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同性恋
作者: 丛 中 / 3178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mpY1l@7\"[B

一、什么是“同性恋”?心理学空间Z/UE|kU%rb/|
名词概念
go3f;\8z*?*M0 名词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Plummer,1984)。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Benkert,1869,引用于Bullough,1976,第637页)。
*lZ7T i o8_0 心理学空间9V+r_#H:f*w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指向”。心理学空间XL^:Q\

@ }$TR\~e&s*fD \7b0 同性恋(homosexuality)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Herek,1989;1994)。
BPns*\ h+Pl0 性指向(sexual orientation):持久地被某一性别成员在性爱、情感或幻想上的吸引。
7V%q$c-d-X(o0 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是个体间在性爱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心理学空间mx^7DW1j I
性唤起(sexual arouse) :外界刺激或内心幻想引发性生理反应的过程。
U-w4g,`7@6[ ROW0 易性症(transsexuals):又称性别转换症。是指感受到生理性别 与心理性别的矛盾或不一致,深信自己是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另一性别的成员。
x S,` h1j%h"|0 同性性行为包括:
S-\HO3V+GE2T%qT0 男男性接触(man sexed with man,MSM)
1{eIru fJ0 女女性接触(woman sexed with woman,WSW)心理学空间wNc f VY5m5Lo

BEa {qpkx,]0 二、有多少人属于“同性恋”?心理学空间vA5\g3s^u
国内外各家学派看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至少占2-4%。心理学空间L6tv@*e&j'i
1948年,金赛等的调查发现,美国4%的男性和2-3%的女性终生都是同性恋者。
%?.VTQ p"l0? b5~$ZO0 据刘达临1992年对中国大陆2.3万例性文明调查,大学生和城镇已婚夫妇中承认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2.54%,照此推算,中国同性恋人口有3000万左右;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则估计有3600-4800万。心理学空间M){.w i)wR {#jfp
张北川:男同1780万,女同1000万。心理学空间kzg `0D4`

$R,u%ZR.j$nG0 Kinsey性欲谱:心理学空间6f"^{ R C7L)l
0型:绝对异性恋
G `DW8A0] p ^_0 1型:异性恋为主,偶有同性恋行为
e'JK&Q{5YZ+o0 2型:异性恋为主,常有同性恋行为
9{2b/d.s a0 3型:异性恋和同性恋行为均等心理学空间uq)E%\Sq/Y5j{
4型:同性恋为主,常有异性恋行为心理学空间"uOn$x;r
5型:同性恋为主,偶有异性恋行为
E]3Pv{f-rz1q0 6型:绝对同性恋
j:XGY)YqbI \1@:I P0 其中,1、2为“境遇性同性恋”,3、4为“双性恋”,心理学空间lW(S.K6E$}jBX
5、6为“专一型同性恋”
~e"N ?"{P e @)j0Q0
+^I a2IDeI0 同性爱者与人口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确认,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对同性性活动严厉打击或是相当宽容,都不会显著改变同性爱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而且其比例较为恒定,约为2%-5%。
7L}#V9E*D&|a M:oZb0 社会学界多中心调查提示,我国男同/双性爱者约占性成熟期人口的3%-4%,同/双性爱者总人口估测约3600-4800万人。连同其直系亲属,同性爱问题约与1.24亿-1.65亿人口直接相关。心理学空间J"r*lG d-m e

7x1E@P} |0 三、 “同性恋”的成因心理学空间8No/^1`8ew7u
至今原因不明。几类学说:
rePA#r ^0 1、遗传的学说
By-MO:\%Q tf lR0 2、后天学说:心理发展、性别角色认同等心理学空间^%T*Uj$A0?-V]
3、遗传、后天发育、社会文化综合作用心理学空间__Zh%U Fg D

1P U-j^7_&G Jmj0 其中的心理学说:
$H)h0~&e` r0 Thompson认为,同性恋对异性存在恐惧心理,害怕承担成人的责任。同性恋是企图从现实中逃脱的一种表现。心理学空间 _ Rp?-|*V ~
Lado认为男同性恋可以见于以下5种情况:心理学空间 \Oc@d4KW,T:P:Tw
1、得不到女性
~%_ JG%gt(sV0 2、偶发性的同性恋心理学空间,kR.{ut3D#V
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之一
S.dX U"q,zn0 4、好奇的结果心理学空间LU(Zs2y4h2a!Ar |-i
5、代偿性的同性恋:害怕异性。心理学空间7C Hk-w$WHr
心理学空间 ^B \2m$nI,t x7k
精神动力学的观点
B#ugkZ0 1、男性的阉割焦虑、与母亲乱伦的压抑心理学空间;G1pz2^Yka4B
2、儿童期受母亲的控制、占有导致憎恨
{Abk#Q0 3、自恋、自我理想化的外向投射
;myQ$Wv p\0 4、认同于自己的母亲,停滞在母婴共生阶段
.IGZw/aV0
(`4i^nl9m Jd0FFh)p0 我认为,他们对同性的“爱”有以下几种情况:
.U Y9iB2L"e0 1、从同性那里寻找父亲般的慈爱,究其幼年是缺乏父爱的;特别是“恋老”者。
4e7aINm o$S0 2、对女性的恐惧,其幼年是缺乏母爱的,母爱的缺乏、母亲的严厉使他从小就对来自女性的爱失去了信心;心理学空间 fU#fa3R Y?Bg:nb
3、与同性的竞争,如其幼年的父亲是严厉的、权威的,对孩子批评过凶,造成孩子在向父亲认同方面出现障碍,他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象父亲一样强大(向竞争者认同),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有一个象父亲一样的强者来保护自己。他认为:性是占有、是蹂躏,只有通过性才能获得“权力欲”的满足,才能控制别人,才能体现自我的强大;离开同性爱关系,自己就没有机会战胜同性、控制同性,显现自己的强大、克服自卑心理。
Zlh5x/u6c@0 或许还有更多其它类型的“爱”,但总之,正是这些“爱”决定了他们的性指向。心理学空间{Q2jTK s
心理学空间.q-T1O|$H.g
我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与更多的同性爱者进行深入的交谈,以便发现更多类型的“爱”的内容和方式。心理学空间V,w ]1T Tp$E Z@4cQ-D

-v1R6~5k@O_u*d0 四、对“同性恋”认识的历史演变心理学空间zA` C4hM C
对同性恋的界定大致分三个阶段:
;oC/W:gjr k0 (1)有罪论,同性恋是道德上的恶;心理学空间2|x9t O6BP+Z~
(2)变态论,同性恋是心理反常、性变态;
(C6?Kj(KSQ0 (3)正常论:除性取向不同外,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一样正常,犹如左撇子异于右撇子。有论者认为中国民众对同性恋的认识目前正处于从“有罪”到“变态”的转变过程;也有人认为中国大陆对同性恋的认识还处在西方国家60年代的水平。心理学空间)E+CSB)e%y0J?

&[Z/[#Wpw}0 五、“同性恋”是正常人的行为方式吗?心理学空间mae1UYbz3_nX
1、少数即为病态?
O"R_ NNV0 2、同性爱者的性行为与人类繁衍的生殖目的相违背,故为病态?
U)LK+I)F0 3、同性爱者的性心理、性行为模式不“标准”?
)i|Vw(GV'tA$DCt0 4、同性爱者的心理活动的其它方面可能存在异常?
|["N'c t"PQ@ u?0 5、同性爱者是违反道德的疾病行为?心理学空间0X;S"DJ0U"E$Qj ]
6、对同性爱进行疾病诊断是“中国特色”?心理学空间$d{4FE5^I#_d

4E2x,mTs*M/w0 六、“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GH I!x ga0 1、同性恋者,除了性指向与异性恋者不同外,其它方面,如,记忆、智能、道德感等,没有显著性差异。
6[D_mDa3Nnw(YX0 2、自我接纳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是仍会因不被社会接纳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空间'Z[yvD{!I3LI
3、自我不接纳者,会出现焦虑、抑郁,乃至自杀行为。
5ChU JnmuY0 资料:资料:青少年同性爱者自杀率明显高于同龄异性爱者。我国三次大样本调查发现,男男性接触者中9%-13%的人因此有过未遂的自杀行为,相当高比例的人有过强烈自杀念头。自然人群自杀成功率22.2/10万,28.7万人/年,自杀未遂是成功者的6倍,200万人/年 。心理学空间Gwv Zw$LI r

,OiJ5v0\s't#y$b9I0 七、“同性恋”去病理化的问题心理学空间&[;y!X T3L5cC1P
中国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对同性恋的定义:心理学空间o$x pE&v5[K
  62.31 同性恋心理学空间4X;j L*^ G!jt0w+@
  (1)符合性指向障碍的定义;
6~R3t.va8{%jzX5f0   (2)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就持续表现出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及性爱行为;
o(|J7ZsY3K3o'\0   (3)对异性虽然可以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B'y3W$ND P0
"w*{7i gw4D EK0 2001年4月,中华精神科学会通过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不再笼统地把同性恋认定为“精神障碍”(或称“心理变态”、“性变态”),仅在个体对自身性取向的认同或适应不良时才认定为精神障碍。
E9lm!y2ZT y+u0 “同性恋的性活动不一定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只有由于同性的性行为导致了心理矛盾、焦虑,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才被认为是性心理障碍。”
[4O$l+KbGPJ.I0 1978年在同性恋权力运动的压力下,美国精神病学会在1983年召开全国性大会,以58%票赞成,38%票反对,4%弃权通过决议,把同性恋从异常行为中删除,成为“非变态的性行为方式”,因此,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和第四版(DSM-III、SM-IV)均无同性恋这一精神病学分类。

Pf ~:L_a!H/r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以积极心态应对“非典” ——给社会公众的一封信 丛中
《丛中》
一位女“同性恋”者的自述及咨询对话(实录片段)»

 丛中

丛中

丛中,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精神医学博士,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教授、沈渔村院士.现主要从事神经症。




微信号:丛中精神分析/firstb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