子说出何种方案,都应暂时“接受下来”、不做过多评价,鼓励孩子产生更多的方案。比如小鸿想出的第一个方法是“告诉妈妈,让妈妈帮我要回来”,小鸿妈妈虽未必赞同,也先接受下来。心理学空间}7]7L voV1A{:p

心理学空间 yV/|,b%fjw1y\

如果听到不合适的马上批评“这怎么行?!”孩子就不愿意再想了。心理学空间M@J"cH'm,Z

心理学空间v,bl V_v

如果听到合适的方法表扬“这个想法很好”也并不妥当,因为孩子很可能就不愿意再想更多方案了。而且,万一到时父母所认为的好方案执行不顺利怎么办?心理学空间ks+On*q2E4R

x o8h9e4S'|%GWW0合适的做法就是接受和鼓励:“嗯,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心理学空间0Ga"W KQ?9v9[[@

.f{r6a!Vh0第4步 鼓励孩子想好备用方案:万一他不同意呢?心理学空间/roFgh_

:h2m`fTQ0妈妈:“很好,你已经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试试看。不过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一起玩吗?”心理学空间VUT'FNz*qt

%\R7[5u*TTw"W;q~g0小鸿:“我的红色赛车跑一段就得换轮胎,也许可以和他一起玩玩叉车换轮胎的游戏。”

C)M#[qC4d`0心理学空间4}-Ik%q1_f6h-e|

妈妈:“好,试试吧。”心理学空间|g.qx3c r

心理学空间BHgHa&E

小鸿走过去对东东说“我的小赛车给你玩好吗,叉车换我玩。”

%BYnM3Chr7e @0

*^j$ea,K\\0东东头转到一边:“不”。心理学空间#Q%c tKM(_d+V

心理学空间 LQ0]+{`Y]%W8Nr

“那我来开赛车,在这跑道上赛车,跑几圈后你帮我换轮胎。”小鸿用手比划着赛道说。

6]So_b"tTO0心理学空间Vo(Vu }BO

东东眼睛有些发亮,答应了。心理学空间;m$L Q5\E8db!L%k

wmBTQ-U(u0他们玩了一会儿,更换了两次轮胎后,东东说:“老是我在这等着你来换轮胎,小鸿哥哥,让我来开赛车吧,你开叉车来帮我换轮胎行吗?”

(AaT \{0心理学空间 sL{$c w

“行!”

|4`-w k W#g ZS0心理学空间O3w7I/ghti[8bN

孩子容易低估计划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旦事情和计划不同,他们容易受挫生气或沮丧放弃。小鸿妈妈让孩子假设“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一起玩吗?”多了“预案”,计划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心理学空间\1JU2r%c d

心理学空间e-V$WW5Z

思考计划和预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计划性、条理性和抗挫折能力。通过自己思考、有备而来获得成功,能大大增强孩子面对同伴冲突时解决问题的自信。

W u^({k*q i!F nN Q z0心理学空间-\] L2OF,V

小朋友们一起玩,产生争执和冲突是正常的。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解决,父母不妨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相处的方式。倘若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孩子还不具备解决能力,比如像小鸿和东东的这个故事,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像小鸿的妈妈那样,引导孩子学习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心理学空间?2U VE-L

x0\eN ]0推荐图书心理学空间sm oM^-^

.drV'rqAkY0《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1》(适合3-7岁儿童)(默娜·舒尔 著,京华出版社)

#|[V9O&B0

i O:cr Z`0《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2》(适合8-12岁儿童)(默娜·舒尔 著,京华出版社)

.x fr;G:HzjUoC0心理学空间#|"{Ib-v)Un"eDB

书中介绍了一个卓有成效提升儿童社会能力的方案——ICPS(即我能解决问题 I can problem solve)法。本文中的部分对话也引自这两本书。心理学空间K%OfUU~#A/OZ.X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把iPad交给孩子 心理生活
《心理生活》
没有了»

 刘建鸿

邮箱:liujianhong@gmail.com
曾用名:飞之鸿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曾在《心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译有《儿童心理创伤治疗》、《视读进化心理学》、《情绪:人性的历史》(第二译者)、《叙事治疗》。致力于积极教养的研究、推广与普及。

在这些地方找到我:知乎豆瓣微博
微信号:小鸿积极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