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的脆弱现象:自恋伤害
作者: 許豪沖 / 6539次阅读 时间: 2017年4月14日
来源: 证道心理学堂 微信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体的脆弱现象:自恋伤害
許豪沖
来源:证道心理学堂 微信

I/yf?G%QTK ~0

r&[J-mp fU)V0

W ~^7k z0名词对照:
!LOp n6Mjcp0前伊底帕斯期——前俄狄浦斯期(Pre-Oedipal)
`W9@]4A Mw}!Y8D9JB:v0神入——共情(Empathy)
G|E-GE2X(L"@ WI0行动化——付诸行动(Acting out)
-nc;cY O e0|@0寇哈特——科胡特(Kohut)
wgBg s8|l0贝里恩——巴林特(Michael Balint)心理学空间9G~r G;X
潜抑——压抑(Repression)心理学空间"Ab y#D.N~b
反转移关系——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心理学空间V"wi2Jj`#f&y3O
心理学空间!chkc~%t`1L8Z"q
自体的脆弱现象:自恋伤害
0[g9K(D-m;X V0对于自体疾患的病人而言,自体的统整与巩固,是最根本而重要的问题。因此,他们对于来自周围外在客体的沟通,常常敏感于客体的表达中,其中所包含的对其自体的指涉内容;而当对方的言语表达中若包含了负向的、不赞成的、或甚至是忽略的评价,这样的言语沟通很可能就被感知成一种自恋伤害。尤其当他们的自体整合度降低,或是已经累积了一定量的自体伤害,这种时刻的自体更容易于脆弱、崩溃,或招致自恋的伤害。心理学空间9vc"V-GpKQ u

B N4t(S'w#x#u7D0因着这种自恋伤害倾向,我们的病人在外在现实之中,很容易逐渐累积巨大的自恋伤害,并且导致整个人的活力下降,或甚至最后因着这种慢性的自恋暴怒,造成各种人际关系的困难。病人既然因着与客体的关系而招致各种自恋伤害,所以他选择在内在心理现实中与客体保持距离,切断与客体的实际连结,并否认对客体的重视与期待;
D2~ V,e2w1Y Q-[0心理学空间"a0KJ4c{
病人藉着这些潜意识或意识的努力,期待可以降低对客体的依赖,并减少因为来自客体的自恋伤害之冲击。可是,这种潜意识的心理机转,其实蕴含着对客体的缺乏信任与安全感;只要当自体切断与外在客体的神入连结之可能性,自体的脆弱与崩溃倾向就不断累积,而最后必然需要其他替代客体的出口或对象,作为自恋伤害(暴怒)的宣泄管道。
dly5o+_;K+M0心理学空间cTC/a4Zc
而且,为了因应这种 “易受伤” 的状态,病人势必要有另外一个社交的 “假我” ,敏锐地观察外在客体的心理状态,并且被动地作出语言与行为上的 “因应”  ,这就是所谓的 “察言观色” 。
%I9if ~a7\Z1K5dK$g0心理学空间)P5LV"_ pAkHe)M
这个假我取代了原本容易受伤的真我,反映出几个潜意识的想象与防卫机转作用:就潜意识想象来说,客体就是危险的、不可信的、可怕的,而自体也同样是脆弱的、不可靠的;假我与外在客体的关系方能避免冲突与伤害,而真我势必带来创伤、冲突与不可免的失望。这种真我的脆弱程度,即使治疗者已经有所认知,有时还是很难避免创伤程度的回应,甚至现实的善意提醒也可能是一种创伤。心理学空间|L~T(L IA
心理学空间#?Y"J9WO5hQJ @-O$Z_
慢性自恋伤害的状态,如果用症状学的观点来描述,可以包括主观的忧郁空虚匮乏、缺乏意义与价值感、缺乏自我(自体)感;对于客体环境感到疏离、孤单、渴望又恐惧亲近;对于人生各阶段的任务缺乏持续的热情等。心理学空间eg5rEdgX&i
心理学空间*K$eHSk/yU b C}:i
而与重要客体的亲密关系之困难,在此特别值得详述,因为这样的困难很可能会重演于治疗情境中,与治疗师间的转移反转移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重要客体的矛盾,交杂着恐惧与渴望:一方面他深知客体的不可信,只要是他真正  “给出”  信任或期待的客体,最后终究令他受伤或感觉被背叛;另一方面,对于客体的渴望终究一直刺激着他,意识上的(consciously)弃绝现实的外在客体,反而使他潜意识地更依赖于古老的重要客体;潜意识中对自体与客体的古老认知无法浮现于意识,而使自体  — 自体客体的关系永远缺乏进一步的修正机会。
mi)`4A!nZ0心理学空间]/S9{2NN
这种慢性的自恋创伤倾向,如果引用寇哈特的自体客体(selfobject)概念,可以这样理解说明:对一个人(自体)来说,客体的双重面向必须逐渐被建立:一个是自体客体的面向,是初生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与基础,是自体-自体客体两人关系的状态;另一个则是外在真实客体的面向,是自体巩固建立后的心理世界之驱力灌注的对象,是伊底帕斯三人关系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差别,我以为在贝里恩的基本谬误(basic  fault)概念中,获得了很好的说明。
'VV3xwC Bh0
:ywE+X,xw"|5J/K;j0成人的自体困扰者因着自体早期发展的失败,最初客体无法提供足够的自体客体功能,他对外在客体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体客体渴望,他渴望与客体之间能够有无冲突的和谐状态,最好能够满足他对理想化客体的期待;亦即此客体愿意全心地服务于自体的需求,就像自身手脚一般地为他所用;而这些潜意识渴望系当年创伤地缺乏的。然而,现实的外在客体总是令他失望、受伤,他如何也找寻不到其理想中的自体客体。 
$P0^%`R*|7r\0心理学空间n9^"Fa)wG#i5G
这种慢性的自恋伤害,因为源源不绝地来自与客体环境的互动,来自于每天的真实生活,所以已经成为病人意识范围内的 “症状”  。这些症状多半不是短时间内形成,而已经成为病人主观意识中的自己(自体状态)。病人不但对客体环境失望厌倦,对自体也是如此。这种失望厌倦可能因着病人的人格组态不同,而会作不同的归因:有些比较偏向认为系客体的失败(神入失败),所以导致自体的不幸(症状);临床上自恋型病人较多属于这种归因模式,倾向于衍生出对客体的攻击与敌意(暴力谋杀)。心理学空间&m,],DA"?YbK1p]2k

;I9|*R&_g2Cs#a9V5t0而有些则比较偏向认为系自体的问题,所以造成客体的失败与自身的症状;临床上边缘型病人较多如此归因,而容易衍生出对自体的攻击与敌意(自伤自杀)。当然,我们无法用行为来推论其人格诊断,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且上述的倾向也并非绝对。而这两种归因模式,同样都无法面对或处理自体与客体间的挫折,同样都无法承受与外在客体互动中所衍生的情绪心理学空间p$}]T(M
心理学空间 r#V~nK G\jor
另一种则是短期的、急性的病理,常常因为某个外在事件的刺激,而让过去的自体创伤再度被活化起来。慢性创伤的起源系来自潜抑,可能是因为当年关系维持的需要,因着当年的最初客体(自体客体)的期待要求,或是因为病人自体想象中之最初客体的要求,而把自体的情感压抑或潜抑到潜意识中,而让自体长期处于匮乏、虚无的状态。而急性的创伤则是因为被潜抑欲望的再活化,对客体的强烈情绪被重新唤醒,而让自体再度陷入崩溃混乱之中。
s&DO3Gt+P0
%IJv-@(b!{)Q0J0真实自体(自体)的情感处于长期的压抑或忽略,除非在某些类似创伤的情境中才会浮现。像是亲密关系的破裂或中断、重要客体拒绝作为其自体客体的任务、或是原本稳定的外在世界的改变,都可能是活化的原因。而治疗情境当然也是一可能因素,只要当治疗师成为病人的重要客体或是转移关系形成,因着治疗师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失误或请假,也可能浮现类似的创伤情境。心理学空间4S$A(c J.A%q

G"h2W xy0可是,这种创伤情境的活化,却是治疗中的关键时刻。转移关系形成的过程中,治疗师不断地投入与神入的回应,治疗师持续的陪伴以及提供分析功能,都是为了准备面对这巨大挑战的考验。这种急性的创伤,如果发生于治疗之前,往往被当作病人对自身潜意识幻想  — 扭曲且固着的自体与自体客体关系 — 的再一次验证,证明自体的残缺或客体的迫害并非一时的成见,证明只有理智的假我才是生存之道。
N"inTV X0心理学空间.Q,O)m Lv
部分地、虚假地投入与客体的关系,就已经遭受这样的伤害,更何况是全部地、真实地投入呢?所以,病人只能在慢性的自恋创伤与急性的自恋创伤 “两害相权取其轻”  ,亦即选择过着长期的忧郁生活(慢性的自恋创伤);这可以说是自恋型病人的选择。
V2cZM3c"qr'M:u2Z w0心理学空间)n3m/B&hc/S@
而自体更碎裂的病人(边缘型人格),一方面因着自体的破碎更彻底,无法有能力累积或整理创伤的经验,所以还是飞蛾扑火般地投入关系;另一方面或许也因为他自体的几乎不存在,而需要客体关系来维系其虚假的自体感,所以他只能不断挣扎于慢性与急性的反覆创伤中。心理学空间~z0Q^5J Y{)p)^3?

f!d@\]B0这种自恋创伤的倾向,其实可以追溯到婴孩自体发展的早期。佛洛伊德虽然没有针对这类病人作较深入的研究,不过,我认为他对婴孩心理状态的观察,却颇值得我们参考:
rE#@&eU0“童稚的爱不知道界限,它要求着排他的占有,只能满足于全部。而且它还有第二个特征:除此之外它没有实际的目标;它无法有完全的满足,而这也是它注定停留于失望之中且让步于敌对的态度之主要原因。”  、  “(它抱怨)母亲奶水给予太少且没有给它足够的安抚。在现代文明的情形下,这种情形可能很普遍地真实,但还比不上分析中所要求的常见。这种抱怨似乎表达了小孩的普遍不满足。……小孩原欲的贪婪有多么巨大。……在爱欲生活的最初阶段,矛盾(ambivalence)明显是一般通则。”  、 “原欲的最初冲动具有他们自身的强度,其强度超过任何后来的事物,且的确不可与其他任何力量等量齐观。”(Freud, 1932, SE.22, p.  121-124)心理学空间%k*F d0l }B1i.{f
心理学空间O"Z bKPu
这里我们可以试着归纳出几个持续不变的特质,不管是健康的婴孩,或是自体困扰的成人:第一是自体与客体的界限混淆不清;自体过度注重客体的评价。第二是对外在客体的有近乎苛求的期待;亦即有极强的自体客体面向需求。心理学空间im&U"WWw%U
心理学空间%bbwD;RBk:Y
第三是自体挫折时会爆发极强的愤怒情绪,可以强到毁灭自体与客体与全部;寇哈特把它称为 “自恋暴怒” ,而贝里恩把它称为原发的爱恋(primary  love)受挫之反应。第四是短暂的满足时刻,自体的感觉为平静。这是寇哈特所说之自体客体需求被满足,是人生存所需的神入之基本需求。而且这满足被视为理所当然。
;D5uS^ _ M@0心理学空间GaKRM:b nB({:R
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些特质,是因为这些特质的接纳与神入,牵涉到我们治疗的基本态度。能够在病态的现象与症状之中,找到它们在起源学上、发展上的关联,会深刻地影响我们面对病人的情感、反转移关系、以及因应的思考方向。当自体当年如何陷入某一种病态关系的固着,其情境脉络(context)与因果关系如果可以被厘清与重建,那么,如今的自体或许有机会经过反覆的修通(working  through)、神入的处理,而逐渐可以把对古老客体的情绪灌注撤回,并转而投入于当前的外在客体。这里或许可以先引贝里恩的一段话,先概要陈述我们治疗的目标,之后再继续讨论这些细节:
RN Z$VJY(a5y0“这些不相信的(mistrustful)人们必须在治疗过程中,学习能够再一次让自己投入于爱、享乐、与欢乐,就像他们在最早的儿童期无忧无虑地一般。换句话说,他们必须被带回到重新执行若干本能的功能的那一点,而迄今这些功能根本无法被执行,或只能在焦虑下进行,或假如没有焦虑就没有乐趣。”  (Balint, 1952, p. 162)
dw3h G;u5a0a-C0
qyQs M8{0v g0因此,在治疗情境中,我们必须体认到急性自恋创伤中的病人之脆弱。这个脆弱或濒临崩溃的程度可能超乎治疗师的想象;因为病人的假我功能可能十分良好,假我可能完全对外在客体隐瞒了真我的存在,掩盖了真我极度脆弱的状态。心理学空间!fN`z0I

,@*q/LNBPx0假我只能努力于维系表面的客体关系,因为这是他意识上所能获得之唯一关系,或唯一的情感与自体感之来源。这个假我就是理智自我(ego),它的发展起点系因应于客体的情绪冲击,而以客体的心理状态为核心而发展;这个关键客体本身是内在的心理图像之载具:这关键客体因着过去与他本身的照顾者之互动,而承接了其照顾者的心理图像,如今他面对着角色互换但相同的关系,必然会重复他过去之双亲  — 婴孩关系。心理学空间1m7W1F.Y IZ#LZdi

qVV,KrZ"ci0婴孩自我(自体)的形成,就是一次又一次与客体的关系与互动中累积。婴孩的自体如果是双亲(客体)回应的第一因(primary  cause),那么源自婴孩的原我或欲望就可以获得客体某种外在真实的协助,以及相对应的、真实的象征化表达(象征化可能是表情态度、肢体语言、声音语言等)。心理学空间&z!h{;j(BCW:D)p

4gV V&vK;HD@0举例来说,当婴孩自体哭泣时,如果双亲可以投入于理解及照顾的任务,并确实发现婴孩哭泣的原因,那么婴孩可以因为获得足够好的外在处理(假定是肚子饿而给予喂食,而婴孩也真的停止哭泣),以及足够好的象征化过程(双亲适时地安抚并确认其情绪),那么,婴孩的哭泣(或者可以说是暂时的崩溃现象)可以被帮忙渡过;并且在这些一次又一次的关系互动中,逐步地发现了混乱崩溃  — 平静的交替变换。心理学空间*eS:S@(Y\X jl

Ski&czw0在混乱崩溃中,因着好客体的浮现而发现被客体确认的自体;刚刚浮现的好客体与自体处于温暖而神入的融合状态,自体于是回到平静,直到下一次的原我或原欲再度发动而破坏平静。自体因着原欲的刺激而陷入混乱崩溃,自体与好客体都消失于混乱之中,只剩下坏自体或坏客体或一片混乱。
"q$O})hj`Kk i0心理学空间 c'x [%J7O;~
在上面关于原初自体形成的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照顾者的双亲。如果源自自体的原欲欲望可以被理解回应,那么婴孩的自体就可能建立于真我之上;这第一因系来自于他自己!这是最紧要的决定步骤:关系到这婴孩到底感受到的是被世界接纳,感觉这个世界会倾听他的话,感觉他不是孤独的;抑或是感受到被世界拒绝,感受这世界对他的否定,感觉他是孤单无助的。
$HK#B|7M&z0
Dq!dyVzz0前者的互动关系如果在婴孩的心理世界占优势,那么他就会有个真我占优势的自我(自体);而后者的互动关系如果占优势,那么婴孩就会有个假我主导的自我(自体)。如果是后者的情况,这第一因就是来自双亲本身的要求或成见,而婴孩本身的原欲欲望则被忽略,或未获得满足。在这种情况中,婴孩的自体被要求放弃其原我欲望,并回应双亲所期待的回应,如此婴孩的自体才会被确认肯定;而他的原我欲望也要在双亲的期待欲望获得满足后,之后才能获得部分满足。心理学空间;R;Bh7p3n$p%J,c&b

1|/lX%} r#Z"s0[0我们在这类临床现象中可以推想:这类以假我为中心而建构的自体,其假我所包围的核心系双亲(客体、他者)的欲望意图,假我系为了服务于客体的意图或情感而存在,而这也是他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唯一可以意识到的自我。而真我所关联的被拒绝、被否定、以及大量的无意义与混乱,则从自体形成的开始就被客体压抑,进而被假我所主导的自我潜抑。
O4~%gM%v}:n"G0
)B+b~/i'yd0假我所关心在意者,在于维系自体与他者(客体)关系的和谐,这也是它当初在客体的期待下被建构出来的目的。假我在建构之初的动力有二,一是来自对客体的恐惧,二是来自对自体脆弱与崩溃的恐惧;而这对客体的原始恐惧一直是假我发展的重要根据,假我一方面保护真我免于面对这原始恐惧,但另一方面也因而让这原始恐惧缺乏被外在现实修正的机会。假我就象是一副盔甲:它既是防卫也是枷锁,它保全了关系与客体,真正自体却从此失去了踪影。心理学空间X%C%ly2i@
心理学空间"zr7M2X-z)|O
这里摘录一些佛洛伊德对原我的描述,相信是一些对自体早年状态的前驱观察:心理学空间,cg ?5m Kn)Sa
“我们称它是一种浑沌,一个充满沸腾的兴奋之大釜。……她充满了来自本能的能量,但它没有组织,无法产生集体意志,只是竭力造成臣服于享乐原则的本能需求之满足。思考的逻辑法则不适用于原我,尤其矛盾律更是如此。……在原我中不存在着否定(negation)的东西;而且我们惊讶地感知一种哲学理论的例外:空间与时间是我们心理作为(mental  acts)的必需形式。在原我中没有对应于时间观念者,没有对时间经过的认知;而且 — 一件在哲学思考中最显著且等待考虑的事 —  在原我的心理过程中,没有任何改变会随着时间经过而产生。原我中的欲望冲动从未消逝;而已经受到潜抑作用而沉入原我的印象,也几乎是不朽的;即使经过数十年的岁月,它们的状态仍好像是刚发生的。”  (Freud, SE. 22. p. 73-74)心理学空间1M |)qpN6`8r

1dKe"txVsd6YIW Y0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后来研究的预测,也完全符合我们目前对自体问题的观察。自体的困扰不会随着时间经过而消失,自体于发展之初的原欲与恐惧,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损其力量;这些力量可以轻易地击垮成人的理智与自我,或让理智自我陷入极大的冲突苦恼。就像原欲与自我间的冲突问题的处理,自体的困扰也只能透过理解而被确认;之后才可能获得较佳的处理。佛洛伊德接下来的话,也惊人地洞察了可能的治疗步骤:心理学空间}4hc n ]/H9K5J
“当它们透过分析工作而被显露于意识中,它们只能被认知为属于过去,只能失去它们的重要性且被去除它们的能量灌注;而这就是分析处理的治疗效果发挥的所在。”(前揭书)心理学空间W2}0SR9vk
心理学空间z G6Q3f-H|}ZK2k(H1h
本文摘自《治療情境中的自體及其變遷》文章的第二部分。心理学空间Z+j*d\:R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体与自我的概念 許豪沖
《許豪沖》
許豪沖:自体在治疗情境中的出现»

 許豪沖

台湾自体心理诊所 院长;台湾自体心理学研究会负责人。曾任台北市立医院仁爱院区精神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