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ud 1917e 悲痛与抑郁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Trauer und Melancholie
作者: 弗洛伊德著 / 20731次阅读 时间: 2011年8月07日
来源: 约翰·里克曼编,贺明明译 标签: 哀悼 弗洛伊德 抑郁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悲痛与抑郁心理学空间8H3v/o| H-kv,sF.?.F

另见 《哀悼与抑郁》  周娟、施琪嘉 译本心理学空间 D+Rw1_,_i7{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775

]H9t3J w2g0心理学空间!q;a#N.A,ec%So'Zi q+m

弗洛伊德

(w^hU;^ T0

o^.N(z q;qr0约翰·里克曼编心理学空间5W#H'A'zL'h#V;g*h

心理学空间L7_bDA BS:}

贺明明译心理学空间W5h h]@ [^1bN

心理学空间Y&`t [v/m s

我们已经阐明,可以把梦作为自恋心理障碍的正常原型,我们认为,设法把正常的悲伤感情与悲痛中的表现进行比较,舍使我们对于抑郁的本质有所洞察。这次我们必须预先提出某种警告,不要对这种结果期望过高。即使在描述性精神病学中,抑郁的定义也是不明确的。它可以采取不同的临床形式(其中有些更象是机体的疾病而不是心理疾病),肯定不能把它们归于一类,赊了每个观察者都能得到的印象而外,我们在这里所用的材料限于很少一些病例,它们的心理发生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任何要求我们的结论有普遍正确性的主张最后都要放弃,因此,我们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以我们今天处理病例的研究方法,很难发现什么东西不是典型的,即使不是整个一类失常,至少一小组失常也是典型的。心理学空间 t GG#T8O6zRf

心理学空间kc7Nub kN%b

抑郁和悲痛间的关系看来为两种情况的一般描述所证实。而且不管是否有可能排除生活中引起它们的外部影响,这种激发的原因被证明对于两者都是相同的。悲痛一般是对于失去所爱的人的反应,或者是失去某种抽象的东西,例如祖国、自由、理想等等。同样的影响,在有些人身上则发展为抑郁而不是悲痛。因此,我们可以设想他有一种病理素质。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悲伤意味着大大偏离正常的生活态度,但是我们永远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病态而对悲伤的人进行药物治疗。我们确信,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克服它,因而我们认为对它的任何干预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

Q,LV1A9l7@ e0

5JrCzIs CJ0抑郁的显著特点是深深痛苦的沮丧,患者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失去了爱的能力,抑制了所有的活动,降低了自尊感,以至于最终成为自我谴责和自我辱骂,达到顶峰时是在妄想中期望自己受到惩罚。考虑到在悲伤中也会遇到同样的迹象,那么这种描述就会更加明了,在悲伤中不会陷于自重,但其他特点是相同的。深度的悲痛是对失去爱人的反应,包含着与悲伤同样的痛苦感情。它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因为无法使死者复生;它失去了接受新的恋爱对象——这意味着替代悲痛对象——的能力。每一个主动的努力产生的转变,与死亡的想法没有关系。很容易看到,自我的这种抑制和限制是悲痛特有的表现,它排除了其他的目的或兴趣。因为我们如此清楚地知道如何解释它,在我们眼里这种态度才不是致病的。心理学空间jo9OD0F7luf*L

S7i9fbq s{k}0我们认为要作一番比较就可以把悲伤的性质称为“痛苦。”当我们用元心理学的术语定义痛苦时,也许可以提供例证来证明这种比较的合理性。

s$aKvgM'@6b0

2x LK2HrvwI0那么在形成悲痛时,究竟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我并不认为以下的表述有什么牵强附会的地方。现实的检验表明,爱的对象不再存在,这就需要把所有的力比多从它依附的对象收回。反抗这种要求当然就会引起斗争,可以普遍观察到,人们永远不会自愿地放弃力比多地位,甚至在替代物已经向他招手时仍是如此。这种斗争可以激烈到脱离现实,使对象在幻觉中继续成为精神病患者的愿望。正常的结果是尊重现实获得机会。但是它的命令不会一下子就服从,而是通过大量消耗时间和发泄能量逐步实现的。在这段时间里,失去的对象仍然在心理中存在。把力比多与对象束缚在一起的每一个单独记忆和希望都要提出求,并得到过度的发泄,于是力比多与对象脱离了。这个逐步执行现实命令的过程,其本质是妥协。为什么它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很难用心理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病苦在我们看来似乎很自然。然而事实是,悲痛的功能完成以后,自我又变得白由和不受抑制了。

\@n])|p4V`?y:M0

2]?i2ljHW^'v0现在让我们把从悲伤那儿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抑郁上来。在一类情形中这是很明显的,抑郁同样可以是对干失去爱人所做的反应。当失去的对象更带有理想色彩时,这种激发的原因就无法觉察到了。对象也许实际上并没有死亡,只是不再成为爱的对象了(例如一个被遗弃的新娘)。在其他情况下,有理由得出结论,失去的东西是可以体验到的,但是无法清楚地认识到失去了什么,而且可以更加容易地设想,病人无法有意识地感觉到究竟失去了什么。的确,完全有可能病人意识到失去了什么也会引起抑郁,这时他知道自己失去了谁,但是并不知道在他身上失去了什么。这意味着抑郁以某种方式与无意识地失去所爱对象有关,这与悲痛不同,在悲痛中并没有失去什么无意识的东西。心理学空间:X*d ^G6v/c y3Si

心理学空间 _*yZ3l$}

我们发现,在悲伤中,自我的抑制状态和兴趣丧失完全可以用悲痛的吸收功能加以解释。在抑郁中,未知的丧失也是同类因素内部作用的结果,这相当于抑郁性抑制。只是抑郁的抑制在我们看来迷惑不解,因为我们看不到是什么把他完全吸收了。因此,抑郁表现出一些在悲伤中没有的东西。极度地陷入自重,自我极度匮乏。悲伤时,世界变得贫乏空虚,抑郁时则是自我变得贫乏空虚。在我们看来病人的自我表现为毫无价值,无法作任何努力,在道义上是卑鄙的。他谴责自己,辱驾自己,希望自己被抛弃被惩罚。他在每个人面前贬低自己,并且怜悯自己的亲属与自己这个没有价值的人联系在一起。他并没有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把自我批判扩展到过去,宣称他从来也不比现在更好些。这种妄想式的自我贬低主要是道义上的,它是在心理特征明显的失眠、厌食、抛弃本能之后形成的,这种本能维持着每一种生物的生命。

#Tv:dxKyX-dv)Z0心理学空间,~w#@L#`"X$A$vk

用科学和治疗的方法反对病人的自我谴责是无效的。他在有些地方的确是对的,并且说出了他所思考的东西,对于他的某些说法,我们应该立即表示同意。正如他所说的,他实际上失去了兴趣,无法去爱,无法做什么事,但是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这是次要的,是内部痛苦消耗了自我的结果,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只能与悲痛的功能进行比较。在其他的一些自责中,他似乎也有道理,只是他洞察真理的目光比一般人更苛刻。当他为自责而烦恼的时候,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渺小的、自私自利的、卑鄙的、没有主见的人,是一个只想掩盖自己本性缺陷的人,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也许是他非常接近于自知,我们只是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人在发现这类真理之前会得病。因为无疑,每当一个人在别人面前坚持或者表达出这种有关自己的看法,就象哈姆雷特谴责自己和所有的人一样,那么他就是一个病人,不管他所讲的是真理还是多少有些歪曲。我们所能判断的是,不难看出在自我贬低及其真实评价之间没有相应关系。一个出色的、有能力、有良心的妇女在产生抑郁之后不会把自己说得比无用的人更好些。而她们比那些我们没法夸奖的人更容易得病。最后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归根结底,抑郁的行为并非都和一个热衷于悔恨与自责的正常人一样。正常人的特征首先是羞耻,这在他身上并没有,或者至少是迹象甚微。甚至可以说,在抑郁症中占主要地位的恰恰是相反的迹象,即坚持对别人谈论自己,并因暴露自己而感到快乐。因此最本质的东西不在于抑郁病人苦恼的自我贬低是否合理。问题在于他正确地描述了自己悲哀的心理状态。他失去了自尊,并且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我们的确面临着一个矛盾,它提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悲伤的类比使我们得出结论,抑郁所承受的损失是一个对象,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失:去的正是他本人。

s3f x!UPRj Kz P0

E^[+AE*f9w4N0在论述这种矛盾之前,先让我们谈论一下抑郁有助于构成自我的论点。我们看到在这种条件下,自我的一部分如何与另一部分发生矛盾,批判地评价它,把它视为一个对象。我们怀疑心理中批判的成份是从自我分裂出来的,也可以表明它在其他情况下是独立的,并为进一步的观察所证实。我们会发现,把这种情况与自我的其他部分相区别是有道理的。于是我们承认这是一种通常称为良心的心理能力。我们将会……发现其他的证据,表明它也会独立地致病。在抑郁的临床描述中,对自己的道德不满远不是最突出的特点。自我批判很少涉及机体的疾病、丑陋,孱弱、社会地位低下,在这些毛病中,病人害怕承认贫困的思想尤为突出。

Gz'd@0M;a7t0心理学空间i8[v)~.g-ln h;\

有一种观察,一点不难进行,它可以提供对于上述矛盾的解释。如果一个人耐心地听完抑郁病人各种各样的自我谴责,他必然得出这样的印象,往往反对自己最甚的说法根本不适用病人自己,但是只要稍加变动就可以适用干另一个人,这人是病人所爱的、爱过的或者应该爱的人。每当人们考虑事实时,都会肯定这种假设。于是我们就掌握了临床描述的关键,可以认为自责就是责备所爱的对象,他已经转移到病人的自我里。心理学空间:?"h7^:\;Xz M

心理学空间6b?+wC k

一个妇女大喊大叫,可怜她的丈夫和自己这样穷的人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责备丈夫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贫穷的。在这种转移中也会混杂着真正的自我责备,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把这些强加在自己身上是因为有助于伪装其他东西,使人无法识别真实状态。它们的确源自冲突中所包含的“为了”和“反对”,这使他失去所爱的对象,于是病人的行为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他们的抱怨实际上是在合法的意义上抗议世界;因为他贬抑自己所说的一切从根本上讲都和其他人有关,所以他们既不感到羞耻也不把自己遮掩起来。他们远没有显示出对于周围人的谦恭与屈从,无价值的人本来只配这样做。相反,他们总是制造麻烦,不断侵犯别人,行为举止象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一切之所以可能,仅仅因为在他们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仍然是来自反抗的态度,这种心理丛通过一定的过程转变为抑郁的懊悔。心理学空间5?$v5rTo:v

心理学空间T&J!T4n7E5t5C(^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重构这一过程就没有困难了。首先存在着对象选择,力比多使自己依恋于某人。然后由于与所爱的人有关的实际伤害和失望,这种对象关系变得不确定了。其结果并不是正常地从这个对象撤回力比多,并将其转移到新的对象上去,而是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去,这需要各种条件。事实证明对象发泄的抗拒能力很小,从而被抛弃了,但是撤回到自我的自由力比多并没有指向其他的对象。它并没有以几种可能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找到应用,而只是确立了自我与被抛弃对象之间的同一关系。这样,对象的影子就落到了自我身上,后者就象被遗弃的对象一样受到心理力的批判。通过这种方式,对象的失去就转变为自我的失去,在自我与爱人之间的冲突就转变为自我批判能力与由于上述认同作用造成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Q*Te4i7t1_Z0

E,Y&F3v'zD*Q0考虑到这种过程的必要条件和效果,可以直接推出某些结论。一方面,它表现出对于所爱对象的强烈固恋,另一方面则与此相反,对象发泄的抗拒能力很小。心理学空间7{9Yb M| r

心理学空间"g*cE{!|;C1\

我们在某些地方论述过,对象选择如何从认同的原始阶段发展而来,其方式足自我首先接受一个对象,表现出对它的矛盾情绪。自我希望把对象与自己结台在一起,采用的方法是口唇期和原始阶段使用的吞食方法。在关于厌食与严重抑郁之间的联系这点上,阿伯拉罕无疑是正确的….心理学空间?/AA(aQ

心理学空间A(Lg;a'wS

在强调这篇文章的同时我承认,研究所依据的经验材料并不能提供我们所希望的一切……一方面,抑郁和悲痛一样是对丧失所爱对象的反应,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一种条件有关,这在正常的悲伤中是没有的,出现这种条件时,失去所爱对象就变成一种致病的因素。失去所爱对象造成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使恋爱关系中的矛盾情绪被人感到和变得突出。因而就有成为受迫性神经症的倾向,矛盾情绪的冲突在悲伤中投下了致病的阴影。迫使它表现为自责的形式,结果是悲痛者本人因为失去所爱者而受到谴责,也就是说表现出对它的需要。在爱人死后出现的这种沮丧的受迫状态向我们表明,这里并没有力比多的倒退撤回,矛盾情绪本身就会引起冲突。它引起抑郁的机会大大超过了因对象死亡而引起抑郁的例子,它包括创伤、损害、忽视、失宠或者失望。它会在自我与对象的关系中加入爱和恨的对立感情,或者加强早已存在的矛盾情绪。现在,对矛盾情绪的冲突及它的根源有了更多的实际经验,弄清了它的更多性质,在抑郁的条件因素中再也不能忽略它了。如果逃避到自恋的同一中的对象恋无法放弃,而对象本身被放弃时,憎恨就扩展到这个替代对象上,辱骂他,贬损他,使他遭受痛苦,并且由此得到施虐的满足。抑郁病人的自我折磨无疑是快乐的,有意义的,就象在受迫性神经症中的相应现象一样,有憎恨和施虐倾向的满足都与一个对象有关,然后都返回到自己身上。在两种失常中,受迫害者通常都会在最后,采取自我折磨的迂回方式向原来的对象进行报复,并且用病来折磨他们,病情的发展是为了避免必须公开表示他们对于所爱对象的敌意。归根结底,伤害病人感情的人就是病人反对的目标,通常可以在他周围的人中间找到。于是抑郁病人对其对象的性欲发泄就有双重的命运:它的一部分倒退到对象与自我的同一,另一部分则在矛盾情绪冲突的影响下,被引向与冲突相近的施虐。心理学空间H7Ro Mn)ID/_

心理学空间xH#q/`C j,xK!v

只有在这种施虐中才能解开自杀倾向之谜,它使得抑郁症既迷人又危险。我们必须承认,自我的自爱作为产生本能活动的原始条件是如此重要,在死之威胁所引起的恐惧中,释放的自恋力比多数量也是如此之大,致使我们很难想象自我会将自己毁灭。我们确实早就知道,没有一个神经症患者隐藏自杀的思想,这并不是谋杀别人的冲动返回到自身。但是我们从未能够解释究竟什么力的相互作用可以使这种目的得以实现。现在关于抑郁的分析表明,只有当对象发泄撤回到自我.它才会把自己看成对象,当它能够以指向对象的敌意来反对自己时,它才有可能杀死自己。这是自我对外界所有对象的原始反应。因此,出于自恋对象选择的倒退,对象的确消失了,尽管一切都证明它比自我更加强大。在强烈的爱和自杀这两种对立的情况里,自我都为对象所压倒,虽然采取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T)G&W!I%J0心理学空间0\U$YZ?Jj2b$^6y'F_+N

我们期望发现抑郁症的一个显著的派生现象,表现为对贫困的恐惧,它可以倒退到肛门性欲,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前后关系而发生了变形。心理学空间)fX D"O+q$i

心理学空间!c xIX8} f-I;j4a

抑郁症使我们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使我们为难。这种方式过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大的变化痕迹,这是与悲伤共有的特点。在悲伤时,为了逐一执行受现实检验所发出的命令,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工怍完成之后,自我就能成功地使力比多从失去的对象那儿解放出来。我们可以设想在抑郁的过程中,自我也有类似的任务。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洞察发展的实际过程。抑郁的失眠特点显然表明这种情况缺乏灵活性,无法使发泄全面撤回以满足睡峨的需要。抑郁情绪的行为就象未愈合的伤口,它从各方面吸收发泄的能量(在移情神经症中我们把它称为“反精神发泄”),从而消耗自我的能量,直到它筋疲力尽。这证明很容易使自我撤回入睡的愿望。在接近晚上时,这种条件—般都有明显的改进,很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无法用心理学解释。这些问题还进一步关系到,与对象脱离是否构成自我的损失(自我的纯自恋创伤),这点足以提供抑郁的临床描述。自我力比多是否匮乏的直接原因是对某些病不起作用的毒素。心理学空间9WB}/a|V

心理学空间'B/t:b.x f;qPe

抑郁症最显著也是最需要解释的特点,是它有一种转化为与症状完全相反的躁狂症的倾向。就我所知并非每一种抑郁症都会有这种结局。有许多病例的发展过程中有间歇期,在这些间隔里,没有躁狂症的迹象,或者极为轻微。其他人证朝,抑郁症与躁狂症的正常变替,可以归为循环神经错乱。如果精神分析的方法无法成功地解释和用治疗改善这类疾病中的一些病例,那么就会有人企图否认这些病例具有心理发生的根源。实际上这不仅是可以做的,而且我们有义务把关于抑郁症的解释推扩到躁狂症上去。心理学空间q;W Aq|jn Ms!`9T

rw/D$Jp?5b w0我无法保证这种努力能完全令人满意,它初看起来似乎如此,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们可以从两点出发,第一是精神分析的观点,第二点也许可以说成元心理学中的一般观察问题。精神分析的观点是一些分析研究者早已详细描述过的,那就是躁狂症的内容与抑郁症没有区别,两者都是与同一“情结”纠缠在一起的障碍,只是在抑郁症里,自我屈从于情结,而在躁狂症中自我控制了情结或者把它排除在外。另一种观点是根据观察与躁狂对应的所有正常状态,例如玩笑、胜利、狂喜都有同样的条件。首先,总是存在长期消耗大量心理能量的状态,或者靠长期的习惯力量建立起来的状态,在这基础上,伴随着某些影响,会使能量消费成为多余,于是大量能量就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并且有许多种释放方式。例如有的穷光蛋,赢得一大笔钱,就突然摆脱了每天对面包的不断焦虑;如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再如一个人发现自己一下子摆脱了某种沉重的负担,摆脱了他长期地承受的那种虚伪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情况的特点都是高度兴奋,具有流露喜悦激情的迹象,愿意采取任何行动,它完全象躁狂症,与抑郁症的沮丧和压抑相反。人们可以冒险断言,躁狂症不过是这样一种胜利,人们曾经屈服而现在却胜利了,逃避了它。酒精中毒属于同样的情况,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释。它也是由得意洋洋的状态构成的。这也许是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将压抑中消耗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通俗的观点很容易证实,一个人处于躁狂状态也会乐于运动和行动,因为他如此“精力充沛,”。实际上是上面所说的条件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为什么躁狂症如此高度兴奋,对行动不加抑制。心理学空间:m-K4c1w[Z2R |

!y}cf.F2n"P0如果我们把两种途径得到的看法结合在一起,就会得出以下结果。有躁狂症伴随发生时,自我必定曾经屈从于损失的对象(或者是为损失而悲痛,或者就是屈从对象本身),从而抑郁症痛苦承受的所有的“反精神发泄”都来自自我,“束缚”也就成为可能。此外,躁狂症病人明白地向我们表示,他摆脱了使他痛苦的对象,因为他象一个饿鬼追逐面包一样,追逐着新的发泄对象。

oGDt/h"Uk.W0心理学空间Bu:tyKG?'e#{a:@T

这种解释看来很有道理,但是,第一它是如此不确定,第二它又引起了新的问题和疑虑,这是我们无法无法回答的。我们不回避这种讨论,即使我们并不奢望它会使我们有更清楚的理解。

Cf@M@0心理学空间 {1I3h$K`j$U.C!kK

那么,首先,在正常的悲仿中也有对象的损失,它无疑是被克服了,而这个过程只要存在就会吸收自我的所有能量。那么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之后不会形成胜利阶段的条件呢?我发现要立即回答这种异议是不可能的。它再度提醒了我们,我们甚歪还不知道用什么来作为悲痛功能的测度。但是,也许有一种假设可以在这儿帮助我们。如果对象不再存在,现实便根据单个记忆和希望进行裁决,而力比多正是通过这些记忆和希望依附于失去的对象的。同时自我面临这种决定,是否会有与对象同样的命运。它为自己全部的自恋满足所说服,切断对不存在对象的依恋而继续活下去。我们可以想象,由于这种切断的过程是缓慢的、逐渐的,因此为达到目的需要消费的能量很多。

#DZr/[ r`NrE0心理学空间w%J/t6`,[l ~*|

我们想根据有关悲痛功能的猜想尝试描述在抑郁中完成的功能。我们在这里一开始就遇到了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我们很少考虑在抑郁中的心理位相,也没有探讨在心理中什么系统或哪些系统之间完成抑郁的功能。疾病有多少心理过程仍然被已经放弃的无意识的对象发泄所占据,又有多少心理过程在自我中为认同所代替?

%HGg OEk3N0v h0心理学空间YG1ga(hR:l

现在论述“力比多抛弃的对象的无意识代表”是很容易的。然而,实际上这种代表是由无数单个印象(它们的无意识痕迹)组成的,困而这种撤回力比多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过程,象悲伤那样并不能一下子完成。很难判定它们是否在几个点上同时开始,或者按照某种确定的序列。分析往往表明,记忆的活化是逐个开始的,悲哀却总是一样的,单调而乏味,每次发生时有一些不同的无意识根源。如果对象对于自我没有重要的意义,只是因为上千种联系而强化,那么失去它并不会引起悲痛或者抑郁。力比多逐渐撤回的特点对于悲痛与抑郁是同样的。两者大概是为了同样的目的,通过同样经济的安排维持的。

g jlrp3FZ0

LT Ps*u l]V6}8g0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抑郁的内容要比正常的悲伤多。在抑郁中与对象的关系不是单一的,矛盾情结的冲突使述种关系复杂化了。后者或者是构造性的,就是说它是由这种特殊自我形成的每一种恋爱关系的元素,或者它就是来自那些有失去对象的坏兆头的经验。因此激发抑郁的原因要比悲痛广泛得多。悲痛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真正失去了对象,由于对象的死亡而造成的。在抑郁中,爱和恨交织在无数单个的冲突中,它们为对象而斗争。有的要使力比多脱离对象,其他的则要保持力比多的地位而防御攻击。这些单个的冲突不可能在其他系统里存在,只能存在于无意识系统,事物记忆痕迹的区域(成为语言发泄的对照)。悲痛时,该系统里也有力此多的脱离,但没有什么东西妨碍这些过程以正常的方式通过前意识进入意识。而抑郁的这种渠道大概由于某些原因或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被堵死了。构造性的矛盾情绪就其本质讲是受压抑的,与对象有关的创伤经验可以激活某些被压抑的东西。因此与这些矛盾情绪的冲突有关的任何东西都在意识之外,直到出现那些抑郁的特点。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它存在于受到威胁并最终抛弃对象的力比多发泄,但只是恢复了它在发祥处自我中的地位,于是爱逃避到自我中,避免了毁灭。该过程在力比多倒退之后可以成为有意识的,它在意识中表现为自我的一部分与它的自我批判能力的冲突。

%SL4X`N/O0心理学空间3kTT4vk

因此认识到抑郁的功能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认为哪一部分的影响引起最后的苦难也不重要。我们看到自我贬低自己,愤怒地反对自己.我们和病人一样很少知道这会导致什么,它会如何变化。我们更容易把这种结果归于功能的无意识部分,因为不难设想在抑郁与悲痛的功能之问有着类似性。正如悲伤的功能那样,宣布对象的死亡并向自我晓以继续生存之利,迫使自我放弃对象,于是矛盾情绪的每一个单独冲突通过贬损,诋毁对象、甚至杀死它而松弛力比多对它的固恋。因而有可能在无意识过程中产生一种结果,使愤怒消耗殆尽,或者使对象被抛弃而不再有什么价值。我们无法说这两种可能性中,究竟那-一种是正常的,哪一种经常在最后导致抑郁,也无法说它对病例的未来情况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自我意识到自己优于对象,它会因此满足并感到高兴。心理学空间_J.lvu'|$N+B

心理学空间6Ea"G8[};`.[

即使我们接受有关抑郁功能的这种观点,依然无法解释我们希望弄清楚的一点。通过与其他各种情况的类比,我们希望在抑郁中占优势的矛盾情绪里发现抑郁的发展过程中躁狂症出现的条件。但是没有一个事实可以满足我们的期望。抑郁的三个条件因素是失去对象,矛盾情绪和力比多倒退回自我。前两个因素在爱人死后的强迫性责备中也可以发现。在这些因素中,矛盾情绪无疑促进了冲突。观察表明在完成这一过程之后并没有留下什么具有牲利性质的东西或是躁狂的状态。于是我们把第三个因素看成唯一能够产生这种效果的因素。精神发泄的积累最初是被“束缚”的,在完成了抑郁的功能之后,才获得自由,而要使躁狂成为可能,只有使力比多倒退到自恋中去,自我中的这种冲突在抑郁症中代替了激荡在对象周围的斗争,其行为很象是一个痛苦的伤口,它会引起异常强烈的反精神发泄,不过我们在这里最好暂时不对躁狂症作进一步研究,直到我们对它的条件有某种洞察。这种洞察首先是对肉体痛苦的条件,然后是与其类似的心理痛苦。因为我们早已知道,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和相互依赖,我们的研究被迫在某些地方中断,直到其他地方努力的结果能够提供帮助。心理学空间M+s(B!YB x,@0z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哀悼 弗洛伊德 抑郁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误认(似曾讲述)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博物馆 Freud Museum»
延伸阅读· · · · · ·