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介【從躺椅上跳起來:幻想與情緒結構】之一
作者: Lear / 5268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月0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Z&hh8O K_(n

評介【從躺椅上跳起來:幻想與情緒結構By J. Lear】(1)之一心理学空间$I xxUK1|2i
心理学空间+ODw|1hU*xH
蔡榮裕 台北市立療養院心理学空间&Ak%c{ _/R
2002.09台灣精神醫學會通訊專欄
1HQ#I@&Ws0心理学空间!Ncg5nL
先從題目本身著手。J. Lear引用佛洛伊德的著名案例之一,「鼠人」之某個治療片段,有一次治療時段裡,鼠人突然從躺椅上跳起來(2)。當時,鼠人突然害怕佛洛伊德會打他,因此,鼠人以手護著頭,並遮著臉,從躺椅上跳起來,顯得相當痛苦狀。佛洛伊德在該段落裡,是在討論父親情結(father complex)的問題,並認為必須假設,個案需要從這些轉移關係(transference)的實質痛苦經驗裡,所出現的種種複雜情緒與想法,才能確信自己與父親的真正關係。
s A e/O?t*Q.X0心理学空间1}(N,`K[Gx+W0}e\)?

:j1bi!Z7TpUP&X0前述的說法已很典型,精神分析從觀察個案的轉移關係出發,並經由治療者的詮釋,使得個案有機會了解潛意識裡的某些現象。然而,Lear的副標題「幻想與情緒的結構」,顯然,他的意圖不只是重覆前述的古典概念而已,而是從佛洛伊德所觀察及假設的現象裡,欲將精神分析的臨床經驗,再深入探索,以豐富我們對於精神分析後設心理學(meta-psychology)的思考空間,增加臨床觀察的視野。如同佛洛伊德於「可結束與不可結束的分析」裡,認為臨床過程裡,若光有臨床現象本身,而缺乏後設心理學的臆測與理論化,那麼,我們將無法往前踏出下一步(3)。心理学空间"Pp?x0W)f,u

b)}Q1S;E2S4sM0
5v ]-f)[o0因此,Lear談論此案例片段的目的,如他的本文裡所提及,具有兩個目的,一是,意圖思索幻想如何發揮功能?二是,心智活動如何影響個體的情緒生活?其實,這兩個命題一直是精神分析的重要目的,而不只是只在療效的命題上打轉。但是關於幻想的相關理論,在精神分析領域裡亦有不同的說法,甚至不同的細部術語,來論述對於幻想的精神分析觀點。Lear的其它作品,皆由佛洛伊德的文本出發,再與古希臘以降的哲學所進行的對話,而本文除此之外,所要介入的焦點,亦加入了另一位重要的臨床與理論家克萊因(M. Klein)的觀點(4)。心理学空间ddc0M_/S(jDv

C"F+@@5{D Q0心理学空间2P s`0{(tE
Lear從克萊因的「投射型認同」的幻想概念出發,但他並不滿意,當今在理論上,似乎將這個概念當做是心理的最原始狀態,彷彿只要討論到此,就可以停止了,不必再深究其中是否仍有更細膩的思考空間,是否需要更進一步的發現,來解釋「投射型認同」的更細膩運作機制。在這樣的疑問之下,因此也開展了如前所述Lear的企圖,以佛洛伊德的「鼠人」案例的某項舉動,加上克萊因的重要概念做為對話的出發點,目的是欲進一步建構及補充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讓後續者能夠依此而經驗與思考,再決定是否依從他的建構。
i6a7d.@MO0心理学空间4@t$dg'| K'R
心理学空间;B1am!iq0j@w
投射型認同這個概念的普遍性與重要性,我覺得有必要先回到某些歷史的現象,讓我們對於這個概念較有基礎後,更能理解何以Lear所設定的問題與意圖,具有論述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將先在有限文字裡,以R.D. Hinshelwood在「克萊因思想的辭典」裡,對於投射型認同的考察為基礎(5),先交待一些必要的相關背景論述。
:ds8QBDp0心理学空间o[e+_-a,rs

rZ*U f)Q)g:LA0克萊因於1946首先對投射型認同提出定義,最原始的成形概念得回到克萊因的「某些類分裂機制的筆記」(6),她將它當做是攻擊型客體關係的原型,發生於生命相當早期的偏執—類分裂形勢(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意味著嬰兒在幻想世界裡,將自我的某些部分投射至客體,並想像上借此而取代該客體的原有內容物,由此而控制客體。在此年代之前,克萊因亦傾向以外在世界來描述這些經驗,直到她於1952年在「精神分析的發展」(7)裡再版1946年的「某些類分裂機制的筆記」,克萊因加入聲明,投射型認同是整個發展流程的名稱,Hinshelwood認為此後,這個概念即愈來愈變成克萊因學派精神分析的中心舞台(8)。心理学空间a}y \v&q&d
心理学空间3vb,u2Kk

@Nof;`0依據歷史文獻的觀察,從佛洛伊德的「投射」概念的首先出現,描述「˙˙為了保衛的目的,而濫用投射機制」(9),之後,對於投射的概念亦有一番擴展與爭議。相對於後來,克萊因陣營裡對於內射(introjection),以及以incorporation為基礎的認同(identification),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而爭議不休,投射型認同的概念似乎為此爭議,而提供一個得以系統化將概念定型的基礎(10)。後來經由英國克萊因學派裡的大將,如:H. Ronsenfeld (11)、Hanna Segal (12)與W.R. Bion (13)等人,對於精神病人、思考、象徵形成等觀察研究而擴展理論,豐富了投射型認同的內含與應用範疇,然而,也因此較忽略了某些內射概念的發展(14)。
4z6v^C,h0心理学空间YJ8PJ;BI4\(?^{ G
心理学空间?2dGnB_
至於往後,其他非克萊因學派對於投射型認同概念的接受度,亦逐漸增高,使得投射型認同概念的指涉內容亦變大了。相對於克萊因學派者而言,尤其當美國方面如:O. Kernberg (15)、Grotstein (16)、Odgen (17)、與Meissner (18)等的努力擴展,然而,由於是在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的基礎上,Hinshelwood認為使得投射型認同的概念,漸被置於人際關係與社會網絡裡,而不同於原先克萊因學派所強調的,內在精神(intra-psychic)的目的,以及這個概念裡所欲描述的,嬰兒的幻想特質與隱含的自大意含(19)。
%]n9E3hF$e#XYVq0心理学空间6F*h~}K2BA

?r Bw;{3|Drd0加上投射型認同的概念發展與反轉移(counter-trnasferenece)概念發展,相互聯結且相互影響頗深,但若過於強調它們的人際關係層次的運用,很容易形成認為治療者的感覺(意識上的),是源於個案的投射型認同的反應,可能導至過於簡化且無意識地變成,治療者只以自己的意識上的情感來羅織個案的潛意識。這些爭議仍持續中(20),對於未來精神分析理論的發展,仍具有重要的影響,待下篇,我再描述Lear欲做何種努力。雖然以評介此最新的文獻做為參考點,這並非意味著以前的概念已不重要,或者Lear已具有起承轉合之位。心理学空间?o;q-Z$VO3D

(eos1Y v*{0
V)f"q;gG&D&s0h;[0註:
#[n!]-D }WY#H0(1) 本文乃評介Jonathan Lear的Jumping from the Couch: an Essay on Phantasy and Emotional Structure。該文刊於Int. J. Psychoanalysis, 2002, 83:583-595。J. Lear是具有劍橋大學哲學背景的美國精神分析作家,他的著作如:Love and its Nature: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1990, Yale Uni. Press)與Open Minded: working out the Logic of the Soul (1998, Harvard Uni. Press)值得閱讀深思。)
{.T _\0W5r0(2) Freud, S. Notes upon a Case of Obsessional Neurosis. 1909, p.209. S.E.10。心理学空间dMv%oK5v*X
(3) Freud, S. Analysis Terminable and Interminable, 1937, p.225, S.E.23。若我們謹慎觀察,亦可發現這種作法,在精神醫學的發展史亦難以脫此方向。例如,從早期對於現象學的細膩描述,而後漸出現一些理論化的臆測活動過程,如DSM診斷系統概念的出發,然後,仍得不斷地修正。也就是,雖然名為診斷系統,但實質上是一套理論化且待持續驗證的臆測內容。心理学空间?R:n2l8Xz
(4) Lear, J.曾在Open Minded這本書的序言裡提及,美國精神分析學會的課程裡,長期以來皆系統地排除二位頗具創造力的臨床家的論點,一是英國的M. Klein,另一則是法國頗具爭議的J. Lacan(p.5)。心理学空间N,h)KS9{ fI
(5) A Dictionary of Kleinian Thought. 1989. p.179-208,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Press。心理学空间:{/^q6^:@2P
(6)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最原始的概念請參閱Klein, M. (1946)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In The Writings of Melanie Klein, vol.3: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93, reprinted, p.1-24, London: Karnac Books。
_L.nmY}&uv0(7) Riviere, J. ed. Developments in Psychoanalysis. 1952. London: Hogarth Press。
v6y W ~W0p(^P\0(8) A Dictionary of Kleinian Thought. P.180.
LJ0WX0_5v0(9) Freud, S. Draft H – Paranoia. 1895. p.209. S.E.1。
k-Z)KL-[7uyD;Q M0(10) A Dictionary of Kleinian Thought. P.181。心理学空间1d2cF0i;}6y
(11) Rosenfeld, H. (1952) Notes on the psychoanalysis of the superego conflict in an acute schizophrenic, Int. J. Psychoanalysis, 33:111-31. in Psychotic States, 1965, London: Hogarth.
/I*D)Y Nq| j5J0(12) Segal, H. (1957) Notes on Symbol formation, Int. J. Psychoanalysis, 38:391-7. in The Works of Hanna Segal, 1986, London: Free Association Books。心理学空间|[g LX)]
(13) Bion, W.R. (1957)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sychotic from the Non-psychotic Personalities, Int. J. Psychoanalysis, 38:266-75. in Second Thoughts, 1967, New Jersey & London: Jason Aronson。
^ P.s-hVF*t0(14) A Dictionary of Kleinian Thought. P.188。
*nV M!^5G9nK UiW0(15) Kernberg, O. Borderline Conditions and Psychological Narcissism. 1975. Jason Aronson。
vqF+qr"SKYr0(16) Grostein, J. Splitting and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1981. Jason Aronson。心理学空间MX |Q ~*@ nd
(17) Ogden, T.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Psychotherapeutic Technique. 1982. Jason Aronson。
jb!T zA2?$zfV0(18) Meissner, W.W. A Note on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1980. J. Amer. Psychoanal. Asso. 28:43-65。
_jf ?A0(19) A Dictionary of Kleinian Thought. P.196-202。心理学空间2_^ V {vN s|7\
(20) Ibid., p.202-204。心理学空间yoU(o5Y8{B*O5no%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佛洛伊德如何書寫與修訂「夢的解析」 蔡榮裕
《蔡榮裕》
評介【從躺椅上跳起:幻想與情緒結構】續篇»

 蔡榮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英國倫敦Tavistock Clinic精神分析研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
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監事
專長: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