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凭什么要帮你?
作者: 阳志平 / 7456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月14日
来源: http://www.yangzhiping.co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k]{;n0H-|2U0“别人”凭什么要帮你?

R wLk(\g0 心理学空间fYJiy | G-~F

你出身平凡家庭;你毕业于普通大学;你没有田晓霞一类的妻子或者普京这样的丈夫;在权力、金钱乃至能力的积累上,你才刚刚上路。你很年轻,你渴望成功,那么,“别人”凭什么要帮你呢?心理学空间 u*S;TSU:}#Z

+R@5Qb6l!j&I0“别人”不是“自己人”

%WzA-VV6I.M}L7h0 心理学空间 g`%z _h|!_1n?

台湾心理学家黄光国在他的成名作《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划分为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情感性关系三类。典型的工具性关系是陌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典型的混合性关系是熟人关系,在交往中遵循"人情法则"——“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典型的情感性关系是家庭关系或者亲友关系,在交往中遵循"需求法则"——“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黄光国的理论模式(1988)如下图所示:

CZY#[2] g y _,M0 心理学空间6j`,}Lh&\C'E

[]{:width='550px' center}]心理学空间"f$Kl"v^$x m_

%z0n!K9`$UMvS9ky~[0另一位本土心理学家杨中芳(2001),则对黄光国的理论模式进行了改进。她与杨宜音博士在系列研究中,注意到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情”与“礼”是分离的。有时我们知道按“礼”(面子)应该给某人“情”(人情),但心中并无这种“情”(人情)的存在。因此,杨中芳将黄光国的情感性关系人际关系划分为“应有之情”(义务的、规范的情感,也称“人情”)和“真有之情”(真正的、自发的情感,也称“感情”)。理论架构体系如下表所示:心理学空间 |9VxG G;JJ

心理学空间C!}*vRw$aw

[]{:width='550px' center}]心理学空间D6| m#RE @`X

,pY/c,n'n1S4T+Y0“别人”不帮你才是正常的。“别人”往往意味着“工具性关系”(黄光国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或者“外人”(杨中芳的人际关系分类体系)。对于此类人际关系,仅需要采取"公平法则"——“合则来,不合则去”,双方完成交易即可。心理学空间 t%t~3fp {'m`S

心理学空间/O{mpu3c2{$e.y

让“别人”成为“自己人”心理学空间OM(W1p!~sY(p

心理学空间:v0u s9Vs Yb6NL

如何更好地让“别人”成为“自己人”?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原则可以归纳,比如:

9I}z;f`5VS+W'r3Q0

`&jAn"L-N0人们愿意帮助"自己人";——你的品味、你的思想、你的兴趣,都可能让"别人"觉得你是"自己人"。

R(x(Tca&S-l0 心理学空间q W Y;ZlH

人们愿意帮助那些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的人;——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别人"的梦想的一部分。心理学空间4lz+sv4Q3Y

O8w:|&uP8c/}R0人们愿意帮助有礼貌、积极向上、乐观与有奋斗精神的人;——对于美的欣赏与追求是人的天性或者本能。

amCNUW(Xy,m#_0 心理学空间zL7]KQ)HS;A\.so:c0z

人们愿意帮助能够"帮助"的人;——不要让"帮助"成为"别人"的负担。心理学空间m5K z!U4\*`$j

|E:fwt"\0社会心理学教材,还可以找出更多原则,不过最重要的一条应该记住的是,人们愿意帮助对于自己的帮助給与积极回应与正面反馈的人,比如,人们理所当然地愿意帮助帮助过自己的"别人"。心理学空间{3R$AC? C}}S

心理学空间!p6?1RD`~%[

相信世界上存在愿意帮助自己的"别人"。并且尽可能地让这些人群越来越有层次感、战斗力,最终构成一个完善的“人际金字谈”。第一层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层,也就是秉承公平原则或者交易原则的“外人”;第二层则是由“交往性”的“自己人”与“身份性”的“自己人”构成。前者是“朋友”——“朋友”们并不存在应该帮助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不要将朋友的“真有之情”混同于“应有之情”;后者则是欠“人情”的人,(比如,婆婆家的人)——人情总是要还的。第三层则是“自己人”——少而精,这是最后的避风港。如下图所示:心理学空间dk2N6nF!E8N

心理学空间1w7m Qe&Pv4Y5G

[]{:width='350px' center}]

9p5zV(d-~%|8_vh[0G0

X(` rgW]4Z` ^0求人办事,如果担心“丢面子”,即使被生活压得踹不过气,还是不主动寻找“别人”的帮助,那么,你有可能总是在闷闷不乐、感慨怀才不遇,从此怨天尤人,认为世界上就是没人愿意帮助自己。当由于某些机遇,成功发家,这个时候,却颇为记恨那些当初没有帮你的"别人",那是"别人"的错还是你自己的错?

[_N,Q)[9T S8z(Lo0 心理学空间r[ ?{"l_| A;I

对“别人”持有善意

c'o&zyW9lf0 心理学空间(GHb i3e'B[z

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善意和幸福之间的密切关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善良的人们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并拥有更多的幸福回忆。令人诧异的是,不仅仅是实际的助人举动,仅通过为期一周的对善举的记录,人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和感恩。(研究全文请参考附录1)心理学空间2o;~6X.Z)LXLp

心理学空间/I0AM"L,p8uJoI

如果人性是趋乐避苦、追求积极体验而非消极体验的话,当他人的痛苦是我们忧伤的原因时,我们会努力去消除他们的痛苦、以便使自己感到好受一点。所以,我们伸出援手,会让自己更快乐。

{{yH#J+hQa0

%\*dG!^2R&Sr0同样,当我们能够预见自己做了什么后、他人可能产生的愉悦,这种想象中的属于他人的愉悦,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中可能也能达到同样的强度。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主观想象的他人的愉悦(每每想给别人一个惊喜时,就会有这种感受吧)。这样,我们的快乐就加倍了(助人的快乐和想象中他人的快乐)。反之,当他人没有因我们的“善举”达到我们期待中的那般快乐时,这条规则也同样适用。(以上观点与实验来自幸福课社区咕咚对这篇文章的旧稿的评论)

z,|-bW%AB iE9C0

3g8d#Y2~"G4[s1f0因此,对“别人”持有善意,主动去帮助别人,在给“别人”变成自己“自己人”机会的时候,同时也给了一个让“自己”变成别人的“自己人”的机会,将让我们的“人际金字塔”更厚实,人生更幸福。

^*{9i0y~0

\!A U@ JF,`0延伸阅读:心理学空间Z3P/d$Zfw(Rc4?

!Jm,X.KkK01、Otake, Keiko; Shimai, Satoshi; Tanaka-Matsumi, Junko; Otsui, Klanako; Fredrickson, Barbara L. 2006. Happy People Become Happier through Kindness: A Counting Kindnesses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7(3): 361-375,全文参考这里

s;LCC*K^|0

k ` B `OKB;G#}6XO(|02、沈毅,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模型及相关挑战——从“差序格局”看关系的分类及其要素,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p255-277

+U2y8@H'vq/e0 心理学空间(w`^!T;E)nh2J:O#FZ

3、黄光国: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空间 aJ0]'aJ`+i8[2K

心理学空间 ^0tc#Q4cc^6w

05 January 2009

v X$r2JQ W%R2T`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品味(2):“品味”生活的10种策略 阳志平
《阳志平》
理解中国人的人际和谐»

 阳志平


阳志平,安人公司研发负责人,从事心理健康与认知科技产品研发。

主页:http://www.yangzhiping.com/
微信公共帐号:心智工具箱 / mind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