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於運動心理學的應用
作者: 杨明磊 / 8019次阅读 时间: 2005年9月01日
标签: 运动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音樂於運動心理學的應用
1.陳龍弘 2.盧俊宏 3.楊明磊
1.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2.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3.銘傳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龍弘、盧俊宏、楊明磊(2005):音樂於運動心理學的應用。輔導季刊,41卷1期,58-64頁
DX4g vwVDD0心理学空间/TI T }M };V*MB
一、前言
聲音無所不在,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確實深深的受到聲音的影響而不自覺,嘈雜無章的噪音惹得我們心煩;相反地,悠揚的樂曲可以安撫心靈的不安與寂寞,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之間如此大的差異?如果我們以音樂的組成元素來探討:節奏是有活力、有組織的脈動,可以表達出時空和情感的起伏;旋律是聲音的水平組合,可以反應出人的情緒;合聲是聲音的垂直組合,不同的聲音可以同時產生和諧的感覺,三要素緊緊相扣,相輔相成(徐麗麗,民86)。因此,符合三要素所構成的聲音對個體所產生的影響有時是超乎想像卻又不容易被察覺。
在國外,音樂已經被視為一種專業的臨床醫學治療方法,其用途非常廣泛包括了治療教師倦怠(Cheek, Bradlrg, & Parr, 2003);減低癌症患者疼痛(Bunt & Marston-Wyld, 1995)與焦慮(Bailey, 1983)以及協助傷害後的復健工作;同樣的在體育領域中音樂也被應用在耐力訓練,如Copeland & Frank(1991)將24名自願受試者分為三組進行運動至力竭(exhaustion)的腳踏車實驗,結果發現不論是聆聽慢速音樂或是快速音樂的組別,在耐力表現、知覺費力程度或者是心跳率皆優於無音樂的控制組;又或者如Dorney, Goh, & Lee(1992)以飛鏢投擲為測試項目,讓受試者聆聽古典樂、流行音樂以及無音樂的控制組,結果發現不論是聆聽哪一種音樂的組別其心跳率皆低於無音樂的控制組,而在飛鏢投擲運動中,心跳率的控制往往是致勝的重要課題。此外,人類受情緒及情緒相關的身心活動影響;不同的情緒影響參與者的表現和經驗;例如焦慮極可能影響運動表現(Weinberg & Gould, 2003);而快樂可以讓人產生健身運動動機(Berger, Pargman, & Weinberg, 2002);而流暢(flow)更助長人們參與身體活動的品質與經驗(Jackson, 1992, 2001)。
然而,究竟有哪些機轉以及理論模式可以解釋音樂的效益?以及音樂在體育領域中的應用方式。因此,筆者將以下列幾個子題詳加介紹,使讀者對音樂的應用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音樂影響生心理的機轉、音樂反應預測理論模式、如何選擇適合個人的音樂處方以及結語與展望。
二、音樂影響生心理的機轉
使用音樂的目的在於降低知覺費力程度並提高工作表現(Boutcher & Trenske, 1990),透過許多的研究我們了解到音樂如何對人們的知覺有所影響,目前為人所接受的機轉有(1)α波假說 (2)疼痛知覺通路控制機轉理論和(3)腦內啡假說。
如下所述:
(1) α波假說:當人處在放鬆狀態時,腦波呈現每秒8-12赫茲的波動,即稱為「α波」(鍾昌宏,民86)。利用音樂可以喚起腦部發出α波,使人放鬆、增強記憶力並促進冥想(何權峰,民87)。
(2) 疼痛知覺通路控制機轉理論:Melzack & Wall(1965)提出「疼痛知覺通路控制機轉理論」(Gate Control Function of Pain Perception),其主要論述在於當痛覺訊號由周邊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傳達到大腦的同時,可以被其他並行傳遞且更為強烈的訊號所阻斷,因此降低了疼痛的知覺,而音樂便扮演了這一個阻斷痛覺的傳導訊號。
(3) 腦內啡假說:Goldstein(1980)提出聆聽音樂可以刺激貝塔腦內啡(beta-endorphins)分泌,阻斷了神經跟肌肉之間痛覺的聯繫,也因此達到了減低對運動時疼痛程度的知覺。
因此,綜合上述文獻發現,使用音樂可作為放鬆的方法或是作為阻斷痛覺訊息的一個強有力的訊號源,或是刺激大腦神經系統,其目的都在使個體知覺的疼痛及費力程度減輕,而能達到我們所希望的效果(Brown, Chen, & Dworkin, 1989)。所以,利用音樂去改變個體身心狀態有其基本學理存在。
三、音樂反應預測理論模式
不同的類型音樂必定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首音樂帶給每一個人的影響也必定不同,學者Karageorghis & Terry(2001)提出一個音樂如何激發動機以從事身體活動的理論模式(如圖一),其前置變項分為內在因素(音樂因素)與外在因素(個人因素)以用來解釋音樂如何刺激個體從事身體活動,內在因素為音樂本身固有的結構(旋律、節奏等);外在因素為個人如何解釋所聽到的音樂。
 
圖一:音樂反應預測模式(本圖獲原作者Karageorghis & Terry(2001)授權翻譯使用)
 
內在因素包含了韻律反應及音樂品質,學者研究發現人們明顯的會隨著音樂的韻律性從事工作任務(Brown, 1980; Karageorghis & Terry, 1997);Hohler(1989)指出人們天生便有一種本質可以隨著音樂的韻律性從事重覆性的活動,例如從事跑步、腳踏車等運動。音樂品質指的是旋律與合聲,旋律和合聲會影響聽者如何解釋及影響心情,舉例而言:快樂的旋律伴隨著優美的合聲可以增加聽者的活力和能量;相反地,陰沉而無變化的音樂卻可能引起沮喪甚至是害怕的感覺(Douglas, 1985)。
外在因素包括文化影響及關聯性,音樂在不同的文化中往往以不同的型態呈現,當我們深入了解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先前接觸過的音樂型態後,我們便能輕易的了解到音樂的文化內涵亦會影響聽者的感受(Lucaccini & Kreit, 1972);最後,關聯性指的是音樂會影響生心理變化的歷程,也就是說音樂可以激發人們從事身體活動的想法或動機(Gfeller, 1988)。這四個因子構成了整個音樂反應預測模式的前提,
圖一音樂反應預測模式中的動機品質可以用Deci & Ryan(1985)所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加以詮釋,依照自我決定理論將人類動機的型態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無動機、內在動機以及外在動機三大類,而內在動機又可以細分為求知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to know)、完成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ccomplish)以及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to experience stimulation);外在動機又可分為外在調節(external regulation)、內射調節(interjected regulation)以及認同調節(identified regulation),當人們越是傾向內在動機時,越是可以自發性的從事某一活動。因此,當人們聆聽音樂時被認為能激發內在動機,進而使人們對健身運動的依附性提高或是堅持訓練。
音樂在體育領域中常被運用來增加運動依附性以及提昇表現,圖一的音樂反應理論架構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音樂如何實際運用在健身與競技運動情境(結果變項),並增進健身運動依附性及加強競技表現,它的範疇可以被大致歸納為:解離(Dissociation)、調整情緒與覺醒、同時性、動作學習等四大類型(Karageorghis & Terry, 2001)。
 
 
 
 
 
 
圖二:自行車耐力賽
 
當從事馬拉松或是自行車(圖二)等高等長時間的耐力型運動時,音樂的使用可以轉移運動者的內在注意力,使運動者不對生理上的一些變化做監控(如疲勞、無聊),轉而注意在外在的事物,如此一來便達到降低知覺疲勞的作用,運動者通常稱此種技術為解離,例如Martin, Dubbert, Katell, Thompson, Raczynski, Lake, Smith, Webster, Sikora, & Cohen(1984)研究發現,使用解離策略的健身運動者有較高的出席率,且在三個月及六個月之後對健身運動有較高的依附性。
音樂也可以作為一種調整情緒及覺醒的技巧,競賽前使用激動性的音樂去激發運動員的情緒,又或者是當運動員在賽前處在高覺醒高焦慮的狀態下,使用沉靜性質的音樂降低其交感神經的活性,使過度焦慮運動員回到其應有的覺醒程度;在健身運動情境中,音樂常與口語激勵言詞相結合來做為一個心智激勵(psych-up)策略,同樣的,沉靜的音樂配合指導語常被當作背景以幫助健身運動者在活動進行完後進行肌肉放鬆(Karageorghis, Drew, & Terry, 1996),這方面的效果皆為覺醒控制最佳例子。
同時性指的是當音樂的節奏與人體的運動速率接近時,音樂可以增進表現。例如在越野賽跑、划船以及自行車等長時間的耐力型運動上,利用音樂的節奏來調節人體的動作,讓運動員有線索可以依循,而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混淆,也就是利用音樂與動作的同時性,進而延長了運動者的表現(Karageorghis & Terry, 2001)。
延續音樂的同時性所帶來的益處,音樂的韻律可以增進動作技能的學習,同時以音樂為背景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Chen(1985)及Jernberg(1981)以體操及游泳為對象,都驗證了音樂在幫助技能的學習上有其效益。
四、如何選擇適合個人的音樂處方
綜合上述的幾個觀點,我們首先必須考慮到的就是我們要從事的活動項目為何?有一些的運動本身即可跟音樂做良好的結合,特別是在室內或是重複性質的運動其效果更為顯著,例如:韻律體操、舞蹈、有氧舞蹈、跑步、重量訓練等等(Karageorghis & Terry, 2001)。其次,音樂應該是運動者所喜好的,如文中所述的社會文化的因素會大大的影響到個體對音樂的感受,當我們選擇音樂時必須注意到運動者的社經地位、居住的區域性質、種族背景、甚至是同儕之間所喜愛的曲目(Hohler, 1989; Vogel, 1986 )。
 另外就是當音樂被作為背景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音量必須要足夠,以避免音樂被外界嘈雜的聲音所掩蓋,所以最好在從事運動時可以使用簡便的視聽器材(MP3隨身聽如圖三)來阻絕外在環境對音樂的干擾。

#vuu.km1bhD3_0
 
圖三:簡便之輔助視聽以轉移跑步時的費力知覺
 
最後我們使用音樂時要注意到的是音樂本身的節奏是否和運動時的工作速率相配合,舉例而言:當我們在競賽前作暖身活動時,目的在於將心跳率提升到最佳的工作速率,假設我們要提高至心跳每分鐘120下,則選擇的音樂節奏最好以每分鐘70-125下的速度來漸增以和工作速率有效結合;同樣的我們在運動後的緩和運動所選擇的音樂則建議以低於每分鐘70下的速度撥放,目的在配合運動完之後的肌肉伸展使全身放鬆(Karageorghis & Terry, 2001)。
五、結語與展望
大量的研究證據支持了音樂在各種疾病及心理症狀的改善都有療效(Bolwrek, 1990; Chlan, 1998; White, 1999),音樂在實行及操作上都不需花費大量的金錢或人力即能使個體獲得改善的效果,基於音樂改善人們身心狀態上潛在的效益,筆者認為音樂在競技與健身運動領域中可以繼續開發下列領域來研究與應用:
(一)競技運動心理學:許多競技運動訓練或比賽的實施,常讓選手處在一種單調且反覆的身心操勞中。因此,在枯燥的激烈訓練中,適時加入音樂以激發或放鬆競技運動參與者的身心,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向。此外,運動員常因反覆投入訓練與高壓力的比賽中,承受超過身心所能負荷的需求而產生倦怠(burnout),故利用音樂治療改善倦怠選手身心狀態為一重要課題。另一方面,因音樂具有鎮靜焦慮情緒與改善專注力的效果,搭配其他心理技能的使用,相信可以提昇運動員的表現。
(二)健身運動心理學:規律參與健身運動可以改善人們心血管疾病(Blair, Kohl, Barlow, Paffenbarger, Gibbons, & Macera, 1995)、預防直腸癌(Slattery, Potter, & Cann, 1997)、肺癌(Thume & Lung, 1997)和各種疾病。然而,一般人參與健身運動的比例,在各國都不高(約15﹪-20﹪之間)。因此,健身運動者學習利用音樂提高健身運動者的依附性與參與氣氛,使健身活動成為一項正面的經驗,亦為健身運動指導者可開發的方向。
(三)運動傷害心理學:在競技運動與健身運動參與過程中,參與者常因物理或身心的因素造成運動傷害。這種疼痛和漫長的復健過程常使運動傷害者感到焦慮與沮喪。因此,利用音樂降低傷害者的疼痛感受;或者利用音樂放鬆傷害者的心理,並且加速復原的速度,亦為運動傷害防護或治療人員可使用的策略。
(四)運動器材之人體工學設計:鑑於音樂對運動的良好功效,運動心理學家應將相關知識結合運動器材廠商,設計生產適用於不同運動目的(健身,休閒,復健,訓練,競技)﹑不同群體(個人,團隊,家庭)與不同場合(家庭,健身中心,訓練中心)之具有音樂輔助效用的運動器材。
此外,作者亦建議上述各領域的發展結果亦需逐步納入運動員訓練與運動教練培訓的課程內容,以結合學術與實務工作。
 
參考文獻:略
心理学空间f#Qqbh(q%m{M#W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运动心理学
«美國心理學會獎助企業建構心理健康工作環境的貢獻成果 楊明磊
《楊明磊》
宣洩之意義、價值及其在心理演劇中的應用»

 楊明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博士
學術專長:
企業諮商、性別議題、家庭社區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