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精神分析在中国的发展果实
时间:2017年06月09日|2814次浏览

    意象对话技术是我们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发展的一种治疗技术:治疗者和患者用(不经解释的)象征性意象进行交流,以达到了解患者潜意识和解决潜意识中心理冲突的目的。 


  这种技术是融合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释梦技术、中国佛教的技术以及其他心理治疗技术而产生的,是精神分析技术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作者自1990年开始在心理治疗中试用这一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意象对话技术的基本假设:


  意象可以用直接的或象征性的方式反映人意识或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一点已经早由精神分析等学派的研究和治疗实践所证实。


  在意识不理解意象的意义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用象征性意象传达的信息和情绪有潜意识的认知。

意象对话技术的基本操作


  意象对话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任何一种心理治疗相结合。

     准备: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向他们简要说明此治疗方法实施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教授

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教授

     要点有:

  1、要求患者根据治疗者的要求进行想象。   


  2、不要刻意地、努力地想象,而应放松等待意象的内容自动浮现。


  3、希望患者在想象过程中不询问治疗者自己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免中断想象过程。


  患者想象:治疗者设定内容,让患者想象。


  例如:“请想象你看到了一座房子,告诉我,那是什么样子的房子?”或“请想象你走进自己的头,在里边你发现了什么?”治疗者要求患者想象的内容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的,相当于投射性的测题。


  治疗者的假设性分析:患者想象出一些意象后,治疗者对其象征意义作出假设,但是不对患者解释意象的象征意义。


  例如患者想象:“房子里有水坑、坑里有一条蛇昂着头,我很害怕”。治疗者假设:这是“性象征”,但是不必说出来。


    再如患者的意象是:“我跌入陷阱出不来,绝望地哭泣”。治疗者理解其象征意义为:“我陷入了困境”。


  意象的象征意义肯定不是可以固定地理解的,对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情境,意象的意义都有不同。而且,意象有可以同时有多层意义。我们也不一定要“找到意象的真实意义”,重要的是通过意象的改变做心理治疗。


    治疗者也可以完全不做假设性分析,只体验这个意象。根据体验,用积极的或启发性的意象来做治疗。


    治疗者诱导:用象征性意象诱导患者改变。


    例如:“你在陷阱里,这很可怕,但是不要灰心,你可以找到出来的方法。你看,我正在坑中放下绳子去拉你。你看到这条绳子了吗?”


  进一步分析与诱导:患者受诱导后会产生一些新的意象。治疗者继续进行分析和诱导。如此循环。


    例如患者说:“我看到你放下了绳 子,可是我不想拉绳子上去,我怕上面有虎狼。”治疗者分析为“对人际交往的恐怖”,再用新意象进一步诱导。


    强化练习:布置一些意象作业,让患者回去练习。如:“想象擦亮房子的玻璃,每天做20分钟”。


    “想象不出来”的处理:患者有时会想象不出来治疗者要求他想象的内容。例如:“我想象不出您要求想象的内容”,又如:“我想象不出一座房子来。”或“我看不到你所说的那条绳索”。这表明患者对治疗者的话不相信或对治疗阻抗强。


    处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坚持:“继续,过一会儿你就会看到了。”辅助性想象:“房子被雾挡住了,你想象雾被风吹散,慢慢你就可看清房子了”。或迂回:“那我们先想象别的东西吧。”


用意象对话技术分析人格

    意象对话技术中有一个特别有效的应用,是用形象化的方式分析人格。


    在想象过程或者说原发过程中,人格的各个侧面(或者说各个主要的情结)可以体现为一个人或者动物的形象。这样,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人格分析为一些子人格形象的组合。这个方法的结果类似诱导出来的“多重人格”,我们把他命名为人格主动分裂。


    诱导的基本方法

    先简单介绍一些人格主动分裂,引起来访者的兴趣。告诉来访者我们引出的子人格将表现为一个想象出的形象,比如一个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也许是男、也许是女,也许是老,也许是少。如果来访者有一些担心和疑问,可以适当做一些解释,消除他的顾虑。


    让来访者舒适地坐好,有时也可以让他们躺在床上。周围的环境最好比较安静,光线不要太强烈, 这样来访者不容易分心或被干扰。


    然后,说指导语:“每个人都有内心冲突、内心予盾的体验。有时你会觉得你好象有几个不同的‘我’,他们经常会有冲突、矛盾。这些互相矛盾的成分我们称它作‘子人格’,只要放松地去体验,每个人都会有许多的‘子人格’。好,现在你舒适的坐好,闭上眼睛,放松,轻声地问自己‘我有什么子人格’。然后,你只是安静的等待,不要刻意去想,放松你的意识,等待他们的形象在你眼前自然的出现。对出现的人格成分你也不要评判,他们都是你人格中的一部分,没有好坏、优劣。”


  然后,来访者就会想象出许多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就是他的子人格。


    在做人格主动分裂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出了一定量的人的形象后,就会自发出现一些动物的形象,或者鬼神菩萨的形象,在个别时候会出现作为人格一部分的植物甚至矿物的形象。这不是我们有意诱发的,而完全是自发的。来访者想象中出现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也就是说,都有人的某种性格。植物或矿物的也可能是人格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

心海湾创始人郭筑娟与朱建军老师合影

心海湾创始人郭筑娟与恩师朱建军合影

    在这些人物被想象出来以后,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记录他的特点。我们习惯的是记录这几个方面:姓名、性别、年龄、性格、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和其他。


    对每个子人格、都做这样的记录,我们就有了一个对子人格的基本了解。当动物等都出过了,我们估计不再有新的子人格会出现时,就可以结束了。


    一般来说子人格数量均在15-40个之间。最后出现的往往是若干动物形象,或者神话人物的形象等。


    分析和应用:

    通过对这些子人格的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来访者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将体现为子人格之间的“人际冲突”。


    我们还可以了解这个人的其他心理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子人格,改善子人格的关系来改善来访者的心理状态。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与精神分析

      1、意象对话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精神分析。区别是,意象是原发过程,如果治疗者做解释,就把原发过程的事物“提升”到了继发过程。但是,意象对话技术不做这个“提升”,而是直接在原发过程中和来访者交流,效果更直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相对西方人来说更原始,原发过程影响更多,所以比较适合这个方法。


      2、由于直接在原发过程中交流,可以减少治疗中患者的阻抗。东方的来访者羞耻感强,对诸如“对父母强烈敌意、luanlun的性冲动”等,压抑非常强烈,做分析解释时阻抗强。我们必须耗费很多时间才能建立解释的基础。而意象对话不解释,从而绕过了这种种阻抗,所用时间就会减少。


      3、不一定需要了解来访者的生活史和症状的细节。例如:某患者想象自己是蜜蜂飞向花,却发现花朵可以吞噬自己;并且有多种类似的意象反复出现。由此治疗者可以知道他有种对异性的强烈恐惧,判断他在异性交往中有严重问题。即使患者不愿意说出他病症的细节,不报告生活史,只要肯定基本症状是异性交往障碍,治疗者就可以通过意象对话技术减轻其对异性的恐怖。因为中国人没有“在牧师那里告忏”的习俗,不习惯暴露自己,而且习惯把心理问题躯体化,所以用意象对话也有利于治疗。


意象对话与佛教

    意象对话技术除了源于精神分析外,也受到了佛教密宗的观想技术的影响。


    观想的要点是,身体有规定的姿势、念诵一些规定的语词,然后想象一些规定的形象--多是佛教中代表着宇宙智慧的形象如佛、菩萨的形象。通过长期的练习,使来访者的心灵得到净化。


    意象对话技术吸收了观想的一些技巧,但是,意象对话技术的重点只是想象,而且它也不包含宗教的内容。


适应症和要注意的问题

    适应症


    目前正式用此技术治疗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焦虑症等多种神经症、效果显著。对心身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对正常人的情绪问题、心理发展问题也有很大作用。对儿童疗效更为显著。可能是因为儿童想象力更丰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缘故。对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疗效不佳。


    要注意的问题:

    1、治疗者应熟悉意象的常见的象征意义。


    2、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自己应尽量想象患者所报告出来的意象,以便使自己的意象活动充分参与其中。


    3、有时,治疗者和患者会不约而同地想象到同样的意象,此时治疗者应该说出自己的意象来,这可以让患者感觉到治疗者产生了共情。


    4、治疗者的效果在一定意义上依赖于治疗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心灵开放程度、以及对患者的关心程度。意象对话技术是治疗者与患者间心理较深层次的交流,彼此心理越开放、交流效果就会越好。


    5、也可以象解梦一样对意象加以解释。意象对话技术可以和经典的精神分析结合使用。


    以上是对意象对话技术的简单介绍。意象对话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还有许多不足,而笔者对精神分析的学习也还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同行能够给予指数。

参考文献:
1、Psychotherapy Through Imagery,Joseph E.Shorr,Thiemestration inc .1983
2、Emotional Imagery:Strategie and Correlates,Gernot Gollnisch and James R,Averill,Cognition And Emotion,1993,7(5):407-429
3、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11月
4、罗志野译,分析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卡尔·荣格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2月。
5、朱建军、孙新兰,《九例特殊儿童恐怖症的心理治疗》,中华临床心理与应用心理学研究,王有权、黄朕平主编,大连出版社,1997年3月,728-729页
6、朱建军、孙新兰,《应用意象的心理治疗--意象对话技术》,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6月。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创始人朱建军

标签: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  意象对话创始人朱建军  意象对话论文  意象对话与精神分析  意象对话的理论基础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